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姜瑶瑶说得眉飞色舞。
华枫等人听得哈哈大笑。
陈近南则是神态尴尬的摇头不已。
待华枫听得粮草已如愿到手之后,不由豪气勃发:“十日之内,击败李成栋之军!”
华枫自信满满的豪言壮语,顿时激起掌声一片。
……
华枫此次三管齐下,其实还有一重目的,就是震慑李成栋。让其清楚的知道,如果抗清义军一心取其性命,应该不会太过困难。
以李成栋之能,理应能够想到这一层。
震慑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让其信守约定。
不敢出尔反尔,暗地用动火炮攻击。
二是在其心中种刺。
作为主帅,如果心绪不宁,不但可能决策失误,而且还会将这种不良情绪在军中蔓延。
当然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华枫并未明说。其他人想到这一层者,绝对屈指可数。
这就是华枫的过人之处。
别人只看到其表,只知其一。
他却想得更深入,更长远。
……
回归驻地之后,看着万云龙等人抢来的丰富粮草,以及数百坛美酒,华枫灵机一动,决定反其道而为之,来个战前庆祝。
至于战后庆功,届时再议。
他的决定,顿时让本就喜气洋洋的军营,瞬间沸腾起来,笑语阵阵,赞歌四起。
华枫此举,虽不合常规,但却合常理,而且很得人心。
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理当庆贺。
此次三路兵马出击,除他这一路主旨在于牵制敌军之外,其余两路都是大获全胜。
而且,通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当前无论是粮草,还是战事,均再无
第630章 出战人选
第三阶段,强势打击。
经过半个月的单兵厮杀之后,集团作战正式上马,五行大阵悄然登场。
同时,未纳入五行大阵的万余人马,成左右两翼,分别埋伏于战场的左右两侧,准备配合五行大阵追歼逃敌。
力争一举击溃清军,将其赶出华东地界。
……
华枫这“三步走战术”,综合运用了骄敌、惑敌、疲敌、伏敌、围敌等战术手段,一步步将清军诱入陷井。
当然,说来容易,做来难。
别的不说,就第一阶段那个“许败不许胜”的要求,就不易做到。
毕竟,清军阵中高手不少,如果是佯败,一人两人还好说,但败的人数一多,难免会漏出马脚。
有胜有败
达不到骄敌之效果。
因此,这第一阶段的出战人选,极难筛定。
全派弱者出战
似也不妥!
一则,对方容易探知其中诡异之处。
二则,恐被对方所乘,造成损伤。
让袍泽兄弟当炮灰,宅心仁厚的华枫绝计做不出此事。
……
相对而言,第二阶段的任务最易完成。
毕竟,是有胜有败、势均力敌的战斗。
届时,出战人选,只要有强有弱即可;搏杀结果,只要有胜有负即可。
第三阶段的任务,也不易完成。
因为李成栋也非易与之辈,想让其乖乖就范,势必得细细谋划,将演得极为逼真,方才有可能如愿。
……
五人经过热烈讨论之后,均认为华枫的“三步走战术”,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高明之策。
智谋了得的陈近南认为:计划不如变化,与其届时重新谋算,还不如将变数最大的第三阶段暂且搁置一旁,目前只集中精力做好第一步——圈定第一阶段出战人选。
陈近南的提议,立即得到多思过的全力支持。
沉思半响之后,华枫、朱洪竺、万云龙也觉得陈近南之提议,甚为有理。
……
既然是“三步走战术”,那就意味着总体战术确定后,还得走一步看一步。
因此,现在就将三步措施均推敲出炉,显然不太合理。
原因之一,变数太大。
“三步走战术”,每一步都非一成不变,到得第三步,不知又会是何种态势
基于此,现在仅确定第一步的方法措施,最为妥当。
原因之二,容易固步自封。
人一旦形成思维定势,就很难再有奇思异想产生。
来日方长,何必急匆匆的将自己囚入牢笼
……
战事犹如做事,有时需要“抓大放小”,有时则需要“抓小放大”,有时又需要“大小一齐抓”,具体如何操作,则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此时,华枫等人就是“抓小放大”。
也就是放弃“整体”,紧抓“个体”。
将“三步走战术”这个“整体”搁置一连,抓住第一阶段这个“个体”进行谋划。
如此做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能切中要害。
……
第一阶段出战人选,要求最高的不是武功,而是演技。
说到演练,华枫如果说他位列第二,众英豪中绝对没人敢说第一。
但他作为一军主帅,当然不可去演败军之将。
不过华枫脑海中,很快浮现出四位恰当人选:孟起、姜楠楠、孟青青、孟真真。
这四人在临安府时,“扮猪吃虎”的一幕,演得相当逼真,让人印象深刻。
紧接着华枫想到的人选是,任勇、段今朝、冉寰宇、向天笑、吕世英、张传雄、丁香、刘猛、史武远。
……
任勇就不说了,实力派演员一枚。跟随华枫以来,其演技愈发出神入化。
段今朝之所
第631章 驭人之术
今日且放酒当歌,明日将浴血沙场。
一场大醉,一夜贪欢。
千余坛烈酒,上万斤肉食,被一扫而空。
战斗力之强,委实让人乔舌不下。
当大多数人还处于酣睡中时,华枫、陈近南、多思远三人,已然组织那三十位单挑选手,召开了战前通气会。
得知第一阶段,仅由他们三十人出战,众人无不兴高采烈。
但接着听闻许败不许胜的奇葩要求之后,以任勇、姜楠楠、孟青青、刘猛为首的数十人,不由喧然大哗、议论纷纷。
待听完后续动作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不过任勇、姜楠楠等几名争勇好斗者,仍然不依不饶、喋喋不休。
当华枫大手一挥,准备更换人选时,这几人又急忙连连求饶,当即表态坚决完成任务。
在任勇、姜楠楠这几人想来,有架不打,是傻子不是
假打也是打,总比闲着好吧
“扮猪吃虎”
哈哈,区区不才,正好擅长!
