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幸福生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阿酥
“我弟弟和我妈的命要紧。”夏小芹瞥一眼马小梅,问道,“大伯母要不要用黄豆抵债极好的金豆子,6块钱一袋抵给你。”
“我又没有豆腐秘方,我要豆子有什么用!”马小梅眼珠子一转,脸上突然挂上“和蔼”的笑,“小芹,你用秘方抵债行不行伯母再倒找你6块钱,你可以拿这6块钱买好吃的,买花衣裳。”
夏小芹甩给马小梅一个白眼:“你尽管把我当傻子吧。”
夏
第005章 挣钱还债
沈舒在医院住了三天才出院,幸好现在物价低,看病也便宜,夏小芹凑齐的100块钱住院押金又退回来42块钱。
有了这42块钱,夏老太太强烈要求一定要办喜饭,并且自己做主,通知了左邻右舍。
夏小芹同意了这件事。家里接连倒霉,确实需要点儿喜气让家人缓解下紧张丧气的心情。
至于欠账……
夏小芹知道时间紧迫,把送喜饭的日子定在了出院的第二天。
腊月初一这天,夏老二家办喜饭,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就连马小梅都出人预料的没找茬,就是走的时候偷拿走了一刀肉,夏小芹瞥见是夏老太太塞给她的,懒得在大喜的日子理会这俩人。
热火朝天的忙活一整天,这场喜饭给夏家小院儿添了不少喜气。
一天结束,夏小芹把院子洒扫好,洗洗手到了西屋。
夏修学正借着院子里的灯光看书,见到夏小芹进来,赶紧把书给盖上。
夏小芹拉开西屋的灯,嗔怒道:“哥,你这样看书,会把眼睛熬坏的!一点儿电费咱家还是出得起的。”
夏修学一副受教的样子,笑着指了指西屋的门:“我以后不会熬眼了,你快把门关上,咱们谈正事儿。”
夏修学说的正事是怎么挣钱还债,他们现在七七八八的外债加起来有60块钱,现在最大面值就是10块的,60块钱虽然是轻飘飘的六张大团结,但在八三年,压在哪家都是一笔巨债。
现在大家过的都不宽裕,马上临近过年,各家都有要用钱的地方,等别人上门要债的时候,不能让别人抓把黄豆走吧
夏老二病重时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行了,临走前把秘法交给了夏修学,夏修学把那张藏在身上的秘方取出来,无比郑重的用双手呈给夏小芹。
一张巴掌大的宣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夏小芹从头看到尾,对夏家的豆腐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豆腐的秘密对经历过二十一世纪的夏小芹来说,简直就像做菜app上的一个简单介绍。
玉豆腐类似二十一世纪的内脂豆腐,黄金豆腐更是拼了个巧思,说是秘方,其实就是仗着现在资源匮乏,信息传递的慢,大家觉得当个体户没脸又不赚钱,没人去动心思研究秘方,所以才没被人夺走财路。
等再过几年,华夏进入飞速发展期,夏家豆腐如果没有新的发展,就会被市场淘汰,从赚钱沦落为勉强糊口。
“小妹怎么了有困难吗”夏修学见夏小芹面带愁容,担心的问道。
“目前没有,但以后肯定有。哥,咱家的豆腐需要改进。”
“爸之前也说过,但是……没来得及。”
“先不急,先把眼前的困难渡过去再讲以后。哥,我现在就去收拾一下豆腐房,争取明天就去一趟县城。”
“好,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夏修学不想窝在床上当废人,他跟着夏老二卖过豆腐,知道该去哪里卖。
夏小芹知道夏修学想帮家里忙,满口答应了。
夏家豆腐的秘诀除了那口古老的井,还有精细的点石膏手法。
夏小芹上一世是做化学研究的,对计量的把握十分有心得,第一次做豆腐,夏小芹没有动石磨去磨玉豆腐,而是选择做黄金豆腐,在夏小芹眼里,做研究更有挑战性。
寒冬腊月,凌晨一点的时候,夏小芹从床上爬起来,来到了豆腐房。
她现在知道东墙的桌子上摆的那几袋粉是什么了,那就是夏家黄金豆腐的秘诀——石栎粉。
黄金豆腐根本就不是用黄豆做的,这是夏家的秘密。
秋天的时候,把成熟的石栎采摘下来,加水磨成粉,要用的时候再用水浸泡,搅拌、沉淀、烧制、成型。
夏小芹现在用的石栎粉全是夏老二准备的,他为过年准备了不少原材料,先前夏小芹卖的金豆子也是他备的“年货”。
凌晨四点,夏小芹第一锅黄金豆腐在凉水中成型,夏小芹一鼓作气又做了几锅,等天亮的时候,豆腐房里已经摆好了八板黄金豆腐。
“小芹是你在里面吗”
“妈,是我。”夏小芹打开豆腐房的门,迎面冲来的冷风,把夏小芹冻得打了个哆嗦。
沈舒望着忙活的额头冒汗的夏小芹,心疼的问:“你几点起的夜里小福闹得厉害,我都没听到你起床的动静。”
“妈,我昨天睡得早,现在一点儿也不困。你快进屋去吧,我现在去做早饭,吃完就和我哥去县城卖豆腐。”
“你奶把饭做好了,你赶紧去吃吧。”
“奶做饭了”夏小芹很惊讶。
第006章 我是做生意的天才
夏小芹做豆腐的手法越来越熟练,从最开始的十板,到现在的二十板,不过也就三天的功夫。
但是,菜市场的早市吃不下二十板豆腐,早市结束,夏小芹的三轮车上还有十板豆腐呢。
夏小芹见夏修学露出了愁容,安慰哥哥道:“别急,我已经想到销路了。”
“什么销路”
“你先喝胡辣汤,吃完咱们就去。”
夏修学带着疑惑和夏小芹出发了。
他看到夏小芹把三轮车停到一家小饭馆门前,心里有了猜测。
夏修学摇着头说:“咱爸也想过卖给饭馆,但是人家不收啊。”
“不收”夏小芹没想到夏老二也想过找稳定的客源,问道,“饭馆为什么不收”
“现在下饭馆的人少,进饭馆了总想着要吃肉,点豆腐的人太少了。一天要一板豆腐都卖不完。”
“我先去试试!”
