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这小子竟如此机灵,自己不过一个不慎露出些许杀意他便知其心,崇祯心中一怔,却又装傻:“什么叫非常之时”
“天下大乱,人心惶惶,若无事生非,岂不乱上加乱”常宇这话已算说的非常直接了,现在内忧外患,朝堂百官在观望,勋贵在混吃等死,藩王也在看好戏,大家都在看你朱由检怎么熬过这个槛,但你若无由灭藩王那岂非等于宣战,那些早就看不得你好的人藩王们会立刻起兵造反,这事在大明朝可不少见啊。
“哼,不知所谓,朕不知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崇祯冷哼,常宇心下一颤,尼玛,伴君如虎,既要随时揣摩帝心,知其意,还不能显出是随意揣测,太过冒犯,话不能说太明说太满,永远一半明一半暗,太尼玛累了!
眼前面对面都这么累,可想在朝堂上又是何等浑水,又要多劳心,哪有上阵杀敌那般爽快!
“小的唐突了,冒犯皇上,罪该万死!”常宇赶紧道。
崇祯不语,起身在堂上来回踱步许久看了常宇道:“沈王全家避难与晋王府,那潞安府的王府是否已遭贼掠劫一空”。
“应是,但沈王避走之时,府上财产大部都已带至身边”常宇心道,转了八圈还不是为了这点事。
果然,崇祯闻言面露喜色:“幸好,若落入贼手,岂不成了资敌!”
“禀皇上,沈王生前有感皇恩浩荡,又见太原缺饷,于是捐了一笔饷银”常宇顺势说道。
“哦,沈王倒是有心了,急朕所急,不知他捐了多少”
“五十万!不过大多是珠宝之类,非现银,属下已带至京城准备折现,此时应在御马监,还请皇上遣人清点!”
崇祯脸上笑意更浓:“你做事,朕最放心不过,还需遣何人去清点,京城富绅多,倒是能折个好价钱,此时就交由你去办”。
“小的遵旨!”常宇叩首。
“起来说话吧”崇祯得知从沈王那里弄了五十万两银子,心情大好,灭沈王之心也烟消云散:“这途中可还有什么事要告知朕的么”
常宇起身落座:“禀皇上,有!”
“哦,重要么”崇祯来了兴趣。
“事关国本”常宇语气肯定,崇祯兴趣更浓。
“说……”
烛火摇曳,温暖如春的乾清宫内,常宇垂头侃侃而谈,朱由检父子二人凝神倾听,时而皱眉,时而展颜,只有旁边的王承恩表情始终如一,默默地端茶倒水。
殿外风高月黑,紫禁城如一只庞大的怪兽蛰伏在黑夜中一动不动,整座皇宫陷入安静,草栏场的热闹已经散去,几人欢喜几人愁,皇城的禁卫军们还在有条不紊的巡逻,东华门外护城河桥上的那个人儿,还在一把鼻涕一把泪,今晚到底还召不召俺面圣了,还是说皇上已经忘记俺这茬了。
别说,崇祯这会儿眼里心里根本没有吴孟明这个人,只有闪闪发光的银子,此时他整个人都散发一种难以形容的亢奋,以至于双眼冒光,忍不住的起身走到常宇身前“你是说,你以通敌卖国罪拿了几个晋商”
“至少八个大头”常宇伸出手指比划!
“每个皆是富甲一方”崇祯舔了舔嘴唇。
“如此时来说,每一个都富可敌国!”常宇轻轻点了点头。
崇祯长呼一口气,用力攥紧了拳头,在空中挥了一下,发出一声低沉的嘿声,他此时难以形容自己内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震惊,亢奋,愤怒,惊喜等等五味陈杂。
常宇在张家口及山西境内正在抓捕一批富商,理由是向清人走私违禁物,并且通敌卖国甘当间谍。
这些富商个个身家雄厚,据闻有千万之巨,但哪怕每个抄家二三百万,七八个也有千万入库,转眼之间便可解国库亏空,军饷短缺之忧虑,免得四处拉着脸求人,甚至不惜暗搞赌场为勋贵下套这种下作之事。
然而又让他无比愤怒的事,边关城镇的商贾竟如此明目张胆的大肆走私通敌,可此事他竟从未耳闻,无人上奏此事,由此可见根基腐朽见底,官商以及军队勾结令人毛骨悚然,久闻晋商富裕,竟是如此而来!
