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一番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底漫步者
结果,在收视竞争最激烈的时间段,千原凛人反倒有些闲下来了。他前期准备工作做得太好,对手也表现得太无能,最后竟然成了猛虎搏兔的局面,有点用力过猛的嫌疑了。
他干脆给自己放了个假,溜回东京陪了一阵子女朋友,和倒霉大弟子开了开玩笑,检查了一下三弟子的功课,顺便还连续好几天去关东联合制作局偷窥,想找只鸡杀了提提神,免得关东联合制作局懈怠了,可惜现在制作局风气很正,没人打算作死,他微服私访了一阵子没找到该杀的鸡,于是也没强求,就算了。
这令他有点遗憾,觉得村上伊织和西岛瑠美实在能干得过了头。
这两位白骨精或是为了梦想,或是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平日里下手就很毒,外加她们都是千原派的骨干,铁杆得不能再铁杆了,几乎能说和千原凛人穿一条裤子,平日里志贺步见了都要给三分笑脸,哪怕千原凛人这只大老虎时常不在家,制作局里几乎所有的人都老老实实的,也没人敢反抗她们,想跳出来和她们比划比划。
而且在她们的努力下,这段时间关东联合也发展得不错。
节目按照千原凛人提供的剧本草纲完善并制作,又或者由已经锻炼出来的一批骨干,比如白木桂马、三田智久、津村晴喜等人领衔进行原创,收视成绩都不错。
sbs交换过来的一些电视剧和综艺也取得了极好的反响,而且大量国际赛事的转播,让不少新观众对关东联合也起了兴趣。
制作局这边也不用他多事,他休息了几天就忙别的去了,借这次回东京长久逗留的时机,彻底和燕子队敲定了转播合同,等冬歇期过后,关东联合就有转播日职棒比赛的资格了,解决了建台以来的最大难题,也终于撕破了四大的铁网。
从此关东联合再无短板。
不少有识之士在通过种种途径得知了关东联合的变化后,尤其是关东联合基本已经锁定了日职棒转播权的消息泄露后,都感觉这意义重大,隐约感到了巨变的来临。
这似乎是某种信号,是关东联合要发起全面总攻的号角,是霸主迈向王座的重要一步。
天要变了,也许不会再过多久,天真的就要变了。
很多人隐约真有这种感觉,甚至有些人都开始反思为什么会这么快——短短数年间,关东联合由守转攻,从微弱优势到雪球越滚越大,现在竟然好像已经有了摧枯拉朽的能力,真有了霸主之相。
这就是一个人可以决定一个行业吗?
细想想,真的令人畏惧啊!
很多人因这事儿发表各种评论文章,分析下一步娱乐圈的未来,而关东联合内部更是欣喜若狂。
关东联合的加盟台尤其高兴,他们也是可以分享这胜利果实的,等于得到了一个小号聚宝盆,连声称赞千原凛人果然给力,两头忙着竟然这么快就搞定了,果然不愧是关东联合的瑰宝,甚至有人叫出了这样的口号:关东联合失去谁都可以接受,但万万不能失去这个男人!
在理事会上还有人翻老帐,称赞志贺步果然深谋远虑,当年抓住机会把千原凛人挖到关东联合来,应该是他整个人生最英明的决定——这本来是个挺好的马屁,但令志贺步笑得有点僵硬。
各加盟台代表也不是口头称赞一下就完事了,还送了大量各地的特产到他家里,包括很多古玩字画,可惜被宁子又都退回去了,只是收下了食品、工艺品之类的正常交际礼物。
西关西电视台更是日常派人登门问候,别的加盟台可能不是很清楚,但他们作为关西土著,很清楚千原凛人在关西的影响力和潜实力。
本来地价狂跌,经济持续衰退,关西大地主们只能干瞪眼,有不少还要元气大伤,但突然窜出了一个白马私募,有着极强的造血能力和输血能力,不但做到了保值,收益率还相当高,现在已经卷入了越来越多的家族。
现在的安心投资公司以及白马私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集团了,现在更像一个庞大的蛛网,把京都乃至坂神地区的大量家族聚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影响政界、民生界和宗教界的大型金融集团——这帮大地主一盘散沙一样没什么关系,但现在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就有点厉害了。
甚至千原和宁子的感情也不能再说是两个年轻人单纯的互相喜欢,想互相陪伴着一起度过人生,有了其他更多的意义——今天千原和宁子吵架赌气要分手,明天搞不好关西就要震动起来,白马家的山门搞不好就要被挤倒,让美津枝赶紧去劝劝女儿。
现在宁子是关西许多家族联系千原凛人的唯一纽带,事关很多家族的兴衰,已经万万不可任性了!
