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康农家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只胖猫
王有福听见院里的动静就知道吕娇娇过来了,套上衣裳走出来,一边帮着吕娇娇搭把手一边说着,“娇娇,昨儿孟掌柜说豆腐卖得极好,十五斤还是不够,晚上还有客人没吃到差点打了起来,叫你再多做些,他说提了价钱也无妨。”
吕娇娇沉吟了片刻,没有立即答应,“你今儿去的时候就帮我回孟掌柜一句,最近正是农忙的时候,地里活多,等忙过了这一阵再说吧。”
王有福也知道她家最近拿回了自个的地,要跟着时节忙活起来,就点点头没再多说话。
吕娇娇带着两个弟弟回到家里的时候,大妮已经做好早饭在院子里摆上桌椅。
大妮见她压起豆腐也跟着帮忙,没一会大人就从屋里出来,高氏抱着睡眼朦胧的小妮,三叔三婶换上方便劳作的衣裳,穿着草鞋坐在凳子上扒拉着粥,家里许久没有这么多人,两个弟弟也规规矩矩小大人似的给妹妹夹菜。
高氏一勺勺的喂着小妮米糊糊,顺便和三婶杨氏聊着村里的趣事,人看起来活跃许多。
吕娇娇突然想起王有福提的事,便对杨氏说道,“三婶,我给你商量个事呗。”
“娇娇有啥事你说。”杨氏笑眯眯的看着她,没了顶在心口上的大石头,她今儿心情好的出奇,往常三不五时就要疼上几下的腰都好了似的。
“我想让您今年多种几亩大豆,家里的地我打算种些蔬菜,让它养养肥力。”
“这……”,杨氏略微有些迟疑,虽说吕娇娇都按照市场价来收购,到时候家里不够的米面去镇上买些也就行了,可农民的思想就是能自家土里种的就决不花钱买,花了银子的就是贵。
“而且以后您的大豆我收七文钱一斤。”吕娇娇又接着说到,她一早就算过,十斤豆子刨除成本自己还净赚二百多文,如今让利一些给三叔家,也能让他们过得轻松些。
“多种几亩是小事,可这涨价咱可不能同意,镇里都是五文一斤的。”吕德海今儿起来没再听见自个娘亲指桑骂魁和媳妇抹眼泪的声音,心里舒坦了不少,正和吕德成侃大山,就听见吕娇娇说的话,急忙摆手拒绝。
杨氏也反应过来,自家欠了二哥家不少人情了,这么点小事还犹豫啥,“是啊,娇娇,种啥不是种,你要的话我就多给你种几亩。”
“三叔三婶,你们也知道我给镇上酒楼供豆腐的事,如今人家说生意好,让我多做点,还打算给我提价,我都涨了,咋能不给你家涨,况且你家大豆个大饱满的,本就值这个价。”吕娇娇说的这倒是实话,三叔收拾地里有一手,种出来的东西大半个吕家村都夸好。
两人一早只知道吕娇娇做豆腐生意,昨天才听吕德成提起是给酒楼里供货,将吕娇娇好一通夸赞,只是他们毕竟没尝过,也不知道需求量这么大,一时都有些怀疑,“娇娇,你可别为了帮我家说胡话,酒楼里有那么多菜哩,豆腐咋能要得了这么多。”
吕娇娇也猜到他们的心思,抿着嘴打趣道,“不然我收来等着烂掉吗我可没这么有钱。”
两人怔愣了一会,想想也有道理,吕德海还是下意识的拒绝道,“那也是你自个有本事才能卖出钱来,我就是吃了一屋子的豆腐我也不能把它变成钱,我家大豆该是啥价还是啥价。”
吕德成放下碗筷,抹了一把嘴角接腔道,“你们要不干我就叫娇娇买别家的大豆,这村子里种大豆的多了去,不给你家买,到时候看你臊不臊。”
话刚说完肩膀上就叫高氏拍了一巴掌,还被高氏嗔了几眼,他急忙坐下来哄了几句高氏,逗得几个孩子笑了起来,三
第二十七章 耕地
吕娇娇并不知道离开以后刘家发生的事,她的心思已经投入在眼前的土地上。
