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武松要救潘金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红掌清波.QD

    但是,他也不想立即打自己的脸,因此还是想给武松一个说明的机




第二百七十章 金芝又来
    实际上,这一次,宋徽宗已经动怒了。

    一个刚刚才获得提拔的将军,居然两次抗拒朝廷圣旨而不遵,还公然辱骂传旨太监,实在是前所未有之事。

    因此,他第三次派胖大太监前来传旨,随行带来了御前禁军,这实际上已经是表明态度:武松再敢抗旨不遵,就要当场把武松拿下。

    所以,这个胖大太监,是很有底气的。

    见王焕、张德胜等人居然敢上来阻扰,胖大太监尖着嗓子,一声断喝:“我们要拿的只是武松,谁敢阻扰者,以抗旨谋反论处!”

    他身为太监,嗓子尖历,但声音中气十足,这一声断喝,居然令得在场的人都觉得耳朵中一阵轰鸣,不由得为之一阵精神恍惚。

    武松修炼《达摩心经》,自然能够不为所动,却也心中暗暗吃惊:莫非,这个太监竟然是个会武功的,刚才这一声断喝用的是传说中的“狮子吼”

    作为穿越者,武松自然还依稀记得,前世看的武侠小说中,描绘有种种神奇武功。特别是金庸的《笑傲江湖》中曾说到,宋朝宫廷内有一个太监,武功之高匪夷所思,撰写了一本武功秘籍叫《葵花宝典》。

    这部《葵花宝典》所载武功极其博大精深,成为后世武林人士争夺的对象。魔教教主东方不败练习过上面的武功之后,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无人能敌。

    武松获得的《达摩心经》,号称“达摩心经,共分九重,练成八重,天下无敌”。但比起《葵花宝典》来,只怕还不入。

    但是,这《葵花宝典》毕竟只是武侠小说中的虚构,武松原本是不相信的。

    可眼前的这个太监,确实像是武功高深的样子。那么,他会不会就是那个撰写《葵花宝典》的太监

    对此,武松此时当然无暇去想。

    眼前,王焕、张德胜等一干部下,虽然对他忠心耿耿,意图阻扰胖大太监所带官兵拘捕武松,但太监一声断喝,令他们精神顿时为之恍惚。

    等他们清醒过来,不由得也迟疑了一下。毕竟,“抗旨谋反”确实是重罪,甚至是这个时代最重之罪,朝廷追究起来,是要诛九族的。

    武松见状,心中立即又了决断。他感念这些将士对自己的忠心,却也不愿意他们为了自己,立即背负上谋反的重罪。

    因此,武松大声道:“众位兄弟且退下,武松的事情还是武松自己来担当。放心,量这些人还拿不下武松!”

    说着,武松已经腾身而起,从中军帐的案桌后掠出,扑向那试图来擒拿他的官兵们。看来,朝廷催得如此之急,他还是只有暂时离开新禁军,先脱身要紧,好继续寻找潘金莲。

    他自然不能跟随这个太监走。因为只要他被带走,就没有办法抓紧时间找潘金莲,那么,潘金莲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就很大。

    所以,他一上来就是杀招,毫不留情,希望能够迅速打倒这些前来宣旨捉拿自己的人,好脱身出去。

    然而,宋徽宗已经料到武松的武艺高强。因此,胖大太监带来的这些士兵,都是精挑细选的御前侍卫,武功个个不弱。

    更重要的是,这个胖大太监本身,确实也是个武林高手。

    见武松敢公然反抗,这个太监也没有闲着,居然和那些士兵一起对武松动手。

    他一出手,武松便知道,今日自己讨不了好处。这个胖大太监,确实武功非凡。或许,说他是前世武侠小说



第二百七十一章 金莲下落
    方金芝加入战团后,武松和她联手,改变了被动局面,胖大太监和他带来的那些御前侍卫,一时半刻拿不下他们。

    可是,胖大太监似乎并不着急,仍然好整以暇地出招。武松感觉到,其实他根本就没有使出全力。

    看起来,他不像是要对武松放水,放武松一马。只能说,他似乎是在刻意掩盖自己的实力。这又是为什么

    武松此时无暇去想这么多,一边和方金芝奋战,一边寻思脱身之计。

    他不愿意自己的亲信部下王焕等加入战团,是因为对抗圣旨如果视同谋反的话,将会被株连九族,损失太大。更何况,这些人都是他一手熟练出的新禁军精英,甚至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大宋最精锐的军人,他不愿意让他们因为自己和潘金莲而遭到灭顶之灾。

    王焕等人见他和方金芝暂时没有危险,也就继续观望,没有立即上前帮手。

    武松不愿王焕等人牺牲。但方金芝就不同了。作为穿越者,武松知道,方金芝的父亲方腊,本身就是在谋反,迟早会有一天正式反抗朝廷。所以,方金芝才不怕什么谋反的罪名。

    不过,他还是觉得自己欠方金芝的人情。一边迎战,一边对方金芝道:“金芝姑娘,谢谢你出手相助!”