在这种影响力下,在千原凛人展现的卓越能力下,西关西电视台恨不能加入千原派算了,至少要比其余加盟台表现的更加和善可亲,可惜找不到机会,而五东京派在这方面就有很大优势了,西岛瑠美很得千原凛人的信任,本身就是千原派的骨干之一。
西岛瑠美现在说起来,在某些方面影响力都比她叔叔都大了,而她叔叔对此也不反感,本来他就是打算让侄女接他的班,现在这样更好——大量原五东京派的人马已经不是配合的问题了,而是事事都要先向西岛瑠美请示,等于间接受命于千原凛人,成了千原派下面的小派系。
报社派的独立董事酒井家族也开始向千原凛人表达善意,私下里邀请过他吃饭,虽然还没有达成同盟的意思,但明显也很看好千原凛人在关东联合的未来。
一般对这种优秀的年轻人,酒井家族是很希望可以吸收进来的,比如嫁个女儿给他,把他变成酒井凛人,但现在明显不可能了,不过还是需要早早表达出善意。
千原凛人的话语权正在逐步提高,而且是凭借功绩在逐步提高,令人想反对都无法可想,而关联企业反过来影响本部决策的事,在曰本企业界也不是出过一次两次了,要是哪一天千原凛人反对来要求报业集团配合也不是不可能,至少说话会很响亮,确实需要早点达成一定的默契。
千原凛人也没想到自己休个假竟然也会忙成这样,接到了大量不得不参加的聚会商谈邀请,被逼无奈下只能轮流带着宁子、美千子和圣子出席——他需要一个女伴,又不想女友太累,夜里他还要用,只能时不时让两个弟子也出来溜溜,顺便也让她们扩展一下人脉,见见世面。
就这么忙忙碌碌着,他天天大鱼大肉都吃胖了两斤,在很多事上和不少人达成了一定默契,甚至还从首相官邸骗回了70亿的补助金,而就这么着过了一个多月,他才又返回了汉城进行长驻。
毕竟,这边还没完,也到了重拳出击的时候。
绝对一番 第四百三十四章 国宝级大师
《大长今》这部剧,应该是韩剧中表现最好的古装剧了,在后世曾取得过超凡脱俗的收视成绩,千原凛人对它寄予厚望,不然也不会把它当成重拳使用,而且sbs也不是以前了,经过了一年多的积累,已经有了一批忠实观众,也培养出了一批像是文慧英那样的人气演员,已经拥有了极强的观众号召力。
在万事俱备,全力以赴之下,《大长今》自放送之始就备受期待,而放送后反响也不是一般的热烈,广受好评,收视率一集一个台阶。
《大长今》的性质,有点像是曰本的《海女》,励志又温暖,而且也没忘了韩剧的标配:虐主,女主越惨,爱情越甜。
外加拍摄得也认真,从服饰到配乐,从料理制作到寻药问诊,都求一个美奂美轮,流畅自然,甚至就连励志片中固有的“说教”内容,都只求一个温馨平淡,回味悠长。
一切都经过精心设计,观众看了特别舒心,看了就爱在了骨子里,根本就扔不到一边去。
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到了十一月,《大长今》的单集分时平均收视率已经爬升到了40%以上,奔着50%就开始挺进,看这稳定的剧情,势如破竹的气势,想来达到50%几乎不存在什么意外——韩国大电视台很少,区域级别的电视台基本没有,在八十年代的兼并潮中基本都被消灭了,国民级热剧非常容易创造出超高额的收视率,比如韩国的单集分时平均收视率最高纪录近70%。
但就像华夏的《敌营十八年》(1981年)曾创下99%的恐怖收视成绩,以及《渴望》(1990年)98%的收视佳绩,只能说这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
这些已经是老黄历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审美的提高,这种收视成绩基本不可能再出现,50%的收视率放在21世纪来临之际,已经可以说一声是逆了天的存在,绝对统治级的作品。
面对这种摧枯拉朽之势,在韩国电视节目制作圈子里,无论倾向于kbs、mbc的人,还是觉得千原凛人是个外来者的家伙,都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千原凛人的强大——韩国人被迫认可外国人的形式很奇特,他们嘴上绝对不会承认千原凛人是当前韩国排名no.1的制作人,但只要在聚会中有人一提千原凛人的名字,立马场面就会寂静下来,像变成了追悼会一样,接着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了。
大概,在韩国本土打不过千原凛人一个外来户,这些韩国同行们自尊心很受伤,但面对这种无法置疑的收视成绩又说不了狠话,说了也只能被人笑掉大牙,也就只能这么憋着了。
遇到千原凛人这种硬把成熟期作品搬到初始阶段,如同穿着一身神装冲进新手村的家伙,只能说他们够倒霉的。
苍天不公啊!
