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武松要救潘金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红掌清波.QD

    他知道,接下来,这些禁军一定会封锁现场,对现场的老百姓一个个查问,以甄别是否还有刺客。别看这些禁军在刺客面前乱成一团,但在大宋的百姓面前,是一定会百般刁难的。

    武松自然懒得与他们罗嗦,因此,在他们封锁街道之前,赶快离开。

    路上,回想起刚才那一幕,不禁很是感慨。

    堂堂大宋最精锐的禁军,遇到几个刺客,居然反应如此混乱,竟然要靠一个金国人现场指挥,才能困住放箭的刺客。而事实上,如果不是武松侥幸发现了埋伏在这边的第三批刺客,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禁军的军纪和战斗力,可见一斑。难怪,当今的皇帝会要高俅来组建操练一支新禁军。只可惜,高俅又不是什么好鸟!

    宋朝的军队,实在是堪忧啊。

    宋朝的经济如此繁荣,军队战斗力却如此低下,这就等于是一只养肥了却毫无自卫能力的羊,不久之后会在金国的入侵下一败涂地,都城沦陷,皇帝被擒,也就是必然的了。

    武松仔细回忆了今天现场的情形,也猜出了一个大概:此时宋朝和金人还没有交恶,遇仙楼里出现的金国人,应该是来访的使者。

    为了招待好这些金国人,宋朝皇室派来了几位帝姬。当然,这些帝姬作为金枝玉叶

    ,自然不会去陪那些金国使者。很有可能是这些金国使者带来了家眷,而且金国使者的地位本身也很尊贵,因此才会有皇室帝姬前来与会。

    这样一场两国高等级的外交活动,被这样一场刺杀搅乱了。更严重的是,从这场刺杀中,金国人必然能够感受到大宋的军事实力。面对军队如此孱弱而百姓如此富有的大宋,今后的金人不起觊觎之心,不生侵略之念,是不可能的。

    大宋,必乱!

    而武松,必须在大宋被金国入侵之前,找到




第二百二十二章 谋杀高俅
    武松心中疑惑,伸手接过那个包裹,打开一看,却正是那本才被邓元觉夺取的《司徒遗书》。

    包裹这本书的,是一方绣着腊梅的洁净丝巾,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武松大感意外,道:“金芝姑娘,你这是为何”

    方金芝头也不回,冷冷地道:“怎么,难道你不想要回这本书吗”

    武松笑道:“我当然想要回来。只是,没有想到,你会主动来还给我!”

    方金芝道:“这既然是你得到的东西,我不想要!”

    武松对她这样说,又感到有些意外,心想《司徒遗书》乃是当世三大奇书之一,你父亲方腊想要造反,正需要这样一本教人们如何开展政军谋略的奇书,为何因为是从我手中夺去的,你就不要了这本书,我也是从马奎那厮手中夺来的呀。难道,你的真实想法,是不愿意你的父亲得到这本书

    如果方金芝把书从恶和尚邓元觉那里拿来还给武松,是因为不愿意让她的父亲方腊得到这本书,那么,这可能说明,方金芝已经察觉到她父亲方腊要借明教聚集民众造反的谋划,而她是反对自己的父亲这样做的!

    如果是那样的话,武松对方金芝这个美丽的姑娘将进一步刮目相看。因为,其实,现在的武松也是反对方腊、宋江等造反的,那样的造反不仅成不了事,而且会导致许多无辜的百姓送命,更消耗大宋国力,使得宋朝皇帝和大臣们更加信奉“攘外必先安内”,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重点用于防堵内部百姓造反上,而对辽、金乃至未来的蒙古等虎狼之师缺乏坚决抵抗的意志。

    换言之,那会直接导致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蒙古骑兵彻底摧毁南宋的严重后果。而这一严重后果的背后,不只是宋朝赵家皇朝的覆灭,那不关武松什么事。武松心痛的是无数百姓将为此陷入战火灾难,人民颠沛流离,中原文化也将面临极大摧残!

    毕竟是穿越者,眼界自然与这个时代的一般人不同。哪怕不是为了那么高大上的理由,仅仅是为了让哥哥和自己,以及潘金莲、林冲娘子等善良美丽的女子生活得安宁幸福,武松也反对战争,反对造反!

    只是,此前方金芝带着人远赴清河县,费尽心思要夺得《司徒遗书》,自然也是受她父亲方腊之命。那么,她是真的反对自己的父亲造反吗

    此时方腊反形未露,武松也不好直接相问,暴露自己作为穿越者先知先觉的秘密。因此,只好向方金芝由衷地说:“多谢方姑娘把书还给我,更要再次多谢你昨日的救命之恩!”

    方金芝却冷冷道:“昨日邓叔叔要杀你,和那个女子,本来就不应该,我劝阻他也不是为了救你们,只是为了维护我明教的信誉而已,你不需要感谢!”

