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平凡人的奋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丫丫的爸爸

    “二子,你们这次过来准备待多久呢你姐夫最近一年可是心劲越来越大了,他一直都想问你,是不是可以参照别的员工,他也想自己单独做一个项目公司!”

    一回到宾馆里其他人离开后,赵梅就忍不住对弟弟说。

    萧婉婷一听就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赵宏也是一乐,这就是自己的姐姐吗做事情十分认真,也非常负责,就是还是有些小小的私心杂念,不过也可以理解了,毕竟她和姐夫外甥才是最基本的小家了。

    “姐姐,这次他过来就是主要安排好这个事情的!你就是不说,他也必须要这样做的!”

    赵宏瞪了一眼萧婉婷,她赶紧替他解释了几句。

    赵宏看着姐姐有些尴尬的样子,安慰着说到,“因为哥哥嫂子那里事情比较复杂,大部分都是生产企业,经营只是一方面,生产管理也非常重要,所以那里的业务基本全部都是由他们夫妻接受了。这个你能够理解吧”

    姐姐听了也是点点头,比较认同的说,“确实哥哥嫂子一直都在生产类型工厂里工作,就是担任中层领导已经有了七八年了,搞工厂管理他们更加合适。”

    赵宏比较满意的点点头,自己的姐姐还是非常明智的,能够明白他的用心,接着说到,“本来我在准备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之后,就准备找你说说你们的事情,可是一场大病耽搁了不少时间了。这不是刚刚才恢复过来,赶紧就过来了。”

    姐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不是我想问,主要是你姐夫吧,年龄也越来越大了。他也希望有一个自己的事业为之长久奋斗。毕竟是快四张的人了。我倒是也理解他。看着他不敢说、不敢问的样子,我也替他着急。反正你是我弟弟。我想说,想问就问了。有什么不合适的,你也能担待着,不是吗”

    萧婉婷倒是无所谓的乐呵呵的说,“本来就是!他和我说过不少你们小时候的事情,他从小就是跟着姐姐长大的,别人家弟弟都是跟着哥哥的玩,只有他是跟着姐姐玩,甚至小时候,你还替他打架若干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家人也要勤沟通
    中午吃饭也没有在宾馆,其他随行人员都是按照计划下午直接去深市分公司对应的部门考察审核,而萧婉婷和赵宏则是去了姐姐家里去吃午餐,专门去看看自己的外甥。说实话,赵宏还真的有些想他了。

    进家门的时候,自家的外甥已经放学回来了,小家伙飞快的就迎了上来,“二舅、二舅妈好,带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没有”

    小家伙已经开始上小学了,模样和赵宏长的挺像,个子也是相比同龄人挺高的,白白净净一书生!但是小家伙可是比赵宏嘴巧的很!没看到几句“二舅妈”就把萧婉婷乐的眉开眼笑。

    “有,必须有,还要有不少!谁敢忘了我家可爱的多多啊!”

    她随手把自己带来的大礼品袋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一样一样的递给了赵宏的外甥,看着她眉开眼笑的开心样子,赵宏也是瞬间就明白了,她其实还是很在乎得到赵宏家人的认同感的!而多多少年童言无忌的亲密称呼,也是让她非常高兴,因为这可不是客气,而是孩子的真心认同!

    看着多多开心的抱着一堆的礼品开心的样子,似乎她也被传染了一样,她随手又把赵宏拿着的礼品袋抢了过去,帮着多多又拿了几件东西。

    “多多,咱们走,二舅妈帮你把玩具和好吃的都拿到你房间里去,咱俩个慢慢一起分享一下。”

    “好的,二舅妈我们一起走。让妈妈和二舅一起谈论无趣的话题吧!给我讲讲大海哥哥小溪姐姐他们的事情吧!”

