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警花军嫂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黯奴
晚上九点多钟唐枭和晏梓非离开回自己家,唐枭还是唉声叹气的。
“怎么了呢还是没想开”晏梓非开着车,侧头看她一眼。
唐枭又叹一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我要当姐姐了,想一想还有点儿惶恐。我们处理不少跟二胎有关的警情,我是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家也会有个二胎。”
晏梓非都被她说乐了。
“你可真有意思,现在你那弟弟还是妹妹的还没出生呢,你怎么就想到警情上面去了就不能往好的方面想”晏梓非笑道。
唐枭也觉得自己想法太悲观,挺好的事儿,她非得往最坏的结果上想,肯定是因为平常工作中接触的负面案情太多,导致自己身边发生什么事儿就不自觉的往别的案情上套。
想明白了,唐枭心情舒朗不少,回到家又喊饿,说是在李庆芬那儿没心情所以没吃饱,说什么也要吃夜宵。
晏梓非就亲自动手给她煮了一碗面,茄子肉丝卤,不咸不淡的,她吃下去一大碗。
温饱之后就开始思那啥,俩人折腾到很晚才睡下。
第二天去上班,唐枭就有些精神不济。
二师兄跟她差不多,俩人一见面话没说上一句先打个大呵欠。
“你昨晚干嘛了你”唐枭问二师兄,“不是景染又大半夜想吃什么折腾你满京都的去找吧”
怀孕之后景染的口味有些多变,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间想吃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反季水果什么的那都还是小意思,前一阵儿后半夜两点多睡不着觉就要吃正宗的东北烤冷面,二师兄裹着大棉袄出去给她买,结果她只吃一口就不吃了,说是不地道,明显是改良后的。宠媳妇儿的二师兄老实巴交的开着车满京都的转悠,转悠到大早上,终于在自家楼底下买到一对东北老夫妻卖的烤冷面让景染觉得味道正宗了。
上班儿的时候二师兄跟唐枭说这事儿的时候脸色别提多好难了,还跟唐枭抱怨呢,“早前我跟她说楼下的烤冷面挺好吃,她死活都说人家做的味儿不正。谁承想一个月不到她就觉得人家是全京都味道最正的烤冷面了呢。”
回忆起这事儿,二师兄还是一副一言难尽的表情。
不过这次二师兄脸色不好可跟出去寻摸吃的没关系,是他们的邻居闹的。
原来二师兄租的房子隔壁一户人家才刚生了孩子,大晚上的孩子哭闹,他们这边听的清清楚楚。景染精神的时候贼精神,困了要睡觉那就是怎么叫都不带醒的,隔壁声儿大对她没什么影响。二师兄就不行了,他觉轻,有点儿声音就睡不着,这一晚上都没睡多大一会儿。
说完自己的情况二师兄又问唐枭怎么回事儿。
唐枭这个可不好解释,正想着找什么说辞搪塞过去呢,警情来了,倒是省的她编故事了。
报警的是青柳胡同的一位租户,在这边住一年多了,唐枭和二师兄对这一家人都不陌生。
这一家四口人,三十多岁的夫妻俩,一个四五岁的儿子和男方的母亲。
夫妻俩工作忙,白天基本都不在家里,所以民警跟男方的母亲刘大妈接触的比较多。
刘大妈是个过日子非常仔细的人,手里的一分一毛都要花到刀刃上,能省就一定要省。
这种仔细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抠搜了。
&
第479章 扎堆儿
瞧老太太那心疼的样子,唐枭都跟着心疼了。
好好的安抚老太太一会儿,总算让她心态平和下来。
叹着气,老太太对唐枭说道:“我跟旁边老苏家几十年的老邻居,啥事儿没有,到了这新邻居这儿怎么就这么多事儿呢!哎,有时候想想人家住楼房的住几十年不知道对门儿一家几口人这样也挺好,消停,像我们这样喜欢走动的就是自找麻烦。”
“您也不能这么说,您光看着邻里间生气的事儿咋就不想想跟老邻居之间那些暖心的事儿呢。您把两边儿放一块堆儿比一比,暖心的总比糟心的多吧,这就说明多跟邻居走动还是挺好的”,唐枭笑着劝道。