sbs制作中心面对这种情况,自然士气大振,毕竟千原凛人已经用实际行动,几次三番的证明了sbs也可以长出参天大树,sbs已经是块肥沃的土地,那自己能达到什么高度,完全就看个人本事。
那没得说,自凡进了这个行业的人,收视率就是命根子,谁都想自己的命根子更硬更强一点。
sbs制作中心士气+1000,凝聚力+1000,千原凛人就像成了某种象征性的图腾,或者说更像一个会行走的大灯泡,走到哪里都开始接受注目礼,尤其是十一月底最高分时收视率触及到了50%收视线后,这种情况更明显了。
他的个人声望更是再上一层楼。
在《蓝色生死恋》取得成功后,基本就没人再敢质疑他了,现在《大长今》眼看就要破近些年的韩国最高收视纪录,sbs制作中心的pd们几乎都可以说一句言听计从,在他发了话之后,连讨论都不想讨论了,集体显得俯首帖耳,就是韩国人的本性还在,偶尔说话还是高一声低一声——这已经是韩国人面对强者的标准姿态了,梗一下脖子后马上反应过来不对,声音瞬间就落到了40分贝以下,显得憨厚老实,但三分钟后又忍不住得梗一下脖子,在高傲和低调之间来回循环。
千原凛人对此也有点习惯了,在接人待物上,他本身也不是多严苛的人,更何况想让韩国人别高声说话,别梗脖子,除非击毙了他,不然总是会有的。
sbs的理事会中的财阀代表自然也大喜过望。他们压力也很大,sbs电视台没人看,就算帮着财阀们说话也不管用,但现在sbs的全天收视率上来了,新闻节目自然也会水涨船高,他们的新闻部门也就可以做些原本就该进行的报道了,至少不会让kbs一家说话,就替总统鼓吹。
他们当初只是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千原凛人能力强到这种程度,仅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竟然把死马医成了活马,甚至还有医成千里马的迹象,这不高兴都不行。
现在,sbs也能抨击一下总统新政中的不足,阐述一下这些新政对韩国未来的影响,表达一下担忧,让民众们多三思一下——大家不要只听总统的一面之辞,总统要拆分巨型企业,这是在破坏韩国的根基,让韩国彻底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只是一个理想主义疯子的呓语!
要警惕啊,要明辨是非啊,韩国民众们!
当然,也不能做得太明显,“中立客观”这新闻传统牌坊还是要的,反正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就算挑不出骨头,也要把蛋壳打破,把蛋黄搅个一塌糊涂,让大家谁都别想好过。
把韩国民众弄晕就对了!
