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仙庭封道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六月观主

    齐宣施礼道:“除此之外,你须知晓,这些时日以来,如道元仙尊、吕阳仙尊、本门师祖齐神策等真仙巅峰层次的人物,并未出手杀你,不单单是因为你成了弃子……更是因为猜测你身上的道祖之力。”

    苏庭顿时明朗,知晓齐宣言中之意。

    这些位古老仙家,在真仙巅峰层次,也走出了一层,开始把气息烙印在大道中,确实是有把握诛杀于他的。

    只不过忌惮于道祖的手段,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紫霄大仙遗留的悬空谷,引出了苏庭身上的道祖之力。

    东天海运帝君的一剑,略带几分试探意味,探出了他仙家元神的玄妙,也探出了他真仙之躯的虚实。

    到了如今,这些位对道祖之力极为忌惮的巅峰真仙,便算是摸清了他苏庭的底气。

    那么接下来苏庭所面对的,或许便是这些位古老的仙家。

    这三界六道,真正最为强大的大神通者。

    “你好自为之。”

    齐宣收了法剑,神色复杂,终是转身朝着东海投去。

    苏庭停顿了一下,旋即往后一退。

    轰然一声。

    虚空破碎。

    ——

    先秦山海界。

    太岁星光照耀。

    但见执年太岁星君,背负双手,落于人间,遥望中土。

    “此剑足以诛灭苏庭的。”

    &n




千六十四章 三十二年后
    悠悠岁月。

    转瞬三十二年。

    这三十二年之中,三界六道,风平浪静。

    多年之前的乱象,逐渐被天庭安定下来。

    人间之内,当年战乱数十年,终于天下太平,只在十年之前,有一场谋反,却也被彻底铲除……而今国运昌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修道之辈,或是仙神之尊,都度过了这平稳的三十多年光景。

    只是对于凡夫俗子而言,三十二年光景,已是人生当中极为漫长的一段时日……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世道,已是太平盛世,但六十甲子,也算难得。

    三十二年,对常人而言,便是大半生的光景。

    对于修道之辈而言,却是一场闭关的时日。

    然而对仙神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

    因此对于诸天仙神而言,都未曾忘记那一位消失不见的幽冥真君。

    “修行五十年的光景,便已是真仙大能,这是真正的天纵奇才。”

    “正仙道的葛正轩,在十年之前,也已成就了真仙第四境。”

    “不知这位曾经的幽冥真君,而今的天庭叛臣,经过三十年的潜修,到了什么样的地步”

    “这也难说,毕竟藏头露尾,无法安心修行,不能比之于小仙翁葛正轩……不要忘了,当年他便是为了活命,藏身于幽冥地府当中的背阴山,那极度污秽,能磨损修为的地方。”

    “那倒也是,兴许他这些年,无路可走,也是藏身于这类地方,修为甚至不升反降。”

    “说到这里,倒是奇怪那一朵黑莲,传说是魔祖的真身,可是当年救过苏庭之后,便再无半点动静。”

    “传闻三界巡察使白继业,以及殿前天师刘泊静,受帝君之命,尽力搜寻魔莲下落,却一无所获,不久之前,各自挨了一记打神鞭。”

    “究竟是藏于何处”

    ——

    天界的仙神,对于三十多年前的旧事,如在昨日一般。

    只是对于世间修行人而言,也算是不短的时日。

    比如对于元丰山而言,便算是又一代的新人。

    至于首座苏新风,也已经是凝就虚幻道果,在人间称雄的人物。

    尽管其授业恩师苏庭,已成天庭叛臣,但苏新风毕竟是元丰山的弟子,乃是青帝创立的宗门,是清原祖师的道统,因此天庭并未株连。

    只是相对来说,这一脉弟子,不免为人诟病。

    “师尊。”

    有一个年轻道士,朝着苏新风施礼道:“弟子已经备好了礼物。”

    苏新风点头说道:“送去东海。”

