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难不成是后顾之忧?“顾君恩问道,李岩点点头:”李过近来一再出人意表,恐其另有伏手“。
”李帅已有万全之策,任他来了便是“。
李岩摇头苦笑:”这世间哪来的万全之策哦“说着微微呼口气:”心里头总有些不踏实,午后还是回蒲州一趟“顾君恩锁眉:”那这边……“
“先生坐镇足矣”李岩轻笑:“封锁周边,修整兵马吃饱喝足再攻,且看他守得住几时……”正说话间探子来报:张国柱在城西狙击贼军援兵数千,俘千余贼兵及贼首,问如何处置?
呀!李岩和顾君恩相视一怔,这张国柱踩到狗屎了么,运气爆棚啊,又立新功,而且以少胜多实在意外。
更意外的是还俘虏了刘芳亮的手下贼首爬山虎管地龙,这个人李岩也听过,虽不是什么大贼寇在军中也小有名气,这么谨慎的人反竟遭了张国柱的道。
“倒也不能说着爬山虎徒有虚名,战场风云变幻莫测,有时候太过小心反倒为其所害也时有发生”顾君恩摇头,李岩则道:“张国柱的打法并不高乘,爬山虎还是不够谨慎,所以他这次栽了倒也不亏”说着一顿,先生觉得如何处置那些俘虏?
这倒是将顾君恩难住了,俘虏不可用还要分兵防范,留在军营随时可能爆乱,送过来也需要分兵押送,到这了还要分兵看押!
这也是常宇杀俘的原因之一。
可李岩不是常宇,他不敢擅杀,且处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亦不想杀!
卧龙山援兵是大荔最近的但未必就是唯一的,且不说别处或还有援兵,便是蒲城那边一旦知晓爬山虎溃败大荔被围的消息,三原那边必会来援,而那上千俘虏则城了张国柱身边的定时炸弹。
所以俘虏不能留在那边。
让他们去攻城?
想啥呢,分分钟临阵反杀你。
“爬山虎大败,即便周边还有援军闻讯后亦不敢轻易靠近,张国柱那边一时半会不会有战事,可先其分兵押送至马花豹大营,朝邑这边遣兵将其押解回来”半响顾君恩出了主意,李岩想了想点头:“也只能这般了”说着呼口气:“此地战事多劳先生了,吾先回蒲州那边”。
扶明录 第1822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艳阳之下,大荔城却若人间地狱,城上城下满目苍夷哀嚎遍野,城中民房被炮弹引燃多处愈燃愈烈,满城皆是滚滚浓烟,乌烟瘴气,更有许多百姓被流弹流箭所伤,哭天喊地声不绝……
战争无论谁胜谁输,最受伤害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四个城楼塌掉两个,另外两个也是摇摇欲坠或被火烧的只剩下墙头了,还有烧焦的尸体,城上尸体遍地,城下堆积如山,还有那些垂死又没死的在有气无力的挣扎着……
官兵营内马花豹正在痛斥自己的手下无能,光吃饭不干活,光吹牛不建功,王遵坦几人则慢悠悠的吃着饭和吴惟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骂了半天终于将心里头的火气散了不少,马花豹又问计王遵坦几人下一波何时开干!
