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要救潘金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红掌清波.QD
知县徐恩已经决定让武松去掉代理、正式担任清河县衙门都头的消息,早就传开了。现在,捕快们对武松自然是更加敬畏服从了。
审讯中还得知,金剥皮张武本身只是清河县一个小混混,但他是张家族人,为人又阴险狡诈,与黄历臭味相投,所以很得黄历的信任,黄历因此才把设局陷害武松的事情交给他来做。
他在张府奴才中的地位,也远远比没头蛇和地瓜鼠这种泼皮为高,加上又是张家族人,因此出入张大户府上的机会更多,也了解到更多张大户府上的消息。
据他交代,对于徐恩在清河县衙门大肆清洗作为本土保守
第八十一章 暂且忍他
武松在穿越前对历史也不是特别精通,因此,并不知道,在历史上,宋代百姓其实是很喜欢告状的,衙门里的诉讼案件确实很多。而现在,来清河县衙告状的人突然急剧增加,更显得有些反常。
徐恩刚刚对清河县衙门里的僚吏杂役们进行了一次的洗牌,新上任的一些人还在适应过程中。面对突然增多的诉讼案件,特别是其中不乏一些疑难大案,只好请知县大人亲自来处理。
不过,精明强干的徐恩看上去一点也不担心。他对自己审案断案的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见武松前来,他便不急着上堂,先问武松有什么事。
武松便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和今天审讯的情况,都向徐恩进行了汇报,提醒徐恩道:“大人,照这样看,张大户这厮和黄历确实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还会想方设法破坏大人施政,阻挠大人变法改革,不排除会采取各种卑劣手段,我们不可不防啊!”
徐恩却不以为意,信心满满,笑道:“这原本就在本官的预料之中。本官蒙公相大人信任,要在清河县主持变法改革,必然要损害到他们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抗。就是眼前衙门里诉讼案件突然增多,本官也料定是张大户他们在背后指使,目的是要趁本官刚刚调换人手,让本官疲于应付。哼,下三滥的伎俩,又怎么难得到本官”
他昂首挺胸,对武松道:“武松,你不用担心,一切本官自有把握。现在,本官上秉当今万岁爷旨意,受公相大人信任顾托,下有你们这些幕僚衙吏们忠心协助,已经把张大户和本土势力基本上清除出清河县衙门,又由本官亲自掌控了土军,更何况变法改革确实是利国利民之事,必然得到清河县百姓的拥护,我和姜县丞静心谋划已定,各种变法举措即将有条不紊的展开,张大户这厮就算有心抗拒,那也只能是螳臂当车,能奈我何”
和徐恩打了这么一段时间的交道,武松知道,他确实算得上是一个很有能力的清官。不过,对于他如此踌躇满志、自信爆棚,武松还是直觉上感到有些不妥。
作为穿越过来的人,他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人,但也知道,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而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并没有听说北宋后来还有什么成功的变法改革。
而且,在穿越前,他所处的正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尽管作为一个都市小职员,他并不怎么关心政治,但也经常听说,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要啃硬骨头”、要和既得利益做斗争,绝对不是轻松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还想提醒一下徐恩。但是,此时的徐恩已经成竹在胸,道:“武松,你看着吧,我们很快就要把方田法、盐钞法、茶叶专卖法、免役法在清河县全部铺开,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哪里还有反抗阻挠的余地哼,我观之前王荆公变法,之所以功败垂成,就是因为不懂先整顿吏治、雷厉风行。我已经吸取了他的教训,一定叫清河县面貌全新,成为我大宋全境变法改革的样本,以报朝廷和公相大人厚恩!”