耕作好的土地是种子发芽生长的基本要素,在种植的前一个月,就要把土翻好。
翻土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轻松,没几个时辰吕娇娇就觉得手上被锄头棒磨得红通通的,有些痒疼着,腰疼得直不起来,额头也被汗水打湿,和她当初读书时候的课外实践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吕德成已经手脚麻利的翻了一亩多的地,她回头一看,得勒,自个才刚开头。
“快去田坎上呆着,你会干啥农活!”吕德成在田地的另一头喊着。
“就是不会才得学啊。”吕娇娇咬紧嘴唇,抹了一把汗水继续挥舞着锄头。
正忙着就听见远处传来不甚清晰的吆喝声,“娇娇姐,我来给你家帮忙了。”
王婶怕吕娇娇两人忙不过来,牵了自家耕牛过来,套上牛轭犁锁的牛背上坐着他家有名。
“婶娘你咋来了”吕娇娇丢下锄头走到田坎上问道。
王婶爽朗的笑着,“我家地耕得早,现在也没剩多少了,有福力气大,一个顶俩哩,我们几个忙活就行了,把牛借你家先用着。”
吕德成也放了锄头过来打招呼,“这咋好意思,家里兄弟不也等着用吗”
王婶家最开始买耕牛的时候和王大祥的兄弟都商量过了,说是大家一起买,轮流着用,结果说要凑钱的时候几个妯娌都没答应,省吃俭用的买来之后,个个变着法来借,去年王大祥二弟和三弟还因为谁家先用打了起来,脑袋都磕了一个洞。
一想起这糟心事王婶眉毛都拧在了一起,“等着用啥啊,没我家牛还不活了不是,叫他们用手刨去,今年我家谁也不借。”顿了顿又接着说,“就借你家。”
村子里民风淳朴,经常有相互帮忙的事,吕德成也不矫情,说了吕娇娇还牛回去的时候再送些吃食过去,就拉着牛绳下地了。
驾牛犁田不仅要力气,还考验仔细程度,吕德成虽说有段时间没种地,这习惯还是印在骨子里的,犁一上手就找回以前干活的感觉。
只见他嘴里不断发出“咤——吁——”的声音,耕牛就甩着尾巴拉动起犁,直线的田埂较为简单,弯的田埂就需要一边手扶犁,一边手要去扯牛绳,扯完之后要打上一杆子,这样牛就会听从命令,要走那边就打那边。
犁地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牛的行走方向,还要听着脚板底下的动静,若是踩着硬邦邦的一坨,那就是刚才没犁着的一绺泥间子,还是去年的老土,得赶快用脚踹一下,下一圈犁到这里的时候再张一犁,泥间子就化开了。
犁好了之后,还不能急着上田埂,得打一圈反犁,就是反向贴着田埂边下面小心地再犁它一圈,一块地就不会漏犁了。
若是漏了犁,就会把泥间子留在了地里,好比煮了一锅夹生饭,吃起来不对味,瞒不过这块田和田里的庄稼,土地最是实诚,你下了多大力,它就会还你多少,要是偷了懒,秋收的时候被人瞧着是会被笑话的。
忙活完也到了酉时,两人收了农具走在回家的路上,见吕娇娇走得慢,吕德成就提议让她坐在牛背上。
吕娇娇犹豫的问道,“它不会把我踢下来吧”电视里那些斗牛凶残的模样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吕德成拍了拍牛背,“咋会,庄户人家的耕牛性情温顺着呢,再说了,村子里谁不是打小在驴背、牛背上长大的,也就是你们几个没碰过了。”
看着低头嚼着地上野草的牛,想起刚才有名坐在牛背上的模样,
第二十八章 帮忙
这个时候规矩还是很多的,若是没有急事,很少有人会在饭点登门拜访。
