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妃逆袭:王爷在上妃在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纳蓝静语
苏落唏嘘:“太后,这件事情可不是你老糊涂这么简单,你误会皇上这么多年,可皇上却还是把你当成亲生母亲看待侍奉,甚至不惜一切手段让你和长公主重逢,你都不知道。”
“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不惜一切手段”
太后不解的询问苏落,眼神却看着天阑帝。
苏落幽幽道:“强掳。”
“玉落你说话可要注意点,永元乃是一国皇帝,怎么会做这种事情”
太后不悦的斥责,已经是偏向了天阑帝。
“为了太后您这个母亲,皇上还就真的做了。长公主说要隐居,不见任何人,皇上顾念你这么想念长公主,只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把她掳来皇宫了。”
苏落也不怕她发怒,反正到了现在发怒也没用。
“玉落,你先住口。”
天阑帝终于发话了,他在一边调整好心情之后,也就想开了。
其实自己这么多年来何尝不是执着一个解释,如今真的知道了原因他心内却还是没有释然。
自己自小是被太后养大的,一直把她尊为生母对待,是她让他知道了什么是亲情。
直到太后自己的女儿出世,他那个时候已经很懂事了,能明显的看出来太后最宠爱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对他疏忽了很多。
他还没长大的时候是有点不平衡,但是长大了之后便觉得无所谓了。
既然心莲是他母后疼爱的女儿,那他也一起宠着这个妹妹好了。
如今他已经是几十岁的人,终于得知了太后冷淡他的原因,却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
人的心会热也会冷,前几十年因为太后热了亲情,后面几十年又因为她冷却。
如今也算是个了结吧,全都说开去。
苏落老实的低下头,不再说话,只是站在一边等着接下来的事情。
天阑帝深呼吸一口气,深沉的眼眸看着太后,坚定地说:“太后,朕本就不欠你什么,如果有欠你的,这几十年来也都还清了。往后你依旧是尊贵的太后,却不再是朕的母后。”
太后心中不可遏制地一颤,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眸光一凝,太后突然感觉自己的心口一痛。
“来人,送太后和公主回去。”
天阑帝对外吩咐了一句,看着太后的眼神已经形同陌生人。
 
第593章:宫廷深深重重案(3)
天阑帝眉锋微微皱起,问:“那你说还为了什么事情”
苏落眼神瞬间犀利起来:“为了太子一事。”
天阑帝眸中闪过一丝锐光,看着她轻轻道:“朕今日累了,你改日再来吧。”
“有些事情早拖晚拖总是省不掉的,玉落告退。”
苏落嫣然巧笑,然后离开。
天阑帝听着她这句明显暗示的话,眼眸一动,用威严的声音对她说:“玉落,女子太过聪明并不是好事。”
苏落刚想反驳,就被长孙晏离给拦了回去。
长孙晏离代替苏落回答:“父皇,落儿愚笨,跟聪明绝对不沾边。父皇既然累了,那就好好的休息休息吧,儿臣告退。”
天阑帝掀了掀眼皮,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嗯”。
出了皇宫,苏落敏感的感觉到长孙晏离抓着她的手心在冒汗。
“你怎么紧张成这样”
苏落眼前一片薄雾,语气淡薄。
“父皇在大理寺留你一命已经是万分不容易,你现在为何要主动去跟他提这件事情如果他一心想要保全太子,而对你下手,你让我怎么办”
长孙晏离刚才确实是吓到了,天阑帝最后说的那句话确有深意。
女孩子太过聪明不好,苏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猜到是他掳走了长公主,并且前来御书房,估计已经让他很不悦了。
更不用说上次在大理寺那件事情,苏落做的滴水不漏,让天阑帝根本找不到治罪的点。
可是皇帝想要杀人,需要什么治罪点。
一点他定了杀心,苏落焉有命在
“你想到了,他在大理寺没有杀我,现在也不会杀我。”
苏落知道他担心,但是她实在是太着急了。
她在这天阑已经待的太久,她怕自己忘记了自己的仇恨和目的。
尤其是认知到了天阑帝对太子寄予厚望的程度之后,她就更不能等了。
她要揽权,谁也不能阻拦她,鬼神都不能!
