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老公,放肆宠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影沉沉
如果可以,白童是一辈子都不愿意跟这样的亲戚打交道。
如果去见了白建国一家,到时候,一家人把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就算真的把他们救出来,以后不是又要三天两头的来麻烦自己、骚扰爷爷
白童还想她的爷爷心平气和多享几年的福呢。
蓝胤和白童下了飞机,转车回市区后,马不停蹄的先去找了警察局。
作为军人的优势,在这儿是又一次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象这些公安系统警察系统,许多人,都是从部队转业回来安置的,他就算不认识别人,别人大多也是认识他,不认识他,也应该认识他的老子。
所以,这件事,解决起来,一点也不麻烦。
其实白建国一家的案子,说严重也严重,说简单也简单。
严重就是贩毒,就算轻一点,也是藏毒。
说简单,也只要有人证能证明,不是他们干的就行。
蓝胤一脸正气的坐在那儿,作着人证。
他能证明,白建国一家,是来部队参加他的婚礼,来的时候,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带。
回来的时候,机票一应物品是他买的送的,包括包中的那些床单,都是招待所的,白建国一家是偷偷从招待所给拿走的。
从那边进机场都要进行安检,都没有任何问题,是出这边机场的时候,贪图便宜,才出了这样的事。
他都说了白建国一家不是藏毒贩毒,这边的缉毒警察还能说啥
这蓝胤带领部下打击毒贩不是一次两次,好几次都是他的人手冲在前面,端掉了那些跨国贩毒集团。
蓝胤的这一张正气凛然的脸,蓝胤的这一身军功章,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要是他说的话,都不能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哪还有谁的话能作为证据
最最关键,蓝胤早先的时候,就立刻派人把当初在机场让朱淑芬捎货的那个女人给抓住了。
那才是真正的背后贩毒运毒的人。
以蓝胤的手段,要逼问点啥还不能逼问出来
自然是人证物证齐全了。
这边办案的警察认认真真的作着记录,一边却是暗自摇头,这都是什么样的亲戚啊,参加婚礼的时候去两手空空,回来的一切别人报销了不算,连招待所的床单被套都要拿走这贪小便宜,也贪得太过了吧。
要知道,当初搜查白建国一行人的行李包,就是搜出来了招待所的床单被套,这些缉毒的民警们还搞得一头雾水。
甚至,他们还成立了专项小组,来认真的分析,这是不是一种新的运毒贩毒的方式。
他们围着这些床单被套研究了半天,要动用设备要来检测,看看是不是把什么药品弄成液体渗到这床单被套上,然后来蒙混过关。
最后,经过各种对比检测试验,专家们告诉他们,这就是普通的床单被套,要是一定要说出哪一点跟别的不一样,那就是,床单被套上清楚的印着部队招待所几个大字。
这个结论,让这些警察们很愤怒,这浪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结果就是这样的结果
这事,一度还成了内部人员的笑谈。
在场的办案警察们心中都是在想,按蓝胤的能耐,这件事,早就能解决的,怎么从事发了拖到现在,拖到现在真要开庭审判了,才来这一茬这是存心让这些亲戚,在看守所中多吃一点苦
他们又疑惑的看看白童,这不是白童娘家的亲戚
第1029章 各是各的心意
白培德没有说话,却也是暗自支起了耳朵,全神贯注的听着。
所谓虎毒不食子,作为老的,又怎么可能真的一点也不管自己的孩子
哪怕白建国一家,做出的种种行径,太令人寒心,令白培德都只当没有这个儿子存在,不要往来。
可白建国出了事,白培德还是担忧的。
只是,他没有把这担忧挂在脸上,也没有出面去替白建国一家四处张罗。
让白建国一家,受受教训,这是必然。
这一点上,他跟白童的想法,是空前的一致。
“他们已经没事了,放出来了。”白童轻描淡写的说。
