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富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雨白
他们所使用的大多数产品,吃的大多数食物,都是来自于底层人民的制造培育和种植。
个子小小的拉姆,头脑却很好用,他已经先后让四位夫人,吞下了含有针的食物。
哪怕他们拥有比普通人很优秀的医疗,但是这依旧让她们受了很多的苦。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有钱人家的讨厌小鬼,拉姆也给予了足够的惩治。
尽管除此之外,拉姆因为还需要上学,没有更多的动作了。
但是,无声的恐怖才最是恐怖,恐怖降临之前的沉默,更让纽黑文的富人们提心吊胆。
这个黄色粉末,叫苦味酸,只要经受了比较猛烈的撞击,或者是被点燃,就会‘嘭!’
道格一边说着,一边演示。
尽管一小丁点的苦味酸,爆炸的威力并不大,但是依旧把小拉姆吓了一跳。
这个比那个黄色更淡一些的粉末是tnt,与苦味酸不同,tnt只有接触到二百多摄氏度的高温才会爆炸。也就是说‘嘭!’
道格两次演示,虽然都在他话声即将落下的时候爆炸的,但这绝对不是道格把它们在手里玩炸的,而是在不远的地方,用蜡烛做了一个小小的延迟引爆装置。
接下来,我会去和一些富人谈判,如果他们不听谈判。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吓吓他们,我想这你很擅长吧,拉姆。
是的,先生。拉姆很冷静地回答道。
尽管拉姆做出过扔手雷的壮举,但是他本身却并不喜欢爆炸物,别说像是汤姆那样喜欢,就连像是一个普通的男孩子一样程度的喜欢都没有。
拉姆看重的更是结果,用什么手段达成结果,反倒不是他会去在意的问题。
汤姆看着看上去有些木讷的拉姆,戳了戳道格问道,这小子靠谱么?
道格回答道,做什么事情,都有专业的人,像是汤姆你,就很适合弄爆炸物,而他,适合的就是我要让他接下来去做的事情。
汤姆听到这里,勉强的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道格的说法。
这是这两种物质的介绍,你先看看,这里也有一点样品,记住离得很远才能实验。道格嘱咐道。
他认识字么?汤姆指着拉姆。
我的印染厂里有学校。道格回答道。
就这样,在寂静的夜里,克莱登印染厂里不时的传出爆炸的声音。
有人说,是印染厂的蒸汽机爆炸了。
不过,印染厂里真的发生了什么,却没有人能说得清。
第一百五十四幕 诉诸公众
阿尔伯特先生,为了您好,我建议您将雄鹰银行的股份出售给我。道格十分礼貌,就连屁股都仅仅只座了椅子一半说道。
阿尔伯特的意思是高贵与聪明。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先生,手里掌握着从家族传承而来的纽黑文雄鹰银行股份。
为了我好?高贵的阿尔伯特先生冷笑道,道格克莱登!你就是一个该死的小流浪汉!看在上帝的面子上,我让你进入我的屋子,但是你别想从我这得到半点雄鹰银行的股份!
我不知道为什么您会这样愤怒,但是我真的想说,我真的是为您好。不过,既然您不欢迎我,我就先走了。如果您有意愿出售股份,请到克莱登印染厂找我,如果找不到我,您可以找我的秘书薇妮。
薇妮?阿尔伯特嘲笑似的说道,我可不承认连女学生都收的耶鲁!耶鲁是一家教会学校!又不是修女院,居然收女学生!呵!
