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李世民苦笑道:“那几个县令,朕已经将其免职,有韩夫子的法制专栏监督,朕相信我大唐定然一片公正廉明。”

    李世民此话不过是避重就轻,一旦司法独立,对皇权来说,却是极大地限制,而且作为帝王,他本身就是靠生杀大权来威慑朝臣,如果失去了生杀大权,需要法家来审判来决定生死,那皇权再无威慑之力,这些都是李世民所不能接受的。

    墨顿见状,连忙岔开话题道:“对了韩夫子,不知刚才的案件可曾已经查清!”

    韩正闻言叹息道:“还不是赌坊逼债,赌徒卖妻卖女,逼入青楼还债,天下那个赌坊青楼没有这等血债!”

    作为一个眼中揉不进沙子的法家人士,在他看来大唐各个角落有太多违法不公之处,而他却无能为力,唯有墨家村才是一片净土,让他心神安静,这也是他不惜一切也要守护墨家村原因,甚至在墨家村的法治建设中,他要比谁都要用心,务必做到公平公正,才有墨家村公平公正的气氛。

    李世民顿时脸色一僵,韩正直言不讳,揭开大唐血淋淋的黑暗面,让他脸色极为难堪。

    李世民身后还有年幼的李治和晋阳,墨顿见状连忙岔开话题道:“墨家村能够让百姓认同,全赖夫子公正严明,学生还没有多谢夫子呢”

    韩正顿时露出一丝得色道:“墨子曰: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家村给了法家独立的审判权,法家自然会还墨家村一个朗朗乾坤。对了,这是老夫根据墨家村一年来的案例,改进的村规,还需要让你过目。”

    韩正嘴上说着让墨顿过目,而实际上却拿了很多份,早已经刊印完成的村规,显然并非是只是要给墨顿看的。

    墨顿识趣的递给了李世民和一众皇子,每人一份,大致看了一下,发现这些李义修改的村规和后世的治安管理条例极为相似,所管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极为繁琐,都是一些大唐律法所兼顾不到的地方,但是却是关系着百姓日常的生活。

    墨顿大致翻看了一遍道:“总体上,学生并无意见,可以先拿给村民大会通过,试行一段时间之后,若无问题,就可以施行了。”

    韩正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对墨顿大力支持法家的行为极为满意。

    “为什么交给村民大会通过,以我看,此村规乃是条条入理,乃是治理村庄的上佳之选,直接下令即可了!”李承乾不解的问道,朝廷制定律令历来都是朝堂制定,哪里还有民间决定的道理。

    墨顿耐心的解释道:“墨家村村规制定的目的,乃是管理墨家村,制定的村规村民自己同意之后,对于违反村规的村民进行处罚,他们不会再有怨言,也方便村规的推行,至于试行一段时间,则是在墨家看来,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无缺,时过境迁,因地制宜,皆会有诧异,试行一段之后,如果没有发现问题,那是皆大欢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那如果是日后再发现问题呢”李承乾追问道。

    墨顿毫不犹豫的说道:“韩夫子将会专门负责修订村规,遇到需要改动的条例的时候,则会审时度势再次修改,交付村民大会讨论。”

    “那岂不是朝令夕改!”李承乾心中颇为不赞同道,经常改动政令,乃是为政者最大的忌讳,此乃他多年皇家教育的道理,自然不会轻易被墨顿说服。

    “修改村规大都是一年一次,大多数只是补充不完善的村规,或者是修改不适合的法规,如果对树木修剪枝丫一般,只会茁壮成长,有利无害!”墨顿坚持道,墨家墨守成规最终没落,险些消亡,如今吸取教训,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二人相互争辩,一方面乃是主张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同样也说给李世民听,如果朝堂争辩一般。

    二人一个主张力求稳定,一个是积极进取,谁也无法说服谁。

    李世民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李承乾力求稳定并没有错,如今大唐幅员广阔,一发而动全身,自然以稳定为主,而墨家村只不过一村之地,结构灵活及时调整积极进取,自然也没有错。

    韩正看到李世民一行人离开法院,不由的心中颇为遗憾,李世民到底还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失望,有墨顿的支持,以墨家村作为法家的蓝图,他要让世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法家,一个人人向往的世界。

    “以法治村!”

    “守法、懂法、用法!”

    “有困难找村卫!”

    李世民看着墨家村的街道上,沿街都是这类宣传法治的标语,摇头失笑道:“依我看要不了多久,墨家村就要改名为法家村了!”

