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御史不好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雪山岚

    原本挤满了人的长廊,这个时候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远处穿着铠甲来来回回巡逻的宫中侍卫。

    她站在长廊下,看向万民殿殿门的方向,只见四扇巨大的红木雕花门被四位强壮的太监一起关上,而大殿里排列整齐的百官和御座上的皇帝也被彻底隔绝在她的视线之外。

    这种感觉好似彻底将她隔离在这个世界之外,一时间让她怔忪。

    过了好几秒,沈筠棠才从这种奇怪的感觉中走出来。

    长廊就在风雪中,沈筠棠一转头就能看到两边飞雪漫天,她从侯府出门时,这雪就已下的很大,到现在,雪不但没有减小,好似还大了些,站在长廊里,可以看到皇宫一半殿宇。

    原本鳞次栉比的红墙绿瓦这会儿整个被雪白覆盖,整个皇宫好似都埋藏在了白雪的世界当中一样,让人看不清它底下到底有什么。

    沈筠棠伸脚踩了踩长廊外的积雪,这么一踩下去,深度居然到了小腿处!

    这么厚的雪,如果一直下到午时,恐怕出了宫门后,马车在路上都行不了了。

    沈筠棠裹着披风,双手插在暖手筒里,耳朵上还戴了暖耳,没有风雪直接侵袭,再来回走上几步,抬头看上几眼雪景,这漫长时光凑合还能熬过去。

    如此平静的一个人待在这长廊里,反而让她整个心情都安定了下来,方才在殿门口的那股激动已经消失。

    可很快她的静谧就要被打破。

    就在沈筠棠抱着暖手筒站在长廊里时,远处走来一个熟悉身影。

    沈筠棠盯着越来越近的身影,眉头跟着越蹙越紧。

    很快,一脸假笑的魏公公就进了长廊,他先给沈筠棠见了一礼,“侯爷安好。”

    沈筠棠刚刚脸上的闲适表情完全消失,她眼神里隐隐带着一丝防备,“魏公公好,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您,当真是巧。”

    “侯爷,不巧不巧,咱家这是专门来找侯爷的。”

    “噢劳烦魏公公亲自跑一趟,可是有什么要事”和摄政王的贴身太监说话,沈筠棠也没想着多客气。

    魏公公嘴角的表情有些尴尬,实在是主子交给他的这事儿不太好办,压根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是殿下身边伺候的,殿下的心思他还不是一清二楚。

    虽然殿下性格别扭,可对这位小侯爷是前所未有的上心,如今,殿下生小侯爷的气,要来惩罚她,却让他来当这个恶人。

    他万一罚的小侯爷狠了,小侯爷出个什么好歹,殿下又会将罪责落在自己身上,万一他罚的不轻不重,起不到效果,殿下瞧了火气没消,他又会落个办事不利,被罚的还是他……

    总之,他是怎么做都不对,这个黑锅他是背定了。

    魏公公绞尽脑汁的衡量一番,好不容易才组织好语言,他压着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一丝恰当的冷漠和疏离,“侯爷,您第一次参加宫中的大朝会恐怕不知晓规矩,咱家作为宫中老人,又是总管,如今特意来给您普及一番。”

    “魏公公有话直说就可。”沈筠棠瞧见魏公公过来,心中已有不好的预感,摄政王身边的贴身太监,这个时候来找她又能有什么好事,沈筠棠已经有了一番心理准备。

    魏公公尴尬地扯了扯嘴角,“尽职尽责”将大朝会检查仪容的规矩起源仔细耐心的说了,说完,话音一转才道“侯爷已知这规矩的由来,作为后人,我们当尊崇祖训,侯爷今日既然违反了规则,那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侯爷这身打扮可不是受罚的模样,咱家只是个做事的,还请侯爷莫要为难。”

    话说到这个地步,沈筠棠才明白魏公公真正的目的。

    不过是摄政王觉得不允许她进入万民殿的惩罚还不够,还要让她穿着凉薄地立在冷风冷雪中挨冻。

    当真是杀人都不用沾血的冰刃!

    。




第一百五十九章:失神
    沈筠棠脸上的表情消失,神色都变得冷冰冰的。

    也用不着魏公公动手,她迅速解下穆修己刚给她披上不久的温暖披风扔到魏公公手里。

    “我这样,公公就不为难了吧!”