道理老太太自然都懂,就是有些气不过。
可再气不过能有什么办法,事儿都已经发生了。
跟老太太聊完,唐枭和二师兄又去见刘大妈。
刘大妈没有再大吵大闹,但还是不依不饶的,一定要老太太给个说法。
唐枭耐着性子,倍儿严肃的说道:“人家那是一锅里面端出来的东西,别人吃了都没事儿,咱这烫着了算是意外,我已经严肃批评老太太了,让她以后别给你们家送吃的东西。”
刘大妈张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唐枭打断,就听唐枭继续说道:“还有苏家,我也说过了,让他们两家多走动有吃的有喝的互相想着点儿就成,就别想着你们家了。你们家都是讲究人儿,不贪人家锅里那点儿吃的,真送过来了您不好意思不要,要了又不好意思不吃,吃了心里还不痛快,这是何必呢,您说是吧”
这,这……
刘大妈被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脸都憋红了。
她还想要经济赔偿,李家人也痛快,让她拿出医院的所有票据来,肯定一分不少的给她。
刘大妈去一趟社区医院,就花了几块钱的挂号费,李家人特大气的给了十块钱,还让刘大妈不用找了,剩下的那几块留着给孩子买糖吃。
事儿解决,最后肚子里憋一团火的好像只有刘大妈自己个儿。
这事儿还有后续呢,唐枭和二师兄走的时候李老太太叫住他们,亲亲热热的要留他们吃饭,说是乡下的亲戚昨天开车过来一趟,带来不少猪肉和羊肉,都是新宰的,他们今天要炖肉吃。
唐枭和二师兄当然没有留下来,不过老李家还是炖了肉,邀请老邻居苏家人一块儿吃。
屋里烧的热烘烘的,吃饭的时候就敞着餐厅的门儿,热气儿和香气全都飘出来,别说是整个院子,大半个青柳胡同都能闻见。
好巧不巧,他们吃饭的时候唐枭他们又过来处理警情,闻着这味儿唐枭都忍不住吞咽了口口水,叹一声“真香”。
从院门口路过的时候,他们还听到李苏两家的欢声笑语以及刘大妈在训斥孙子的声音。
孩子还小不知道大人之前的恩怨情仇,闻着味儿了就也想吃肉。刘大妈上午才把李家得罪了,别说李家人不肯给他们送肉吃,就算真的送了她哪里好意思要啊。跟小孩儿解释不明白,刘大妈也没了耐心,就提高嗓门儿对孩子吼,训斥小朋友。
走出青柳胡同,二师兄说
道:“这招真的高。”
唐枭轻笑,“用这种的手段处理问题挺好的,给咱们省不少事儿。”
这个院子的恩怨情仇还将继续下去,土著居民不可能搬,刘大妈一家短时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所以他们这一院三户肯定会特别的热闹。
警察同志可管不着这些热闹,临下班的时候,春节值班表排出来了,大家伙儿几乎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排班表上。
陈所长保持着
第480章 骗吃骗喝
唐枭被好朋友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
缓了一会儿,她才说道:“你们光请我多没意思啊,不如直接招待我和晏梓非一块儿吃饭,让我们俩都沾沾喜气。”
张嘉辉瞪她一眼,啧啧两声:“瞧你这心眼儿小的,我还没说你呢就想着报复了,没意思。成,不就一顿饭么,请一个是请,请一双也是请,就多双筷子的事儿。”
约定好后,唐枭便回了家。
晚上晏梓非加了会儿班,到家都快十点了。
吃完饭收拾完俩人便上了床,晏梓非关灯要睡觉,唐枭突然动手。
“嘿,往常都是我先动手,今儿是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晏梓非一边脱衣服一边兴奋的说道。
唐枭闷闷的回道:“咱们努力努力,不能让他们落下。”
“谁家又有孩子了”晏梓非马上咂摸出她话里的意思。
“张嘉辉和程心,还约咱俩明天下班后一块儿吃饭庆祝。我突然就觉得咱俩落后了不止一步两步,必须得追上!”唐枭回道。
完事儿后晏梓非一边擦汗一边说道:“枭枭你先放轻松,咱们要孩子不是为了跟别人比,你不要被别人影响。”
其实半道儿唐枭自己就想明白了,这会儿听晏梓非这么说只轻哼一声,“那你一开始怎么不说我看你也挺来劲儿的啊!”
