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
与“中路劫营队”缠斗的清军本就不强,在两大绝顶高手全力施为之下,哪里拦阻得了
于是,“中路劫营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与“左路劫营队”合兵一处。
两队汇合之后,声势大振,实力猛增。如一条入海蛟龙,在重重包围的敌军阵中翻江倒海,不可一世。
敌右军虽有八万之众,竟是困之不住!
欲用箭矢射之,又是相互混战之局。
想用乱枪扎之,义军又是两两一组,背靠背而战,根本不留破绽。
第648章 随机应变
那十数人也不管暗器有毒无毒,急忙掉头而逃。
任务要紧还要性命要紧
答案不言而喻!
随同逃离者,还有九人。
分别是万花飘香寒谷门的六大高手,以及“无敌三剑客”三兄弟。
他们之所以逃走,当然是认出了唐华明的来历。
本就无意卖力的他们,当然不愿与蜀中唐门子弟硬撼。因而也伪装中招模样,趁机一走了之。
……
如此一来,清军高手三成已然去之一成有余,剩下之人无不心惊胆颤,明哲保身之下,再不敢奋勇向前。
而且,谁都不愿当率先出手的“出头鸟”,大家都是装模作样的高呼大喝。
显得颇有默契。
同时,各自是紧盯唐华明、柳不发两人不放,一旦他们伸手入怀,立即向后逃开。
不过短短十数息,动弹不得的“蛟龙”,再次得以滚滚而前。
而其余三个方位,由于再无清军高手牵制,普通兵卒根本无法产生多大威胁。
……
盏茶时间之后,距离大营门口已然不足一箭之地。
一旦脱困而出,清军即便人多势众,暗夜之中又怎敢穷追不舍
“蛟龙”已然入海,又能奈他何
一切似乎还算顺利。
劫营队眼见曙光在望,顿时士气大振,前行速度陡然加快了几分。
就在此时,突然右翼惨叫声迭起。
“蛟龙”腹部顿时大乱。
“龙头”与“龙身”隐然有脱节之迹象。
……
唐华明眉头一皱,心知又出变故,当下让严不成迅速驰援。自己与柳不发则顿住脚步,暂时按兵不动。
前军威胁尚未完全解除之前,唐华明自己当然不敢轻易撤离。否则,劫营队很可能陷入重重围困之危险境地。
严不成匆匆赶到之时,劫营队右翼战事正异常吃紧。
而且,与万云龙一道负责右翼安全的黄虎,已然浑身浴血的倒在血泊之中,一动不动。
显然,已经命赴黄泉。
……
原来,心下震怒的李成栋,惟恐右军难以建功。在右军主将率队离去之后,差人从看守粮草的后军,将强弩营急调而来。
而黄虎正是死于强弩之下。
与其一同浴血沙场的,还有数十“信徒”。
清军强弩营如果再晚至片刻,劫营队恐怕已然脱困。
黄虎等人又怎会惨死
然而,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如果可言。
一切皆是命!
不得不信命!!
……
严不成到达之时,陈近南正只身冲入清军之中。
方向当然是那些普通兵卒。
但见他双手连抓,将那些清兵扔向正遭受强弩攻击的万云龙,以及刚刚到达战场的严不成。
但见那些清兵如空中飞人一般,接连不断疾飞而至。
万云龙与陈近南并肩作战多年,立知其意。
一手抓住一兵随手旋舞,一手将那些连绵不断射向自己的“飞人”拨向其余“信徒”。
严不成立即有学有样。
那些“信徒”顿时心领神会,各抓住一名清兵护于身前。有了人肉盾牌护身之后,劫营队右翼再无一人伤亡。
……
“信徒”有了“护身符”之后,立即士气大振,暗器回击也逐渐增多。
不过,暗器种类却是千奇百怪。
除了常见的飞镖、飞刀、飞梭等物之外,还有沙、土、石、弩箭、断肢、长矛、大刀、尸体……
不过短短数十息,被动挨打的局面,顿时大为改观。
停滞不前的“龙身”,得以再次复活。
……
严不成等人一边还击,一边前行。心中对陈近南其人,无不暗暗佩服。
力挽狂澜啊!
难怪此人能够名满天下!!
武功高强自不待说,仅凭借这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能力,就足以笑傲江湖。
如果不是其与朱洪竺太过交厚,不愿与之分离。以其之能,完全可以开创一派,成为一代宗师!
武林之大、江湖之博,像陈近南这样“甘为绿叶衬红花”的人
第649章 差强人意
弓弦声乍起之是地,陈近南立即一声大喝,与轻功极强的万云龙、唐华明、黄无道飞跃而起,分别立于其余五人肩上。
上四、下五,一道人墙瞬间筑成。
九人各显神通,刀击剑拨、掌引爪击,构筑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防线。
如飓风一般的箭矢、劲弩,竟无一漏网者。
如此武功,如此威势,如此简单却又高效的拦阻,直瞧得一众清军目瞪口呆。
一击之后,竟然忘了后续攻击。
待得右军主将清醒过来,急令继续攻击时,抗清义军早已消失在视线之内。
……
至于那些混在清军阵中的高手,同样被这罕见的一幕,震得呆若木鸡。
这九人,竟无一弱者。
加上之前与黄脸大汉激战重伤的那名女子,义军此次竟然出动了十大高手!