王遵坦建议夜战,虞绍勋则建议凌晨奇袭……各有各的说辞,争执半天没商量出个究竟,这让马花豹愈发的烦躁,他在李岩那边领的军令是三日破城,起始信心百倍,现实却被磕破牙,这还是高一功无外援的情况之下,若是有外援的话,那岂非大门牙都没了,一想到这,马花豹连忙遣人去张国柱那边看看情况。
张国柱这会很悠闲,他在大荔城西北十几里外的北洛河畔寻了村子当临时指挥部,受伤的士兵被安置在村内百姓家交由百姓照顾,余下将士则在村子外扎营休整,当然各路探子还是撒了不少也撒的很远,而他自己则在村正家里吃饱喝足然后睡的天昏地暗,毕竟从昨晚到现在都没睡了。
不只是他,村外营地里的将士也早已疲惫不堪,一夜未眠跑了近百里地又厮杀一场,不累不困才怪呢,接到休整命令草草吃了干粮便在营地里睡了,说是营地其实就是随便找了草丛里就地躺了,没有被子没有床当然也没有帐篷。
爬山虎被吊在村头的一棵枯树上半死不活的,他的近千俘虏手下大多被扒了衣服鞋子有的还被捆住蜷缩在村东北一处洼地里,又冷又饿又害怕等待被押送走,至于下场是什么他们自个也不知道,但张国柱也说了:“李岩也是和你们一样的出身,他念旧不会杀你们的,只要跟着他干将来都会有大前程的……”
张国柱如此说自然是为了稳定这些俘虏的心,让他们放松下来不胡思乱想,否则你让他们看不到活命嗅到了绝望的气息,不暴乱才怪呢,这个节骨眼将士都累了,他真的不想惹麻烦。
还好,这些俘虏都听信了,老老实实的等待被押解,而之所以这么轻易就信了,是因为都知道李岩,郝摇旗等人在那边混的确实不错,而且李岩的口碑一直都很好,不管从贼时还是投诚后,他不是个乱杀俘虏的人。
张国柱这一觉睡的时间并不长,也就临近傍晚吧,不知是不是做了噩梦,猛然爬起来满头大汗在床上坐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用凉水洗了把脸问身边亲兵这段时间可有什么事。
亲兵告知,在正西,西北十余里外都发现了贼军探子的踪迹,但他们也只是在外围游走,不敢深入,张国柱没说话,他负责阻拦贼军援兵,主要就是负责西北这两个方向,因为东边是自己人,往南百里内没有城池,再远到了华州(今渭南华州区)已属于潼关那条南路战线了!那边的兵马就是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何况潼关此时危急,有兵也不会来这打援。
“给老子盯紧了西北两边,千万莫出了乱子,咱们今后的荣华富贵全靠这一战了!”张国柱很严肃的说道,手下人颔首,又忍不住道:“卧虎山的援兵已被咱们击溃,除非他们从三原再遣兵马过来,但最快也要两三日吧,那时候大荔都打下来了,至于北边……澄城县,郃阳哪还有兵……”
“小心驶得万年船,贼人狡猾的很”张国柱轻斥:“鬼知道他们会不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老子估摸着,蒲城他们还有兵,白水应该也还有兵,要严防这两处……”手下人应了,张国柱又接着问:“大荔那边可又动手了么?”
手下人摇头,张国柱抬头望着,最多半个时辰天就要黑了,马花豹这是要等天黑再动手么?
夜黑风高杀人夜,确实是动手攻城的好时机啊。
官兵连夜从蒲州发兵进攻大荔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到数百里外,晌午时潼关的李过就知晓了,毕竟两地直线距离也就百多公里,天还没亮时田见秀就在官兵围城之前遣人通报了,李过初闻一怔,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应该李岩得知有兵去袭击蒲州了,他便下了这步险棋,为什么说是险棋呢,首先动静就很吓人,因为大荔是中路大门,其次,要真的打下来那还得了啊!
不过他应该不是真的要打,多是虚晃一枪,想解河津之困蒲州之忧罢了。
想通关节后李过就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大荔的城防还是很坚固的,重兵防守还有两个稳将坐镇,可保无忧也,而且即便李岩是真的开打,他也没办法去打援,自己手头这边还紧着都是活呢,吴三桂的数万大军正在集结,哪管得了别处,只是遣探马继续在那边侦察,有新消息立刻送来。
消息传到李过耳朵里之前身在三原的刘芳亮就得知了,一边传令进入备战状态一边往西安通报,天黑时西安便接到了消息,一时间秦王府又躁动起来,宋献策这谈的什么和啊,原本相安无事,怎么他一去京城谈和这就打了起来呢,先是朝邑丢了,现在人家又对大荔下手了,听说潼关那边也有官兵在集结,到底搞个毛线啊!
这一下连刘宗敏也坐不住了,确切说是不好意思在继续在西安吃喝玩乐了,怎么说自己也是个大顺集团的二把手副董是吧,那边都开打了,怎么也得露个脸去,于是连夜率千余骑去往三原。
再说刘芳亮在三原还在继续等待消息,作为东征战功最大的大顺猛将,他同官兵作战的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而且他和李过的推断也差不多,觉得李岩并非真正的要打大荔,而且他知道田见秀也在大荔,即便是真打也没啥事。
直到天黑时最新消息送来了,他的得力手下爬山虎兵败被擒!
刘芳亮当时就目瞪口呆直呼怎么可能,爬山虎这么稳的家伙,竟然还被官兵以少胜多了,被人算计了中了套!
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李岩早就把各方面因素都算好了,只等对症下药!
这样的话,那他可就不是来比划了,他是要动真的啊!
上万兵力四面围城……数百门大小火炮……城楼被轰塌,几次登顶险些被破城……随着各种详尽的情报送来,刘芳亮的神情愈发凝重起来,他知道,事大了,大荔危也!
