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武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清风淡菊
早在汉魏以前,就有不少羽客、隐士在武当山隐居修炼。
元末,武当山惨遭兵焚。所有殿宇,均被毁于一旦。
明成祖朱棣、明英宗朱祁镇崇奉“真武”之神,先后命人大修武当山宫殿,共建成八宫二观,以及金殿、紫禁城等。
经过数百年励精图治,武当派又重现辉煌,如今更是声望日隆,隐隐有与少林寺并驾齐驱之势。
……
据考证,武当之名有三个由来。
一则,道家真武大帝曾赞誉武当山:“非真‘武’不足‘当’之”。
是以,称之为武当。
二则,“武”,止戈也。如果无举戈之勇,又哪来止戈之说因此勇者无畏,仁者无敌。
“当”,及时、果勇也。身为武者,必须当机立断,敢作敢当。
是以,称之为武当。
三则,武当派创建鼻祖张三丰,希望武当弟子,既要有行侠仗义、长剑出鞘的勇气,也要有及时收剑归鞘、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仁心。
是以,称之为武当。
……
武当派源远流长,流传甚广,分支林立。
久而久之,形成了诸多门户。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王屋山邋遢派、蓬莱派、隐仙派、犹龙派等,近二十支之多。
武当派功法繁多,内家拳、太极剑、纯阳无极内功、梯云纵轻功等,均极为天底一等一的厉害功法。
据传,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内家拳法,均是由武当内家拳繁衍发展而成。
武当内家拳的功法特点,主要是运气功、强筋骨。
……
武当派自张三丰创建以来,就极度注重内功修养。
其内功修炼进境与其他功法相比,恰好相反。
别的内功心法是先快后慢,也就是入门简单,精进却难。
而武当派的纯阳无极内功,却是初始极慢,越往后越快。也就是入门极难,入门之后即可一日千里。
纯阳无极内功修炼有成之后,对敌之时偏阴柔、主呼吸、用短手,讲究“六以”: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驭力,以气运身。
……
张三丰自立派伊始,就主张三教合一,以“道统”为三教之源。
他认为“道统”生天地人物,含阴阳之机,具造化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之根基、万物之本初、万物之主宰。
张三丰晚年之时,对修仙成道颇有心得,强调欲修仙道,必先全人道。
是以,严格要求门下弟子,要以修心炼性为首。
心至则性至,性至则法至,法至则力至。
讲究自然而然,力求水到渠成。
……
听完华枫转述,众人惊叹之余。不由对张三丰其人大感佩服,敬仰不已。
自创武功,自建门派,武功超凡入圣,做事侠义为先,心性淡定平和,见解奇特独到……
也只有如此人物,才能创建如此大派。
同时,也对张三丰自创的武当功法大感兴趣,迫不及待想要切磋交流一番。
……
经再三考虑,华枫决定此次交流,仅较量四场。
第一场,拳法。
主要切磋武当派内家拳法,感悟其“以静制动,贵柔尚意,形神合一,用意不用力”等精髓。
体会其“借力打力”、“冲虚圆通”、“四两拨千斤”等成名绝技。
第二场,轻功。
武当派梯云纵轻功名扬天下,以“身形轻巧,高低随意,进退自如”著称。
第384章 正式拜山
最好笑的是,孟青青着急之下,更是摇头晃脑、口不择言的吊起了书袋子:“多乎哉不多也!十场不嫌多,八场也不嫌少哇!”
众人一听,顿时轰然大笑。
笑过之后,再次大展口诛笔伐之神功!
盏茶时间之后,华枫见火候已到,决定揭开谜底:“两场少了四场不够”
众皆大喜,立即响应:“委实少了,确实不够!”
声音竟出奇的整齐洪亮,并饱含有满满的兴奋之意。
……
华枫微微一笑,决定再下一剂猛药,拖长了声音道:“我决定——”
群雄感觉有戏,不由两眼发光,直勾勾的盯着华枫。感觉那张笑脸,重新变得那么的可爱迷人,恨不得猛扑上去,亲上一口,以示感激之情。
“就打四场!”华枫话音甫落,顿时嘘声四起。
怒怼、失望、不满、不解、迷惑……
众人表情各不相同,极为丰富多彩。
……
华枫的装逼表演,还在继续。
“切磋项目暂定四场。不过…这出战之人嘛…”
华枫的声音,越拖越长。
任勇、姜楠楠等好战者的颈项,也是越伸越长。
几欲与华枫之噪音较短长。
结果表明,他们远远不是对手!
因为,华枫好像有意要卖弄强悍的内力一般。其声音竟是无限延长,直过去盏茶时间,仍无丝毫减弱之势。
直到实在看不下去的柳飘飘,一声尖锐的轻咳之后,方才将华枫那绵绵不绝的尾音打断。
……
此次华枫倒是极为干脆。
“上场人数不限!只要你想战,武当派又不反对,四场都可以溜跶一圈!哈哈”
华枫话落。
众人先是惊讶,再是惊喜,最后是放声欢呼。
“老大英明!”
