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第336章 反杀
从仙居楼出来后,春祥的马车顺着朝阳门内的南小街一路往南,因夜深天寒,街上行人罕见,空中的雪沫子随着寒风也愈发显得紧密
赶车的太监李东缩着脖子,眼神却无比警惕:“春公公,去崇文门么”
车内,春祥低声嗯了,轻轻的擦拭手中的钢刀,这把刀从太原回来后就没见过天,也没见过血。
今晚,嘿嘿……可有人来饲刀!
车轮在雪地上沙沙沙作响,车窗外不闻一丝人语,总有寒风呼啸而过,春祥却显得无比亢奋,虽然他胳膊并未完全愈合,但一刀在手,好似又回到战场,跟常宇并肩作战的时光。
“春公公”
就在这时,马车突然停下,传来李东一声低吼。
来了!
春祥脸上露出冷笑,拨开车前帘子,见李东钢刀已在手,而在马车前十余米外,站着五个蒙面大汉。
左右环顾一下,见马车所停在南小街和总铺胡同跟前,心中不由大怒,这帮人真胆大妄为,简直无法无天了。
总铺胡同也就是今天的东,西总布胡同的总称,乾隆时期改为总部胡同,宣统时分为东西总布沿用至今。
时属于明时坊,何为坊类似今天的街道区委会,明成祖建都北京时共划分二十八个坊,到嘉庆年间扩大京城共计三十六个坊。
何为铺为明代地方保甲制度中之划分单位。据《宛署杂记》中记载:“城内地方以坊为纲”,坊下分牌,牌下分铺,“见行城内各坊,随民居多少,分为若干铺,每铺立铺头、火夫三五人,而统之以总甲”。总铺,即总甲理事之所。总铺胡同当为附近各胡同各铺的总甲所在。
简单来说,等于这帮人在村联防队门前动手,这不是胆大包天是什么!
“尔等意欲何为”春祥持刀跳下车,左右环顾,见车后方两丈外还有三个蒙面黑衣大汉。
“送你归西!”车前当先一人声音冰冷。
哈哈,春祥怒极而笑:“天子脚下也敢行凶,尔等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说吧手中钢刀一抖,杀气蔓延全身。
上过战场,杀过人的就是不一样,跟随常宇千军万马中都杀的几进几出,见过尸首堆积如山的春祥,面对这七八个人丝毫不惧。
但李东明显很紧张。
“动手!”当先黑衣大汉见春祥气势如此,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随即一声低吼,率先朝春祥扑去。
“来的好”春祥一声大吼,说话间迎着当先那黑衣蒙面人,一刀砍去……
“杀人啦,杀人啦”李东一边挥刀迎战,一边扯着嗓子大吼,他的确是害怕,但这也是一种战术,因为那些杀手更害怕他的尖叫声。
尖叫声响彻夜空,周围邻里已经有了动静,这时从总铺胡同快速奔出三人,手里也是拎着家伙,二话不说直接加入战团。
“春公公赎罪,卑职来迟”后来三人一边厮杀一边低声说道。
“不迟,刚刚好,全给咱家宰了”春祥一声大喝,砍翻一人,又朝另外一杀手扑了过去。
以八打五个,这帮杀手来势汹汹,但却没占一丝便宜,几乎在春祥的三个援手加入战局几息之间便被砍翻数人,随即一声扯呼,逃之夭夭。
想逃哪有那么容易,春祥冷笑,伸手放入嘴里吹了个尖锐口哨。
不多时,便有有两锦衣卫匆匆跑来:“春公公,弟兄们已经堵上去,他们逃不了!”