这些节目千原凛人不想多管,新闻局他基本都没去过,是tv本部在直辖,而且也用不着他多管,韩国不缺喷子,真说起喷子的占比,韩国应该是中日韩三国中最高的,这应该也是为什么韩国第一个要网络实名制的原因——互联网刚全面普及时,韩国喷子是世界上都有名的,走到哪喷到哪,随着性子来,对自己的言论毫不负责,好好整治了一番才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再说了,韩国的未来又不关他的事,无论是财阀干掉了总统,还是总统铲平了财阀,他都无所谓。
同归于尽了都可以,他没意见。
…………
《大长今》在韩国收视市场一枝独秀,带着《人鱼日记》《搞笑一家人》《情书》《我们结婚了》《万元大挑战》等一大群小弟,把kbs和mbc压制得都喘不动气了,吸引了大量观众改换门庭,而在曰本的收视市场上,《大长今》反响同样极好。
两国是同步放送的,宣传工作也都同样下了血本,但在曰本,千原凛人的号召力比文慧英等韩国演员强不少,海报上他的名字比谁都大,占的面积基本等于所有主演的总和——因为经常上关东联合的综艺,文慧英等亲近sbs的演员在曰本也相当有人气,不过比起千原凛人还差点事儿,千原凛人在曰本是口碑的保证。
哪怕他把电视剧拍成了一坨翔,观众甚至在看完了第一集后都不会开喷,而是八成会耐心多看两集,确定没什么反转后再表达失望、遗憾之意。
这就是他现在在日剧领域的声望,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第一个月,作为关东联合重点宣传的剧,《大长今》宣传海报就贴满了车站和电车,除了用千原凛人的名字当噱头外,宣传标语用的是“千原老师的最新力作,异域历史风情的画卷”。
而放送到第二个月,宣传标语就换了,成了“千原老师征服韩国的史诗作品,韩国宫廷御医的成长史”。
观众很买帐,而且剧集质量确实高,在十一月中旬,秋季档才刚刚过半的时候,《大长今》已经在收视热播榜上以33.76%的分时平均收视率,和第二名拉开了巨大差距,力压和泉悠子主演的《亲爱的姐妹》,令和泉悠子抑郁到想吐血——她好不容易才干翻了有川麻美,结果本季一番还是没戏。
这结果令曰本放送圈也很震惊,一般外语片在曰本很难取得好成绩,主要是日剧这会儿一般不加字幕,观众也不习惯一边看字幕一边看剧,觉得累——之所以不加字幕,是因为这行为会被演员视为某种侮辱,觉得创作组认为自己口齿不清,台词都说不俐落,不配当一个真正的演员,这才需要配字幕方便观众知道台词说的是什么。
这时候的剧,字幕不是后世重制清晰度时加的,就是综艺专属,也就等后世的流量明星开始进入这个圈子了,在基本功都极差的情况下,台词配字幕才开始流行起来。
总之,一部以外国演员为主,外国文化为基调,还带着反主流特性的电视剧,竟然还是在曰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的很让整个电视节目制作圈无语——混蛋千原,你夸张也要有个限度,你这是人干的事吗?
但这些人再气也只能憋着,毕竟《大长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相当成熟的作品,别说收视成绩这么好了,就是成绩不好,想硬挑点毛病都很难。
就算强求说上几点,也难以做到让观众认同,基本上算是说了也白说。
《大长今》的成功,也让崇拜千原凛人的粉丝们更崇拜他了,毕竟这证明了千原凛人绝对是“天才”,换个环境也能成功,甚至都有人庆幸千原凛人是在曰本放送圈出道的,不然要是怀才不遇漂流到了韩国,搞不好这会儿曰本本土市场早就被他冲了个稀巴烂了。
结果,现在是他征服了韩国放送圈,而不是他作为一名韩国制作人,跑来征服了曰本放送圈。
万幸啊!
这人已经不能再简单地称呼一声“国民老师”了,应该被称为“国宝级大师”才对——都征服韩国观众了,这不是国宝级大师又是什么?
歌舞伎中有许多都被称为“国宝级大师”,那以千原老师现在的影响力,拿个同样的称号完全不过分啊!
