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如果不是风吹柳轻功尚可,绝无可能活命而归。

    原来,风吹柳离开华枫等人之后,行不过十里,正纵身飞掠间,忽感劲风压顶。

    风吹柳大惊之下,急忙闪避。

    余光所及,但见道旁一棵大树之上,突然头上脚下的坠下一人。

    ……

    偷袭之人从现身到出掌,全无半点声息。

    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策略也完全正确。

    但执行策略的方式方法,却错得离谱。

    如果其只是悄无声息的使出五分力道,而不是想一掌毙命,那么就不会产生强大的劲风。

    如此一来,风吹柳定然无法及时知觉,被正正击中头部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身受重伤在所难免。

    达成此袭击目的之后,再施展雷霆攻击,风吹柳又将如何自保

    而现在,只不过掌风余波扫中其肩部而已。

    最多只能算是失招,连轻伤都算不上。

    “欲速则不达。”

    可见,无论做任何事,都得讲求方式方法。

    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风吹柳见其人掌风凌厉,武功极高,自己显然不及。

    因此不敢应战,急忙转身而逃。

    然而就在转身之际,背部空门大开,再次中掌。

    好在其轻功不弱,在避之不及的情况下,就势前跃,卸却大半力道,同时距离也得以远远拉开。

    风吹柳再不敢有丝毫停滞,立即展开轻功,全力奔逃。

    好在那人武功虽高,但轻功却很一般,而且智商更是不敢恭维。一时追赶不及,只得徒呼负负。

    如此,风吹柳才得以侥幸脱逃。

    要是跟随华枫等人之前的风吹柳,即便偷袭者脑袋再不够用,轻功再弱,恐怕也难逃脱。

    因为那时的风吹柳,对敌经验极度缺乏,做事不够当机立断。绝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到正确的应对之策。

    ……

    听完风吹柳所言,华枫与肖云两人对视一眼,均是微微点头。他们的心头,泛起的是同一条身影。

    那是一条让人生厌的身影。

    那是一条狼狈不堪的身影。

    那是一条皮笑肉不笑的身影。

    没错,他就是肖宇。

    湘江肖家子弟,肖云的堂哥肖宇。

    那个因嫉生恨,企图为难华枫、孟起,却反被狠狠打脸的肖宇。

    那个在肖云与马常比斗时,吃里扒外的肖宇。

    那个在肖家已然无法立足,不得不孤身外出历练的肖宇。

    ……

    没错,十有是他!

    阴险狡诈的行事风格,与肖云相似的长相,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众叛亲离的处境……

    这人不是肖宇,又是何人

    可是,他之武功什么时候如此厉害了

    风吹柳竟然连一招都接不住!呃,是不敢接招!

    要知道,当时他的身手,最多与现在的雷家兄弟执平。

    这十年间,在他身上到底了什么

    ……

    还有,他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难道为泄心中之恨,竟然跟踪而来

    可是,这是两军交锋的战场啊!

    嗯,也有可能是想浑水摸鱼。

    毕竟,在两军交战之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敌军身上,谁又能想到会有高手暗中偷袭

    既然如此,那此人就不该主动出手暴露自身啊

    因此,其目的恐怕不仅仅只是报复!

    综合考虑,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其人已然卖身投敌。

    此人必是小人肖宇无疑!

    因为其有家难归




第542章 老奸巨滑
    正在闭目吐纳的肖云,突然接到华枫传音:“来了,共三人。武功俱都不弱,其中两人武功极高,恐怕与你在伯仲之间。”

    肖云正欲起身。

    华枫接着传音道:“休要轻举妄动!他们尚在五里开外,而且前行速度极慢,显得很是小心谨慎。”

    五里,四里……

    距离越来越近。

    华枫正准备与肖云前往擒获。

    突然,那三人好似有所感知,竟然掉头飞掠而去。

    ……

    华枫不由一怔。

    这是怎么回事

    自己应当没有暴露啊

    难道,他们只是来踩点

    或者,是为确定我军驻地而来

    以他们之速度,已然追之不及。毕竟,两军相距不过十余里,即便华枫、肖云能够追上,恐怕也相距敌营不远。

    对方到底还有多少高手

    不得而知。

    敌军有无陷井

    无从知晓。

    这样的未知,对于向来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华枫而言,显然无法接受。

    ……

    原来,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三支部队的遭遇,并不是意外,而是敌有意为之。

    因为华枫一部早已暴露行踪。

    “无敌先锋军”刚刚离开牛头岭不过数十里,敌后续部队立即展开行动。

    此次领兵的敌军统帅,甚为谨慎。

    故意错过战斗力不可捉摸的华枫一部,分兵三路,将战斗力不强的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三路大军成功击溃。