春祥冷笑,看着地上的四具尸体,尚有一人好似还有口气,于是一脚踏中其胸口,伸手扯掉面巾:“咱家侯尔等多时了”。
你道春祥闲着没事大晚上的吹着寒风只是跑仙居楼和方八扯那两句淡还是他真的在宫中憋闷出来散心
自然不是。
从春祥刚回京,进宫后立刻便被太子召进端本宫(太子东宫)密议。
若论常宇在宫中和谁最密切,除了春祥外便是太子,若论太子在宫中和谁最亲密,非常宇别无他人,即便是他爹都比不上。
所以春祥作为常宇做亲密的伙伴,朱慈烺自然要让他到端本宫详述常宇出宫之后的一切作为,即便他早布置了眼线通过秘报可掌握常宇一举一动。
春祥没让朱慈烺失望,从出京起说起,路遇贼寇,到宣大如何和那些地头蛇斗智斗勇,如何躲避暗杀,如何擒杀姜瓖,到太原又如何布置,如何潜入敌营刺杀李来亨,如何假投降,如何设局等等等,直听的朱慈烺心血澎湃,坐立难安,一直在殿内踱步,眉飞色舞,嘴里不时低呼:“常宇好样的,常宇好样的,真,真特么的过瘾……”
眼前春祥就好比一个说书大家,说的内容远比他听过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还精彩。
&
第337章 又来借粮
头顶骄阳,迎面刺骨寒风,说是冰火两重天过分了,但滋味的确不好受。
官道上一支千余骑兵快马疾驰,当先的常宇一脸疲色,尘土满面,抬头看了看太阳,已经晌午,伸手从岸边取出水袋,仰头灌了几口,随手扔给旁边的吴孟明。
“秦兴,还有多远到大同”常宇皱眉北望。
“回厂公,尚有二十余里地”秦兴是常宇这次回京唯一带走的东厂档头,率锦衣卫负责沿途侦查及外围警戒工作。
“速度些,到大同吃午饭!”常宇大喝一声,策马扬鞭。
崇祯给他的命令是,即刻出发,虽然他没第一时间出发,但却也不敢在路上稍有耽搁,准确说不是不敢,是不忍,此时闯贼主力动向不明,东路刘芳亮还在肆意蹂躏中原,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进京面圣,然后要了军权回来干这帮鳖孙,多耽误一刻,便让苍生多受一份苦难。
常宇一行堪堪刚至大同城南门,便见卫景瑗率一种文武来迎,甚至连代王世子也亲至。
“恭贺厂督大人凯旋,吾等欢迎诸将士入城”早得锦衣卫报知的卫景瑗满面春风,甚至有些激动的看着常宇大声欢呼。
虽现在朝野上下对常宇其人相识不多,但骂声一片,除了那些勋贵及少数心怀不测者尚有一部分人云亦云。
而卫景瑗却是少有和常宇有过接触的大佬之一,之前常宇在太原虽短短时日,但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查账,杀姜瓖,安抚人心,快刀斩乱麻,丝毫不拖泥带水,且敢做敢为,对这点卫景瑗是相当欣赏他的。
而大同和太原相隔也不甚远,战事自始至终,卫景瑗都无比关注,常宇的种种作为以及各种大路小道消息他一并接收,从暗自惊异到无比震撼也仅用了短短不到半月时间。
而此时,那个先前尚一脸稚嫩白净的小太监,再次出现他面前的时候,已是不怒自威,气势逼人之态,那种一身淡然却又杀气隐现让人不寒而栗的气场只有冲过尸山血海的人才有的。
这人将来非池中之物
卫景瑗暗自思量。
“卫大人别来无恙,您老的脚可好些了”常宇露齿一笑,卫景瑗一阵恍若隔世,这不还是那个小太监么,只是黑了些,糙了些,但也强壮了些。
“劳厂督大人挂怀,小老儿的脚好多了!”卫景瑗心中欢喜,笑意盎然。
“厂督大人,父王在王府备宴为大人接风庆功,在下恭贺厂督大人凯旋”代王世子朱贻恻的表情比之先前他送常宇出城去太原时真的是恭敬太多了。
常宇抱拳:“多谢代王款待,本督正好也有事要寻代王商议”说着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同卫景瑗等人入了大同城。