    魏公公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下好了,殿下那边还不知道他这差事办的怎样呢,就已经把小侯爷得罪了,日后这两人若真是能在一起,他的好日子也不多。

    抱着沈筠棠解下的披风,魏公公还能感受到披风内里的热度,他看了一眼沈筠棠右手上的暖手筒和耳朵上的暖耳,动了动嘴,到最后还是没说让她将这些也摘下来。

    罢了,收一件披风就行,做的过分,日后他真没活路了。

    “谢侯爷体谅,侯爷在这里忍忍,大朝会结束后,殿下会来见侯爷,还请侯爷在这里等着殿下。”魏公公留下这句话就要转身离开。

    沈筠棠在心中嗤笑,魏公公话说的好听,哪里是让她等摄政王,根本就是摄政王吩咐她在这风口罚站,一直站到午时下朝,下朝后她还不允许走,还要等摄政王亲自来检查!

    对待敌人,摄政王还真是毫不手软,而且还手段用尽,又是赏又是罚的,以为她是没智商的畜生,训练的时候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红枣就行

    魏公公刚转过身,沈筠棠就将他叫住。

    魏公公维持住僵硬的表情,“侯爷还有何事”

    沈筠棠的脸被冷风吹的惨白,她冷声道“公公,这披风并非我的,而是好友的,今日之后我还需将披风还给他,还请公公帮我将披风保存好。”

    听到这句话,魏公公嘴角都要僵裂了,几秒后,他只能道“咱家一定尽力。”

    魏公公苦啊,这披风拿回去到了殿下面前能保留几块碎布片就不错了,还想完整,恐怕是不可能了……

    撂下这句,魏公公立即转身加快脚步离开了长廊,他怕沈筠棠还给他提什么他定然做不到的要求,还是走为上策。

    被“拿”走披风的沈筠棠只穿着一袭又硬又不保暖的官服站在长廊下。

    刚刚魏公公在,她为了不在摄政王的人面前丢面子,死死硬撑着,表情都不改一下,现在人一走,她终于扛不住,双臂抱住前胸,身体缩着,双脚也忍不住在地上蹦了几下。

    穆修己的披风刚在她的身上蓄积了些温度,还没让她浑身暖和个遍,就被魏公公来强行要走,脱下披风的那刹那,冷风像是冰雪顷刻间将她整个人都包围。

    一冷一热的刺激之下,没一会儿,沈筠棠就觉得头疼起来。

    不但如此,胃部腹部也都一抽一抽的难受。

    还好,这魏公公还有一丝的良心,没将暖手筒和暖耳都取走,那小小的暖手筒还能盖在胃部,双手插进里面,让她保留一丝温度,也让她好受一点点。

    沈筠棠疼的很快就站不住了。

    她靠着长廊的廊柱,身体疼的下滑,不知不觉就坐在了地上。

    这个时候她也管不了大理石地砖的地上冰冷,因为胃部腹部更疼。

    伸手抹了一把额头,沈筠棠吓了一跳,她额头滚烫,可却冒了一层虚汗!

    她这是体虚盗汗,还发烧了……

    之前就不太舒服,好不容易精力被分散了点,方才又是一冷一热,身体立马就开始有症状了。

    沈筠棠蹲在地上,靠着廊柱,双臂抱着膝盖,为了保暖,下意识蜷缩成了一个球,她本来就瘦,远远的一看,蜷在一起的她看起来比普通男子要小上两圈,更显羸弱。

    在这样冷酷的环境下,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一分一秒都让人觉得分外难熬。

    万民殿内,太监吊高的嗓子在唱喏完毕后,大朝会真正开始。

    年轻的朝武帝一身明黄坐在御座之上,处于大殿中最高的位置,只稍稍睁眼就能看到下面排的整整齐齐的文武百官,仿若置身权力高空。

    可只要小皇帝视线再下移一点点,就能知道高空之下,空空如也,没有丝毫支撑,仿佛空中楼阁,转瞬就会落入地面,摔的粉碎。

    小皇帝看着百官的眼神是惶恐无助的,甚至带了一丝丝的瑟缩和迷茫。

    反而是坐在御座下首的摄政王,黑袍金龙,威严霸气,犹如定海神针,五岳山脉,狭长的双目幽邃,叫人一看之下就感觉深不可测。

    当众臣山呼“万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心中呼的是“摄政王”而非御座上眼神都闪躲的小皇帝。

    摄政王掌政多年,理政勤勉,彻查贪污,丰盈国库,惠及百姓,如果不带任何感彩去理性分析,摄政王实是一位明德的执政者。

    可是皇帝年纪渐大,今年年一过就满十八,摄政王却仍然未让他参政,这样下来,摄政王的目的就昭然若揭。

    他不单单是为了小皇帝去理政,而是贪念肆起,想要一手掌控朝堂,亲自成为第一人。

    每月大朝会上百官都紧着皮,可谓朝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摄政王总是会问一些刁钻却又有用的问题,将汇报的官员问的哑口无言。

    今日第一个汇报的乃吏部的尚书大人。

    他掌控一国财政,每月要汇报的内容是最多的,每个月的初一自然也成了他最讨厌的日子。

    这位尚书大人小心朝着上首行了一礼,上首坐着小皇帝和摄政王,也不知道这位尚书在给谁行礼。

    他胆战心惊地开始汇报,凝神关注着摄政王的每一个动作。

    以往吏部尚书总是还没汇报到一半,就会被摄政王止住,而后问出许多他想都没想到的问题,可今日这位吏部尚书提心吊胆汇报到快结束,摄政王却一个字都没说。

    顺利的吏部尚书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眼看着他的内容就要说完了,他大着胆子往上面看了一眼,这一眼差点让人掉了眼珠子。

    摄政王殿下眼神无光,坐在宽大的摄政王专座上,居然像是在走神!