若任由如此下去,九边重镇,大明的铜墙铁壁,只恐将毁于一旦!
崇祯很是痛心,但现在又有些庆幸,庆幸及时被发现,庆幸抄了这帮奸商可充实国库,解决眼前最急需的需求。
但,他要实据!
一下连抄八家富甲一方的商贾,引起的地震和影响绝对都是海啸般的狂风暴雨,若无实据,天下商贾皆人心惶惶,以为皇帝穷疯了,竟然寻了由头抄富商的家来补充国库,这行径与贼何异!
“常宇,若无实据,千万不可鲁莽行事,连太子也想通其中利害”忍不住的提醒道。
“太子殿下,小的若无实据自然不会动手,小的偶然得知此事时也是震惊不已,便着人暗查,果真发现不少蛛丝马迹,通敌之事一时无物证人证,但走私违禁品,到那些商贾仓库一查一个准!”
常宇一脸凝重:“小的也知此事不同小可,甚至牵连甚广,若无实证,难堵悠悠之口,但绝无栽赃陷害之意,否则京城那么多富商豪绅,小的何必舍近求远!”
是的,崇祯使劲点点头:“按照你所言,那些可恶的奸商在边镇经营数年,无人告发,可见牵扯进去的不是一个两个,动一发牵全身,若不小心处置,只恐把边镇搞的大乱,此事你当小心处置”。
“此事由东厂督办,小的已吩咐过,要拿实证,若无人设障便不刻意牵连,只拿通敌商贾,以免造成慌乱,不过但凡牵扯进去的人,小的也没打算放过,先在本上记着,待风声过后,慢慢的给他们算,眼下以小的之见,抄银子才是燃眉之需!”常宇嘴角一丝冷笑。
说的没错,银子才是燃眉之需,崇祯脸上泛起自嘲之色,然后盯着常宇,脸色渐渐暖了些
第360章 重启东厂
乾清宫烛火闪闪跳跃,崇祯父子望着殿门一时无语,空气中弥漫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氛,过了好一会崇祯才长呼一口看着朱慈烺目光闪动:“身赋异禀,九窍玲珑,一点就通,喜怒不形于色,心思缜密城府极深,却又文韬武略,霸气内敛,心狠手辣,试问满朝文武有谁可比此子绝非池中之物!”