    其极为狡诈,打算将北伐义军三路兵马剪灭之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围杀华枫一部。

    ……

    毫无疑问,其采取的是“打虎断爪”之策。

    在他们心目中,本该是利爪的“无敌先锋军”,才是真正的老虎。而左中右三支大军,根本算不上老虎,最多只是老虎的爪牙。

    只要悄悄拔掉这些爪牙,“无敌先锋军”就成了一只“病大虫”,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届时面对围杀,只能孤军奋战。

    即便其再厉害,但不过区区五千之军,就是以人海战术拼消耗,也足可将其耗光磨尽。

    别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那也在所不惜。

    ……

    不得不说,该策略相当成功,也取得了意料之中的实效。

    而且,付出的代价极低。

    如果先对付“无敌先锋军”,有华枫这个妖孽存在,想要悄悄靠近,根本不可能。

    有任勇、姜楠楠、孟青青这样的战神存在,想要一举拿下,难度极大。

    如此一来,战斗势必陷入僵持之局。

    这就给了黄道周、夏铁古、罗战军等三路大军,救援打围的机会。

    这样,极易形成“三面合围、内外开花”的不利态势。

    主动权在握的敌军统帅,显然不愿出现如此被动局面。

    因而才做出舍近求远的决定。

    果不其然,北伐义军三路人马,兵力虽远远超过华枫一部,但却不堪一击,被很顺利的一举吞掉。

    ……

    这才有后来的聚兵牛头岭,倾三军之力奔杀“无敌先锋军”之举。

    为何要聚兵牛头岭

    原因有二。

    一则,地理位置合适。

    其三路大军的中心点,就是牛头岭。

    距离相当,到达的时间,当然也不会差得太多。

    虽然路线略有迂回,但也最多不过一日行程。

    一日时间,对于战事已然不多的敌军来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二则,找寻蛛丝马迹。

    据可靠情报,多思过一军折戟沉沙之所,就是牛头岭。

    战事虽已过去近十日之久,但绝对会留下些许蛛丝马迹。

    毕竟,数万大军激烈拼杀数个时辰,所产生的破坏力,绝对不可小觑。

    ……

    细节决定成败。

    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更注重细节,在细节方面做得更好,谁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何况,敌军之兵力,要十倍于“无敌先锋军”

    以强势之军,再辅以精细决策,岂非无往不利

    &



第543章 将计就计
    要不是谷口突然杀出四支部队,北伐义军此次伏击战,将会颗粒无收。

    其次,究竟谁才是主攻部队。

    从谷口突然飞出的这四支人马,兵力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极为强横。

    要说他们就是此次伏击的主攻部队,委实让人无法相信,毕竟不过区区五千之军。

    但如果不是主力部队,又为何又胆敢堵截数万大军

    而且战斗力竟然那么厉害

    按兵力来算,不说以一挡十吧,那至少也是以一敌五。

    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番大战下来,这四支人马竟无一战亡。

    反而是后面终于围攻上来的三支大军,屡有伤亡。

    ……

    最后,多统帅为何突然下令撤退。

    眼看三支大军就要短兵相接,多统帅却下达了紧急撤退命令,这显然犯了战场大忌!

    因为在两军即将交锋之时,士气只可鼓、不可泄。

    否则,很容易“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以多统帅之才,断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错误。

    可他却偏偏就如此做了,这又是为何

    难道多统帅已然叛敌

    绝无可能!

    动机呢

    目的呢

    ……

    敌军的第二条结论:“无敌先锋军”,绝对是难得一见之劲敌。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华枫一部,号称“无敌先锋军”,但这不防碍他们冠以此名。

    未曾想,竟误打误撞的猜个正着。

    以五千之军,硬撼近三万之敌,最后还获得成功。

    而且竟然“零战亡”!

    这样的先锋部队,难道还称不上无敌

    纵观历史,虽然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不在少数,但采取的战术打法绝对无一硬撼。大多是待敌进入伏击圈后,以箭射之、以石击之、以火攻之,诸如此类。

    或者,采取极高明的阵法,困而杀之。

    ……

    据逃兵所言,北伐义军阵中,有几名猛将武艺超群,竟然堪比三国时期蜀国上将赵子龙。

    赵子龙曾单枪匹马,在魏国数千先锋军中,杀进杀出数次,枪挑魏军将领十数名,最后还安然脱身。

    常山赵子龙之名,从此名扬天下!

    然而,赵子龙即便再厉害,但整个蜀国却只有一名,倒也不足为惧。

    可这“无敌先锋军”呢

    像常山赵子龙这样的猛将,竟有六人之多!

    这样的战力,该是何等强大

    因此,以这六人之勇,加上五千余精兵相助,大败多思过数万之军,实也在情理之中。
1...122123124125126...19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