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浪得虚名
“咱们河道狙击一战的目的仅是为了不让贼军大摇大摆的走到太原城下,也是为了给太原城防多争取一点时间,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而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当然要撤退了!”
哦!众人恍悟。
常宇接着又道:“刚才咱们已经冲下河道,若不是周总兵鸣金收兵,此时早就打回交城了,只是打回去有毛用!咱们最终的目的是在依仗太原城把贼军揍成龟孙子!
而此战目的仅为牵制贼军而已,现在既然已经达到目的当然胜利班师,这是为了整体战略需要,也就是所谓的战略性撤退……”
于是段武虎等亲兵们学到一个新词:战略性撤退,很快这个新词就传遍了整个队伍。
士兵们恍悟,原来不是战败而逃,仅是战略需要才撤退而已!
而此时,交城的贼军大营也正在设宴庆功,庆祝大胜官兵一场!
且李自成率领的老营主力也已经赶到交城。
交城距离太原有百里之遥,虽说雪并不大,但风实在紧,官兵一路或紧或慢的撤退,直至深夜时分才堪堪赶到清徐县城。
而此时的清徐县城已经火光冲天,不用问又是放火小能手周遇吉干的!
下令让士兵就地休整烤烤火,吃点干粮后,半个时辰后开始赶路。
直至凌晨四点左右,队伍终于赶到太原城下,而此时真的可谓人疲马乏到了极致,毕竟一夜间跑了百里路!
好在城门外的粥棚早已做好了接待准备,士兵们匆匆喝完热粥直接进城入营休息。
而此时双眼通红的常宇丝毫没有睡意,站在城楼上看着正南,清徐县城的火光依稀可见。
但,雪却停了,而风更紧了!
“即刻起,咱家要太原城四周二十里内的一草一木都在掌握之中!”常宇对身边的吴孟明道。
天亮,太原城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军中探子在城外二十里洒遍各个角落,城中锦衣卫以及东厂的人马遍布街角,简单来说城里城外风吹草动在大南门城楼上的那位都要知晓。
城外护城河工事已经完成,护城河外的壕沟也已竣工,几支巡逻队伍在那些坑道上来回巡视着,远处极速奔驰的探马来来回回,大战来临前的气氛被渲染到了顶峰。
大南门的城楼上,王继谟为首的文官以及周遇吉为首的武将齐聚一堂正在议论个不停。
而在楼上的常宇却睡的昏天暗地。
直至中午常宇才醒来,方三打了水伺候他洗漱后,便到楼下给他弄些吃食。
城楼大堂已经人去楼空,那些文武官员开完会便回到各自的岗位,这个时候没人敢尽责,因为常宇早已下了死命令,谁失责砍谁!
东厂虽已没落十余年,但余威尚存,以堂堂东厂提督先斩后奏几个失责官员还是可以的,且没有任何压力!
正在喝羊汤的时候,吴孟明走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据探子报,二十里外尚未见到贼军人马,不过在清徐之南已经布满敌军探马,和咱们的探子已经交过手!”
常宇嗯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外边,阴云密布,寒风怒吼:“今晚之前贼军先锋必然至清徐!”
吴孟明骇然,咬了咬牙:“那岂非最快……”
“没错,最快明日贼军就会攻城!”常宇语气淡淡,表情故作轻松!
吴孟明脸色变了变:“如此紧急,本指挥要立刻回京把这消息给皇上送去……”
靠!常宇翻了个白眼:“吴大人,你能有点担当么,怎么一听打仗就要跑”
“我,我,我啥时候要跑了,我,我
第217章 潞王毙
,
走出城楼,寒风入骨,常宇忍不住的打个哆嗦,紧了紧衣服,伸头朝城下望去,空无一人,便是连原本的粥棚都已经撤走,仅有远处护城河外有几队人马在巡视,再远依稀可见探马身影,以及清徐县城内尚未熄灭的浓烟,而清徐之南天际之边黑云滚滚。。
顺着城头往东走,城墙内侧已经堆满了檑木巨石等物,这都是给贼军准备的当头礼物。
城中仅有的八门火炮有六门调到东南两城墙上,至于剩下两门放在城下另有重用!