朱慈烺乍一听以为崇祯在盛赞常宇,但很快从崇祯的表情和语气中扑捉到一丝不善,心中顿时大惊,立刻俯身:“父皇,常宇对大明对咱朱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崇祯脸上浮起一丝不屑:“你对他倒是袒护有加”。
“儿臣与常宇相近,知其为人一心向明啊,父皇,纵观常宇近来所为,皆为我朱家尽心效力不敢有私,筹备军饷,查私缉凶,杀贼退敌,事事亲为,不惧朝野上下泼污……”
眼见朱慈烺越说情绪越发激动,崇祯冷眼旁观,沉默久久:“起来说话”。
“谢父皇”朱慈烺起身,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心中暗自叹息,父皇防着常宇也就罢了,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怎能如此多疑,甚至起了杀心,即便要杀掉也要等兔子死光了再杀狗吧。
“朕一句感慨之言,竟引的吾儿如此多袒护之言,吾儿与他果真相近啊”崇祯说着一叹:“幸好,他只是个太监,若非如此,留此子在,吾大明是福是祸尚且难断”。
朱慈烺闻言赶紧说道:“常宇是为阉人,他曾与儿臣言,此生志不在高官厚禄,只求为大明鞠躬尽瘁”。
言下之意,他也知道自己是个太监,功名利禄皆为镜中水月没什么意义,不如穷一生智力实现一个宏大抱负,说白了,他非燕雀,乃有鸿鹄之志!功名利禄,皇图霸业根本不看在眼中,境界不是一般人可比。
崇祯闻言不可置否,沉默半响说道:“他是不是住在端本宫”
“他本是尚善监的杂役,后来被儿臣从司礼监要到东宫”朱慈烺道。
“明日让他搬离,回内东厂”崇祯略一皱眉道。
“父皇,常宇在东宫的话可与儿臣……”
“他现在是东厂提督,不是十二监的太监”
崇祯冷哼一声,打断朱慈烺的话。
朱慈烺一个激灵,立刻反应过来:“儿臣知晓了,儿臣冒犯父皇请求责罚”。
崇祯的意思很明白,常宇现在是我的臣子我的人,你一个太子不安分守己等我退休要搞什么,和我的人走太近结党营私还是想怎么滴
看过宫斗谋权戏的都知道,皇家无情,不管是手足还是父子哪有多少情分,特别是涉及皇位的事,一点逾规都不行。
外边寒冷至极,但比之暖意洋洋的乾清宫常宇宁愿在外边吹风。
乾清宫内气氛太压抑了,面对的那个九五之尊又是个极其多疑且现在有些极端的人,让他步步小心如履薄冰,言行举止都要把握好分寸,容不得出一丝差错。
自己是不是锋芒太甚,以至于让崇祯开始潜意识产生防备之心,常宇低头走路,一边沉思,无暇于身边的王承恩唠叨。
王承恩也是明白人,见常宇表情凝重,便知有心思,也不多嘴相扰,就那样伴其左右往乾清门方向走着。
给皇帝办事,无能会被弃之如履,锋芒太露又遭猜忌,难呀!常宇心中暗叹,幸而不用入朝堂,否则那浑水更是又骚又臭蹚不得。
沉思之间,便到了乾清门下,王晨恩施礼:“常公公,咱家不能远送了,您慢走”虽说论品级常宇还稍不如他,但论实权以及能力及皇家宠爱,他此时远远不及,崇祯先前给常宇的那些特许他也是亲耳听到,所以再也不敢托大。
“不敢有劳王公公,您请回”常宇缓过神来,赶紧还礼道。
也就在这时乾清门咯吱一声开了,两个小太监领着一人走了进来,那人却正是冻得瑟瑟发抖的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
“嘿,瞧吴大人这模样看来雅兴极高,在外夜观天象了么,可曾发现什么有趣的事”常宇忍不住打趣。
“咳咳咳,常公公说笑了,卑职……咳咳,卑职还要去面圣呢,先不扯了……”说着抱拳挥挥手跟着小太监们急匆匆朝乾清宫走去
常宇嘿嘿一笑,躬身朝王承恩又施了一礼,转身退出乾清门。
乾清门外宽敞又宁静,远处依稀可见有结队亲卫在巡视,门侧的值班室门口有几个人影再朝这边张望,想来应是英国公等人。
春祥和方三一直在门
第361章 史可法来了
内东厂衙门很小,一正堂两偏房如城中的普通四合院那般,衙门北边紧挨着混堂司(澡堂子)东边就是明器长,南膳房,正门与尚膳监,光禄寺的成犄角之势,算是门挨着门。