    方金芝对他却没有什么好脸色,冷冷道:“我才不愿意帮助你!我只是答应了我师妹的请求,没有办法!”

    武松奇道:“你师妹她是谁她认识我吗”

    方金芝道:“我师妹就是金莲妹子!”

    武松这一下更是大吃一惊,差点中招,连忙使出狠招逼退胖大太监,却终于听到潘金莲的消息,还是忍不住内心激动,追问道:“金莲现在在哪她好吗她什么时候成为了你的师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方金芝见他如此连珠炮的发问,感觉到他这是因为对潘金莲无比关心。却偏偏不肯回答他的问题了,只是出招更加毒辣,划伤了一个御前侍卫的前臂。

    武松急道:“你快说啊,金莲妹子现在怎么样了”

    方金芝怒道:“我偏不说,你又能如何”

    武松无奈,突然猛攻几招,大喝一声:“住手!我有话说!”

    那胖大太监闻言,却也听从了武松的话,微微一摆手,要御前侍卫们暂时停止进攻。

    武松对胖大太监道:“且慢动手!等我问清金莲妹子的下落,若是金莲妹子安好时,我情愿跟你们去见皇帝!”

    说罢,武松对方金芝恭恭敬敬地一施礼,恳切地道:“金芝姑娘,刚才是武松性急孟浪,请你原谅!还请金芝姑娘告诉我金莲妹妹的下落!”

    方金芝面若冰霜,但见武松那焦急的样子,双眼发红,就像一头遭遇巨创的雄狮,还是抿了抿她那秀美的红唇,道:“金莲妹子现在和我师娘在一起。你放心,在我师娘身边,天下没有人能够伤害她!”

    武松听得“天下没有人能够伤害她”这句话,知道潘金莲暂时平安,心头的巨石先放下一大块。忙问道:“金芝姑娘的师娘究竟是谁为何会收金莲作为徒弟她又是怎么找到金莲的”

    方金芝怒道:“你这是在质问我么”

    武松道:“不是质问,只是我确实很担心金莲,还请方姑娘告知!”

    方金芝听得他说很担心潘金莲,又把自己的称呼由金芝姑娘变成了方姑娘,显得更疏



第二百七十二章 理解金莲
    在穿越前的记忆里,潘金莲虽然美丽疯骚,心灵手巧,擅长做收工针线,但却并无其他才干。

    因为,封建社会,提倡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更何况像潘金莲这种出身贫贱低微的女子,更不可能受到任何正规的教育,而只是被男权牢牢地控制束缚。

    就算是武大郎这种在社会上被普遍认为是弱势、残疾的男子,因为是潘金莲的丈夫,也有权要求潘金莲整天闭门不出,只能乖乖在家里做家务,平时还得把门窗关紧。

    如果不是潘金莲偶尔撑开窗户,一竿子打中了西门庆,那么,终其一身,她都不可能体味到什么被一个像样点的男性喜爱关怀是什么味道,更不可能体味到真正的男女之爱,尽管,西门庆那厮对她的喜爱关怀,同样是一种基于男权的压制和玩弄。

    所以,前世书中所写的潘金莲,固然有可恨的一面,但也是可恨之人而有可怜之处。

    而现在的潘金莲,因为武松的帮助,命运已经彻底改变。朝夕相处,使得武松深深了解到,潘金莲不仅本性善良,而且十分聪明灵慧。如果真让她去拜师学武,得到名师指点,那么,她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武林高手,展现出非凡的才干。

    从这个角度来说,潘金莲如果真是跟随方金芝的师娘去学武了,那么,对于潘金莲自身来说,或许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某种意义上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武松之前对潘金莲的担忧焦急,又去了大半。

    却听方金芝又道:“虽然最开始是我师娘强行要收金莲妹子为徒,不过,后来却也是金莲妹子了解到我师娘的武艺之高,特别是看清了某些人不可靠,所以是主动拜师,要跟我师娘走了。哼,金莲妹子这次要我来,就是为了给某个人传话,叫某个人不用担心她,安心去剿匪,去升官发财。反正某人眼里也只有升官发财!”

    方金芝的话中不无嘲讽,其实,嘲讽中显然还掩盖着浓浓的醋意,甚至是失落。

    武松没有计较她的嘲讽,反而从她的话中,进一步听出了潘金莲的心声。

    潘金莲美丽纯洁善良,但其实个性也很坚强刚烈。如果她不愿意跟随方金芝的师娘学艺,那么,无论方金芝的师娘用什么手段,她都不会答应。

    她最终会主动答应跟方金芝的师娘走,其实不过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她知道武松即将率军出征剿匪,而按照军规不能带她走,这段时间武松正在为如何安顿她、保证她的安全而设法。那么,现在她跟随方金芝的师娘拜师学艺,其实就是免除了武松的这种后顾之忧。

    另外一个,可能是潘金莲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那就是,她骨子里也是个崇尚自由、很独立好强的女人,特别是和武松在一起,更使得她一心想提高自己,这从她主动要求学习意拳便可看出。能够拜师学武,增长自己的才干,将使得她脱胎换骨,做一个真正独立的、可以不依赖武松、少给武松添麻烦的人。

    说到底,这一切,还是源于她对武松的感情。

    如今的武松,和潘金莲虽然还没有正式表白心意,捅破那最后一层纸,但彼此共经患难,朝夕相处,早已经情根深种,自然很容易就明白了潘金莲的这份心意。

    武松心中感动,恳切地对方金芝道:“既然如此,我就放心了。金莲妹子心地善良,今后还请金芝姑娘多多关照。待我应付完眼前的事务,就会去找她!”

