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剑阵
对“三才阵”、“四象阵”都颇为熟悉的孟真真,心下暗感骇然!
……
强大无匹的“天怒”剑法,先后交手两次,已然使出四招之多,却毫无建树。
大杀四方
连对方的脸孔都未看清!
锋利无比的“天怒”剑,连挥数次,竟然只磕飞箭矢三支,斩断长矛三柄。
渴饮人血
连汗毛都未斩断一根!
清军阵中,竟有如此高手此剑阵,竟有如此厉害孟真真不由暗自震惊。
……
然而,孟真真有所不知的是,与她交手之人,远比她更为震骇。
那套剑阵,乃关外第一高手所创。
此人一生好武,乃不折不扣的武痴一枚。
尤其在剑法方面,颇有许多独到之处。
其天赋极高,一生创建武学无数。
其中,最为得意的,就是这套剑阵。
因威力巨大,运转之后,可吞噬陷入阵中之一切,故命名为“无敌剑阵”。
其人中年之时,已然打遍关外无敌手。
雄睨关外之后,不免有高处不胜寒之感!
意兴索然之余,即开始云游天下,决意向所有名门大派发起挑战。
尤其是那些名震武林的阵法,一个也不能放过。
……
游历十数年、战尽关内名门大派之后,有胜有败的他,兴致勃勃的满载而归。
感叹天下武学博大精深之余,决意创造出一套无敌于天下之剑阵。
经历数十年,在深入研究、充分借鉴“十八罗汉阵”、“八卦游击阵”、“七星阵”、“梅花阵”、“五行剑阵”、“四象阵”、“三才阵”、“两仪剑阵”等阵法特点之后,“无敌剑阵”终于破茧而出。
……
此剑阵极为灵活,一人两剑,二人三剑或四剑、三人三剑至六剑均可使用。
当然,要说威力最强,应当是三人六剑。
这点,他只是猜测,并未来得及实战考证。
毕竟,此时他年岁已高,加之数十年殚精竭虑苦思剑阵,已至油灯枯竭之境。
在收徒、授徒三年之后,即瞌目长逝。
可惜一代绝世高手,就此凋零!
……
&n
第591章 将军角力(三)
侠武无敌正文卷第591章将军角力?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在于他们自己。
如果三兄弟内心足够强大,追求剑道的信念足够坚定,那么就是他们的幸运。
因为可同恩师一样,博采众家所长。
如果三兄弟内心比较脆弱,受不得挫折打击,那么就是他们的不幸。
因为追寻剑道之艰辛,从乃师身上,他们已然有所知晓。如今关内第一战,即已出师不利,对方在剑道方面的造诣竟然如此之深。
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方还是一名年轻女子。
如此一来,道心必然不稳,从而成长进步必然受阻。
……
孟真真习成“天怒”剑法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即碰上“无敌三剑客”之“无敌剑阵”,不知是她的幸运还是她的不幸
从长远而言,是幸运。
“宝剑锋从磨砺出。”孟真真要想在剑道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得经过艰苦磨砺和重重锤炼。
而威力非凡的“无敌剑阵”,显然是极其称职的“磨刀石”,是极为强大的“熔铁炉”。
就当前来说,是不幸。
因为从交手的几招来看,孟真真明显不敌。
已然隐身剑阵的她,能否做到全身而退
殊无半分把握。
如果再算上数万清军,则绝难有脱身希望。
……
孟真真见对方剑阵太过怪异,心下顿时一紧,情知大事不妙,当下剑势一变,“天罗地网”、“天下无双”、“天寒地冻”三大绝招,接连使出。
企图来个以进为退,先谋求脱身。
然而,这与任勇、张坤、雷氏兄弟等人较技之时,威力无穷的绝命三招,在“无敌剑阵”面前,竟然毫无建树。
仍是如泥牛入海,波澜不惊。
……
孟真真大骇,心下一横,就欲孤注一掷,使出“天怒”剑法中,威力最大的两招“天昏地暗”、“天崩地裂”。
这两招如果仍然未有斩获,那么她今日就必然是惨败之局。
因为,她已出尽底牌!
然而未等孟真真出招,突然风声大作,无数急速翻滚的剑浪,瞬间急涌而至,声势极为吓人。
出招,已然来之不及。
就在孟真真惊惶失措、闭目等死之时,一声清啸陡然响起,两柄长剑倏地从身后穿出,急奔剑浪而去。
……
一阵金戈交鸣之后,五条人影骤然分开。
其中两人,赫然正是柳飘飘、肖云。
一人长发飘飘,一人白衣如雪,显得脱俗之极。
另外三人,却均是三十出头年纪,个个身材高大,脸型轮廓分明。
不问可知,正是“无敌三剑客”。
……
原来,在孟真真第一次被击退之时,柳飘飘、肖云二人,即已瞩目此处。
被滔天之剑气所吸引!