……
华枫、任勇、姜楠楠等人的表现,让陈近南、多思过既暗暗好笑,又佩服不已。
同时,还有些许羡慕。
好笑的是,任勇、姜楠楠几人的表演,颇为滑稽。
竟企图与统帅讨价还价,可一听说换人,表现立即判若两人。
很有些“赶着不走、牵着倒退”的犟驴意味。
……
佩服的是,华枫仅仅只言片语,即将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整治得服服帖帖,
当真是手段高超。
要“对症下药”,就必须得掌握“病情”。
看来,华枫对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还真是了解得极为透彻啊!
……
羡慕的是,从这些片段,完全可以看出他们兄弟间不但情谊深厚,而且配合无间。
以陈近南之智,自然早已看出任勇、姜楠楠、孟青青等几名反对最为激烈者,表演的成分极浓。
其目的,是甘当“出头鸟”,借已之身,示华枫之威。
因为,其他诸人,在武林中无不颇有名望,谁又愿意舍却一世英名只败不胜
虽然,这是战略战术所需,无关武功强弱。
但难免有好事者,以谬传谬。
因此,名声受损也在所难免。
经他们兄弟几人这么一折腾,当然就再无人敢有丝毫怨言。毕竟,他们也早已技痒!
……
由于兀自酣睡之人甚多,因此原定上午召开的军人大会,推迟至下午进行。
原定下午展开的挑战,顺延至晚间进行。
华枫决定第一战连上三将。
分别由求战心切的刘猛、任勇、孟青青出马,孟起押阵。当然,刘猛、孟起由于有过出手,上战场之前,必须精心化妆。
……
时间过得很快,暗夜如期到来。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挑战正式拉开帷幕。
一支三千人的队伍,高举火把,如一条长长的火龙,直奔清营而去。
华枫、陈近南均未出马,这支兵马就由孟起坐镇指挥。
华枫相信以孟起的能力,应付这样的小场面,应当不在话下。
堪堪抵达清营前两箭之地,一片黑压压的军队,早已严阵以待。显然,抗清义军信使的任务,完成得相当不错。
清军不愧财大气粗,准备的火把极多,竟然将偌大战场照得有如白昼。
……
率先出马的,正是化妆成满脸短须、武功稍弱的刘猛。
但见他两腿一夹,训练有素的战马立即泼刺刺冲出。
到得两军阵前,刘猛手中僵绳一紧,战马“唏??”一声长嘶,人立而起。
与此同时,刘猛手中长枪一举,扬声大叫道:“淮南钱老虎在此,谁人前来受死”
虽只一人一骑,但却极有势气。
你道刘猛为何胡谑此名
原来,他最崇拜的历代使枪大将,正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常山赵子龙”。
嘿嘿,你叫“常山赵子龙”,我就叫“淮南钱老虎”。
因为赵姓较多,钱姓也不少。
常山对淮南,子对老,龙对虎。
&nbs
第632章 屡战屡败(一)
刘猛虽然狼狈,但却安然。
如此场景,让数万清军,不由替车如龙暗暗鼓劲,徒自着急。
同样暗暗着急的人,还有孟起。
眼见车如龙已然力有未逮,眼看刘猛可轻易取胜,孟起不由为自己的使命担心起来。
这小子,上阵之前,我已再三交待,见好就败,怎么一搏斗起来,就得意忘形了
此时不败,更待何时
孟起心念未毕,刘猛之战马突然前蹄一软,将猝不及防的主人猛的往前甩出。
向前栽出的刘猛就势下坠,恰好避开车如龙刺向其头部的凌厉一枪,当真是险之又险!
不待车如龙反应过来,刘猛长枪重重往地下一戳,身子一个盘旋,倏的返回马背,一提僵绳,拨马便走。
一边逃窜,一边叫嚷:“兀那汉子,休走!且待我换过坐骑再战。”
……
然而,这一走就如泥牛入海,再无音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