春祥真带着一帮太监清扫内东厂衙门,里里外外扫尘洒水,把这个平日冷清又略显破落的衙门焕然一新。
“卑职叩见督主大人”常宇刚踏入衙门口,里边的几人便急匆匆的跑来见礼,扫一眼全是生面孔。
“全是东厂的档头”春祥走过来轻声说道。
常宇微微点头:“起来说话,各自忙活不用如此拘谨”。
“谢督主”几个档头起身,心道:传言这位大主子平易近人果真不假。
常宇在衙门里左右看了一圈,也就是一个小院子没啥可观之处,审讯室,档案室,值班室,舍房,然后还有他此时所在的正堂,也就是他堂堂督主的办公室。
正堂有一太师椅,常宇落坐,环顾左右空荡荡,不由笑了笑,曾几何魏忠贤也在此发号施令过吧。
“春祥,你可知道此时东厂掌刑和理刑官是谁怎么没来见我,难不成不知道我回京”堂内就他二人,说话比较随意。
春祥苦笑,一拍大腿:“大哥,看来你是不知,这东厂萧条数年,不只掌刑和理刑官空缺,便是下边那些掌班,领班,司房也仅寥寥数人,据我查知,甚至连那些档头也仅四五十人,且分部各地,在京不过十余人”。
魏忠贤倒台十余年,东厂竟潦倒如斯,仅剩个空架子了,要知道以东厂的人员构架,厂督之下尚有,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两个助手,下边还有掌班,领班,司房四十余中级干部以及一百多个行动队长(档头)辉煌时刻都满额的,而此时……
在其位谋其政,东厂便由我重新东山再起吧,常宇嘴角浮一丝冷笑,侧头盯着春祥上下打量不停。
“怎么了,我脸上有花”春祥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
“这东厂的掌刑官便有你做了”常宇伸手一指春祥:“你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春祥一怔:“大哥,你使得么”
他心知,东厂的掌刑官和理刑官都是由锦衣卫中挑选的千户和百户充当,东厂和锦衣卫几乎不分家,很多成员不管是高管还是普通职员大都从锦衣卫抽调过来。
“有何使不得,我堂堂东厂提督,难不成还没职权任命一个部属,岂非笑话!”常宇翻了个白眼,春祥苦笑摇头:“我生来便无大志,遇到你后本着跟你鞍前马后跑跑腿就得了,你又何必非要把我推到台面上!”
常宇起身走到他跟前:“你我兄弟情义不需再说赘言,不管是富贵还是苟且我都希望你和我始终一起并肩作战”。
春祥重重点头。
“如料不错,过几日我可能便会被圣上差出京,你伤势未愈正好在京内帮我打理这摊子,物色人选,补充人手”见春祥有些不情愿,知道他想跟随自己出京,便又道:“不要小看这摊子,前朝魏忠贤以他兴风作浪,呼风唤雨,整个大明无人堪比,这是一股强大到无法形容的力量”。
“可最终魏忠贤也因此落罪身死”春祥叹口气看着常宇。
常宇笑了:“刀,可杀人也可防身,杀谁防谁要看握着它的那个人!”
春祥低头沉默。
两人在堂中又闲谈半响,方三从外边急匆匆到了门口,常宇看了他一眼:“皇上召咱家面圣了么”
“不是,不是”方三摇摇头小声道:“厂公,小的刚得到消息,南京的史可法来了,此时正得皇上召见呢”。
史可!!!常宇一惊,蹭的起身:“他终于来了”。
常宇和太子朱慈烺联手,以神仙托梦之举,让崇祯下了狠心清理朝堂,扫走一批垃圾,空出一些缺职,其中便有兵部尚书一职。
史可法时任南京兵部尚书,这是一个南京小朝廷的虚衔,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不敢忘本,于是搞了一国两都,南京城除了没了皇帝外,其他政府机构一应俱全,不过大多都是虚职,仅为一种象征。
国难当头,临危受命,史可法被崇祯一道圣旨调到北京任兵部尚书,然则两京相隔千山万水,虽圣旨在常宇出京前就发出去了,史可法却在此时才刚刚到京述职,而这中间常宇都出了趟远门且和李自成干了一架回来。
史可法能被调到北京常宇算是幕后推手,此时国难当头,朝中皆是宵小无能之辈,像史可法这种忠君爱国又有能力的能臣自然要用在刀刃上,留在南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