武松略微思索了一下,问道:“敢问知县大人,何为方田法、盐钞法、茶叶专卖法、免役法”
此前,武松听徐恩说,蔡京是要继承王安石的遗志进行变法改革。他虽然
第八十二章 为谁变法
武松暂时没有去动黄历。反正,清河县变法改革马上要启动,徐恩就要对张大户发起挑战。张大户一倒,黄历就失去了靠山,到时候再来和他算账也不迟。
按照徐恩的指点,武松前来找县丞姜后,向他请教清河县变法改革的具体内容。
尽管姜后目前是徐恩变法改革的得力助手,但是,武松对他的戒心始终没有完全除去。姜后会不会是暗杀胡勤的那个蒙面人、也就是大奸臣童贯埋伏在清河县的密探这个疑虑依然存在。
不过,见到姜后时,武松的这种疑虑又减少了一些。
姜后正在忙碌,审阅各种即将推动变法改革的文书,安排县衙官吏们做好各种变法改革的准备。他的案头,堆积着大量文书。如此勤政的样子,可以看出他确实很支持徐恩,不太像一个深藏不露的奸臣密探。
看到武松前来,姜后立即放下手里的文书,热情相迎。
见礼毕,武松便直陈来意。姜后也不推辞客套,就简要地向武松介绍起清河县即将推行的变法改革的具体措施来。
比如,即将推行的茶叶专卖法,又称禁榷制。北宋前期,许多地方的茶叶主要实行官购商销的交引法,宋嘉佑四年后,又实行了四十余年的通商法。现在,要废除通商法,恢复了宫购商销的禁榷制。虽然允许商人与园户直接交易,但商人贩茶必须向官府购买茶引和官造的盛茶笼篰,官府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达到专卖目的。
今后,茶引的印造和发卖权统归朝廷,由太府寺印造,都茶务发卖。商人贩茶时盛茶的笼篰也仍由官府制造。商人贩茶先向官府买引,再向园户买茶,用官造笼篰盛装,由官府合同场秤量、点检、封记。商人只能到指定的贩茶地启封贩卖,卖茶还有时限,如没有按期卖完,就要缴回茶引、笼篰。
再比如,即将推行的方田法,与武松穿越前在中学课本上学习过的王安石变法旧制倒很相似,目的是为了均税。具体办法是按土地成色面积等加强征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地主们巧取豪夺,又想方设法偷税逃税,或方量不均,或均税不等,或官吏乱法,等等,导致朝廷税赋流失,百姓怨声载道。
推行方田法,就是要对土地重新进行丈量、评等,根据面积和肥沃程度来征收税赋。这既可以增加朝廷税收,还可以把各种土地兼并情形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兼并,维护社会稳定。
此外关于盐钞法等其他变法措施,姜后也一一为武松解释。显然,他是既把武松作为知县徐恩的亲信,也是把武松当做了在清河县共同推行变法改革的同道,所以毫无保留。
武松在穿越前只是一个普通的都市小职员,缺乏足够多的历史知识,也不是很懂经济、政治。但是,这并表示他缺乏领悟力。
听完姜后的介绍,他想了想,道:“其实,所有的这些变法,都只有一个目的!”
姜后一听,眼睛一亮,饶有兴趣地看着武松,问道:“哦武都头且说说,是什么目的”
武松道:“所有这些变法,最终都有利于朝廷增加赋税,把天下的财富都集中到京师也就是朝廷手中。县丞大人,武松愚钝,不知道说得可对”
“啪!”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县丞姜后居然一拍手,站起来,由衷地赞
第八十三章 阻止魔爪
虽然武松没有把后世史书有关无道昏君的记载说出来,但他脱口而出的话,其实已经是对当今皇帝的大不敬。
不过,姜后并没有追究武松这一点,他若有深意地看了武松一眼,道:“当今万岁爷励精图治,我等不过是微末小吏,不敢妄论圣上。不过,就算不推行变法改革,天下百姓也会遭到各级土豪劣绅、贪官污吏的盘剥,负担也会很重。相比之下,我们还是宁可相信朝廷。况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百姓原本就是皇帝的子民,多为皇帝做贡献,也是臣民的本分!”