而其余数千人马,虽然算不上武林好手,但瞧其身手,也绝非普通兵卒!
上次袭营时,仅出动了八人。而且,并无兵卒同行。
显然,这次抗清义军是动真格的了。
并不打算再像之前那样,小打小闹,以高手对决为主。
……
而且,先后出动这两波高手,重复出现的仅有三人。
由此可见,抗清义军阵中,武功高手极多。
阵法惊人,高手众多,智计百出,谋略非凡……
看来,抗清义军委实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在不动用火炮的情况之下,这仗还真不好打。
李统帅之所以高挂免战牌,原本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直到此时,右军主将与一众高手,方才明白李成栋的为难之处。
对其轻视之心顿收,敬佩之情顿起。
种种迹象表明,李成栋诸事皆能洞敌先机,并极有针对性的预有准备。
果然不愧为一代名帅!
奈何对方武功太过强横,非人力所能胜出。
……
客观而,李成栋的一系列举措,委实极为高明。
长期高挂免战牌,实施拖字诀,看似被动,实则牢牢掌握主动。
让寒谷门高手亢千里架构机关装置,看似多此一举,实则堵住了敌千军万马。
将左军及火炮调至后军看守粮草,并紧急豢养狼狗上百条,看似太过小心,实则免除了后顾之忧。
重建营寨时,特意拉开距离,看似不太方便,实则乃是前车之鉴。现在一营火起,再也难已殃及他营。
之前发现敌情时,令右军与一众高手全力出击,并紧急调动强弩营前来助阵,表现出了强大的应急指挥能力。
其头脑之清醒、对敌之重视、反应之敏捷、手段之狠辣、措施之稳妥,无不令人叹服。
尤其是他置自己生命安全于不顾,连护卫队都全体遣之迎敌。如此魄力,更是众人敬服。
这点,与贪生怕死的贵族统帅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
虽说有协议在前,但敌对双方的一纸协议,又有何约束力可
大战来临之际,单方面撕毁协议的例子比比皆是。
你死我活的两军对垒,本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斗智斗力最为常见的场所。
各种阴谋、阳谋,只要能够用得上,就无所不用其极!
因此,所达成之协议,并无多大约束力、多高可信度。
甚至,协议本身,就很可能是阴谋的一部分!
即便如此,李成栋仍然敢于派出护卫队放手一搏。
此举,既体现出其超人一等的判断,又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魄力。
如此人物,部属岂有不拥护之理
……
此战过后,清军虽然损失上万之众,营房也烧毁近半之多,但也就此一举奠定了其牢不可破的统帅地位。
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如此结局,既出乎华枫意料之外,又在其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的是,他无形中又助攻了李成栋一次。
让其得以迅速收服人心,统帅之位也越坐越稳。
第650章 八方来援(一)
此次战斗,可以说是华枫与李成栋交手以来,爆发的第二次正面较量。
第一次
当然是五行大阵小试牛刀之战!
……
战斗的结果,对华枫来说差强人意。
对李成栋而,同样如此。
虽然清军折损一万之众,营房也烧毁近半之多,但李成栋对此战,仍然略感满意。
毕竟,这是他与华枫交手近十次以来,战果最为辉煌的第一战。
不但分别击杀、重伤其大将一员,还让义军抛下了三百具尸首。
而且此战过后,自己在这支清军中的威信得以直线上升,地位彻底巩固,再无阳奉阴违者!
最重要的是,他的冒险试探,终于得到了甚为满意的结果:华枫果乃信人!协议果然有效!!
……
二次劫营之后,抗清义军再次陷入进退维谷之境。
进
正面叫阵无果,劫营效果不佳,如何进
举军径直杀入
不到万不得已,此法绝不可用。
因为伤亡必然大得惊人。
再次派遣高手袭营
连续受袭之后,清营的防范必然更加严密。恐怕也难有成效,而且还将陷入不可预知的危险境地。
因此,也不可行。
撕毁协议直接干掉李成栋,使其群龙无首
那不是自废武功么
如此一来,清军的火炮就会肆无忌惮地轰向抗清义军。就这区区两万人马,恐怕还不够人家上百火炮一轮轰击。
而且,清军绝不会群龙无首!
因为任何一支军队,都有严格的递补机制,除非将所有将领全部击杀一空。
整体而,“进”目前是无路可走!
……退
即便舍却美丽家园不要,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除了华东、华南之外,西南也是战火连天。
其余地域,则早已悉数落于清廷之手,已被经营成铁桶一般,哪还有路可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