    ……

    赵宏和姐姐对视一眼无奈的苦笑,可不就是吗一家人难得一见,可是又需要讨论的的多是工作的事情。

    看着舅妈和外甥组合快乐的离开了,时不时还可以传来她们愉快的笑声。

    “其实我这次过来,就是要准备和姐姐你谈这件事。姐夫确实已经到了可以负责一个方公司的运作的时候了。当年让他过来,然后在所有的公司项目里都转一遍,也是希望他能够发现自己更适合哪一方面发展。这样他就可以选择一个公司,作为他自己一个长久的发展方向和。确定他自己的发展目标。”

    赵梅有些激动的说,“难为你了,替我们考虑那么多……”

    赵宏摇摇头说,“不是你们,只是你!如果姐夫有了事业可以让你觉得更加快乐,我为什么不可以支持他一把呢至于多多,那就更加不用担心了,有我在,哪里不能去的但前提是,他必须要让你过得快乐!他的事业不能影响你们的家庭和睦!”

    姐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可别!你自己也是有家有口的人了,而且还是……,又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未来还可能会有,我怎么能只考虑自己呢毕竟我只是你的姐姐,你能够这么帮我已经足够了!再多就是贪心了!”

    赵宏摇摇头表情严肃的说,“你也说了,我已经有三个儿子两个姑娘。但是我的姐姐只有一个,外甥可能也只有一个。所以你不用担心。我的孩子,当然我会有安排。你和多多也是一样。至于姐夫那里你也可以放心,其实我替他选择的物业管理公司就是一个未来很有发展的行业,只是因为国内市场特殊情况,各个区域都有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不过政府部门出身的他不是最擅长解决这个问题吗难道他不愿意做这



第三百七十三章房子是谁要涨的(一)
    午饭后大家休息了一阵子,多多就又被送到学校上学去了,三个人在赵梅家的客厅一起聊天,至于工作自然是由员工去做的,老板只需要坐在一起休息,等着结果就好

    三个人不知怎么聊天的内容就由物业公司转移到了深市的房价。

    国内的房地产终于开始发展了,深市的房子价格上涨了,从悄无声息的开始出现,等到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发现工资的确也上涨了,但是距离普通人能够的买房子似乎更遥远了!历经第一轮楼市上升浪,人们看着路边的新出炉的价格真是目瞪口呆!

    而赵宏就在听着姐姐感叹着深市的房价太高了,涨的太快了!大城市什么都好,就是房子太贵了!要是按照她原来的收入,也许一辈子都购买不到一个可以居住的小房子!

    赵宏知道持续不断飞速上涨的房价撕裂出两种社会极端,最终把一个习惯平淡的生活社会变成了无处不在充斥着金钱味的国家。未来随着不断上演的地产狂欢盛宴,普通百姓与巨富的阶层不断拉大,也在继续着积累更多怨恨,“他们给时代的注释却永远深刻:利用制度的掠夺,表面上是合理合法,但是本质却是**裸的掠夺”。

    看看曾经的港城,大家就都明白了!随着国内楼市的飞速上涨,国内也会逐渐开始港化,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因为成本高企而离开,普通人一生都不会有一间可以栖身之所,而某些富豪则是又会怎样呢利用不平等的条件收刮最大的财富,然后早有准备的离开甚至还把所有能够带走的都带走了!

    远处敲响了钟,余音渺渺,它是想告诉谁什么呢

    ……

    “港城众多富豪当中,花边新闻最多名气最大的,恐怕要数华人置业的董事长、人称“大刘”的多情巨富,早年长期占据奢侈和绯闻的头条,李美女、关美女、蔡美女等知名女星都曾拜倒他的魅力和财富之下。不过,享尽人间春色的大刘起家时,靠的却是一门土里土气的生意:电风扇制造。

    尽管现在香港大多数富豪的财富都来源于地产业,但他们商业生涯早期,从事的都是各类各色的实业,如李首富的塑胶花,另一个李富翁的兑金铺,郑富翁的周大福,包富翁的船运业等,这些实业为他们赚取了第一桶金。大刘也同样如此,他的电风扇生意起步于港岛南区黄竹坑的一个只有26个工人的狭小作坊。

    大刘工厂的吊扇能够畅销美国,主要靠低成本,黄竹坑作坊的工作环境恶劣,工人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

    萧婉婷开始给姐姐讲解着港城一位富豪的故事。

    姐姐有些痛恨的骂道,“黑心的资本家,万恶的资本家,真的是每一分钱上都是粘满了工人的血泪啊!咱家的工厂不是这样吧二子。”

    赵宏一扶额头说,“所有老板都是如此,尤其是创业初期,所有人不都是如此吗咱家的工厂里一般不会如此,只是在最初的时候,工人们因为拿的是进度工资,所以他们偶尔也有这样的情景。不过正常生产以后就不允许这样了,起码生产安全就必须不能这样!”