这一说,白建设放心了:“没事就好,放出来了就好,我就知道,他们是冤枉的,他们又怎么可能贩毒呢,这东西,哪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能弄的。”
白培德听着白建国一家放了出来,似乎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白童的视线,在爷爷的脸上扫过。
果真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哪怕爷爷早就说过,跟白建国一家断了来往,不会管这个儿子,可现在,听着无罪放了出来,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那我是不是也请他们过来吃吃饭,压压惊我听人说,在这里面很遭罪……”白建设还在想。
“爸,他们已经回老家了,不会过来吃饭的。”白童提醒着白建设。
这一说,白建设愣了一下。
他似乎这才想起,他们真的跟白建国一家许久没有往来了。
这么多年都没往来,只有白童结婚,才请了她们来一趟,然后就出了这事。
可这也让白建设有一点短短的错觉,以为还是在老家呢。
“行了行了,既然他们都没事出来了,就不要再管他们。这说起来是无妄之灾,可要不是朱淑芳自己贪婪,又怎么会遇上这样的事。”白培德直接将这事给定性:“自私自利、贪图便宜,心中就只有自己的一点小九九,以前窝在老家,只知道窝里横,这出来走一趟,就栽这么大一个跟头,要是还不接受教训,我看这一个多月也是白关了。”
几人说着话,孙淑华和保姆也在后面的厨房做好了晚饭。
平时家中的饮食,也在慢慢的向着清淡柔软的方向进行,但今天白童和蓝胤回家,就格外的多添加了几个菜。
这些菜,都是白童喜欢的。
有一钵辣子鸡丁,一盆水煮鱼,再加上夫妻肺片,白童这一个月都在部队里吃惯了大锅饭,看着这些,都是**大开。
也不是说部队的伙食不好。
可是,食堂的大锅饭,再好有家中好
“吃饭吧,有什么事,边吃边说。”白培德笑呵呵的招呼大家入座。
白童很有孝心的替爷爷挟了一些适合他口味的饭菜,她也没有格外多弄,她可怕爷爷不忍拂她的好意,多吃了一点,影响肠胃消化。
一顿饭,大家也是吃得高兴。
晚饭后,白童、蓝胤陪着爷爷出门散步,也消消食。
这黄昏时份,一路上白培德是遇上不少的熟人老伙计,大家一边跟着白培德打招呼,一边眼光向着白童和蓝胤的身上打量:“哟,白老爷子,这就是你的孙女、孙女婿啊,果真是一表人材,人中龙凤,你老有福了。”
白培德口上谦虚着:“哪里哪里,你家孩子也不错。”
但那高兴的神情,可是溢于言表。
大家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其实自家孩子真的拎出来,赶白培德的这个孙女是差多了,但白老这么给面子,大家也是一团和气。
甚至有人当时就拎着他家孙子的面,提醒着:“你给我向这白童姐姐好好学习,知道不人家可是高考状元,又还是作家,写的书许多人看的…
第1030章 准备回娘家
“是的,我是孙淑华。”孙淑华承认着。
“哎呀,还真是你,我还怕认错了人,好象大变样了。”对方又是上上下下的打量着孙淑华。
能看得出,现在孙淑华的日子过得极不错,一点也不象农村人了,衣着打扮这些不错,手上还戴着昨天白童才给买的玉镯。
“啧啧,这是发财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看你回娘家。”对方称赞着。
孙淑华不好意思的笑笑。
而对方,又把目光投到白童的身上:“这是你的女儿不错啊,长成大姑娘了,还在读书吗”
白童笑笑,算是默认,也没有多说。
总不能在这大街上,对着别人吧啦吧啦,我其实不是孙淑华的女儿,我其实只是她的继女儿
“哎呀,瞧我,关顾着跟你说这些,听说你妈现在病得厉害,你也不回去看看”对方再度向着孙淑华扫了一眼。
这意思,似乎有些感觉,这孙淑华吧,现在在外面发财了,居然都不回家看看了。
“啊我妈病得厉害”孙淑华听着这话,有些心神不宁。
虽然娘家这些提起,都是不愉快的过往,她也许多年没回去了,可现在,听说妈病得厉害,这总该回去看看。
跟这个老乡告别后,孙淑华心神不宁的往家中,白童对她道:“妈,既然你担心,那你回家看看吧。”
两人回到家,白建设也刚好回来了,白童把孙淑华母亲生病的事,跟白建设也说了。