道格说完自己的结束语,对于阿尔伯特接下来的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弹了弹身上的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小本子,拧开钢笔的笔帽,在阿尔伯特的名字后面打上了勾。
如果顺着册子向上看,就可以发现许多同样打了对号的人。
这些人毫无例外,都是纽黑文雄鹰银行的股东。
至于为什么雄鹰银行拥有这么多股东,则是因为雄鹰银行创办至今,依旧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早期的股东,可能会有好几个孩子,而他们的孩子又有许多孩子。
银行股虽然赚不到什么大钱,但却胜在分红稳定。
尽管平分给子女越来越少,但却还是够子女过上相对来说,衣食无忧的生活了。
不过,虽然雄鹰银行的股东很多,但持股的凭证,依旧是记名的。
并且,这个记名是对所有股东都公开的,哪怕有变化,也只会进行备案,在每一年的股东大会举办后,才会将新的股东变化,刊印成册,发到每一位股东手里。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纽黑文雄鹰银行对股东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新教徒的后代们,对这家银行拥有着属于他们的权利。
不过,与此同时也为道格寻找他们,提供了详细的图表。
当道格摆放阿尔伯特先生之前,阿尔伯特就已经从其它股东那里,听闻了有关于道格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道格的举动是可笑的。
一个小小的流浪汉而已,居然妄图收购雄鹰银行的股份。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担心道格的威胁,以为道格这样一个底层出身的人物,会用上许多法外手段。
可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
道格拜访时候的话,他们都记不住了,对于所谓的威胁,自然也就不放心上了。
至于这一周的时间,拉姆到底在干嘛,拿到了高威力爆炸物的他,为什么到现在一点动作都没有。
一是道格没有让他去做,另外一个则是,拉姆在尝试如何让有限爆炸物,绽放出足够强大的威力。
有人觉得,建设是一种艺术。
看着一栋高楼从无到有,拔地而起,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与此同时,破坏也同样是一种艺术。
拉姆并不是一位艺术家,他触碰爆炸物,不是他想要看璀璨的烟花,而是他要让自己的家庭过的更好。
对于拉姆来说,能够让自己家人生活的更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为道格先生服务。
道格在拉姆钻研爆炸物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他所拥有的新才能。
所谓的武器,在制造完成后,对于敌对者造成的伤害,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够让武器迸发出最大的成效。
很显然,与那些不用脑子的大头兵比,拉姆显然是个会用脑子打仗的孩子。
尽管他的年纪还很小,但是他已经能够让人不再小看他了。
原本道格还以为拉姆在纽约取得的胜利,有许多水分。但是他现在明白了,拉姆对于战争有着让人羡慕的天分。
道格对于拉姆的战斗天分,仅仅只是羡慕而已,至于嫉妒,那绝对没有可能。
因为,他的目标不是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
他目前所作所有事情的核心,都是财富。
对于财富的渴望胜过其它。
贫穷的时候,尚且不愿意一死的他,在富有了后,又怎么可能去死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与汤姆一样。
只不过,汤姆是科研成果归我,去死是你。
对于道格来说,则是财富归我,去死归你。
像是道格这类家伙,已经放弃了普世感念里的善恶。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赚钱的事情,他们就会去做。
为此,哪怕世界上牺牲了一千万人两千万人,都是值得的。
毕竟,那些人就算是不死,也不会为他创造财富。与之相反,如果他们死了,会让道格的财富增加。
道格肯定选择后者。
他没有让拉姆拉着他整理出来的清单去行动。
主要是因为,他还在等,等他的一个布置。
随着《大富翁逐渐开拓纽黑文地区之外的市场,迎来了一轮新的增长,以及合成染料的销量持续上升。
道格可支配的资本,多了很多。
他用这些资本,收购了许多濒临倒闭的报社和报纸。
这些报社和报纸恢复刊载后,虽然看上去只是在单纯的支出成本,但是对道格来说,却有很多用处。
就像是现在,他想收购雄鹰银行,但是银行的经营状况很好,股东们对于银行的信心很足,不肯出卖股份。
如果是正经的商人,可能已经无计可施了。
如果是不正经的商人,可能已经开始一些暴力的行为了。
但是,对于已经在所有雄鹰银行,有业务的地方,都已经有了报社的道格来说,他却有另外一个办法。
这个办法,足够正规,但是却有一点不触犯法律。
那就是将雄鹰银行的所作所为,诉诸报道。
第一百五十六幕 美国报业集团
媒体,是一种负责传播信息的媒介。
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到这种媒介的作用。
至少,在十九世纪的人们看来,报纸仅仅只是一种不能吃不能喝,最多也就只能用来当食物包裹纸,或者用来擦屁股的玩意。
在他们看来,媒体行业没有什么前途,哪怕做大最大,也赚不到什么钱。
但是,在道格这个经历了新媒体时代,经历过流量轰炸的人来说,他清楚的知道媒体究竟有多么大的魔力。
而是十九世纪的科技条件下,唯一能够大规模传播的媒体就是报纸。
报纸在现在处在一种垄断状态。
如果一家报纸,报道一件事情,读者可能认为是假的。
但是,如果过了一段时间,听说隔壁的报纸,也在报道这样的事情。那这件事情是不是就是真的呢?