    墨顿嘿嘿一笑道:“墨家村依照国法和村规办事,人人以此行事,甚至可以预知对方的行为,只要对方不违背墨家村村规和国法,不用担心受人欺压,受到不公,而墨家村则会逐步壮大,当然法家极为固执和死板,只会按照村规一板一眼执行,所以小子就特意用村民大会可以修改村规,来弥补这一缺陷。”

    “依我看,是你小子为了省事吧!”李世民看了墨顿一眼,这小子离开墨家村一年,而墨家村不但未乱,反而更加人心更齐,想想都不可思议。

    墨顿毫不愧疚的点头道:“这就是法家最大的优点,如今的墨家村的主要精力乃是




第六百九十五章 传承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在墨家村之中,四轮马车业务才是墨家村的主业,只要是四轮马车的业务不倒,墨家村的地位定然会稳如泰山。墨顿首先向李世民展示第二代四轮马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向李世民证明墨家村的实力。

    证明此刻的墨家子依旧在继续发展,没有走下坡路,没有辜负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李世民自然也不希望亲封的天下第一村这么快被打脸,看到墨家村的潜力,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墨顿继续道:“第二代的四轮马车增加了玻璃,在小子看来,却并不完美,此刻的玻璃依旧十分的脆,稍微一碰就会碎掉,在小子的设想之中,如果能够让玻璃如同变得如同钢铁一样强硬,将其镶嵌在四轮马车之上,而玻璃将其镶嵌在车门上,那就更加完美了。”

    一旁的张叔闻言顿时如获至宝,连忙记了下来,喜笑颜开道:“少爷放心,我老张定然争取早日完成少爷的吩咐。”

    李泰仔细想象一下墨顿的设想,这才惊讶道:“现在我终于相信,这款马车并非出自你之手。”

    李世民也不禁讶然的看着墨顿,随即板着脸道:“若无张大匠的功劳,他岂能想到这些,锦上添花,小聪明而已!”

    墨顿顿时一脸尴尬,神情迥然,一旁的李治和晋阳公主,忍不住捂嘴偷笑。

    “锅具作坊呢”墨顿连忙转移话题道,锅具作坊恐怕是墨家村各大作坊之中,亏损最为严重的,毕竟整个大唐打铁的实在是太多了,而且锅具乃是最容易模仿的,一旦大量的低价铁锅出现在市面上,墨家村的锅具顿时销量一滞,大量的积压。

    老张头顿时神色一变道:“回少爷的话,墨家锅具虽然质量上等,但是依旧比不上其他作坊低价的锅具。”

    墨顿不由一叹,锅具作坊的困境他自然知道,否则也不会优先询问锅具作坊。

    “不过,锅具作坊却反其道而行之,做出了更便宜的锅具!”老张头一咬牙道。

    “更便宜的锅具!”墨顿眉头一皱道:“莫非是以次充好,墨家村的招牌可不能砸了!”

    老张头摇了摇头道:“是好是坏,老张也不敢肯定,少爷一看便知。”

    在老张头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东边的一个库房之中。

    “铁平!少爷来了!”随着老张头的一声呼唤,一个精瘦的汉子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铁平乃是墨顿的护卫铁平的亲哥哥,虽然同是一母所生,铁平却和身材高大铁平迥然相反,一身瘦小的他不会丝毫的武艺,平日以打铁为生。

    “铁平!听说你做出了更便宜的锅具!”墨顿凝重道。

    铁平一听,顿时傲然道:“少爷放心,小的做出的锅具虽然便宜,但并未偷工减料。”

    “既然未偷工减料,那为何会如此便宜!”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铁平虽然不认识李世民,但是看其穿着便知非富即贵,更别说还有少爷亲自陪同,能让少爷亲自陪同上一次可是韩铁面,当下不敢怠慢,连忙回答道:“回贵人的话,那是因为,小人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做出往日十天才能打造出来的锅具。”

    “当真”李世民顿时惊呼道,一脸不相信的看着身材瘦小的铁平。

    在众人怀疑的眼神之中,直接拿出一个圆形的铁板,放在一个磨盘一般机械中的一个倒扣的半圆模具上,随着在铁平的指挥下,足足三头牛同时发力,用力的转动磨盘,众人惊奇的发现。

    原本的圆形的铁板竟然飞速的旋转之中,很快被这个类似磨盘的机械磨压成铁锅的模样。

    “这就成了”

    李世民惊讶道,他就是再不食人间烟火,也知道铁锅乃是模具铸出来的,而且需要敲打多次才能完成,而铁平所造出来的铁锅根本没有这个流程。

    “对



第六百九十六章 温室
    “恭喜墨兄,墨家村后继有人!”

    转身走出厂房,李泰立即出声恭喜道。

    几乎所有人都只能看得出来,当墨顿看到机械的那种惊喜。

    墨顿哈哈一笑道:“只是简单的机械而已,日后能够成就多大,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墨顿并没有掩饰,直接承认,如果没有意外的话,铁平就是未来顶替老张头的位置之人。

    “不就是造个锅么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李治不服气的说道。

    墨顿见状这才发现,进入研发区之后,李泰和李承乾还能看懂,而李治和晋阳公主,倒有些闷闷不乐了。

    “晋王殿下,莫要焦急,我等接下来要看的相信晋王殿下定然很感兴趣。”墨顿卖个关子道。

    “是么”李治这才略感兴趣。

    一行人在墨顿的带领下转过一个弯,顿时一阵刺眼的光芒反射过来。

    “怎么这么刺眼!”晋阳公主连忙捂着眼睛惊呼道。

    然而他却没有发现睁大眼睛的众人,早已经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情景!