去!什么乱七八糟的!作为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人,武松当然不可能信奉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类的一套。
话不投机半句多。他没有再就这个话题和姜后争辩下去,便告辞了。
与姜后的这短短一番交谈,让武松心里产生了两种感觉。
一种是,这个县丞姜后,确实深藏不露,看起来也是个有情怀有抱负的人。这样,就更不像是暗杀胡勤的那个蒙面人,也即大奸臣童贯埋伏在清河县衙门中的密探了。
那么,这个童贯密探究竟是谁
另一种感觉,则是武松突然对徐恩即将在清河县推行的这场变法改革,产生了怀疑。
在穿越前,武松身处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天然地觉得改革是正确的必要的,加上在中学课本上也学过王安石变法的事迹,因此,徐恩一说这次变法改革是继承王安石的遗志,武松就天然地认同了,以为是大好事。
但现在看来,这样的变法改革,不过是大奸臣蔡京为了更好更多地给皇帝聚敛财富而已,根本不利于老百姓。难怪,穿越前看的《水浒传》里,会把这个时代描绘得那么不堪,到处都是官逼民反,最终,武松也和宋江一起到梁山造了反!
那么,武松还要全身心地无条件地去支持徐恩推行变法改革吗
徐恩对他有知遇之恩,加上这场变法改革,目的是为了给皇帝增加税收,而客观上将重重打击张大户这类土豪劣绅,因为他们就是靠兼并大量土地、贩卖私茶、垄断官府卖盐等手段,来搜刮百姓聚敛大量财富的,变法改革将剥夺他们的这些特权,把这些特权都收归朝廷。如果变法改革有利于打击张大户,这也将有利于解救潘金莲,改变潘金莲乃至哥哥武大郎、武松自己的命运。
所以,至少在目前,武松还是不妨走一步看一步,支持徐恩在清河县推行变法改革。
唉,要是所有的变法改革,都能由我来调整主导就好了,那么,我推行的变法改革,一定是有利于天下老百姓的!
武松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毕竟,他和哥哥武大郎也是个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感情自然在老百姓这边。更何况,他是一个穿越者。在穿越前的那个时代,民主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任何改革举措如果不是为了给老百姓谋福利,那都是不合法的。所以,武松会天然地同情老百姓,这丝毫不足为奇。
他随即想到:这轮变法改革,是由大奸臣蔡京主导设计的。那么,如果他要来调整变法改革举措,他就得成为蔡京那样的大官。
可是,按照穿越前《水浒传》中的记载,武松是不可能成为蔡京那样的大官的。他的命运轨迹,将是逃亡、遇到宋江、景阳冈打虎、杀潘金莲和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二龙山落草、上梁山、接受招安、四处征讨、最后在孤独寂寞中死去。。。。。。
那么,这一
第八十四章金莲失踪
一路上,武松设想着,要如何对潘金莲说,劝说她不要跟张家堡的人走,不要跳进火坑。
如果张家堡的人胆敢用强,一定要带走潘金莲,那么,武松将坚决阻止。
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刚刚穿越过来、在清河县还不名一文的穷小子。现在,他已经是堂堂的清河县捕快都头,知县徐恩信任器重的人之一。如果他要坚决阻止,张家堡的人应该也不敢再想当初一样对他动粗吧换在穿越前,对他动粗那就是严重的袭警罪啊。
同时,他还思考着,如果潘金莲不去张家堡,哪又该去哪里
显然,此时的潘金莲已经孤苦伶仃,原来的家已经被彻底毁掉了,也不适宜跟随武松回家,因为,她现在并没有嫁给武大郎,还不是武松的大嫂。
那么,她能去哪里呢她还有没有别的可以投奔的亲戚
这一点,可以在见到潘金莲后,再和她商量。当务之急,是不要让她落入张大户的魔爪之中。