人都到门口了,夏小芹可不想没进去就先退缩。
香满园的老板娘叫郑兰,年纪不到四十,五官长得非常精致,气质不同其他商人,一看便知以前是位养尊处优的人,现在虽然为了商,但脸上却没商人固有的精明,反而非常亲和,让人看到忍不住的亲近。
郑兰望一眼停在门口的三轮车,先看到坐在三轮车上的夏修学。
夏小芹看到郑兰眼中的审视,连忙替夏修学解释道:“他是我哥,他……腿脚不方便,但又不放心我一个人出来卖豆腐,不论天多冷都要跟我一起。”
郑兰原以为夏修学是脸皮薄,没想到还有这层关系。
小姑娘的哥哥看着就是没干活的样子,像个学生,再看眼前的小姑娘,身上的衣服不是很旧,脸盘也干净漂亮,特别是那双圆溜溜的杏眼,眼神纯净又灵动。
整天迎来送往,有些阅历的郑兰顿时脑补了夏小芹家里的情况,对夏小芹的态度更和善了。
“前段时间也有人送了这样的豆腐,不过我这小饭馆生意一般,一天最多只能要半板,那位老板嫌来回跑麻烦,就没跟我做这个生意。”
整个县城只有夏老二用石栎粉做豆腐,夏小芹一听便知道,郑兰说的那人是夏老二。
夏小芹指着外面那辆三轮车,问:“老板娘,您看外面那辆车眼熟吗实话跟您讲,您说的那人是我爸,但是他……出车祸走了,我哥的腿也是被车撞得。跟您说这些,不是为了给您卖惨,只是想让您知道,我家里现在很缺钱,很需要老板娘这半板豆腐的生意。”
郑兰眼皮子一跳,没想到内情是这样的。
再看夏小芹和夏修学的模样,一个像是养在家里的娇娇女,双手嫩如白葱,半个茧子都没有。一个身上书生气极浓,眼瞅着就是名学生。
郑兰心里不疼惜是假的。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如果没有那场浩劫,丈夫没有去世,女儿能顺利长大,约莫就是夏小芹这个年纪……
“你的豆腐和我这个小饭馆挺有缘,我看你今天剩的多,就留下一板吧,从明个儿起再开始半板。”
“谢谢老板娘,老板娘这么心善,以后一定会发大财的!”
“你个小妮子,小嘴儿真甜。”郑兰从柜台里把自己的手套取出来,递给夏小芹道,“天这么冷,别把手冻出了冻疮。”
夏小芹被这双手套温暖了心窝,她连番道谢,并和郑兰约好了明天送货的时间。
夏修学没想到夏小芹真能把豆腐卖到饭店里,自卑又铺满了他的双眼。
“哥,我觉得做生意比考试卷有趣多了,你说我是不是做生意的天才哈哈,我真是太棒了!”
夏修学被夏小芹的话逗笑,眼底的自卑被他隐在了心底。
夏小芹又试了几家,一共定出了五板豆腐。
剩下的五板豆腐夏小芹跑到城西的菜市场,赶在午饭前卖了三板,降价拼给了同行卖豆腐的两板,让人家留着晚饭前卖,总算把二十板豆腐给解决了。
夏小芹越发觉得,只卖黄金豆腐发不了财,她又新买了一些材料和模具,回到家后,再一次钻入了豆腐房。
新豆腐的进展很慢,一连几天,夏小芹都是拖着疲倦的身子从豆腐房里出来。
眼看距离过年越来越近,全家都很
第007章 新品的买断权
夏老太太不理解,上了冻的豆腐怎么就是新品了。绝佳的玉豆腐,上冻之后冻成了蜂窝煤,完全没有嫩滑的口感了啊!