    “他的工厂日益兴隆,并在80年代转向地产和股市,终成千亿富豪。1984年,他的工厂也刚刚完成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将电风扇厂在港交所上市,募资1.5亿港元,并在股价翻了一倍之后,借着与公司合伙人战略分歧为幌子,把手上所有股权在股价最高点附近,悉数清仓抛售。

    &nbs



第三百七十四章房子是谁要涨的(二)
    “怎么就不可能呢1970-80年代,港英政府颁布了“抵垒政策”,凡是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合法香港居民,导致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港。彼时香港与内地经济落差巨大,深圳河两岸收入相差80倍,既吸引了无数想凭双手赚取温饱的普通人,也吸引了大批梦想发财冒险家。

    1950-1980年,香港人口以每十年一百万的增速狂飙,1980年已超过500万,这些新增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简单加工贸易的发展,人们有了钱又促进了住宅需求的井喷。而地产巨富们则是利用楼市日进斗金,把许多财富都聚拢到了他们那里!”

    姐姐喃喃自语的说,“现在深市发展了快二十年,加工贸易工厂都很欣欣向荣,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向着这里聚集,那么房价已经开始上涨,而且以后还会涨,逼着工资就必须要上涨,到所有工厂都没有便宜劳动力的时候,因为劳动力的价格也是需要不断上涨,以便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平。然后他们在上市捞钱……”

    她自己说着说着,身体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扭头看着自己的弟弟有些激动的问,“那时候国内会不会也成了贫富悬殊巨大……”

    赵宏和萧婉婷对视一眼,有些沉重的点点头。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不过这个过程还是才刚刚开始,最少也要二三十年时间,而泡沫破裂那就还有更多的时间。刚刚谈的不过是公司内部的预测,看看十年之前的rb,再看看今天的它,经济通缩已经有十年了!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和经济准备,公司又怎么可以长治久安的发展呢”

    ……

    2001年,许多刚刚毕业面临着多重选择的大学生都来到了深市,带着希望,也带着许多憧憬,也有部分是带着满怀悲壮的下岗职工,其中就有不少人自此与深圳结缘,扎根于此,安家于此,用他们的话说,是“看到深圳的第一眼就喜欢上这里”。2001年的深圳,虽不及未来,但“深南大道非常漂亮,给我心灵的震动比较大”、“超乎了你之前的想法”,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

    城中村则是来深打拼中多数人的落脚点。有许多人回忆,初次来深就住在白石洲旁边,他们描述了许多,“白石洲是很多到深市来的人停留的第一站,有时候会在里面购物,吃点东西,晚上去吃鸡煲,虽然当时没多少钱,但生活的非常开心,花二十来块钱吃个鸡煲,两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吃鸡,吹吹牛,畅想一下未来,也是很开心的日子。”

    深市的发展离不开港城。两个地方距离很近,短短一条街就把两个城市分割成了两个世界。自从深市开始建立起特区,从开始的“三来一补”的简单贸易加工业,到亚洲经济危机后来的各种各样的工厂迁移到此,大量的便宜人工促进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建立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打工仔流到了这里。直接催生出来大量的附属服务行业。

    餐饮、宾馆、交通、银行等等应有尽有,其中最有国内特色的除了城中村,就是发展起来的房地产行业,而且还是具有比较有特色的“港城”模式。

    &



第三百七十五章人生必读《资本论》(一)
    深市公司的视察和审计工作都是每年夏季的例行工作,尤其是财务总监又成了赵梅之后,那么赵宏就更加放心了。甚至在简单看过汇总材料后,他就签字了,算是通过了深市公司的年度考核。本来这就是该离开了深市的时候了,赵宏的姐夫回来了!