东南角楼,数十锦衣卫持刀而立,角楼里是弹药库,历史上张雄就是放火烧了这个弹药库然后下城投降开门的。
前车之鉴,常宇不敢大意,或者说不太信任军方的人,索性直接交由锦衣卫来当值。
城上士兵来回忙碌个不停,大多是在运送守城材料,见到常宇甚至了来不及见礼,好在常宇从来也不在乎这种繁文缛节。
听闻有吵闹声,常宇抬头朝城内望去,见城内靠近城门处的民居正在拆迁,这也是为了战备之需,主要是担心这些靠近城门的民居一旦被流弹点燃瞬间便可引发城内战火,要知道这年头的建筑材料全是木头啊。
远远看到周遇吉正带着几个部将在东城墙上指着城外在说着什么,常宇快步走了过去。
“厂公起来了”周遇吉等人给常宇打了个招呼。
常宇微微点头,这才注意到他身后站着十余将领,除了周遇吉自己的嫡系外,尚有外援杨振威,何成新,知他们在安排防务示意,便道:“诸位先忙,咱家随意看看”。
周遇吉也没矫情,随即点头便和部下商议起来,常宇本想跟在一旁听听,又恐给周遇吉造成心理压力,毕竟自己有个督军身份,这样会让他感觉束手束脚放不开,事事总要问及自己意见,而自己又是个半吊子,与其像历史上那些太监监军掣肘将领不如让他放手而为。
看着周遇吉带着部下在城上指指点点走走停停越来越远,常宇的目光收回望向城内。
突然眼前一亮。
他此时正在城墙东面,而晋王府就靠近东城墙,居高临下,王府光景一览无余。
“看来这小王爷也是有心之人啊”春祥望着王府的一个偏院发出感慨,那院子里近百家丁正持刀列队练习搏杀之技,隐约传来呼喝之声。
常宇笑而不语,虽然朝廷规定藩王不得养私兵不得藏兵甲,然而朝廷的规定到了这个时候早就成摆设,且此时形势所逼,总需弄点自保力量,再者当地监督的官员也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朱审烜明知道在城上便可一窥王府光景还这么明目张胆的操练家丁。
“厂公,王府走一趟”方三在身边挤眉弄眼,常宇朝他翻了个白眼:“想啥呢,大战在即,儿女情长这种事……”正说着又朝晋王府瞅了一眼:“咳咳,有点口渴,去喝个下午茶”。
最快明天就要开打,是死是活一切都是未知,但儿女情长这种事此时并不矛盾,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斗志和战意,所以常宇立刻就想去见朱芷娥。
带着春祥,方三几个随从,常宇急匆匆的从东城墙下来,朝王府方向走去,却也不忘回头看了一眼东边城门,果然紧闭。
军中早下了门禁令,太原八城门,除大南门常规开启外,余下皆闭,禁止一切百姓进出,就连大南门也仅允许出巡部队进出。
太原城的东南门叫宜春门和晋王府的东门东华门几乎是正对门,仅相隔三个街口。
常宇心有所念,脚步匆匆,面含喜色就差狂奔了。
“大人”
刚过一个街口,突然冲出几人拦住常宇,低声叫了一声,抬头一看却是秦兴和郑国兴。
“何事”常宇眉头一挑,这二人负责城内情报,专门摸查奸细,监视官员百姓言行,此时莫非出了什么幺蛾子
偶遇!常宇暗自松了一口气,不过还是把二人扯到街角详细询问。
得知民心虽有惊恐,但未见太大慌乱,这取决于蔡懋德一帮文官的每天各种定心丸的演讲洗脑,加上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暗中干掉不少贼军潜入散步妖言惑众的奸细。
总而言之,民心尚稳。
军心呢这是常宇最担心的一件事,历史上官兵的战斗力有,将领以死殉国的心也有,奈何缺钱少粮,军心不稳,出了一大波叛徒献城!
而先前经过常宇的炫富以及明令整顿,太原军心可谓表面上看上去,焕然一新,斗志激昂,士兵都知道那位太监手里有足够的粮饷,至少不会因为这个生出投降之心。
至于真实军心怎么一回事,常宇没有把握,但秦兴等人分了大批人手在军队中明察暗访得到的推测,史前高涨!
这除了粮饷充足外便是黑粉,熊通和陈尚智的功劳了,这两个原本的降将,冒死从贼军中逃出性命后,豁出去的各种黑李自成,从交城黑完到太原黑,每天军队里洗完脑后还在城中给百姓以及难民们洗,连续几天的洗刷刷让城中军民都意识到一件事:贼就是他妈的贼,投降丢祖宗八辈子不说还要被杀,被当炮灰!
你若想活,就一条路:杀了贼,自然就活了!
这几日是非常时刻,把监视对象重点放在军中一些低级将领身上,发现有异常者立即抓起来,宁错抓不放过一个!常宇慎重交代两人。
秦兴几人离开后常宇便朝王府走去,不成想王府大门近在眼前的时候,却见吴孟明从远处急匆匆的奔来叫住他,身后还跟着唐破天程明等人,脸色均是沉重之色。
吴孟明忙着调集人手出城捞钱,这时匆匆而来所为何事,难不成又是自己部下范家千和胡岭争着要去
潞王毙!
&nb
第218章 闭门羹
吴孟明走后,常宇站在街角咬着手指头看着距离不到三十米的王府东门问身边春祥:“我怎么觉得今天王府大门不好进啊!”