道格不屑于造假,但是他披露的一部分事实,在银行业之外的读者看来,就已经够触目惊心骇人听闻的了。
一家媒体报道,两家媒体报道,新英格兰地区绝大多数的媒体都在重复。
再加上这个报道本身的噱头,这件事情大概率就会变成热点话题。
而银行业,最怕的就是挤兑。
大量的读者,以及读者的听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尝试兑换金银。
其他的人,哪怕并不相信报道的谣言,也会害怕晚了就真的兑换没了,而进入兑换的大潮。
如此一来,雄鹰银行必然无法承兑所有客户的请求。
一旦无法承兑,就必然引发信用危机,引发更大规模的挤兑。
在那个时候,雄鹰银行的股东,还能有现在的自信了么?
如果恰好在这个时候,这些股东的家里,突然出现一些诸如爆炸着火之类的意外。
怀疑的首要对象,恐怕就不是逼迫他们卖股份的道格了,而是那些盲目的愚蠢的银行客户了。
到时候,道格出面力挽狂澜,善良的收购雄鹰银行的股份,就算是他们知道,这场危机是道格自导自演的成果,但是他们除了感谢又能说什么呢?
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节日。
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美国的先民——五月花号上的移民,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被印第安人授予种植狩猎捕鱼的技术,最终获得了丰收的节日。
虽然屠杀印第安人,是美国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之一。
但是,感恩节却依旧成为了伟大而善良的美国各州人民都要举办的盛大节日。
在这个美国各州感恩节还没有统一的年代,康涅狄格州的感恩节,在一年的年末,也就是十二月份。
因为,康涅狄格州的州长,因为只有在最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收获是多么的不易,才能忆苦思甜,想到先民们当初的苦难。
一八五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感恩节的前夕,《纽黑文时报在头版头条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为纽黑文银行界的丑闻!揭秘雄鹰银行内幕!
这篇文章,是美国报业集团,向雄鹰银行打出的第一炮!
说道美国报业集团,这个正规的名字,粗看之下,似乎像是一个美国政府的官方企业,是一家美国的国企。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的美国,根本就没有国企。
美国报业集团背后的身影,或者说美国报业集团的总编辑,就是由《纽黑文时报的总编辑布莱恩兼职担任。
所谓的美国报业集团,不过是数十家濒临破产的地方性小报整合起来的名称。
听上去光鲜,但实际上仅仅只是一个驴粪蛋子而已。
最开始的时候,布莱尔还想是否可以叫道格与布莱尔联合报业?
因为道格许诺过他,让他成为报业大亨。
又因为,道格与合作者,有联合取名的习惯。
像是与汤姆的化学公司,就叫做道格与汤姆化学公司。
不过,道格否定了他的这个名字,而是起了另外的一个名字,也就是现在的名字,美国报业集团。
挂上了美国报业集团名字的报社们,纷纷开始复活,恢复新闻的搜集报纸的排版发售等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