扶明录 第1823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刘芳亮虽不知京城那边的和谈队伍发生什么事也不确定李自成到底如何了,但朝邑作为大顺军监视蒲州官兵的眼珠子被李岩给挖了,而后其又重兵围攻中路大门大荔,一旦被其破了门,那下一个就是直逼他守的三原了。
所以刘芳亮果断决定大荔城必不能失,他要去打援!
对于前线的战况和局势他虽不及李过,田见秀和高一功知之那般详细,但也知了大概,北线兵力已空,南线潼关又被牵制,而唯一能就近救援的卧虎山军营也刚被人给击溃了,大荔真的成了孤城,周边已无人可救,所以刘芳亮决定自己亲自前往,必须守住大门!
三原及周边还有近万兵马,刘芳亮立即调兵遣将率五千步骑驰援,同时传令蒲城和白水的兵马朝卧虎山集结。
蒲城在大荔和三原之间,白水在蒲城北边紧邻茫茫大山,这两个小城都在北洛河西岸,属于李自成集团规划的第二道防区,城中均有兵马,只是官兵没有探到具体兵力罢了,但从城池规模判断估摸也就两三千人,与实际驻兵人数相差不大。
两城兵力加上刘芳亮的五千人再加上卧虎山军营还有近两千攻击上万人足够打援大荔的了,至于怎么打,能否及时救援或救下来,那就要看各自手上本事了。
李岩虽擅智谋,但老话说了三个臭皮匠抵上诸葛亮,李岩不是诸葛亮,但自个和李过,田见秀也都不是臭皮匠!
就在刘芳亮调兵遣将准备打援数百里外的大荔时,刘宗敏正从西安率骑兵千余前往三原,而李岩也刚刚朝邑回到对岸蒲州,大荔城内田见秀和高一功正在指挥士兵抢修工事,准备迎接官兵的第二波进攻,城外的马花豹几人也正磨刀霍霍。
而就在整个黄河陷入混战之中时,远在北京城的常宇正忙着筹备自己的婚礼,按照计划他接见完郑芝龙后,便去徐州迎娶章碧云,结婚是大事,在这个时代各种规矩礼仪也多的很,虽说大部分事都有高杰和南京常家负责筹备布置,但他多多少少也得做些准备的。
郑芝龙面圣心切,脱离辎重先行,入通州后马不停蹄在天黑城门关闭前入了城,这个时候常宇和李慕仙还在衙门里喝茶闲聊,听闻郑芝龙进城也没什么反应,而是让手下番子去弄些好酒备着。
如他所料,郑芝龙入京之后并没急着入宫也没急着来衙门求见常宇更没去客栈打尖,这种大佬人家在京城有宅子的,明着说是买给儿子方便求学的,实则就是郑家在京城的一个人情世故。
同样郑成功在京城明为求学,实则就是郑家在京城的交际花,除了和常宇这种实权大佬攀上了关系,朝中重臣亦有结交,甚至京城的文人墨客三教九流都有往来,京城的任何风声雨声打雷声,郑家都能耳闻,所以郑芝龙入京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见儿子,听听京城最近的风声雨声打雷声,才能对一些即将要做的事做出合适预判。
清风明月,东厂衙门里常宇和李慕仙在院子里摆阵对弈,众亲侍在旁边围观,时不时为其出谋划策,打仗常宇厉害的很,下棋却总不如李慕仙,却又非常沉迷于此,只要有闲空的时候就会拉着他杀几盘。
“报督公,郑总兵求见”番子在院子外禀报,常宇抬头望望天色:“来的刚刚好啊”。说着将棋盘抚乱对李慕仙道:“且饶过你这一盘”随后起身去往衙门口迎接。
“下官郑芝龙拜见督公大人”衙门外一个身高八尺的虬髯魁梧大汉拱手单膝跪下,此人正是当年纵横海上无敌手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海寇郑芝龙,如今的福建总兵以及大明海军司令。
果真是枭雄一个,顾盼之间霸气逼人,常宇心中暗赞一声,快步向前将其扶起:“郑总兵无需如此大礼,咱家与令郎平辈相交,该是咱家施礼才是”。
郑芝龙连呼不敢,心中却惊讶常宇年纪小力气之大,举手之间就将自个给拽起来了,传言他勇武无匹看来不假,又听常宇以在咱家自称没和他打官腔心里也松了口气。
来之前虽听了太多有关这小太监的传闻,心里早有了准备,可是亲眼一见时心中依然连番感慨不已,自古少年出英雄啊,此子虽样貌平平,可身上那股气场却是万里无一。
相貌平平?