    说着,她突然纵身而起,飞檐走壁,向远方城外而去。

    方金芝的轻功,此时要远远高于武松。武松就是想追,也追不上。

    他只好目送方金芝的离去,带着对方金芝的感谢和一丝疑惑,跃下屋来,回到房间里,继续穿好衣服,正准备去与潘金莲会合,却突然听到有人在院外敲门。

    武松心道:是追捕刺客的禁军,还是高衙内那厮的来人

    徐福却在门外报告,来的是新禁军里的人。

    &nbs

    p; 武松心想:莫非高衙内那厮终于已经知道我的身份,向他那奸臣爹爹高俅告状,高俅这么快就派人来抓我了

    然而,来的新禁军只有两名,却是武松自己所管的新禁军右营士兵。他们作为武松此时在新禁军的下属,知道武松的住处。他们前来,情况显然不是武松猜想的那样。

    武松让他们进来



第二百二十三章 皇帝急了
    武松回到新禁军营,手下王焕、张德胜等人理解迎接出来。

    他们现在都是武松的死忠,对武松训练军队的一套办法心服口服。在这套训练办法下,新禁军右营军纪严明,令行禁止,而且士气高昂,展现出明显与旧禁军不同的风貌。

    加上武松为人正直,不像一般禁军军官那样,官大一级压死人,作威作福,而是真心把下属当兄弟,处事秉公。所以,这几个现在对武松是发自内心的敬仰喜欢。见到武松,一个个都喜笑颜开。

    武松问道:“高俅大人这么急找我回营,你们可知道是什么事情”

    王焕道:“这个小的们哪里能够得知。不过,高大人来时,我远远望见他的脸色,发现颇有喜色。所以,定然不是坏事!”

    张德胜道:“不错。我们右营训练搞得这么好,高大人一定是要再表扬武指挥使!”

    武松知道,这几个手下不会在自己面前乱说话。看来,高俅这次找自己,不会是为了高衙内的事。或许,高衙内那厮还没有调查清楚自己的身份又或者,那厮还没有向他的奸臣爹爹告状

    不过,自己两次痛打高衙内,还在城外,一举干掉了高衙内的五个贴身随从,这事儿其实已经不小了,高衙内居然还会瞒着他的奸臣老爹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来到右营,正是高衙内的亲兵。那士兵进营就问:“武指挥使来了么高大人急着见他!”

    武松不便再延宕,便跟着这个亲兵,前来中军参见高俅。途中,又问这个亲兵:“兄弟,可知高大人急着召见我,是为了何事”

    那个亲兵平时护卫高俅,狐假虎威,自然是眼高于顶。不过,此时对武松,态度倒还算和气,道:“这个我也不是很了解,武指挥使一去便知!”

    到了中军营房前,武松暗中留心观察,发现这里一切如常,只是增加了几个卫兵,也是因为高俅到来的正常现象,看起来,周围不像是埋有伏兵。

    武松走进营房,还来不及说话见礼,只听得一向显得气定神闲的高俅,已经急切地说:“哎呀,武松,你可终于来了!本官已经等你多时了!”

    武松定睛一看营房之中,一切如常,高俅坐在正中主将位上,旁边还有一人,面色阴沉,却正是陆谦。

    武松心中一凛:陆谦的武功,不比林冲差多少。此时自己的武功远远不如林冲,如果高俅要抓捕自己,其实也不需要埋伏精兵,只要一个陆谦就够了!

    陆谦和高衙内沆瀣一气,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武松殴打高衙内,但只要高衙内一说武松的样子,陆谦是不难查处是武松的。

    但,见到武松进来,陆谦居然也是微微点了点头,似乎还带点笑容,一点也不像要对武松动手的样子。

    武松心中警惕,上前给高俅见礼,道:“武松得令来迟,大人莫怪!”

    高俅今天的心情明显不错,一见武松到来,显得很

    是高兴,笑道:“我自然是不会怪你。只是,从今天起,你得更加辛苦一些,否则就是官人要怪罪于我了!”

    武松知道,高俅口里的“官人”,指的就是当今的大宋皇帝宋徽宗赵佶。

    武松一听高俅居然提起皇帝,显然不是小事。不待他问,高俅道:“武松,你可听说了今天汴梁城内发生的刺客事件”

    &n



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松猛升
    虽然明知高俅是奸臣,不过毕竟他现在是上司。当他喊出“武松听令”四字,武松自然还是认真聆听,道:“武松在!”

    高俅之前是和颜悦色,此时面色铁青,森然道:“为迎接皇上对新禁军的检查,本官现命你接管新禁军全部操训,限半月内操训成军。若皇上检查满意,本官将重重有赏。若皇上不满意,本官。。。。。。”

    说到这里,高俅从桌上抽出一支令箭,扔给武松,厉声道:“要你项上人头!”