院里的人先是一愣,接着几个孩子急忙把碗里的腊肉用饭盖住,三妮跑回屋里把扎眼的家伙什藏好,大妮像个护崽的老母鸡似的把二妮挡在身后。
高氏气得笑起来,低声训道,“这是干啥呢,乖乖坐好。”说着就去开了院门。
吕德海沉着脸放下碗筷,对满面寒霜的杨氏说道,“今天上这来不晓得要搞啥幺蛾子。”
吕娇娇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门外的人走进来,她才知道为啥一群孩子跟狼来了似的着急忙慌。
来的是吕志明的二嫂,也就是一群孩子的二奶奶赵氏,在吕家村是比刘氏还厉害的笊篱手,到人屋里见着别人有啥好东西都得揣走,同辈的不如她脸皮厚,小辈她就倚老卖老,家里半数以上的东西都是从别人屋里扒拉来的。
二奶奶赵氏佝偻着身体,穿了一件破旧的青色衣裳,上头打了好几个补丁,裤腿上沾着黄泥,一双洗得发白的布鞋露出了大脚趾头,她身后跟着刚满十七岁的小儿子吕德胜,吕德胜也穿了打补丁的深灰色粗布衣裳,两人看起来凄惨可怜。
高氏开门之后被吓了一跳,赵氏家在村里不算穷苦户,再加上她抠搜的性子,还算小有家底,如今这副打扮可一点也不应该。
赵氏抬起浑浊的眼睛看了下开门的人,见是高氏便连招呼也没打,径直往院里走。
吕德成也被这副模样吓了一跳,急忙站起身来迎着,“二伯母你咋来了”
吕德胜叫了吕德成一声二哥,吕德成没说话,旁边的吕德海却翻了个白眼。
“昨儿听人说你回家了,就想着过来坐坐。”赵氏笑着说道。
一群孩子站起来稀稀拉拉的叫了声二奶奶、幺叔,赵氏咧开嘴笑着,对着躲在大妮身后的二妮招手,“二妮,到二奶奶这来。”
二妮连忙把头缩回去,身子也颤抖起来,大妮斜了她一眼,就牵着二妮进了屋。
赵氏面色不变的坐下来打量了一圈院子,砸吧着嘴说道,“老二家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这房子是又敞亮又阔气。”
吕德成也不知道她的来意,只好扯着脸干笑,顺着她的话说道,“值不得二伯母夸赞,村子里比我家好的还多着呢。”
赵氏这一圈看下来,就瞅见吕娇娇碗里还剩了不少腊肉,脸上耷拉着的脸皮突然舒展开来,佝偻着背也挺直了,站起身几步走到孩子们的桌边,端起吕娇娇放着的碗筷,“这还真是不好意思,一来就遇着你们吃饭,不介意我和德胜跟你们吃顿饭吧”说着还招呼吕德胜也坐下来,将小毛的碗筷递在他手里,完全没有她口中所说的不好意思。
小毛在一旁瘪着嘴眼泪汪汪的,家里难得吃顿肉,他都是把肉留到最后才舍不得的慢慢吃掉,如今却叫一个大人给抢了,可是也明白眼前的人是长辈,只扯着吕娇娇的袖子,把头埋在她怀里。
吕娇娇摸了几下他的脑袋,见赵氏已经开始扒拉碗里的饭才慢悠悠的对赵氏说道,“有啥不好意思的,二奶奶来了屋里本就该留您吃顿饭,只是我最近受了寒,这鼻涕掉得老长,二奶奶不嫌弃就好。”
赵氏一口饭卡在喉咙,咳得停不下来,高氏急忙过来给她拍背顺气,抿着嘴掩饰笑意,“这孩子受了寒也不早说,要是过了病气给二奶奶咋办,还不给二奶奶和你幺叔添碗饭。”
吕娇娇应声往厨房走去,舀了两碗饭出来,赵氏想着吕娇娇刚才说的话,对着一桌子的菜难以下咽,纠结了半天还是把腊肉挑出来吃了才放下碗筷。
因着两人的到来,一家子也没多少心思吃饭,见赵氏心满意足的抹净了嘴角,吕娇娇就带着两个弟弟收拾了桌椅,打发他们进屋带着妹妹读书去,自个烧了壶热水倒在杯里送过去。
二奶奶也不说自己的来意,进屋转悠了几圈,摸了摸大毛两人练字的草纸,又在圈边看了一眼家里唯一的母鸡,院里屋里都走了一遭
第二十九章 扔出去
不要脸!