“老大神武!”
“老大千岁,千岁,千千岁!”
“啊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了。”
“麻蛋,憋得我好辛苦!这个华老大,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嘿嘿。”
“我交流哪一场好呢干脆四场都交流交流哈哈,真是幸福的烦恼啊!”
……
看着欢呼雀跃的众人,华枫暗叹之余,又扪心自问。
感叹的是:跟着自己,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自问的是:难道,自己对他们的要求太严格了吗难道,应该让他们尽兴而为
随即,立即否定了自己:不成!“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行为不严谨之人,注定不会有太大作为。
今日有严格的纪律,明日才有严明的法令。
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华枫之虑非常正确。
要想成就大事,心肠就得狠一点、硬一点、活一点。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即是此理。
……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者,谁人心肠不狠不硬不活
像此次拜会武当派,因别无他图,纯粹是交流武学,就可放任众人为之,只要不是闹得太过分就成。
这个,就是活!
而对话少林寺时,华枫严格制定交流计划,认真挑选对战人员,决不允许众人二话。
这个,就是硬!
在华东时,怒怼率性而为的任勇,牢牢抓住其死穴,准备给予“一年无战事”之惩罚,让其从此改头换面。
这个,就是狠!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弦绷得太紧、绷得太久,偶尔一次自我放纵,偶尔一次信马由缰,绝对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暴发力、战斗力、凝聚力、想象力……
都会有所提升,甚至井喷!
……
见有架可打,众人大都兴奋得摩拳擦掌,激动得嗷嗷乱叫,极力要求立即杀上武当。
在他们想来,机会难得,要打就得打个痛快!
华枫见群情激昂,心下一凛:瞧此模样,恐怕还不能放羊啊!不然,很可能会横生事端!
虑罢,立即朗声道:“众位兄弟,拜山之前,
第385章 武当七子
松崦三人当前带路肃客,不多时已然达到武当道观前。
正准备请众人入内看茶,却被华枫摇手阻止:“贵派事务繁杂,我等时间也很紧张。些许繁文缛节就省了吧!干脆些,直接去演武厅开工吧。”
华枫此举,与初上少室山时如出一辙。
……
华枫如此作为,基于两点考虑。
其一,试探。
既然武当派与少林派齐名,那么就用同样的手段试探,看他们处事之道,到底哪派处事更为妥当机智
虽不敢就此以偏概全、盖棺定论,但见微知著,从中也可探知一些端倪。
其二,省事。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此行只为交流武学,那就不必耗费时间、精力,去做品茗喝茶那等无用悠闲之事。
还不如直接进入正题,迅速打完收工,既可迎合众人迫不及待的心情,也可及时踏上新的旅途。
……
同当初少林执事铉清的表现一样,松崦闻言也是一怔。
心中电转间,所思与铉清也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武学交流些许小事,他完全可以作主。
而且,他毕竟亲自见识过“武林十七侠”的厉害,自付不是华枫等人对手,当然不敢骄狂自大。
他一面让随行之人分头前去禀告,一面态度虔诚的带领华枫径直往演武大厅而去。
……
或许是时间尚早的缘故,偌大演武厅,此际在此修习武功者,不过寥寥数十人。
见松崦入内,距离近者出言招呼,距离远者则点头为礼。
可见,这松崦在武当派的身份地位,并不算低。
待见到随同松崦而来的华枫等人,又不由暗暗揣度。
“这些小年青是来拜师学艺的”
“哈哈,不错!有了这许多师弟师妹加入,我的排位又可以猛升几级了。千万不要被拒之门外啊!我祈祷,我祝福。”
“哇!这么多亮丽姑娘,要是成了师妹……嘿嘿,脱单之事,指日可待!”
“嗬!这批入门弟子不错,男的俊朗,女的娇艳,成色十足啊!”
“松崦大师兄当真厉害!竟然寻来了这么多貌似很优秀的弟子。”
……
正当众道士思绪纷繁间,又是十数人踏入演武大厅。
一见来人,一众道士愈加惊讶。
“我‘武当七子’竟然连袂而至这七人可是我武当派的骄傲和名片啊!难道他们要亲自收徒”
“啧啧,好生羡慕这些新来的啊!竟然被这样看重。”
“哎,完了,完了,我的脱单计划可能又要泡汤了。她们虽是刚入门的新弟子,但却倍受重视,七位长老亲传弟子啊!如何能看得上我这样的废材流”
“难道长相出众,也能受到师门眷顾我的亲爹亲娘哎,你们当初是怎么想的嘛,为什么不把我生得帅气点啊”
……
“武当七子”名重武林,是如今武当派的第二代弟子,年纪从五十岁到六十岁不等。
七人武功高强,地位尊崇。在武当派中,无论武功,还是声望,都是仅次于掌门的存在。
“武当七了”拜入武当派之后,由于天赋惊人,因此武学修为进展神速。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短短一年之内,即已成长为出类拔萃的存在。
时任掌门心甚喜之,亲自留其姓,改其名。
因此,“武当七子”名字当中,都有一字相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