得亏这是心里想法要是被常宇听到,那定是一百个不服,你们这时代啥审美啊,老子帅的很呀。
常宇将郑芝龙迎入衙门,边给介绍身边的李慕仙,郑芝龙自是早知晓常宇身边这个道士,也是客气的紧,这让李慕仙有些受宠若惊。
“郑总兵是喝茶还是喝酒?”入了堂上常宇笑问,其实就是他吃饭了没,郑芝龙虽已为官但豪情不减,且从儿子郑成功那得知这少年督主没有官僚作风,性豪爽,便道:“实不相瞒,下官尚未进食”。
“那咱们便不醉不归如何?”常宇哈哈一笑叫人赶紧上了酒菜,郑芝龙笑道:“尊敬不如从命,只是听犬子言,督公不善亦或不喜饮酒?”
常宇挥挥手笑道:“和他小孩儿有甚喝的,要喝当要和郑总兵这种大英雄大豪杰喝”。这话听的郑芝龙心下大喜,短短一会儿就觉得这小太监太不寻常了,明明身居朝廷高位,却一身江湖气,这种感觉让他又熟悉又亲近。
中国有个酒桌文化传统,就是不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喜欢在喝酒吃饭的过程中给解决了,很少有正儿八经面对面干坐着商量的。
酒是宫里头珍藏的好酒,菜是几道家常小菜,陪客也就李慕仙一个人,三人把酒言欢,气氛轻松且欢快,这里没有官僚架子也没装腔作势,更似两三好友小聚闲聊。
别的不说,就这感觉顿时就让郑芝龙上头了,来的时候想过拜见东厂大头子的各种场景,自己要该如何表现才能中规中矩,甚至连笑容和神情甚至手上动作都设计了好了。
然而一个都没用上!
用不着!
大太监没有一点儿架子,也没一点儿太监的样子,反而充满对郑芝龙之前海寇生活的好奇和向往,问了很多种种经历,比如和荷兰人的舰队,葡萄牙人的舰队开干的过程。
酒过三巡郑芝龙也愈发放的开了,常宇问啥他几乎都会说,毕竟是自己当年最风光最引以为傲的事。
当然,这点酒也不至于把他灌醉,他还知道自己此行目的,说话有来有往,说了自己的风光的事也不忘回问京城这边的事。
常宇便顺势倒苦水啊,年前大饥荒饿死了很多人,如今还没春收,老百姓还是穷还是苦粮食还是不够吃,且黄河那边战事紧,需要高额粮饷……
郑芝龙听了也皱眉正好也顺坡送驴,说自己这趟来又带来很多大土豆,大番薯还募捐来很多粮食,除此之外还在福建募捐了五十万两银子……
划重点,募捐!
意思就是不用还的。
言简意赅,我这趟来没空手,带着大礼包来的。
至于那些粮食和银子是募捐的还是他自己掏腰包的,常宇和朝廷都不在乎,只需承情就好了,毕竟即便是他自掏腰包,别说五十万,郑家一下子拿出五百万都不出奇怪,经营海上十几年贸易,你当他是打渔的呢。
可以说郑芝龙这次入京的见面礼确实不菲,作为礼尚往来常宇决定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扶明录 第1824章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扶明录最新章节!
常宇的好消息就是:“咱家就要成亲了,不过因为……咳咳咳,郑总兵你懂得,所以知之寥寥,除了皇上也就三五人罢了!”
惊不惊喜啊,意不意外啊。
哎呀,郑芝龙一怔之下连忙恭喜,太监成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何况这种大太监,当然他也理解常宇秘密结婚的原因,毕竟身份太高影响太大。
只是人家要成亲了,而且不把你当外人,那你不得表示表示么。
于是,郑芝龙当即表示一定要去喝杯喜酒。
喝喜酒哪有不随份子的对吧。
聪明人说话永远都是点到为止,能意会就不用言传,两人都是老油条,一张嘴不用听说什么,闻着口气都知道对方啥意思了。
没有官架子又不见外,两人话题也越来越多,聊了边关局势又聊了黄河局势随后又料到荆襄,又扯到四川张献忠,最后又聊到大明眼下的困境和将来的希冀以及对周边小国的政策,“内乱一平,便是大明威震四海的时候了,那会儿则要依仗郑总兵了,大明能否威名远扬和郑家息息相关!”