    这个时候他马上离开,当然是有些不近情理的,所以电话告诉了港城的郭漪,就比原计划准备推迟了几天返港。

    赵宏的姐夫刘录已经从自己妻子那里知道了小舅子的安排,他当然是非常高兴的,毕竟这是他即将踏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了!至于小舅子要求和他详细面谈一次的要求,他当然是不反对的,毕竟事实证明人家是比自己强嘛!

    谈话的地方没有在赵宏深市的办公室,因为那个地方太正式了,毕竟这是自己的姐夫,赵宏也担心他与自己有了隔阂;但是也没有选择姐姐的家里,因为担心他太不在意这次谈话的内容,以后可能要迎来失败!而是选择了一套预留给赵宏的别墅里面。

    别墅区非常的安静,又是花儿怒放的夏季,赵宏和刘录一起去了别墅顶层的花房谈话,那里早就有物业服务人员准备的茶水茶具一套,甚至还有一些小吃。

    看着坐在对面的刘录有些一本正经的模样,赵宏有些乐了,笑着说,“别那么严肃认真,今天在这里首先是姐夫和小舅子,然后才是公司里的关系。随意一些吧!”

    刘录有些不自然的笑着说,“其实我已经知道结果了,不过还是习惯了在公司里面了。”

    赵宏笑着说,“这都怪我。我们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多少,原因都在我身上。我一直在外地,甚至是在国外,回家的时间都不太多,自然,我们交流的就少了一些了。不过我相信你听我姐说过,我小时候是她带大的,我和我哥固然关系好,但是跟我姐更亲,这也是事实。”

    刘录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只是“呵呵……”一乐。

    赵宏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是也没有继续解释。

    “今天我想和你谈的是,你未来公司的经营方向的问题。相信这个问题,你也考虑过了。但是我还是想和你再聊一聊。毕竟我有些心得体会,还是可以拿来分享的,希望能对你未来的经营会有用。”

    刘录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了,毕竟这是一个成功者的讲述,也许就更让他重视了。

    “姐夫,你发现没有我做生意踩步点儿一直踩都非常准!基本上是赶在政策刚刚开放的时候,我已经开始进入了。在每一个进入的行业都能赚到第一桶金,这是为什么呢你想过没有”

    是啊!刘录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原来他认为可能是运气太好了,但是次数多了,他猜测可能也许……

    看着思考得有些发呆的姐夫,赵宏笑着说,“和别人说,我都会说是我运气好!可是那真的是运气好吗运气可以好一次,也可以好两次,如果好次数多了,那真的还是运气吗其实我基本可以赶到每一次的机会,那也是学习得来的!其中最早的一本书叫做《资本论》,也是八十年代几乎城市人家里家家都有的书!我还记得我在家里的破储藏室里找到那套发霉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人生必读《资本论》(二)
    姐夫还在继续思考,一杯茶已经有些拿在手里凉了,还是没有说话,显然他没有注意过这些问题,书是读过,可是做为一个工科大学生的确没有怎么仔细阅读和思考过。

    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因为赵宏希望姐夫刘录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细节,而是希望他能尽快的成为一个掌舵者,而不是一个执行者。

    等了好一会儿,看到他依旧还没有答案,赵宏只能笑着说,“先喝茶吧!其实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本里面,只是没有特意强调!”

    看着刘录有些赌气的一口喝掉凉茶,他又给两个人倒上了一杯热茶,继续解释。

    “其实资本主义的下一个阶段就是生产总量大幅增加,国内市场已经开始消化不了这些产品了。所以就开始了对外抢占市场,凭借着就是一个,价格低!有生产力水平的原因,也有劳动力价格低的原因。课本上描述的是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如果别的国家或者区域不答应,那也许就意味着战争或者争执!”

    刘录有些逐渐开始明白的说,“对应在国内的状态就是现在,对外出口大幅增加,也许国内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是架不住劳动力价格低的更加厉害!所以目前国内的一般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企业效益都是非常的好!”
1...9394959697...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