    那年轻道士应了一声,离山而去。

    ——

    元丰山外。

    但见一道光芒,朝着东方,瞬息而去。

    光芒之中,赫然是个年轻道士。

    这个年轻道士,便是苏新风的弟子,名为余安,如今十九岁,也是六重天的修为,阴神到了顶峰。

    到了六重天的境地,已经能够腾云驾雾,离地飞遁。

    “东海快要到了。”

    余安极少外出,这一次便又尽心感受腾云驾雾的快感,临近了海域,方是停了下来。

    他虽是六重天的修为,但时时刻刻驾驭遁光,消耗着实不浅。

    但见这个年轻道士,取出了一艘巴掌大的船只,抛入了海中,化作一艘巨大的楼船。

    他落到了楼船之上,方是运使法力,驾驭楼船,朝着大海而去。

    过得不久之后,他便看见了前方的一座岛屿。

    “玄元岛”

    “距离先秦山海界,也不远了。”

    “且先在那里歇一歇脚。”

    余安这般念着,将法船停在了玄元岛,旋即登岛。

    在这岛屿之上,有着凡夫俗子,但也有着修行之人,甚至有着精怪妖物,上岛而来,与修行人交易,以物换物,以宝换宝。

    这样的场景,放在中土,是不可能出现的。

    若真有这种人鬼混杂,妖物出没的地界,早就被守正道门抹灭了去。

    “这里的灵食倒是很出名。”

    余安听说过,东海岛屿上,不乏用妖物烹饪的灵食,极为美味不说,还对自身修为会有助益,不亚于灵丹妙药,只不过相较之下,极为昂贵。

    他在元丰山当中,也吃过不少灵食。

    据说那灵食的诞生,便是师祖苏庭来过一趟东海之后,将手艺带回了元丰山



千六十五章 难以启齿的长辈
    酒楼之中,顿时寂静下来。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从门外走进来的一行人。

    当头一人,貌若青年,神色冷淡,眉宇之间,带着高傲之色,气息颇为强盛,已在六重天巅峰,几乎有着阴中生阳,晋入阳神的迹象。

    而在他身后,也都是年轻之辈,修为均已至上人境,只是稍低于那开口的青年人。

    “幽冥真君苏庭,叛出天庭,勾结魔道,罪大恶极。”

    这青年眸光森冷,看向那淡青衣衫的说书少年,寒声说道:“你在此鼓吹罪仙,是何用意”

    那说书少年轻轻拍了拍衣摆,正要出声说话。

    然而就在这时,便见一个年轻道士站起身来。

    “道兄,纵然是有罪之仙,也是成就真仙之境的大能,非是你我区区上人可以任意谈论,鄙夷不敬。”

    余安面色微沉,眼神也颇为不善。

    尽管他对于那位师祖,怀有十分复杂的观感。

    但毕竟是自家的师祖,元丰山弟子历来尊师重道。

    而且一直以来,他对自家授业恩师苏新风,从来是尊敬无比。

    而师尊对于师祖,也同样是无比尊敬,哪怕经过了许多事情,也依然如旧。

    眼下听闻有人如此提及师祖,他不禁站起身来。

    “怎么”

    那青年看了过来,说道:“你是何人对这罪仙,如此维护”

    余安目光森冷,说道:“不管贫道何人,但你不过阴神,辱及真仙,不怕举宗覆灭么”

    他自觉性情算是颇为温和的一类,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

    倘如眼前的局面,是师尊苏新风身在此地,凭借先前的那一番话,眼前这个青年人,已经身死道消了。

    青年背负双手,说道:“他藏头露尾数十年,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敢现身出来,堂堂真仙,却比过街老鼠还要如不如,他连面都不敢露,还敢杀人”

    ——

    淡青色衣衫的说书少年坐在椅子上,摩挲着下巴,略有些许揶揄之态。

    这个年轻道士的打扮,像是元丰山的弟子。

    观看年岁,是新一代入门的弟子。

    “六重天的修为,算得是不错了。”

