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美国大富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月雨白

    道格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但是,我从阁下对于《大富翁的喜爱,就能看得出,阁下是一位拥有远大抱负的人。而您也的确开始了伟大的活动——竞选总统,就是不知道,今天在这里遇到您,是巧合还是

    不是巧合。林肯坚定地回答道,是我请求德尼罗市长,把我引荐给您。

    引荐?不不不,我只是一个小人物,您用引荐这个词,不是很合适。

    合适!其他人或许还不知道,您就是美国报业集团的真正主人。我找您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您对于我的支持。林肯慷慨激昂的说道。

    尽管美国的选举,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选。在普选过后,还要经过参众议院的投票表决。

    但是,没有通过普选,就压根与参众议院没有关系。

    想要在普选中胜出,宣传政治理念甚至都是其次的事情,最关键的是要让广大的选民,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正在参加选举。

    而在目前这个年代,最好的宣传办法没有之一,只有——报纸这一个途径。

    虽然报纸上的文字,并非每一个选民都能听懂。

    但是,哪怕是道听途说就够了。

    在一个从来没有听过名字的人与一个听过名字的人中间,人们理所应当选择他们所熟悉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谁掌握了报纸,谁就取得了选举的胜利。

    但是

    道格审视着眼前的林肯,觉得他不可能单单只是为了这个目的。

    任何一个人,面对他们所追求的的事物时,都会有所逃避。

    真正能够直面问题的人,永远没有想象中的多。

    人们往往在嘴上说着一个问题的时候,真正想表达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阁下想要得到足够的曝光这不难,但是我不认为,您找到我,为的仅仅只是这个目标。

    道格的目光注视着林肯的双眼,不给他任何躲闪的机会。

    林肯与道格对视了一会,开口说道,您果然也不是一位可以随意应付的人。相比于报道我更需要的是钱

    钱?道格重复道。

    美式的选举,从来都是烧钱的。

    只是,越到了信息发达的时代,烧的钱越多。

    我可没有什么钱。道格说道。

    您有,您拥有美国银行。您的美国银行,现在已经是全美名列前茅的银行了。

    林肯先生,您难道不知道,银行是没有钱的么?道格反问道。

    银行的确有着大量的钱,但是这些钱几乎都不属于银行。只是储户们暂时放在银行而已。

    尽管林肯在另一个世界也曾经当过总统,但是道格缺不会简简单单根据林肯的一面之词,就答应他要钱的请求。

    因为他没有获得等额甚至超额的好处。

    道格是否支持林肯选举,仅仅只是一场交易而已。

    无论是对于道格还是林肯来说,都是如此。

    只要我当上了总统,我会为您带来足够的利益,诸如林肯说了起来。

    总统的选举,名义上是普选,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决定总统是谁的因素,不再平民,而在于那些富豪。

    一家工厂的工厂主,可以让他的所有员工,都选举同一个人。

    虽然,这并不符合普选的准则。

    但是,谁不选谁就事业。又有几个人,会为了选举这种事情,破坏了自己的饭碗呢?

    因此,总统的选举,实质上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权钱的媾和。

    道格如果支持林肯,林肯如果成功当选,他就会获得林肯许诺的好处。

    林肯说的好处很多,还分了一二三四点,听上去很清晰。

    但是,道格却对这些并不是非常的感兴趣。

    道格等林肯说完了他能许诺的好处,只说了一句话,你的政府想要有个英格兰银行么?

    英格兰银行,是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央行。

    也是英国金融,乃至世界金融进入正轨的标志。

    但是,这家中央银行,却有一个十分奇特的特质。

    就是,它是一家私人银行。

    没错,它是一家私人银行。

    一直旁听的德尼罗,听到道格的这句话,都呆住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权钱交易了。

    事实上,他为了能够当选纽黑文市长,同样付出了很多。

    但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居然有这样的野心。

    难道眼前这个年龄不大的小孩子,想要拥有一家央行?

    央行掌握着货币的发行,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拥有一个央行,意味着他拥有了整个国家的财富。

    而林肯给出的回复,同样让德尼罗震惊,他的回复很简短。

    可以考虑。




第一百五十四幕 现状
    等道格与林肯的交谈告一段落,德尼罗市长才问道,“林肯,不知道你的组阁人选已经挑选完毕了么”

    林肯笑着说道,“可没有谁以为我真的能选上总统,我距离组阁可还远着呢。”

    道格这时候才看明白,原来德尼罗市长,不甘心只当一个小小的市长,他先要在更高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

    美国的总统选举,不仅仅只是总统选举,还意味着围绕在总统身边核心队伍的换届。

    毕竟,就算是一个小企业里,新的领导上任,都想换上自己人。

    更别提美国总统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了。

    别人的人,不一定男佣,或许比自己人的能力还强,但是谁有知道他在关键的时候,会服务于谁的利益呢

    并且,任何一任总统的内阁成员,都并非只是出于总统自己的意愿。还代表着总统背后金主的利益诉求。

    如果此刻,道格-克莱登拼劲全力支持林肯参选总统,如果林肯成功参选,他就可以在林肯的班子里,加上他的人。

    这样加人,不只只是为了好看,还为了更多的利益。

    每一个总统的当选,都意味着他身后的利益集团得势。

    如果林肯成为了美国总统,道格和他的产业,理所应当就会急速扩张。

    因为,政策站在他的这边。

    他这边有一个什么想法,他可以反过来要求林肯进行配合。

    要政策有政策,至于要钱,如果道格企图建立的美国中央银行,真的成立,他还不是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