入城的仅有常宇和吴孟明以及李铁柱和范家千率领的五十余随侍,至于其他人皆在城外,就地生火造饭,当然代王府的犒劳酒菜也早已经备好。
再入城,顿有物是人非的感觉,想当初自己一个菜鸟连夜奔袭数日,疲惫不堪的进入大同城,那时候处处暗藏杀机,要和姜瓖斗智斗勇,一个不慎有可能就被全窝端,且那时候还有其他势力冷眼旁观他二人斗法,便是连普通百姓也对他这个死太监没啥好感,即便在后来他干掉了大同的土霸王也未改观。
然而此时,刚入城,便受到了热烈欢迎,沿街不时有百姓挥手致意,虽然很多人并不认识他,嘴中咿咿呀呀的喊着大将军威武等等祝贺之词,想来这些百姓只是听闻坚守太原的守将返京路过太原应邀来代王府做客的,至于是哪个大将军,他们并不清楚。
为何这些百姓如此热烈,很简单的道理,唇寒齿亡,贼军若破了太原,大同定然就是下一个目标,所以整个大同上至官绅,下到普通百姓,谁也不想自己的家园遭贼肆虐,所以太原得保,贼军远遁,他们兴奋无比自发闻风而动。
因有前车之鉴,大军出动,探马先行,常宇从太原出发的时候,锦衣卫的开路探马已经撒出五十里外,所以说在他距离大同还有五十余里的时候,代王已经接到消息,开始布置宴席了。
虽说多少还有些仓促,但已足够丰盛,且请来的城内豪绅作伴,这是常宇最爱的一拨人也是眼下最急需的人脉。
而代王朱传几不知道是不是突然开了窍,竟然如此投其所好。
宴席一开,诸人问题皆集中在太原之战及此事闯贼动向方面,常宇长话短说:闯贼兵败溃逃,去向不明,但绝不可能出现在大同城外。
诸人皆松了一口气,见常宇不太想说这个话题,于是便把注意力集中在吴孟明身上,这家伙爱显摆,更爱出风头,一张嘴便吸引了诸人。
这却也
第338章 敲打
“代王当知朝廷不可能有借不还,只是一来路途遥远粮草运输不便,二来的确手头有些紧,简言之远水难解近渴,此时代王若拱手相助,不仅朝廷感激,便连太原晋王也是铭记于心啊,且最迟过了春收便可偿还,倒时以太原税收相抵或晋王府私偿均可”
常宇耐着性子继续游说。
“厂督大人,不是小王不借,是真的无粮可借啊,先前十万石已把王府拉个见底,此时又何来粮食可借呀?”朱传几可是老成精的人了,一来现在粮食金贵他的确不愿意再出借,二来常宇说的偿还计划太过模棱两可了,简单说就是债权人不明确,到时候问谁要去,问朝廷是张不开嘴,为太原府,人家不认账让他想朝廷,或者想晋王府要,那他到底该向谁要呢
“代王说笑了,王爷封地良田千倾,每年只新粮都不下数十万石,何况哪个粮仓不存两三年的陈粮,十万石对王府所言不过九牛一毛而已!”常宇轻笑,玩味的看着朱传几。
“厂督大人才是说笑呢,虽说王府微有薄田,但这连年灾旱连年失收,哪又来的数十万新粮,又哪来的余存陈粮,实则粮仓见底了,否则小王怎能不借呀”。朱传几一脸苦逼,煞有其事。
常宇冷笑:“是么,只恐王爷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被下边的人蒙骗了吧,不若咱家派人给你查一下是否有下人瞒报侵吞”。
艹,一言不合就翻脸啊,这小子怎么自从太原一趟后,连丁点耐心都没了,讨价还价都懒得打太极,上来就恐吓。
朱传几自然知道常宇所言的查一下,当然不是真的为他清理门户,他手下的那帮锦衣卫以及东厂番子干的可是细致活,查的方向不一样,而且一查一个准,查谁谁倒霉。
先不说栽赃嫁祸,莫须有这种锦衣卫和东厂擅长的手法,便说兵马乱的年头,王府怎么可能没几件盔甲几把刀,哪怕只要被常宇寻到个杀鸡刀,转眼间就能放大成青龙偃月刀,一个折子上去,代王府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眼见朱传几脸色难看,常宇顺势下台:“代王爷,是借!还如上次那般咱家与吴指挥使以及卫大人联名做保,到时候这粮食你找我等三人都可要!少不了你一颗,且本督还会先预付一些购粮款!”