在有人提议后,赞同者众多,毕竟言之有理,千原凛人已经是某种文化的代表人物了,成绩也辉煌到令人眩目,叫声大师并不过分。
结果千原凛人人还在汉城呢,突然就有建个人博物馆和进名人堂的资格了,而就在这一片“大师”、“国宝”的赞誉声中,《大长今》的剧情也渐渐走向了高潮,徐长今也越来越得到观众的喜爱,甚至在曰本都刮起了一股“大长今热潮”。
真的盛况空前,席卷一切。
绝对一番 第四百三十五章 侧击完成
东京世田谷三轩茶屋附近的料理教室中,二十名家庭主妇一人一本小笔记,正认真听教师讲授朝鲜宫廷御宴的制作方法,包括汨董拌饭、神仙炉、木烤嫩鸡、鱼肉饺子等等,全是《大长今》中出现过的菜肴。
那不用说,这家庭主妇全是《大长今》的剧迷,看到了徐长今在御膳房中素手调羹,姿态优雅,料理更是会发光,忍不住就想模仿一二,而这家料理教室更是在蹭《大长今》的热度——蹭得相当成功,每课时一万五千円的超高学费,竟然还是把学员招满了。
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大长今热潮”正在曰本急速蔓延,现在只要和“大长今”沾上边,什么都能得到民众的欢心。
书店中,多了大量《韩国宫廷料理》《韩式料理制作入门》之类的书籍,而其中卖得最好的,摆得最显眼的,就是《大长今料理处方》《大长今药膳百种》等带有大长今名字的精装书——能带这个名字的,都是关东联合的关联出版社,也就是和千原凛人达成战略同盟的那一些。
关东联合的运营部也卖周边卖得飞起,像什么“大长今大米”、“大长今御方”、“大长今同款锅铲”之类都卖断了货,十二月还没到中旬,不但完成了本季销售业绩,甚至提前把下一季的业绩都完成了。
周边卖得好,演员也受欢迎,文慧英、崔杉硕等《大长今》的演员们飞到东京,刚落地就受到了两千多名粉丝的夹道欢迎,在参加签名售书会时,结果第一时间到场的人数就超过了五千,是预期人数的五倍,而且人数还在急速增加。
地方警署无力维持秩序,生怕出现严重的踩踏事件,不得不向警视厅紧急求援,最后出动了警视厅的机动队,并且更换了一个更大的场地才算勉强解决了问题。
这事上了当天的nhk新闻,连新闻评论员都开始感叹了,连称十二月为“大长今月”,称这股热潮为“大长今冲击波”。
不过这节目招来了大量的投诉。
nhk的那位评论员多嘴责怪了千原凛人一句,说明明是他的剧本改编出版小说,结果签售会他自己不来,却派了《大长今》的主演们代替他,真不愧是新鲜出炉的大师,架子已经有了——他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的,但还是激怒了大量观众,认为他有侮辱“国宝”的嫌疑,很不尊重千原凛人这名“大师级的人物”,应该进行深刻反省。
要是放在另一个世界,千原凛人在电视节目制作圈的地位,应该相当于动画圈子里的宫崎骏,电影圈子里的黑泽明,本身都已经有点神化了——曰本是很喜欢神化人的,有四成多的神明就是以人成神。
这种“半人半神”的家伙惹不得,就像一个马蜂窝一样,一捅就炸。
至少nhk的那位新闻评论员现在懂这个道理了,在被观众打电话、写信以及通过网络怼了三天后,不得不公开道歉,但在事后收到了村上伊织以千原凛人名义送来的一个果篮,还有一本千原凛人亲笔签名的《大长今》,也算有了点意外收获。
无数专业的剧评人更是好好研究了一番《大长今》这部作品,其中以资深剧评人龟田贯太写的长篇剧评最受观众的认可。
龟田贯太认为这部剧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其中主因就是主角徐长今的人设鲜明又吸引人。他称徐长今可贵在“她始终以仁心仁术来化解身边的恩怨,用淡漠来面对挑衅,用汗水换取成果,以真诚平和的心态,面对着一切艰难困苦,而表现出来的这一切,正是华夏文明中所提倡的君子不争、君子如玉之风,是一种充满东方韵味的柔性抗争”。
他还在进一步深刻剖析中写道,“徐长今这样人物,在过去的作品中不是没有出现过,但却没有一个像她那样充满人性光辉。她从不觉得自己该得到什么,所以她的所作所为就充满了谦和,对一切都更容易满足。”
“而就是这种人性光辉,这种谦和,决定了她会受到广泛的喜爱,比起那些时时心怀叵测,处处与人为敌的历史人物,长今更像是一剂温暖心灵的良药,哪怕她非常理想化,并不真实,但确实可以温暖人心”。
在这篇剧评中,龟田贯太还断言,《大长今》不只会在韩日两国取得收视佳绩,应该会在整个东方文明圈内都会取得相当好的收视成绩,凡是受到华夏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都会认可徐长今,并且深深地喜欢上她。
最后,就是龟田贯太对千原凛人的一连串彩虹屁,而现在作为刚刚“征服”了韩国观众的“国宝大师”,别说龟田贯太从出道以来就以吹捧千原凛人为己任了,就是突然开吹,读者们也不反感,个个好评如潮。
网络上更热闹,曰本互联网发展到这会儿,已经有了后世的雏形。
观众在网络上建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大长今》的讨论板块,最大的每天留言数量能达到五万条以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