春祥大笑:“大哥意思是这短短几十米还有人找”
常宇苦笑,左右看了下,径直朝王府东华门走去。
东华门是王府东门,也算一个正门,但平日间很少打开,王府的仆从有专门的偏门进出,城中官员富绅拜访一般都从正门也就是南门进入,这种侧正门除非是王爷出入,否则平日根本不打开。
又恰临当下形势,王府侧门偏门一律紧闭,以至于常宇敲门瞧了半天才有个虎头虎脑的家伙露出脑袋:“干啥的,找谁啊”
很显然他不认识常宇,加上常宇等人穿的也都是便服。
“王爷在府上么,麻烦通报一声!”常宇站在门口看风景,春祥在搭话。
“不在!”虎头家伙说着哐当一声把门关上!
我擦,常宇一怔,还没来及反应过来,方三上去一脚把门踹开:“瞎了眼的狗东西,厂公大人在此,胆敢如此无礼!:
家丁被撞了个狗吃屎,本要发怒,突听闻厂公大名,顿时蔫了,他虽不认识常宇,但却知东厂提督此时在太原城,而且听说来王府好几次,但却不知道是眼前这年少人,于是连连告罪,却也在此重申:晋王的确不在王府!
不在家正好,不然撩妹子还放不开呢,常宇心中暗喜:“麻烦通报一下小郡主,就说咱家求见!”
“郡主也不在府上”虎头家丁磕磕巴巴说道,神色显得极其不自然!
哦,常宇一怔,随即想到朱芷娥本就喜欢跟朱审烜出门,却也没多想:“那晋王爷去哪里你可知晓”
“听说去了西边海子”
大冷天的没事还去海边吹吹风还带妹子去吹风,朱审烜这小子脑回路与众不同呀。
常宇离开王府,决定要去寻朱审烜,确切说去寻他妹子。
一行人并未骑马,绕过王府朝正西走去,天气虽冷街上却拥挤不堪,毕竟数万难民一下涌进来那可热闹的很呀。
即便难民营和寺庙都安排了,但依旧不够,而且这些难民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不动,先前在城外干活还好,如今禁止出城,少不得在城中四处溜达。
难民古往今来都是让当政者头疼的一件事,龙蛇混杂,治安是头等大事,加上吃住还要安排好,不然便是一个潜在火药桶随时大爆炸!
这点常宇已经尽其所能做到了极致,暗中有锦衣卫东厂的人盯着,明面上特有安排一支军队24小时全城巡视,震慑宵小,至于食宿问题,特设了难民营,以及要求城内所有庙观开门接纳,同时开设粥棚提供一日三餐,撑不着但也饿不死你!
有吃有住基本生活保障有了,若还不能安分守己,做些违法乱纪寻恤滋事那就不能怪常宇心狠手辣。
城西较偏,空地较多,难民主要扎营于此,也是最混乱之地。
常宇一行故意从中穿过,暗查民情,所见尚好,难民营虽拥挤不堪,人群扎堆闲聊者居多,但观神情还是比较轻松。
换句话说,这些难民除了承受背井离乡之苦,生活却远比先前好太多,要知道在这个战乱加饥荒的年头,有口饭吃都是奢侈,而此时虽流连失所,却吃住无忧,更让他们心花怒放的是先前在城外做工还赚了很多外快,那可是白花花的现银呀。
耳听他们谈笑风生,说的大多是等战乱一过回乡如何规划生活,常宇心中也是长叹一声,战乱何时能过去,或者当他们知道那所谓的家已被周遇吉一把火烧光以及被贼军拆光的时候又当怎么想。
穿过难民营便到了城西。
太原城西两个城门,西北阜成门和西南振武门,常宇此时刚走大正对着阜成门的万安寺旁边。
寺庙外墙聚满了难民,同样扎堆成群的无所事事。
“寻人问问去”常宇抬手示意,王府家丁说朱审烜去城西海子,但具体不详,要知道整个城西从西北到西南海子遍地,何处寻他。
不过堂堂晋王出行,随从定然不少,若在附近必然有目击者。
亲随很快回报,先前朱审烜带领骑手三五十人便在万安寺西边的饮马河畔,后因围观难民太众,朝南边文庙方向去了。
常宇一行人匆匆朝文庙方向行去,堂堂文庙是祭祀孔夫子作为文人道统的一种精神寄托所在与寻常寺庙性质大不相同。
但在常宇一到军令下来,此时作用相同,同样要收纳接济难民,听说最初太原文人士子听闻后异常反感,圣人之足岂容山野白丁踩染,齐聚之下寻蔡懋德讨说法。
老蔡忙于太原军务,虽也是文人领袖,但此时哪还有心情管这种七七八八的杂物,仅说此令乃东厂提督所发,且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实在不行你们自己去找东厂的人说道去……
事情总算暂时压了下来,不过依然有些士子自发到文庙维持秩序,其实就是找茬,和难民们爆发一些口角,但却也不敢太为甚,毕竟东厂和军方的人随时都可能以寻恤滋事把他们拿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