    “晋阳公主,可以睁开眼睛,相信你定然喜欢这里!”墨顿柔声道。

    晋阳公主这才将信将疑的放下小手,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禁惊讶的张大了翘嘴。

    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一片两间房大小的玻璃温室,温室中种满了绿色菜园,而刚才的反光正式温室外面的玻璃反射来的刺眼的光芒。

    “这是黄瓜!寒冬腊月,在墨家村竟然会有黄瓜”李世民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青翠的藤上,挂着的修长的黄瓜。

    “这是韭菜!”

    “这是豆角!”

    一个个夏天常见的蔬菜,竟然出现在寒冬腊月,而且出现在墨家村最为严密的地方。

    “要是大司农在此,定然欣喜若狂!”李世民喃喃自语道。

    “墨家是怎么做到的”李承乾问道。

    众人隔着透明的玻璃,看着温室中绿意盎然,不禁心中疑惑顿生,菠菜乃是波斯传过来、墨家村的绿植乃是南方的不落叶树众人也能理解,然而眼前的黄瓜,豆角韭菜,都乃是夏天之物,断然没有在冬天出现的道理,而此刻这一切竟然诡异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墨顿卖个关子,伸手邀请道:“陛下和几位殿下,进入其中,便可恍然大悟。”

    “我要去,我要进去!”晋阳公主和李治争先恐后道,李泰和李承乾自然也一脸的好奇。

    墨顿打开温室的大门,李世民走了进去,顿时感觉一阵热气扑面而来,心中顿时有了隐隐约约的猜测,而李治和晋阳公主早就迫不及待在温室看来看去,犹如好奇宝宝一般。

    “莫非是温度”李承乾眼睛一亮道。

    李泰摇了摇头道:“以我看,最大的功劳应该这透光的玻璃吧!”

    在李泰的目光所及下,只见温室的顶层玻璃,有很多小水珠凝结,和他验证云层的实验极为相同。

    墨顿点头道:“二位殿下都对。蔬菜想要生长,其一是温度,其二是光照。去年之时,小子发现如果绿植放在温暖的暖气房中,即可度过寒冬,但是却几乎停止生长,其因就是缺少阳光。

    所以小子就突发奇想,如果我能在冬季将温度和阳光同时聚集到一个地方,那是不是就能让种子发芽生长!”

    众人不由自主的看着面前从透明玻璃中照射进来的阳光,墨顿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原本这一切的设想只能为空,直到透明的玻璃出现才让小子的设想变成现实。”

    李世民点了点头,透明的玻璃不但可以照射进来阳光,同样也将外界的寒冷挡住,在这温室之中,温度适宜,阳光充足,种子发芽成长的因素全部都具备,才有眼前的盛况。

    墨顿伸手栽了几个黄瓜,一直紧随其后的庞德早有准备的端出来一盆清水,仔细洗干净之后,墨顿递给李世民等人

    “咔嚓!”

    李世民咬了一口黄瓜,顿时新鲜的黄瓜冲刺整个味蕾,李承乾和李泰的吃相还算稳重,而李治和晋阳公主早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在寒冬腊月,能有新鲜的瓜果吃,这可是极大地享受。

    李泰吃完整只黄瓜,顿时身心舒畅道:“本以为,在寒冷的冬天能够吃上菠菜已经是享受了,可是谁能想到墨兄还有这手本事,竟然能够在冬日内种菜,日后我等在冬天有福了。”

    李世民看了看眼前的玻璃温室,冷笑道:“你以为你吃的这根黄瓜便宜么,单凭这么多大块的玻璃,这个温室恐怕造价不菲吧!

    李泰顿时一滞,玻璃在长安城的价格可以参考眼镜和解千愁,但但架设这一个温室所用的玻璃,至少值几百贯。夏天的时候,黄瓜一文钱可以买几斤,而现在,恐怕将这些蔬菜放到长安城贩卖,一百文一斤也有人抢着要。

    想到这里,李泰不由自主的回味了一下刚才的美味,这么算来,他刚才至少吃了几十文钱了。一旁的李承乾一算也吓了一跳,连忙将未吃完的黄瓜偷偷的塞给李治,立即毫不犹豫的填到嘴里,胡乱嚼了几下,吞了下去。

    墨顿顿时



第六百九十七章 墨家新村
    走出研发区,几人登上观光马车,立即前往工业区。

    “此乃墨家村的粮仓,墨家村如今急速扩张,已经占用了不少良田,将来墨家村的粮食产量定然持续降低,为了墨家村的稳定,这些粮仓至少三年的储存足够墨家村三年食用的粮食。哪怕是墨家村的危机,小子都没有动这些粮食的主意。”墨顿郑重道。
1...188189190191192...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