院子里除了赵氏母子俩,其他人心中都飘过了这么一句话。
吕娇娇内心忍不住吐槽,你咋不让人直接把铁匠铺送你儿子呢。
吕德成自然也是被她的言论惊得不行,半晌才回过神来,扯了几下嘴角,连笑也装不出来了,“德胜要娶媳妇了,果然是开始明白事了,做正经事自然是好的,可铺里有规矩,任何人都得从学徒做起。”
“你不是铺里的大师傅吗我听人说过两年连铺子都是你的了,咋这点事都不行,你莫不是哄着我耍的吧。”赵氏以为吕德成故意推托,语气不善的说道。
毕竟是长辈,家里的事也有些年头了,吕德成压着心里的火气说道,“铺里掌柜的儿子都得从学徒做起,别说铺子还不是我的,就是我的,也不能坏了规矩。”
赵氏紧接着说道,“那德成你说说,还有啥能赚钱的营生给德胜。”说着又扯了扯吕德胜打着补丁的衣裳,“你看德胜这样你也不忍心是吧,到时候说亲也落了你们的脸面。”
吕德成虽然不喜她,却也认真的思忖了一会,“我认识几个木匠,要不叫德胜跟着他们学手艺吧,木匠花个一年半载的就能出师了,日后说起来有个手艺也体面。”
赵氏稀疏的眉毛拧在一起,一双吊眼盯着吕德成,“木匠是体面了,可它哪有铁匠赚钱,德成,你是不是怕我家德胜进了铁匠铺做得比你好,抢了你的活计你才不答应的,你这人咋这么小心眼,你几个可是见着德胜长大的,咋就见不得他好,他也老大不小了,好容易要娶个媳妇安稳过日子,你瞅瞅他这样,恁可怜,你咋狠得了心”
吕德成一股气闷在胸口,接过吕娇娇递来的水一口吞了下去才觉得舒畅多了,“您要是觉得我挑得不好,您自个去求我们掌柜的,看他要不要德胜直接当师傅!”
赵氏见德成来了气性,也觉得自个这不是求人的态度,就软和了语气,“我人老了,脑袋也有些糊涂,是我想岔了,木匠也行,只是这一年半载的还有些时日,德胜怕是等不起,伯母就厚着脸皮再求你件事。”
吕德成见她软了口气,自然不好再垮着脸,“您还有啥事”
“这不,德胜的年纪不小了,人姑娘也拖不得了,又是城里人家的闺女,彩礼钱总不能太寒酸,你看我这样就知道我手里不宽裕,想让你挪借点。”
杨氏冷笑了几声,拍打着衣裳站起来,“我说今儿咋穿了这一身行头,比那镇上讹钱的还全套,这是惦记着二哥兜里那点家当了。”
赵氏脸皮不知道比杨氏厚了多少,说话也是难听刺耳,“我这可是上门来请我二侄子帮忙,可不像有些人拖家带口的住进来,谁惦记德成那点家当还说不定呢。”
杨氏气得啐了一口,“你当个个都是你,黑心肝的玩意!”
高氏在后头拉了几下,虽说因为李氏,家里同赵氏不和气,可毕竟是长辈,这话要是传出去指定要叫人嚼舌根的。
吕德成沉了脸色,“二伯母,今儿您老上门来相求,做晚辈的自然是想帮忙,可两个孩子开课之后也要不少束修,家里没啥闲钱。”
赵氏一听这话就满脸诡异神色的站起来,双手叉腰,尖声喊道,“我说二侄子啊,知道你家日子好了也不能这样糟蹋吧,村里有钱人家也只送一个孩子读书,你倒好,既不是你生的也不是你养的,你倒是贴心得很,德胜好歹与你是堂兄弟,有那闲钱不想着帮自己兄弟,却替人养儿子!”
高氏气得浑身颤抖,杨氏直接扑了过去扯赵氏的头发,“脏心烂肺的玩意儿,自个以为自己是啥好东西,还一副长辈做派,你要是惦记自家兄
第三十章 弟弟入学
既是定了宅基地,屋里的人闲下来的时间都忙着替吕德海家备料,能指使的银钱不多,吕德海打算起个土坯瓦房就行。
盖房子的山墙一般是用泥巴和小麦秸秆按一定的比例制成的土坯砌成。
由于山墙的主要原料是泥巴,在下雨时容易溅湿,造成坍塌,所以村里无论家里条件是多么的不好,都要先砌几层砖之后再砌土坯。
而砖至少要砌八层,如果砌七层的话,不管雨势大小都会溅到土坯上的,而砌成八层就不用担心了,因此在村里盖屋子有一句“七溅八不溅”的俗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