    要不是吏部尚书置身万民殿的大朝会中,他一定以为自己在做梦。

    魏公公办完了事儿,悄悄从后殿绕到了摄政王殿下身后,他微微弯身低声在摄政王耳边道“殿下,事情办妥了。”

    。



第一百六十章:提前下朝
    摄政王一怔,对着魏公公稍稍抬了抬右手,魏公公立马安静地退后了两步,做一个合格的背景板。

    那小儿身上碍眼的披风被他叫人摘了,让这喂不熟的白眼狼好好在风雪中冻一冻,省得她不知道好歹。

    这么想着时,下面的吏部尚书已说道“摄政王殿下,下官已汇报完毕,还请殿下指示。”

    吏部尚书说这话时诚惶诚恐,卑微的要扑倒在大殿内地毯上。

    摄政王的神思被唤回来。

    他微微拧起剑眉看向弯腰低头的吏部尚书,沉默下来。

    从魏公公来汇报后,他脑中都是那小儿的身影,吏部尚书说了什么他一个字都没听下去,又怎么可能问出任何问题呢。

    摄政王朝着下面挥了挥手,意思是下一个。

    吏部尚书惊诧地瞪大眼睛,表情差点都失控了,他当了吏部尚书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他在汇报后,摄政王一个字都不说的。

    摄政王积危甚重,吏部尚书也不敢追问,他向着旁边的同僚看了两眼,见同僚朝他使眼色,他才知道自己理解的没错,摄政王这是让他退回去,换下一个人。

    吏部尚书连忙快步退回了自己站的位置,偷偷抹了把额头的冷汗。

    摄政王的反常反而叫这位官场老饕没了底,虚汗都吓了出来。

    这下朝臣们都知道了摄政王今日大朝会有些反常,于是,这些人不但不敢放松警惕,反而越发的小心谨慎,生怕摄政王突然出手,给他们个措手不及。

    实际上,摄政王的心早已飘到了万民殿外,那缩在长廊角落的沈筠棠身边。

    他深邃的目光幽幽落在万民殿的巨大殿门上,冬日大朝会为了防寒,殿门都是关着的。

    这还是摄政王为了体恤臣子前几年特意下的命令。

    这会儿他却后悔下了这条规定。

    不然他还能一眼看到站在外面的小儿,也不知道她现在怎样了。

    今日下大雪,天本就冷,那长廊处又当风口,没了披风,那小胳膊小腿的不会冻坏吧!

    想到这里,摄政王突然开始极度盼望快些下朝来。

    而尽量详细细致汇报的尚书都被摄政王在心里嫌弃话多起来,并且在心里的小本子上给他记了一笔。

    以往摄政王都是拖朝大王,这次汇报发言时间短的居然破天荒被他表扬了。

    “礼部这次朝上汇报当为表率,言简意赅,意思明确,节省了大家许多时间,有赏!”摄政王金口一开,礼部就成了本次朝会最大的赢家。

    礼部尚书刚上任三个月,还算是个新手,从地方调任到燕京的,在燕京没什么关系人脉,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参加过两次大朝会,哪一次不是被骂的狗血淋头,今日他准备的仍是不够充分,所以汇报的内容较少,为此礼部尚书昨夜一夜都没睡着,哪想今早竟只有他一人在大朝会上被表扬。

    当真是天降喜讯!因祸得福啊!

    其他汇报过的官员都看傻了。

    难道说摄政王殿下改性了,都喜欢这种简短的汇报可往日里,摄政王不都是盯着追问细节吗

    这些官员顿时头大了,不知晓下次大朝会该怎样汇报的好。

    站在朝臣中的穆修己,抬头朝摄政王看了一眼,可他刚抬头,竟然与摄政王那双狭长凤目的目光撞上。

    一瞬间,两人视线之间好似瞬间迸发出了火花。

    最后还是穆修己先移开了目光,他立在朝臣中,从未觉得摄政王对他这般关注过。

    穆修己低头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看来,摄政王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关注永兴侯和永兴侯府。

    摄政王见穆修己先败下阵来,也立即移开了视线。
1...4243444546...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