    “年纪轻轻,便临近阳神之境,哪怕是元丰山这样的仙宗道派,也算是个杰出弟子。”

    “如今元丰山的后辈弟子,对于叛出天庭的太上长老,恐怕未必有什么敬意。”

    “瞧这小道士的架势,大概是苏新风那小道士的弟子”

    “倒是有趣。”

    说书少年举起杯茶,饮了一口,悠悠哉哉,看着眼前的局面。

    ——

    “你这道士,如何对这罪仙,这般维护”

    那青年冷声说道:“莫非你与他有什么关联他失踪多年,难道还收了个弟子”

    余安面色微变,正要开口说话。

    然而就见这个青年,伸手一挥,喝道:“将他拿下,送至守正道门,探一探虚实。”

    余安闻言,没再多言,抽出法剑。

    剑光照耀,寒光闪烁。

    哪怕对方是六重天巅峰,并且有数位上人协助,组成大阵之势,但他依然没有半分惧意。

    出身元丰山的弟子,天资自然不凡,而所学所识,均是绝顶仙法。

    放在人间之内,面对寻常宗派或是散学修士,往往是同等境界,足以碾压对方。

    甚至于那位师祖,曾以六重天的修为,撼动八重天的大真人,乃至于斩杀过八重天的大真人。

    他纵然不如师祖,但也同样是元丰山这一代弟子中,最为杰出的一人。

    哪怕面对阳神真人,他也未必惧怕对方。

    ——

    说书少年饮下清茶,略感满意。

    “苏新风这小道士,教导弟子还是可以的。”

    “不过这法剑倒是另辟蹊径,有着天雷剑指的意味,也有星辰法剑的味道,还有白虎衔剑之术的迹象。”

    “这小道士大约是修炼过白虎衔剑之术,受到了几分影响,但主修应该是天雷剑指的剑意,融入了法剑之中。”



千六十六章 师祖与徒孙
    “道友似乎对幽冥真君苏庭,非常了解”

    余安忽然抬头起来,看着那个少年,这般说道。

    少年含笑说道:“这是自然,在我记事以来,便对幽冥真君苏庭的一切,耳熟能详,无比熟悉,关于幽冥真君的任何实际,我都能尽数道来。其实他是个极为杰出,而且极为正派的人物,之所以叛出天庭,或许另有隐情也说不定……”

    余安神色复杂,说道:“若是他没有叛出天庭,或许很多人都会如你一般,对他无比尊敬,顶礼膜拜。但他如今的身份,居然还能有如此敬畏于他的,倒是让人感到意外。”

    少年摸了摸脸,眼神中闪过一抹幽怨。

    余安叹了一声,说道:“他老人家,算是贫道家中长辈,可惜不成器,叛出天庭,败了名声,坏了清誉,换在别人面前,贫道也难以启齿。”

    少年的脸色,愈发显得僵硬。

    余安勉强一笑,说道:“难得有个对他如此尊敬,甚至为他叛出天庭而开脱的,倒是让贫道意外。今日这一顿,算是贫道请你的。”

    他站起身来,说道:“道友在此用餐,贫道还有要事,往中元阁一行,待到归程,若是有缘,必与道友畅谈。”

    少年咳了一声,说道:“待到那时,我与你讲一讲幽冥真君的传奇故事罢。”

    余安点了点头,又笑了声,说道:“其实家师时常提及幽冥真君的事迹,只不过家师也只是知晓成仙之后的幽冥真君,在此之前的事迹,例如无敌神君的名号,大牛道人的名号,倒也不大清楚。回头还请道友与贫道细说,贫道回山之后,倒也能与师尊聊些家常。”

    少年点了点头,低头饮了口酒,似乎显得闷闷不乐。

    苏某人堂堂真仙,大能之辈,距离真仙巅峰,也就半步之遥,怎么就成了难以启齿的……完全不成器的……让人尴尬的长辈

    ——

    离了玄元岛。
1...595596597598599...6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