    说着,他郑重其事地对方金芝一抱拳,以示拜托。

    方金芝冷哼一声,算是答应。

     



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恩浩荡
    武松等人正在惊疑,不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宋徽宗怎么又会有圣旨传来,门外来人又在喊:“武松还不快快接旨!”

    由于潘金莲已经有了下落,武松现在心中已定,对接旨这种事情也就没有那么抗拒。况且,也想知道,这最新的旨意究竟是什么。

    他便迎出来,一见前来传旨的人,不禁又吃了一惊。原来,这回来传旨的,居然是童贯!

    要知道,此时的童贯,虽然是个太监,但统帅军队,南征北战,权倾朝野,已经妥妥的是当朝权臣。代皇上传旨这样的事情,是无论如何轮不到他来干的了。

    可是,他居然亲自带来皇帝的旨意。由于他位高权重,陪同他来的人也不少,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小军队。

    莫非,因为武松连番抗旨,宋徽宗这是派童贯亲自出马,前来擒拿武松了

    武松心生警惕。但一看童贯,脸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怒气。不过,这种老奸巨猾的大奸臣大太监,本来也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对于他的来意,是不能光从他的表情上来推断的。

    武松暗暗寻思对策。这时,那个庞大太监也跟着他迎出来了,一见童贯,连忙摆出十分谦卑的神态。童贯见了那庞大太监,神色却甚是冷淡,道:“李彦,皇帝有新旨意,你那道旨意,就收回罢!”

    武松一听“李彦”两字,心里戈登了一下。想不到,这个胖大太监,居然就是李彦。

    作为穿越者,武松后世看书,依稀记得,李彦也是宋徽宗时期的大太监,同时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和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等并称为北宋的“六贼”。

    不过,也有种说法是,“六贼”中的另一人实际上是李邦彦,而不是李彦。但这李彦也是个大奸贼,却毫无疑问。

    亏得武松开始还在猜测他会不会是那位撰写《葵花宝典》的太监呢。不过,《葵花宝典》阴毒无比,害人匪浅,如果说是出自一位心术不正的太监之手,也说得过去。只是,这个李彦虽然会武功,但比起传说中的《葵花宝典》上所载的武功来,那就差得太远了。

    此时,李彦在太监中的地位,也显然远远不如童贯。因此,见到童贯,他的态度很是谦卑。童贯这样一说,他便唯唯诺诺立即答应,看了武松一眼,便退到一旁。

    童贯的脸上,却随即挤出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对武松道:“武松,你小子真是有能耐啊,某真是小看了你!”

    不要说前世知道童贯是个大奸臣,对他本来就不顺眼,这一世,武松已经杀掉了童贯派在清河县的密使马奎,夺过了童贯很想要的三大奇书之一的《司徒遗书》,比武时又杀掉了童贯的爱将,双方的矛盾,早已经是不可调和的。

    听得童贯语气不善,武松也就没必要忍耐,冷淡道:“有什么旨意,就快说吧!”

    童贯似乎对武松的态度早有预料,并没有发作,反而嘿嘿干笑一声,道:“武松接旨!”

    此时,不仅李彦带来的御林军还在旁边,童贯又带来这么多军队,如果不想连累新禁军中的这些部下的话,即使有方金芝相助,武松也是很难顺利逃出去的。

    且听听童贯带来的旨意,看看昏君宋徽宗连下四旨,究竟想说什么



第二百七十四章 师师相助
    童贯带来的宋徽宗的口谕,其实与别的无关,不过是要武松让童贯参观一下新禁军。

    虽然童贯现在位高权重,但新禁军毕竟不归他统辖。因此,他要前来参观,也还是得有皇帝的准许才行。

    实际上,这也是童贯会亲自来传旨的原因。他正是要借此机会,好好地看一看新禁军。看看武松这个来自清河县乡下的无名小卒,是怎么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大宋操练出这么强大的一支劲旅。

    对此,武松也没有什么好拒绝的。一来这是皇帝的旨意,二来新禁军的操练方法本身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这毕竟是来自一千多年后现代军队的操练法,其中的许多科学道理,却不是那么容易被这个时代的人所领悟的。童贯就算是看了,也未必能马上理解得到。

    新禁军军营内高昂的士气、森严的秩序、整齐的军容,让童贯叹为观止。虽然他本来是抱着挑刺的心态而来,但真正看了之后,却不能不承认,与武松统帅的这支新禁军相比,其他的大宋军队,包括他自己统帅的军队在内,简直就是酒囊饭袋。

    “好!好啊!武松,某这是真的佩服你了!”童贯不由得大加赞叹。
1...6465666768...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