长孙晏离看着苏落那坚定的眼神,双手搭上她的肩膀,幽深如古潭的眼眸凝住她:“落儿,父皇并不是无情之人,可他失望久了便会舍情。正如今日太后一样,上一次大理寺的事情已经让太子在他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他虽然还是属意太子,但必定接受不了三番两次的失望。接下来的日子,你且看吧。不要着急,你心中所想的我明白,但是这种事情太过着急并没有用。”
苏落微微一怔,但很快便调整过来,她平静了心绪:“我晓得了,你放心吧,我不是没脑子的人,什么事情该急什么事情不该急,我心中都有数。”
长孙晏离不知道她是真的听进去了还是假装听进去,却也无奈。
一路无言。
苏落坐在马车里面一直走神,她想了许多。
自己的心确实太过浮沉了,需要好好的沉淀一下了。
苏落忽然间问:“国庙在哪里”
“离这里大约半天的路程,你问国庙做什么”
长孙晏离那深邃的眸子转向苏落,
苏落只答道:“我想去国庙里面拜拜佛。”
“拜佛”
长孙晏离明显的不相信,漆黑明亮的眼眸一眯。
“你要和我一起吗”
苏落唇畔勾勒出一抹绝美的弧度,看着长孙晏离的双眸也含了一泓碧水,那其中水波漾漾,遮挡住了她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一起。”
长孙晏离口吻坚定,既然不明白苏落想做什么,那就跟去吧。
“好吧,那就带上你。”
苏落淡抿唇瓣,轻轻颔首。
“何时出发”
长孙晏离抿唇,缓缓的问道。
“明天,后天都可以,给我一两天时间安排一下其它的事情。”
苏落纤眉一挑,神采飞扬。
“譬如”
长孙晏离略一迟疑,半带轻笑问。
苏落轻轻对上其深邃的双眸,微勾红唇:“譬如怎么想想让良贵妃也去国庙拜拜。”
“这就不用想了,再隔十天
第594章:宫廷深深重重案(4)
“我已经听过很多次这话了,可我跟她又没有关系,这一点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你在大夏那么久难道还不知道吗”
苏落顿时生出几分无奈,她真的不想再听到这句话了。
“我知道,可是父亲把你当成亲生的女儿,我原本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只是不希望父亲他有什么误会,所以希望你能够说明白一点。”
玉观柳来这里其实也不是为了说这件事情,只是他觉得还是要提醒一下比较好。
“我说清楚了啊,既然父亲已经跟你说了他们的过去,也应该说了他和长公主是发乎情止乎礼的,你不用担心这一点。”
苏落轻笑,原来是为了这一点,她又不是有所图谋,怎么可能会去伪装成玉丞相的亲女儿。
“我不是担心,只是没有想到,父亲他还有这么一段过去,难怪过去见他和母亲貌合神离,也许当初我母亲就不该嫁给他。”
玉观柳刚刚知道的时候,很为自己的母亲鸣不平。
可是转念想到母亲去世的时候对他说的那番话,他也就释然了。
既然他的母亲从未爱过他的父亲,当初的婚姻也只是一场错。
只愿他的母亲来世能嫁给自己所爱的人,盲目速成的婚姻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赌的是人一生的幸福。
“这个时代,很少人的婚嫁能够由自己做主,就算极度发展几千年还是如此。其实每一年都是悲剧的延续,若是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首先要足够强大。就连公主都要身不由己的和亲,大臣之女身不由己的入宫选秀,普通人的婚嫁更是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更可怕的是一代传一代。这简直就是荒谬,但就是生活常态。这种常态还会不断的持续下去,只要有人就一直存在。”
“你的母亲不过是那茫茫无数的人之中的一个,换个角度想,她却得到了那无数人得不到的荣宠。现如今你已经和心仪的女子定下婚事,便不会重复她那条无奈的道路,她在九泉之下得知了也会欣慰的。”
苏落这一次说了这么多也是因为玉观柳的话触及了她的心,她穿越的这个朝代虽然中国历史上没有,但是许多文化还是相同的。