就等你这句话呢,朱传几顿时松了口气,好好说话不行么,非要吓的人家小心肝扑通扑通跳!
又闻常宇所言预付粮款,心下稍安:“愿闻奇详”。
常宇便娓娓道来,简单来说就是先从代王这借些粮食,然后在让代王和卫景瑗出面号召城内乡绅捐粮,当然他也知道指望这些人主动捐粮也捐不了多少,所以就出钱买。
至于这个粮钱呢,常宇先预付一部分,剩下的则有代王先垫付。
几番回合下来,常宇终于和朱传几达成协议,代王再借谷米五万石,谷米说白了就是杂粮,但这年头有的吃就行了,余下便由代王号召捐赠及大肆收购了。
常宇几次叮嘱朱传几,不要可以抬高米价,一定要稳定市场,否则将严惩不贷!
两人商议间,世子去了大厅把正在吐沫横飞给一种官绅讲故事的吴孟明以及听的澎湃不已差点高血压犯了的卫景瑗请来书房,三人联名画押后,此时便正式交给卫景瑗来操办,锦衣卫会留有人手全程关注。
敲定事宜后,常宇便告辞,这让代王及卫景瑗很是诧异,入城前后不到一个时辰,为何如此匆匆。
常宇解释,奉皇命立刻进京,不得延迟,若不是为了太原粮荒事宜,他根本都不会进大同城的,此时事情办妥,当立刻赶路。
卫景瑗等人方才恍悟,皇命如天不可违背,于是又把常宇送至大同城北门。
“卫大人,粮食事宜就有劳您了”城门外,常宇抱拳,一脸郑重。
“份内之事,尽力而为”卫景瑗连忙道。
“那本督就等卫大人的好消息了,卫大人也坐等本督的好消息吧”
常宇这话外人听着云里雾里,但卫景瑗知晓他话中含义,因为常宇早就暗示过王继谟的宣大总督要到头了,补位的极有可能就是他,不过他一直不太相信,虽说常宇东厂厂督,皇帝的亲信,但属于那种突然空降,没有根底,且眼下他在朝野上下群敌环视,自命难保,还能举荐自己
再者以卫景瑗这个文官榆木疙瘩的角度来说,他虽欣赏常宇,但并不想让他举荐自己,原因很简单,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想被别人说他和官宦勾结。
“厂督大人一路顺风”代王朱传几也亲自出城相送,因常宇水涨船高,他自然不敢像以前那般怠慢,来不迎,去不送的。
常宇抱拳回礼,微微一笑,却扭头看着旁边的世子道:“请问世子殿下,晋王和太子应该都是你叔父辈吧”。
朱贻恻先是一
第339章 张家口记
常宇还是过高估计队伍的速度,一匹马一小时跑五十里路,不代表十个小时就跑五百里,更不可能一百小时跑五千里。
天黑之际,疲惫不堪的队伍堪堪走到张家口,在城门落锁之前一刻终于进了城。
“今晚,暂且在此好生休整,明儿一早出发”入了城,常宇深呼一口气道。
“只恐今晚厂督难以睡好觉吧”吴孟明突的眼睛闪着狡黠亮光。
“你这老狐狸”常宇嘿嘿一笑:“闻着钱的味道了”
吴孟明用力点点头:“厂公打算如何动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