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妻喜种田:痴傻相公,宠上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鱼二黛黛
说完,脸色微微一变,露出些许讥讽,她撅嘴说
第811章 以后,由你给我做饭(3)
“开心开心,我自然是开心的,这些时日子在府中,本小姐能吃能喝,能玩能闹,今日还吃了这般好吃的年夜饭,我岂能不开心”
沐静璇低笑了一声,眼中一闪而过的只有她自己才清楚的怨念。
邓玉娴又岂会听不出沐静璇是在说反话
但沐静璇都这般说了,她自然也不会傻傻的去揭穿,嘴角微扬,邓玉娴附和道:“如此便好,以往我还惦念着你会在府中住得不习惯,如今瞧着王夫人过得这般好,我便也就放心了。”
“……”
沐静璇眉头一拧,直接抬眸定定的望着邓玉娴,眯眼低声道:“你是故意的吧”
明明知晓她心中所念,还这般说话刺她
“故意什么,我不甚明白”邓玉娴一脸无辜。
“哼哼……”沐静璇哼哼两声,不愿与邓玉娴纠缠此事,便眨眨眼出声道:“从今往后,我的吃食都由你来做了。”
“……”
邓玉娴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望着沐静璇:“王夫人这是在指派我吗”
“怎么你不愿意”沐静璇蹙眉望着邓玉娴,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轻笑了一声,邓玉娴反问:“我应该愿意”
好歹这府中还是她做主的吧
她总是由着沐静璇在府中胡闹,不过是没真正的将她放在心上罢了。
谁知,这沐静璇如意算盘打得好,竟然指派她去做厨娘
诚然……
做顿饭,对她来说小事一桩,也无伤大雅。
但……
有的人惯会得寸进尺,她对她让一分,她便会向你逼近两分。
你若是后退一尺,她便上前两尺。
无疑,沐静璇就是这等得寸进尺之人。
沐静璇被邓玉璇这般冷飕飕的注视着,略微想想她也知晓自己理亏了。
摸摸鼻子,沐静璇硬着脖子强词夺理道:“我不就是觉得你做菜好吃,想多吃几顿吗
第812章 最后赶回来了(4)
从小到大,她想要什么,爹爹便去替她将什么寻来,她从未像如今这般,想要什么都得去看邓玉娴的脸色。
沉默了一瞬,沐静璇蹙眉道:“且回院去,谁喜欢她做饭吃来着。”
不就是几顿饭吗
她不吃便是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回到院中,邓玉娴望着外面飘着的蒙蒙细雨,低声感叹道:“这耀城的天气,不是大雪便是细雨,真是难得有放晴的时候。”
画儿闻言,捂嘴一笑,低声道:“夫人,你是在耀城待的时间太短了,其实呀,只要年关一过,过不了小半月,树枝就要开始冒新芽儿了。”
“是吗”邓玉娴眼底是闪过一抹光亮。
只要这般恶劣的天气能早些结束,她心底便是高兴的。
又去陪了孩子大晚上,给了三位奶娘一人五两银钱,就当是讨个好彩头,也盼着来年几位奶娘能待她的孩子用心些。
夜,萧瑟暗沉。
邓玉娴躺在床榻之上,辗转难眠,与之辗转反侧之人还有沐静璇。
她真不知晓自己究竟是如何了。
为何会这般……想要王冲回来陪陪她,哪怕是陪她说说话也好!
她觉得,她虽不爱慕王冲,但好歹王冲是她肚子里孩子的亲生父亲,是她唯一的男人啊!
除夕夜,作为男人的他,难道不应该回家陪陪自己的孩子夫人吗
冷哼一声,她想到段梓霄也没回来,便鄙夷的嘟哝道:“男人果真没有一个好东西!”