很快,武松就来到了无名小巷,潘金莲父女所住的那个庭院外。门口治丧的灯笼等还没有撤去,是不是潘裁缝的丧事还没有办完
但武松很快便察觉到情形不对。因为,门口还停着一顶装饰华丽、红艳艳的轿子,甚至还有一队拿着锣鼓吹打的人。不过,这些人和两个抬轿子的汉子,此时都正在向门内张望。
不问可知,他们一定是张大户派来接潘金莲的。潘金莲才刚刚失去父亲,张大户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她接进张家堡,连起码的女儿为父亲守丧的礼节都不顾了。
武松心头恼怒,不过,随即又发现了新的情况。如今,修炼了《达摩心经》、突破了吐纳之术的他,听觉别常人灵敏,远远地便听到,庭院里传来一个人的声音。武松略一辨别,便听出那正是张大户的二管家在发怒。
小巷里此时前后无人,那些负责吹打和抬轿子的人正在看门内的情形,也没有留意到武松的到来。武松立即攀上旁边的屋舍,附在屋顶,观察庭院里的情形。
只见小院落里,二管家正在大声训斥当初被打嘴巴的那个潘金莲叫王婶的女奴。王婶此时跪在地下,披头散发,嚎啕大哭。
二管家身后还跟着几个张府奴才,武松一看,正是当日跟着二管家到潘家茅棚抢人的那两个家伙,还有一个,居然就是当初潘金莲请武松从河水中救上来的那个忘恩负义之徒。这家伙,现在也做了张府的奴才、二管家的跟随。
此时,不是和这些小人物计较的时候。武松且听二管家在训斥些什么。只见二管家啪地又给了那王婶一个耳光,猛地又一脚把她踹倒在地,骂道:“你个老婊子,给我住口!再哭,老子就剥掉你的皮!”
那王婶知道,二管家是个说得出做得到的厉害角色,张家奴才死在他手里的人并不少,因此果然不敢再嚎啕大哭,只敢强忍着呜咽。
她不嚎啕了,二管家才好问她的话。只听二管家喝道:“快说,潘金莲到底哪里去了”
潘金莲到底哪里去了
武松一听这话,吃了一惊。原来,居然是潘金莲不见了。这可大出武松意料。
只听那王婶哀哀哭道:“二管家老爷,您饶过老身,老身真的不知道这小婊子到哪里去了!”
“啪!”二管家又给了她一个耳光,骂道:“你个老不死的,也敢辱骂潘家小娘子现
第八十五章凶手再现
不问可知,潘金莲是趁着王婶去上茅厕的这点时间,迅速地逃走了。
看来,她是早就有了逃走的心。她做出想去张家堡的样子,又一个劲儿地劝王婶多喝茶,就是想利用王婶多喝了茶要上茅厕的机会。她和王婶在一起相处了这么久,自然知道王婶作为一个妇女,年纪大了,不能憋尿。
听了王婶的招供,二管家也面如土色。说起来,这还是他太过大意。原以为潘金莲不过是个弱女子,早就答应去张家堡,自己又马上就会带人来接,由王婶看着她也就行了,谁知道她居然如此机灵,轻易地就逃走了。
屋顶上,武松也很惊奇,潘金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逃去哪里。
同时,他也再次刷新了潘金莲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
在穿越前,因为《水浒传》的缘故,潘金莲在世人眼里,从来就是恶毒荡妇的代名词。要说声名狼藉,中国历史上和社会上没有超过潘金莲的了。
不过,武松那时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总觉得按照《水浒传》中所写,潘金莲原来是张大户家的使女,因为不愿被张大户蹂躏,这才被逼嫁给自己根本不爱的武大郎,所以也有很不幸很可怜的地方。
但是,武松也承认,潘金莲勾搭西门庆,毒杀亲夫,无论如何也都是个恶毒浪荡妇人。
穿越后,碰巧地遇到了潘金莲,武松才发现,原来潘金莲的美丽,远胜过《水浒传》中的描写,而在没有落入张大户魔爪之前的潘金莲,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孝顺、朴实的好女孩!
现在看来,这个好女孩,还有顽强、果敢的一面。她当初为了给父亲治病而答应去张家堡,但父亲一死,她就敢于设计逃跑,显得顽强、果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