晏梓非嘿嘿一乐,“难得你主动,我不得多享受享受么。”
经历晚上的运动,唐枭这一晚睡的特别香,第二天上班儿精神也倍儿好,工作也特别的顺。
白天一天都没处理让人特别头疼的警情,可惜啊,这份顺利没能持续一整天,临下班儿的时候他们接了一个有点儿麻烦的警情。
他们接到报警,一四五十岁的男子在他们负责的区域迷路,群众问他来自哪儿要去哪儿他一概不说,报警的群众说这人不是精神有问题就是失忆了,一看就不是正常人。
唐枭和二师兄找到这位疑似有问题的男子的时候,他正裹着一件好心群众给的军大衣坐在马路牙子上啃面包呢。面包也是好心群众给的,还搭了一杯奶茶,因为太热男人还没喝。
先跟发现这个男人的群众聊了一下,了解发现男人的经过。
据热心市民说,他们发现男人的时候男人正在原地转圈圈,嘴里絮絮叨叨的也不知道在说啥,问他什么都不肯说,一副傻傻的模样。
外边儿挺冷的,都蹲在外边儿也不合适,唐枭就和二师兄一块儿把男人带回小庄桥派出所。
端上热水,又怕他一个面包吃不饱,二师兄还给他订了一份外卖。
等他吃饱喝足,唐枭和二师兄才开始耐心的跟他说话。
不管唐枭和二师兄问什么,这个人就是不开口,不过他并不是对唐枭和二师兄的问话毫无反应,显然他是听得懂他们说话的。
“我觉得他是装傻”,俩人交流信息的时候,二师兄说道:“你注意到没有,他刚才吃饭的时候特别有条理,一点儿不像脑子有问题的。”
唐枭点头:“我也发现了。而且,他的口袋里有钱包和手机,手腕上有戴表留下的痕迹,明显是在跟咱俩装傻。”
他不想告诉警察他的身份,也不想让警察送他回家,那他可怜巴巴的蹲路边儿挨饿受冻神经兮兮的是想干嘛
“你去问吧,别太客气”,唐枭对二师兄说道。
二师兄问话一向直白简单,第一句话就是,“别装傻,说你到底想干嘛派出所不是收容所,我们没义务管你吃管你喝。”
&
第481章 意外?
张建成是一名老赖。
他欠一朋友钱,不是小数目,四十多万。那朋友追债,将他告上法庭,案子已经判下来,可张建成拒不执行,就这样成了失信老赖。
当然,全国上下老赖这么多,他一个赌徒成为老赖倒也没多出唐枭的预料。让唐枭没想到的是张建成的那位债主,在法院审判一个月后,意外死亡了。
警方根据现场勘查排除他杀可能,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是自杀,最后认定是死于意外。
真的有这么巧合的事儿么
发生这种事,家属肯定首先怀疑张建成杀人吧,可死者的妻子和养子都很平静的接受了现实,领取一大笔保额后便没有了动静。
因为事情发生在距离京都挺远的一个三线小城市里,很多内部的资料唐枭都看不到,即便很想了解案情细节也没有办法。
可她总觉得事情不大对劲儿。
这大概就是警察的直觉。
事情最后的处理结果是唐枭和二师兄联系张建成的儿女,让他们把张建成领走。走后父子三人怎么相处那就是他们的事儿了,估计张建成也没什么好,不过已经跟唐枭他们没有关系了。
把人送走已经晚上九点多快十点,唐枭坐在椅子上吐出一口气,揉揉眉心,头有点儿疼,模模糊糊的总觉得自己忘了一件大事儿。
太晚了,二师兄要开车送她回家,她也没客气。
回到家,发现晏梓非不在,唐枭才猛然想到自己忘了什么事儿!
丫,今天约好跟张嘉辉他们吃饭的。
她一忙起来完全把这事儿忘到脑后,也没人给她打个电话提醒一下。
她忙打电话给晏梓非,那边声音嘈杂,显然还在吃呢。
“你们在哪儿我现在去还赶趟吗”唐枭抱歉的说道:“我一忙起来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晏梓非轻笑,“我们这马上就要吃完了,没事儿。嘉辉知道你忙,他说下班的时候还看到你在处理警情,不让我打电话打扰你呢,明儿上班你再跟他好好说说就成。”
挂断电话,唐枭松一口气。
随便吃点儿东西洗个澡收拾完,晏梓非还没有回来,唐枭也没事儿做,干脆开了笔记本查东西。
张建成的债主意外死亡,判定为意外,案子已经结了,按说跟唐枭一点儿关系没有,可她职业病犯了,有疑问不弄清楚浑身不得劲儿。
她进入当地公安系统的内网,调出案子细节档案看了一下。
债主叫崔大龙,是张建成年轻时候偶然认识的朋友,关系还不错,每回张建成去到那边的城市总要到崔大龙家坐一坐,喝顿酒。
崔大龙三十多岁的时候是当地有些名气的民营企业家,后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
在最艰难的时候,妻子带着他唯一的儿子出国了,从那以后再没有回来。
后来,他靠朋友的接济做些小买卖,手里头也有了一些钱,又娶了一个年轻的妻子,奈何妻子没有生育能力,他就把亲大哥家的孩子接过来当自己的孩子养。
人家领养孩子都领养年纪小的,从小养,长大了也能跟自己亲。崔大龙不是,他大哥家的孩子到他家的时候都快成年了,是个半大的小伙子,就是再怎么处也肯定处不瓷实了。
他意外离世的时候,妻子才三十一岁,养子已经二十四岁。
这案子办的挺糊涂,结案报告上很多地方都很含糊,其中最值得人深思的一点事,警方要解剖验尸,家属死活不允许!遇到这种情况,为了弄清楚死者的死因,警方可以强制解剖尸体验尸,但是最后并没有这样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