二人立知:孟真真绝非敌手。
并不是说他们两人之武功,要强过孟真真。反之,恐怕还略有不如。
毕竟,孟真真之“天怒”剑法太过妖孽,“天怒”宝剑也非凡品。
……
之所以两人一眼看出端倪,能够一击建功,概因两点:
其一,旁观者清。
柳飘飘、肖云两人虽然武功算不得多高,但眼力却甚是厉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强过姜楠楠。
不然,两人也不会一见华枫,就认定其人。
姜楠楠也不会初见之时,恃勇出手,反被惩戒。
他们在孟真真交手三招之后,已然基本探清了“无敌三剑客”之虚实。
所以才会一击奏效。
……
其二,经验丰富。
两人的战斗经验,远非孟真真可比。
其实“天怒”剑法之威、“天怒”宝剑之利,孟真真最多只发挥了三成。
如果能全面发挥,并不见会输给“无敌剑阵”。
当然,如果不是“无敌三剑客”搏杀经验丰富,配合极为严密,也不会赢得如此轻松。
非剑法不敌,乃人不敌也!
窥破些许破绽的柳飘飘
第592章 钝刀割肉
?华枫治军,一向纪律严明。
即便是生性不羁的群豪,也是“有令必行”。
听到撤退命令之后,苟不理、严不成等尚未参战的高手,不退反进,分别冲向任勇、孟青青、刘猛等被重重围困之处,不由分说就是一通拳掌纷飞。
里应外合之下,层层人墙瞬间被轰得四分五裂。
群豪并不恋战,接连飞起,弹射而去。
试探之战,就此结束!
……
众人悄然而来,呼啸而去。
投入战斗的兵力,不足区区十数人;战斗持续的时间,不过短短数十息。
进攻发起很是突然,战斗结束更加突然。
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恐怕是战争史上,时间最短的两军交锋。
数百“信徒”甚至尚未抵达敌工事,清军甚至弓未上弦、炮未填铳,战斗已然结束。
……
华枫对柳飘飘的随机应变,甚为满意。
他旨在试探,并无意即刻交锋。
华枫如此,李成栋又何尝不是
清军援兵未至,李成栋只欲一心坚守。
他的两万余兵马,实在再也经不起折腾。
何况,对屡败自己的华枫援军,李成栋心下委实已有几分忌惮。因此,才并未全力出击。在柳飘飘率军撤退之时,也并未死缠烂打。
李成栋只盼两军暂且休战、相安无事,直至援兵到来之时。
……
李成栋在等待援军,华枫又何尝不是
早在猜知清军意图之后,华枫已然发出了“联盟令”,广召“华大联盟”旗下势力、缔约盟友,决意在这块大明王朝所遗留的最后一片土地之上,与清军全力一战。
身为大明王朝的一介子民,正该如此,是为尽忠。
身为侠骨丹心的一介武夫,也该如此,是为情怀。
身为名震天下的一大帮会,确该如此,是为义举。
……
其实,以华枫、朱洪竺麾下战力,要拿下李成栋区区两万余人马,并非难事。
即便其有火炮威慑,有高手助阵,也绝计不是上百高手和三千“信徒”之敌。
而且朱洪竺在华枫、姜瑶瑶拜访之时,也曾要求全力出战,但却被婉拒。
华枫让他们在清军援兵到来之前,只需派出部分兵力,轮流骚李成栋之军即可。
其余的人马,只管休息。
毕竟,朱洪竺一军与李成栋周旋已达数月之久,早已疲惫不堪。
何况,在李成栋有火炮支撑,并坚守不出的情势之下,增加兵力,并不一定能增加战力。
当然,武功高强的好手除外。
……
华枫之所以让李成栋余部苟活至今,并非心慈手软,更非力不从心,而是“别有所图”。
其最大的图谋,就是围点打援。
这一招,他早在铲除黑鹰组织时,就已尝到了甜头。
如今故伎重演,自然得心应手。
……
华枫再次采取“围点打援”之策,目的有二。
其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采取钝刀割肉之法,蚕食敌有生力量,有两大好处:
一方面,可隐藏已方实力,不至于引起清廷过分关注。
从而有效避免大军压境、无可抗衡之危。
试想,如果一举歼灭李成栋之军,必定震动清廷上下。其结果,很可能是数十万、上百万大军齐至。
如此,“华大联盟”如何能敌
……
华枫此策,实乃无奈之举。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如果权掌数十万大军,如果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即便面对强大的清廷,华枫又何惧之有
然而,没有“如果”。
孤军奋战,只能苟延残喘!
他非常清楚,“华大联盟”即便势力强横,但面对强大的清廷,也不过是困兽之斗而已。
人定,终难胜天!
……
另一方面,可避免李成栋变成跳墙急狗、咬人急兔。
&n
第593章 战略战术
侠武无敌正文卷第593章战略战术?有了这许多清军服装,“李代桃僵”之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