所以她也算是几千年前和几千年后都生活了一遍,到了现代其实还是有这种问题。
处处逼婚逼嫁,很多人见过几次面便嫁了。
这真的是很悲哀,但又改变不了的现状。
“落落,你怎么有这么多的感慨,不管怎么说你的婚嫁还是能由自己做主hi的。”
玉观柳听她说完,心中已经很宽慰了许多。
可是苏落这个人却让他觉得是那么的通透,无论什么事情她都能说出道理。
也许是经历过一次家破人亡便懂的更多了吃过亏才能成长。
“因为我见的太多了,你还想说什么就尽管说吧,我们也算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
苏落见他心情似乎好多了,她也微笑着说。
“没有了,一开始我替我母亲不值当,但是我又想到母亲跟父亲直接都没有感情,恐怕她自己都不会在乎。母亲去世了,可父亲他还活着,如果接下来的时日里他能够过的开心一些,那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玉观柳说着心里面最后一口郁气也消失了。
“怎么做”
苏落轻抬左手撩了一下头发,唇边泛起一抹浅浅的笑意。
“现在当然是想让你告知一下长公主的下落,如果能帮忙让父亲和她见面重归于好那就更好了。”
这是玉丞相交待的话,玉观柳不禁想起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多么的期待和雀跃。
那是他的父亲,他是多么的希望他开心。
“这件事情不是我不想帮,而是帮不了。不瞒你说,长公主现在就住在皇宫里面,她肯定是不会出来的,外男又不能进入内宫,所以……”
苏落说的是实话,而且
第595章:宫廷深深重重案(5)
苏落明显的看出来他有心事,但是他不说她也没办法。
她在长孙晏离走后下意识的摸上了自己的脸,自己这张脸真的跟长公主很像吗怎么每个人见到她都这么说,说的久了她甚至都开始怀疑起自己的身世了。
不,她肯定是自己的爹娘亲生的,跟别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这样想着,苏落也淡定了许多。
自己只有一个爹娘,只有一个。
残风卷起落叶,窸窸窣窣飘落一地。
这秋天似乎都快过去了,转眼便要到冬天了。
苏落站在庭院里,平白生出一阵萧瑟的气息。
她拢紧了衣服,然后走入了自己的房间。
季节更替,那么朝代是否也需要更替了
十月中旬,国庙。
国庙原本叫普渡寺,历史悠久,从天阑开国便存在。
天阑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天阑开国之初,前朝皇帝荒淫无度,任由奸佞把持朝政,朝纲混乱,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直到天下百姓再也受不了这种生活,从中冲出了一支队伍,揭竿起义。
那支队伍不断的壮大,直到打进皇宫。
前朝重臣早已经过惯了娇贵的生活,一开始根本不把那支队伍放在眼里,直到兵临城下才知道事态严重。
可那时候他们已经忘记了如何打仗,只是苟延残喘着抵御。
直到沉浸在酒色生活中的前朝皇帝醒过来,御驾亲征,给了将士们莫大的勇气,以为这国还不应当灭,因此便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抵抗起义军队。
于是本来被一边压制的前朝众将士们终于成功的起来了,与起义军队打仗打的昏天黑地,胜负却是对半。
因为前朝军队虽然疏于训练已久,可起义军队却也没有经受过什么训练。
因此两边旗鼓相当,就在这拉锯不下的情况下,起义军队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位高人军师。
那位军师每次坐镇战场,屡屡献出妙计,大败前朝军队。
一个月后,前朝军队全面溃败,起义军队对百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阐述了昏庸的皇帝在位的害处,并保证新帝上位之后会善待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