“娘子,可是在责怪为夫回来晚了吗”一道低沉的声音宛若惊雷乍起,沐静璇愣了一下,抬眼望去便见王冲不知何时,竟然已经站在她的床榻不远处了。
眼底闪过连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惊喜,瘪瘪嘴,她脸色一沉,冷嗤着说:“谁愿意责怪你,你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想回来便回来了,与我何干”
&nbs
第813章 他瘦了(1)
翌日一早,邓玉娴醒来之时,才动一动自己的身子,就发现自己禁锢在一个宽阔的胸膛前。
愣了一瞬,她猛地抬头,望见的便是段梓霄略显沧桑的脸。
许是这些时日,段梓霄是真的太忙了,他连脸上的胡渣都没来得及出来。
提前将事情处理妥当便快马加鞭赶在最后时刻回来陪邓玉娴过年。
段梓霄面容瞧着虽很硬朗,却也透着疲倦,更要命的是——邓玉娴发现段梓霄竟然瘦了许多。
眼底闪过心疼,邓玉娴抬手摸摸段梓霄下巴处的胡渣,不太长,却很硬,着实有些刺手。
她蹙起了眉头,将娇嫩的小手搭在段梓霄的下巴处摸了起来。
其实,段梓霄面润如玉时是极其俊逸的,面上干净俊朗,五官轮廓棱角分明。
但此时,长出了胡渣,也不觉得邋遢,反而给人一种很成熟稳重的感觉,很安心,也很……心疼。
视线慢慢向上移,邓玉娴很清楚的注意到了段梓霄眼下的乌黑,想必……这段时日,段梓霄就没好好歇息过吧
心底说不出的心疼,邓玉娴轻叹了一声,将脑袋埋入了段梓霄的胸膛,像是要将自己身上的体温传达给他一般。
“娘子,别动,让为夫好生抱一会儿。”话语间,段梓霄的手臂慢慢收紧。
邓玉娴呼吸一窒,低声嘟哝道:“是我将相公闹醒了吗”
说着,邓玉娴又动了动身子,伸出手臂回抱着段梓霄的腰身。
段梓霄轻叹了一身,抬手抚上邓玉娴的后脑勺,轻轻用力将邓玉娴的脑袋准确无误的扣在心口上。
耳边全是段梓霄狂热的心跳声,邓玉娴耳根瞬间泛红,心底比蜜甜。
“为夫早就醒了,只是想多抱着娘子多睡会儿。”段梓霄清冽低沉的声音缓缓响起。
邓玉娴眨眨眼,嘴角的笑容如何都抑制不住
第814章 他唤我娘亲(2)
在府中,邓玉娴面上瞧着虽与沐静璇不对付,但实际上,只有她们二人心里清楚,在彼此的心中,她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她们已经从从最初的水火不容到后面的浪潮热风争锋相对逐渐变成现在的不屑一顾中又隐隐夹着些许关怀。
这种感觉说不上来好或是不好,但总是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回到霄娴居,邓玉娴竟不知晓段梓霄何时竟将孩子们都带回了屋子,而几个奶娘早已不知所踪。
而段梓霄正将孩子们全都都放置在床榻上趴着,做着一副整装待发的模样来,段梓霄却伸手拍着几个孩子的小屁屁,嘴上还说着:“来,孩儿们,赶紧跑起来,谁赢了,日后爹爹就教导谁习武练剑!”
说得谁愿意跟他习武练剑似的。
“……”
邓玉娴一脸无奈的捏了捏额角,很是无语的走上前去,见几个瞪着圆鼓鼓的眼睛望着她的几个小娃娃,邓玉娴由衷的说:“相公,孩子都还小,你就别为难他们了,他们此时可还不懂何为习武练剑呢!”
“不是说孩子已经会爬了吗为何他们现在无动于衷”段梓霄顿了顿,一脸困惑的认真询问道。
不能够啊!
他段梓霄的种不该这般脆弱的。
邓玉娴立马翻白眼,她走过去,亲手解救了她三个可爱又聪慧的孩子,她边替孩子将小被子拿过来裹好,边对段梓霄说:“孩子还小,还请相公高抬贵手,莫要这般折腾他们。今天大年初一,相公以往也没多少时日陪着孩子们,今日若是无事,便好生陪陪孩子们吧!”
“好。”段梓霄毫不犹豫的点头。
邓玉娴轻哼了一声,将芳雅裹好放置在一边,才伸手出去准备把翘着小屁股趴在床榻上的炙铭接过来。
谁知,炙铭竟
第815章 初春刚至(3)
炙铭却毫无所知,他抬眼望着邓玉娴继续呵呵霄,嘴里反反复复的说:“娘亲……娘亲……”
像是刚学会一样东西般,炙铭此时只会说这两个字,便有些乐此不疲的一直叫着。
邓玉娴此时一整颗心都化作一滩雪水,毋庸置疑,若是此时有人问她,在她心里最重要之人是谁,她一定会说是儿子,完全没有段梓霄什么事儿。
段梓霄见不远处的两母子热情的互动着,心底有些泛酸,觉得自己多余了。
余光一撇,落在还未裹着小被子的芫儿身上,他这才发现,原来多余的不仅仅是他一人,他……并不孤独。
认命般的,段梓霄一把将芫儿捞进了怀中,拿着一边的小被子,照着邓玉娴方才的动作将芫儿包裹起来。
他边动作还边幽怨道:“哎,女儿啊!咱们父女都是可怜人呐,你娘亲此时被那小子灌了迷糊汤,已经不认识咱们父女了呢!”