“嗯,应该回家去看看。”白建设是一力赞同。
说起来,他从跟孙淑华摆酒扯证起,他也还真没有看过孙淑华回娘家。
以往不是一家人,他也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回不回去,孙淑华不回娘家,留在这儿多帮忙,白建设自然是更满意。
可现在,他跟孙淑华都已经结婚,而且这结婚以后,跟孙淑华的日子也是越过越满意。
孩子们都不在身边,他跟孙淑华才是互相帮助照顾的人,所谓的孝顺子女不如半路夫妻,这白童再好,也终究是嫁人了,一年回来看望的次数是有限的,整天陪伴在身边的,倒是孙淑华。
而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比他以往的那两个女人,白童的亲生母亲顾娅,还有后来的张成慧,哪一个,不是令他寒了心,而这孙淑华,脾气温和,吃苦耐劳,对他、对白童、对这个家,都是忠心耿耿。
白建设又不是一个分不清好坏的人,再冷的心,也是被孙淑华给捂热。
现在,听闻丈母娘生病,他这个当女婿的,自然是极力赞同孙淑华回去看望。
白建设从跟孙淑华领证结婚,还一直没有见过孙淑华这边的娘家人。
按理来说,他这一次也应该回去看看。
可是,他的厂子这阵子又要调整机器设备,货款也要催收,实在是走不开。
他搓着大掌,想说陪着孙淑华一块儿回去看看吧,可这边厂子丢着怎么办说不陪孙淑华去吧,又感觉不象话,这都结婚这么久了,连丈母娘生病也不回去看看。
他这番纠结为难的模样,白童也看着不忍。
白培德慢吞吞的道:“这确实应该老三陪着你回家看看。”
“不行不行。”孙淑华倒是拒绝了:“这怎么能行,这厂子里这几天设备维修,又要进新的机器,他走了,这不是一切乱成一团糟。”
白童对于这豆腐厂的动作,并不熟悉,她都不在家,怎么可能搞得清这些机器设备维修之类的,她自然也不可能跳出来说,你们去吧,这厂子里,我留着负责就行了。
孙淑华已经是很坚决的对白建设道:“白哥,你的心意我领,我知道你也是想陪着我回家看看,可现在厂子里真的离不开人,你就留在这儿,我一个人回去看看。”
第1031章 这是在外面发财了
孙淑华的娘家,叫孙家沟。
因为处在大山沟下,村子就建在水沟边上,大部分村里人都姓孙,因为得名。
白童跟着孙淑华转了两次车,才走到镇上。
就这样,孙淑华都还很惊叹:“哎呀,这么多年没回来,现在交通这么发达了,转了两次车就过来,以往啊,翻山越岭都不知道要多久。”
然后,两人又坐了一程的摩托车,才隐隐看见那山沟中的孙家沟。
孙淑华一路对白童都是歉意:“童童啊,真不好意思,让你跑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要提这么多的东西……”
白童倒是相当的淡定。
她在部队军训的时候,不知道比这个强多了苦多了。现在提着礼物走一点山路,简直是小意思。
现在已经九十年代后期了,农村的日子,也渐渐的好起来,村中不少人外出打工,寄钱回来,都修了两层的小楼房,看上去,也是象模象样。
孙淑华感觉这一切变化都挺大的,她都差不多十年没有回来了。
对于这莫名出现在村中的外人,那些留守的儿童都以一种打量的眼光看着她们,还是家中老一辈的认出了孙淑华:“这不是孙淑华吗这是回娘家了”
“是的。”孙淑华一一的跟这些人点头,再然后,按着记忆中的地方,向着自家走去。
孙淑华娘家的房子,也是跟着翻新修成了两层楼的小楼房,外面贴着瓷砖,看上去,倒是不错。
“孙福家的,你家来客了……”有人老远就吆喝着。
然后,一个看上去五十出头的妇女,从屋中走了出来。
这妇女,也就是孙淑华娘家的大嫂李永芳。
似乎十几年没见,她也没有变多少,要说变,也就是变得更老些而已。
“大嫂……”孙淑华叫了一声。
李永芳听着她这么一叫,也终于想起了这个是自己的小姑子孙淑华。
这么多年没有往来,李永芳都险些不认识这个小姑子了,她上下打量着孙淑华,看孙淑华穿着体体面面,不象农村人,和她旁边的一个姑娘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副标准回娘家的模样。
这是在外面发财了
李永芳这么想着,主动的向着里面让了让:“还真是稀客,快进来快进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