郑芝龙顿时眼睛一亮,聊了一晚上了口干舌燥,喝了不知道多少酒了,头昏脑涨,终于听到了这句话,也一直在等着这句话。
“郑家誓死效忠朝廷,唯以督公大人马首是瞻!”郑芝龙赶紧站起来躬身对常宇施礼。
常宇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举着酒杯:“这杯先敬你郑家为大明做出贡献”。
郑芝龙赶紧举杯喝了,常宇又亲自为了斟满:“这一杯,敬大明水师!”
郑芝龙一怔!常宇长叹一口气:“今生所愿,大明水师再复当年!”郑芝龙一咬牙什么也没说,又干了!
他知道常宇的意思!
大明水师!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
数千年来天朝有过数次光辉的时刻,历史粉么有人说秦汉最强,有人说唐宋最盛,有的说大明才是最牛逼的!
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优势,但说其是当时全球最牛逼的,都会有一些争议。
但说大明水师是当时全球最强大的海军,这个则是毫无争议的。
当然,说的是明初时期的大明水师。
大明水师前身是朱元璋的巢湖水师,从元末朱元璋的鄱阳湖大战到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大明三百年来未尝一败!
这期间打过海盗打过倭寇打过荷兰打过葡萄牙,谁来干谁,干谁赢谁!
最巅峰是在明成祖时期,那时候大明水师拥有近四千艘船,其中一千三百五十艘巡舰,一千三百五艘战船,在南京新江口海军基地有四百艘大船及四百漕运船,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巡洋舰和传令船,这还只是战船而已,若是有战事,临江临海被征用的随随便便就破万!而闻名天下的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只不过是大明帝国海军中的一支机动舰队罢了。
老话说爬的高摔的重,当初有多巅峰,后来就有多落魄。
正统年间开始衰落,到嘉靖时落到了谷底,具体原因也是多样且复杂且无可避免的,首先沿海卫所空虚,工资低无法养家糊口,十所九空,第二,战舰破损严重舰队减少,明初浙江有七百战船,1440年不及一半,南京新江口有四百挑,1474年只有一百多条了,登州卫是水师种地,明初有一百多条战船,到1503年只有三条船了!
同时见造船业也开始衰落,郑和下西洋时两千料的宝船在基地慢慢烂掉,到十六世纪初明军水师最大的战船也不过四百料,还都是用旧船木料改造的。
第三则是因为明朝的海防战略退步,海防线收缩。明初朝廷是进攻防御战略,针对倭寇的海上威胁,每年都会派出上千条战船出海巡逻,即春巡和夏巡……然而仁宣之后明朝开始闭关封海,远洋舰队被召回,大型舰船停止制造,很多水师基地被废弃,水师变成了水警……到了明末,除了南京还有象征性的水师外,就剩下了郑芝龙的海军了,其前身还是海盗!
作为后世的人都知道海军强大的重要性,不管你是自卫还是想扩大版图还是想做点贸易,海军必须存在且必须强大!
而如今作为大明最后的水师,常宇自然看重郑家了!
这个时代没人比他知道水师的重要性了!
所以他必须同郑家交好,谁拦着都不好使!
子时已过了,衙门里郑芝龙和常宇相谈甚欢且情绪高涨的很,两人有共同的想法和野心,这种火花碰撞起来是很炙热的,炙热到李慕仙都插不上话只能默默的帮两人斟酒,而常宇已是喝的满脸通红,刷新了他的喝酒记录。
夜深人静话题正热时,却被人打断了。
京城天黑就落锁关门,除了特定有限的几个人外谁都别想进出,若这个时候有紧急消息怎么办,且无论是口信还是密件都是机密的不能随意让人传递,所以常宇便留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在城门当值,有什么紧急事立刻送往衙门。
这不就来了!
蒲州送来的紧急密件。
黄河那边是眼下朝廷最关注的地方,那边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触动朝廷敏感的神经。
贼人大军合围河津!
这个消息常宇已从锦衣卫的八百里急报知晓过了,怎么又来了一次呢,因为这次是李岩的亲笔密信。
他告诉常宇,局势有些不可控,他要玩大的了!
李岩这封密件让常宇沉默了,甚至还蹙起了眉头。能让常宇皱眉的都不是小事,李岩说要搞大,这有违最初的战略方针,虽然朝廷有主战派,崇祯帝也要打,他自己也表带要打,但只是以局部战争为筹码压低李自成的条件,毕竟最终和谈才是最符合当下国情,最利国利民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