夏小芹保持着神秘,喜气洋洋的载着自己的冻玉豆腐和千叶豆腐出发了。
今天下雪,夏小芹没让夏修学跟着,她昨夜研究千叶豆腐实在太累,没来得及做黄金豆腐,所以不用去早市。
夏小芹今天的目标是郑兰的“香满园”饭馆。
“兰姨,我又来啦。”夏小芹一进门就是笑,吸引的郑兰也笑了起来。
“大雪天还往县城跑,怎么不知道歇一天。”郑兰替夏小芹扫掉帽子上的雪,心疼的捏了捏她冻得刷白的脸。
“就是因为下雪了,我才赶紧跑来找兰姨的。我有道好菜,想卖给兰姨!”
“卖一道菜给我”郑兰又捏了一把夏小芹嫩滑的小脸儿,笑道,“好啊,你的菜要是好吃,我给你开个大价钱。”
夏小芹喜滋滋的把三轮车里的千叶豆腐和特制的冻玉豆腐搬进店子,在店里帮忙的郑坤看见那两板上了冻的豆腐,脸立马黑了:“夏小芹,我姑对你可不差啊,你怎么把上了冻卖不掉的豆腐拿来了!”
郑坤是郑兰的侄子,寒假放假在郑兰店里帮忙,身高一米八,长得很白净,就是搬豆腐时,还没有夏小芹有力气,一看就知道平时被家里人保护的很好,根本没做过活。
郑坤说话京味儿很重,夏小芹第一次听他说话就知道他铁定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
因为这点儿,夏小芹知道自己不会长期跟他打交道,所以对郑坤平日里的“挑刺”和“奚落”都以笑容回应。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招对郑坤很有效,每次夏小芹对着郑坤“甜甜”地笑时,郑坤都会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然后转身离开。
郑兰心里也有疑惑,但是她没问,通过这些天的接触,她摸清楚了夏小芹的性格,准备等着夏小芹自己解释。
“这可不是一般的冻豆腐,大街上的北豆腐一上冻就成了冰渣渣,哪是我家豆腐这个样子。”
郑坤知道夏小芹家里卖的是嫩滑的玉豆腐,夏小芹说的也对,他确实没见过上冻的玉豆腐,安县这种小地方都是北豆腐,京城虽然有南豆腐,但却没有类似内脂豆腐的玉豆腐,郑坤想不明白夏小芹卖的什么关子。
“兰姨,我能借下你家厨房吗这道菜要现做才好吃。”夏小芹问向郑兰。
郑兰想知道夏小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朝夏小芹点了头:“行,正好今天下大雪,店里没人,我就把厨房给你折腾。”
“兰姨。”
“恩怎么了”
夏小芹比着大拇指说:“兰姨果然是能挣大钱的人,我要抱紧你的大腿!”
夏小芹要做的是干锅千叶豆腐,千叶豆腐是主料,洋葱、青椒、红椒、五花肉等作为辅料,刚端上来的时候,因为才离开火,千叶豆腐和肥瘦刚好的五花肉还在滋滋作响。
千叶豆腐是从台湾传入国内的,它有独特的q弹口感,不论是做干锅还是涮火锅,只要你把它送入口中,都会被它的特殊口感俘获,是大大小小的饭店必备的菜品。
夏小芹就很喜欢吃千叶豆腐,为此还犯轴,特意在网上找过千叶豆腐的配方,探究它为什么会这么的好吃!
这就是夏小芹为什么第一个就研发千叶豆腐的原因,她让千叶豆腐提前十几年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赚的就是这个时间的差价!
但是,千叶豆腐这种新型豆腐提前出现在资源匮乏的此刻,还是很突兀的,比如平时就喜欢找茬的郑坤,率先笑话夏小芹道:“这不就是一盘炒豆腐嘛!”
夏小芹不解释,夹一片千叶豆腐放到小碟子里,对郑兰说:“兰姨,你尝尝。”
郑兰看到吸满汤汁、富含弹性的千叶豆腐,心里已经对它打好分了。尝到味道后,又给它加了几分。
夏小芹的厨艺并不是特别好,火候掌握的还不是很对。这道菜换成店里的厨师做,味道还能更上一层楼。
夏小芹看到郑兰嘴角的笑意,便知道自己过关了。她继续道:“这道菜叫福满锅,福,取豆腐的谐音,也为过年讨个喜庆。兰姨,你可以给福满锅定个炉子,底下滋滋烧着火,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
夏小芹比划一下干锅炉子的样子,继续道,“到时候你再做个宣传,拍几张福满锅的照片,放大做成广告挂在门外头,包管看到的人都想进来吃!想想啊,大雪天,热气腾腾的福满锅煮的咕噜咕噜的,谁不想尝一口!”
郑兰没想到夏小芹还附送宣传思想,她又问:“你那些上了冻的豆腐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