这时,瞪着大眼睛的芳雅,哇的一声闹了起来。
“……”
好吧,其实真正多余的人是她才对。
芳雅闹起来,不将另外两个也闹起来,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任由邓玉娴怎么轻声细语的哄着都没用。
一番折腾之后,三个小的都哇哇哇的哭起来了。
邓玉娴哄不来,干脆也不哄了,没多久,芳雅便哭过头了累得睡着了,其他两个也慢慢的消停了。
段梓霄捏捏额角,苦笑了一声说:“为夫算是见识到了,我们赫连家的儿女,就没有会输的,你折腾他们,他们更会折腾你!”
“噗……”邓玉娴突然噗呲一声笑起来。
她斜睨了段梓霄一眼,压低了声音说道:“若是再过十年,相公再将这句话给几个孩子说,他们一定会说是传承
第816章 藩王造反(4)
但,信件的内容在脑中过了一遍之后,邓玉娴便如身临其境般,苏洛云身边所发生之事便很清楚的出现在她的脑海中。
迎着春风,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所有变幻,不过二十日之间。
不知晓段梓霄何时回来,邓玉娴在府中,唯有将段府守好,照料好沐静璇人,也让王冲无后顾之忧。
随着春风而起的,还有城中的一家名叫醉仙阁的酒楼,酒楼里的饭菜极有特色,且食材精细,做出来的菜品也让人赞不绝口。
这不……
才开张没多少时日,这酒楼便已人满为患,着实赚了不少银钱。
邓玉娴好生欢喜,而从青岩镇运送出来的第一批药材也送到了段府。
仿佛一切都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段梓霄离家时间越多,邓玉娴的心底便越是没底。
这一日,邓玉娴刚练剑回来,就见两个婢女脑袋凑在一起聊天打趣。
“哎,你听说了吗据说平西王造反了。”
一个婢女压低了声音还说,颇有些得意。
另一个婢女眨眨眼,一脸茫然的询问:“平西王,便是才高八斗的王爷吗”
“那当然了,早些年便有传言说平西王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只是……这一遭入了歧途,也不知晓平西王然后魂归何处了。”
“别乱说话,若是让人听见了,脑袋不够你砍的。”
一个个丫鬟瑟瑟发抖的出声道。
邓玉娴却是抬脚离开了,已经有藩王谋反了,那么浑水摸鱼之事,应当已经开始了吧!
就像是打仗一般,一方战役已经打响,另一方高相呼应,也开始起兵。
一时之间,四方藩王揭竿而起,都想要推翻腐朽不堪的朝廷。
近日来,百姓中混入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暗卫,他们极其善于伪装,他们扎根在人群中,将当今皇帝所为卑劣之事,对百姓层层压迫之事,赋税年
第817章 出兵却按兵不动(1)
“是,主子!”王冲脸色一禀,连忙应声道。
此时的段梓霄已经接到段梓锦的来信,兄弟二人皆已操控着手底下之人开始浑水摸鱼,激起民愤。
此时南北两方因着天气缘故,庄稼涨势极差,来年定然颗粒无收,即便有些收成也要防着天灾来临,朝廷征收。
大多数百姓食不果腹,哀声连连。
段梓霄便在四处揭竿而起的时候将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收留,年轻的壮汉便加入队伍中,犹武功高强的将领传授武功。
老少妇孺便安顿在大院中,替练武的新兵煮饭洗衣,为了善于管理和照料,段梓霄没让新兵与家人相隔太远,为的也是一个稳定人心的作用。
新兵在紧张的训练阶段,武功高强有了一定战斗力的部下却已经快速的渗透到各个起义的队伍中。
只留下主力还跟在段梓霄身边。
这些年的卧薪尝胆和悉心筹谋,他早已拥有了不亚于一个封地藩王的兵力,但……若与朝中比起来,着实数量有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