    武松闻言一震。

    高俅说“要你项上人头”六个字时,疾言厉色,显然绝对不是空言恫吓,而是来真的。

    武松倒不是怕他,而是在猜测他的真实意图。

    高俅这是单纯地为了督促武松把新禁军操练好,因此给武松立下军令状,还是暗中埋伏中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伏笔,到时候会以此为借口,把武松给杀了,给他那宝贝儿子出气

    又或者,这两者兼而有之

    武松看了一眼高俅,见他神色森然,眼中寒光闪烁。再看了一眼旁边始终不懂声色的高俅,见高俅的眼中也是深不可测,似有深意。

    武松更相信了后一种判断,那就是:高俅既想要武松为他认真操练好新禁军,又想在事后借刀杀人。

    武松也明白了,高俅今天为什么会看起来气色不错,甚至有几分兴奋。这一方面是为了向武松示之以好,激励武松为他认真操练军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出了昨天那起刺客之事,皇帝对禁军的作风与战斗力大为不满,更加寄希望于高俅操练出来的新禁军,因此,这自然是高俅的大好机会。

    要在短时期之内,把新禁军操练出来,而且与旧禁军相比无论是军纪军容和战斗力都焕然一新,还是依靠过去宋朝军队现有的那套训练和管理方法,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唯有按照武松这种借鉴了一千多年后现代军队训练方法的操练法,才有可能出奇制胜。

    这,才是高俅特别倚重武松的原因。或许,也是他明明已经知道武松打了自己的儿子、杀掉了自己儿子的几个随从,还愿意假装不知道,继续重用武松的原因。

    一旦新禁军操练成功,皇帝以此为由正式任命高俅为太尉,掌管全部禁军,那么,武松的利用价值或许就没有了。那时候,高俅就会找个借口,要武松的人头,就像他以后可能对付林冲的那样。

    想明白了这些,武松不能不多一些警惕。

    高俅一方面要他负责整个新禁军的操练,一方面却并没有提升他的职务,他仍然只是右营指挥使。在这种情况下,他指挥右营操练自然没问题,但左营的人如何会听他的

    这,会不会是高俅设下的又一个陷阱

    武松立即朗声对高俅提出:“禀大人,武松只是右营指挥使,要负责整个新禁军的操练,名不正言不顺,实在恐怕有误大人厚望!”

    高俅闻言脸上神色一缓,笑道:“陆虞候说你一定会提出这点,果然如此。武松,你不用担心,这点本官也早就为你考虑好了,自然不会为难于你。从即日起,你就任新禁军副总指挥使,地位仅仅在我之下,你可满意”

    武松闻言一惊。

    他感到惊讶,是因为这确实让人意外。想不到高俅会对他如此大方。

    实事求是地

    说,高俅在酒楼偶逢武松,便对他表示出了赏识,武松到新禁军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清河县来的青年,提拔为新禁军右营指挥使,连升数级,这个提拔速度是相当快的。

    照穿越前那个时代网上的说法,这就是“火箭提拔”。不明白的,自然还会以为武松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

    而实际上,武松和高俅原本什么关系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讲,高俅对武松确实是有知遇之恩的。如果不是作为穿越者,从后世的史



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松之军
    听了武松的说法,高俅和陆虞候对望了一眼。

    高俅不怒反笑,道:“好你个武松,本官上次提拔你担任右营指挥使,你不说感谢本官,却说要感谢皇帝。这次又破格提拔你担任副总指挥使,你居然还是不对本官说个谢字,却说是感到责任重大!原来,你不只是会训练军队,还很会狡辩!”

    武松道:“高大人明察,武松不懂狡辩!”

    高俅道:“也罢,先不管你是不是狡辩,你只需为我把官人特选的这支禁军训练好就行,一定要训练得军纪严明,能征善战,成为我大宋的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

    这一点,武松当然可以毫不犹豫地答应:“武松一定竭尽所能!”

    接下来,高俅又就新禁军训练事宜,对武松提出几点要求。因为这都是工作上的事情,武松自然一一答应。

    自始至终,那个陆谦就像是个隐形人,虽然人在现场,却没有说一句话,发出一点声音。

    自始至终,高俅和陆谦也都丝毫没有提及高衙内的事情。

    武松拿不准他们是真的还不知道自己打了高衙内、杀了高衙内的随从,还是别有算计。

    既然对方不提高衙内的事情,武松自然也就继续装着不知道,不主动提。

    新禁军的副总指挥使,自从上次高俅罢免了王厚之后,原本就一次空缺着。许多人自然都盯着这个岗位,待高俅最后宣布是破格提拔武松担任此职,有人震惊,有人不满。

    但,高俅这人仗着皇帝恩宠,早已经养成在自己下属面前说一不二的习性。他说提拔谁就提拔谁,谁敢说个不字

    武松顺利地走马上任。

    王焕、张德胜等亲近他的手下,自然都喜出望外,个个祝贺。就是那些原本心中怀有质疑和不满的人,从此见了武松,表面上也都得客客气气。

    要知道,高俅是新禁军总指挥使,但是由于他要经常去陪侍皇帝,因此并不是每天都在军中。高俅不在军中时,武松这个副总指挥使,就相当于是军中的常务,官职最大,谁敢不服
1...525354555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