    不过,在那个时候,钱的货币价值,就会极大的弱化,它属于权力的性质,则会开始显现。

    如果道格想要将四万亿美元投入房地产,房地产就会瞬间繁荣起来。

    这就是金钱拥有的,支配人的权力。

    当然了,这种权力并不能随意动用。

    滥用权力的结果,就是这权力越来越难用。

    如果美国生产的所有产品,只值一千万美元,但是道格控制的央行,向市场投入了十亿美元。

    抱歉,如果美元不与黄金挂钩,就会迅速的贬值,贬值到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境地。

    当然了,道格不会那么傻。

    林肯想当总统,德尼罗想进入总统内阁,道格想拥有中央银行。

    三个人各怀心思,但是他们的心思却重合在了一起,促使着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那就是——让林肯当选总统!

    道格之所以选林肯而不是其他人,不是因为林肯主动来见他,也不是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林肯曾经任职过总统。

    而是其他总统的候选人,身后已经有着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

    道格虽然也能参与到那个利益集团里,但是如果按照实力划分,他分到的果果太少。

    那样微薄的利益,还不如让他赌一把,支持林肯这个并没有太多资本家支持的总统候选人。

    当然了,竞选总统的人不光有北方的人,还有南方的人。

    北方总统候选人身后的金主,都是大工厂主、资本家,而南方总统候选人的金主,则是种植园主。

    种植园经济依托于国际贸易体系,优质的农作物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销路。

    相比于北方的劣质工业品,农业品的销售更加容易,获利也更高。

    不过,近些年来的总统竞选,却一直是北方的总统当选。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北方的公民多。

    北方拥有选票的公民,远比南方要多。

    南方虽然从绝对的人数来说,要碾压北方。

    但是,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奴隶不算人,黑人不算人。

    黑人没有投出选票的能力。

    黑人奴隶的地位,与一条狗的地位没有什么差别,他们都是被他们的主人拥有,虽然有着生命,但是在法律的层面,却是“物”的属性。

    北方的总统,代表着北方的利益。

    虽然第一任美国总统



第一百五十五幕 自欺欺人
    ?

    起床,早餐,工作,午饭,午睡,工作,晚餐。

    这是道格与林肯交谈后的时间里每天的作息。

    他每天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办工上。办公的内容也不是去拓展新的业务,而是对于目前已经拥有的业务进行完善。

    就拿美国报业集团来说,尽管在成立之初,对于每一家小报纸,并没有独立的盈利需求。

    但是,现在道格却将盈利需求落到了每个报纸的头上。

    要赚钱,不要亏钱,这是道格定下的死线。

    他不是真的在乎这些报纸能够为他创造多少财富,而是他想要给这些报纸的运营者足够的压力,让他们在这样的压力下,能够让它们手中的报纸,拥有更加有趣的内容。

    如果所有的报纸,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

    那美国报业集团,又有什么理由继续维持着这么多家报纸呢

    报纸的发行地域可以相对较小,但是却要足够有特色,能够吸引报纸发行地的人购买。

    如果每一份报纸,都遵循着这个守则,那么报纸的多样性,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不过,若是直接要求每一个小包纸,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做。

    或许要等别人的动作,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

    道格为了避免这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便直接以是否盈利作为考核目标。

    主要是达不到盈利的要求,就可以走人了。

    似乎道格的盈利要求,看起来有点过分。但是真的过分么

    不同位置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至少道格自己对于自己的决策,一点都没有觉得过分。

    不是因为他更有理,而是因为他更有钱。

    至于美国报业集团名义上的老大——布莱尔,对于道格的做法也是持支持态度。

    他当然不是道格做的事情就支持,而是他也觉得自己需要对于下面的小报社增加掌控力。

    美国报业集团的成立,实际上是一笔又一笔的资本收购。

    而他布莱尔本人,在这些收购行为之前,也仅仅只是在《纽黑文日报》当了多年总编,又筹办了《纽黑文时报》。

    这份资历不算是很弱小,但却不是非常能服众。

    因此,对于其他被收购来的报纸来说。

    你这个主管人,顶多和我们评级,又凭什么来领导我们呢

    因此,虽然集团的要求,可能会推行下去。

    但是,布莱尔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绝对不会是舒适。

    实际上,是极其的不舒适。

    搞新闻报道的人,不管自己到底有多少能力,但是想法总是足够多。

    布莱尔一方面想要完成道格对他下达的任务,一方面又要去协调这些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确很难做。

    当然了,与此同时,他的确能够感受到远超其他人的权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又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舒爽。

    但是,爽固然是爽,但是阻力却依旧要比爽感大上一些。

    因此,道格看似对于他的能力有些不信任的直接插手,他没有反感而是支持,已经能够说明他的态度了。

    当然了,在道格进行各种动作的时候,他也不是站在一旁摇旗呐喊,而是充当道格的排前兵,对于道格的一项又一项指令,进行督促和落实。
1...9899100101102...1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