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墨顿接着道:“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这才得以渡过漫长的一夜。”

    “这些刺猬真聪明!”武媚娘这才欢喜道。

    “墨圣观察到这一幕,不禁喟然叹曰:近则伤人,远则伤己,一远一近,道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武媚娘看向远方的拱桥,顿时若有所思。

    墨顿点了点头道:“何止人如此,百家也是如此,我们诸子百家每一个都坚持自己的学说,如同一个个刺猬一般,如果两家过近,定然会纷争不断相互刺伤,而无论哪一个学说亦是独木难支,需要百家联合方可探索无穷无尽的知识海洋。”

    “师傅高论,徒儿明白。”武媚娘心有所悟道,墨家和诸子百家之间如同刺猬一般相互伤害,有彼此离不开对方,然而墨家三脉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像这样保持着距离也未尝不是正确的。

    墨顿看了看若有所思的武媚娘,露出一丝狡黠道:“既然为师已经传授给你了墨家距离一道的学说,为师就要给你布置一个任务。”

    “啊!”武媚娘顿时脸色一苦,没有想到到了最后师傅还是给了埋了一个大坑。

    “怎么,不愿意”墨顿冷哼道,前几次他虽然布置了任务,不过武媚娘在长乐公主的帮助下,投机取巧了不少,这一次的任务恐怕谁也帮了她。

    “还




八百一十八章 木尺之争
    墨顿授徒之时乃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未避讳任何人,墨家子公开授课,自然有不少人侧耳倾听,武媚娘离去之后,顿时墨家子曲江桥边授徒的消息立即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墨家子授徒”

    长安城各界大感兴趣,墨家子的名声可以说在长安城之中大名鼎鼎,层出不穷的墨技造就了墨家子的大名,若是寻常人能够学到他的一招半式,恐怕就会受益终生,顿时不少人都纷纷打探墨家子授徒的内容。

    “距离之道。”

    “火烧水激之法!”

    “热胀冷缩!”

    “刺猬法则!”

    “精准,便携的尺子作为课业!”

    ……………………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墨家子的授徒的经典内容传遍了长安城,顿时整个长安城一阵惊叹。

    众人纷纷大呼过瘾,墨家子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就连授徒的内容也都如此精彩,非但闻所未闻,让他们大开眼界,更是教育性和趣味性并存,而且浅显易懂,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精通诗书之人都能听懂,而且大有收获。

    “想当初,墨家子弱冠之年收一个十岁女童为墨家首徒,几乎成为长安城的笑柄,人人认为墨家子不配为师,而如今看来,这等的教学质量恐怕天下有谁能及。”长安城中,一个老夫子感叹道。

    他从事教书一辈子,在他的教鞭下走出了一个有一个的优秀学生,然而看到墨家子的教学内容也不禁为之折服。

    从宏观的距离的测量,到围观距离的应用,再到人性距离的考究,简直是一场何等精彩的授课,更别说还有一个注定会惠及天下的课业,更是让这堂课增加了几分趣味和意义。

    “现在我等倒是羡慕武媚娘,一个十岁的女童竟然能够得到如此名师,是何等的幸运!”一个青年艳羡道。

    名师难求!此乃天下公认,再加上墨家子几次授课的内容传出之后,更加坐实了墨家子有资格为师,然而墨家如此好的资源竟然被一个小女孩所占据,这让天下一些自命不凡之人情何以堪。

    “女子又如何墨家子曾经当众表明,女子亦可执掌墨家。”一个妇人不服气道。

    “女主墨家,怎么可能”青年摇头耻笑道。

    “怎么不可能墨家子行事,我等又岂能窥透!”老夫子摇头道。

    所有人不由一阵沉默,纵观墨家子行事,几乎都迥异于世人,然而每一次都让世人大跌眼镜,而这一次墨家子选择女子为继承人,既让众人觉得不可能,然而按照墨家子的以往的事迹,在墨家子的手中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长安城百姓对墨家子师徒授课的内容议论纷纷,自然而然也传到了李云的耳中。

    “难道相里氏一脉竟然要沦落到一个女子来掌控。”站立在李云身边的老仆人一脸惊怒道。

    在他看来,墨家子专研墨家墨技已经是偏离了上古墨家的理念,而此刻墨家子竟然准备将相里氏一脉传承到一个女子的手中,更是让人惊世骇俗,自古以来,还没有哪一个诸子百家有女子来执掌的先例,而墨家子恐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墨家子不过是弱冠之年,武媚娘也不过是一介稚童罢了,现在下结论恐怕也为时过早。”李云摇头道。

    老仆人冷哼道:“为时过早,你且看墨家子的授徒内容,何尝不是精心培养接班人的打算,此事恐怕是**不离十了。”

    李云摇摇头道:“就算让一女子执掌墨家村,那也是墨家子的问题,与我们何干”

    老仆人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李云,厉声道:“少爷,怎么说墨家村也是墨家相里氏一脉,若是让一女子执掌,岂不是



第八百一十九章 折尺
    “精确到厘!”李云不由深吸一口气,开始静下心来开始测量。

    对于墨家子对尺子所要求的精确度,他可大有知己的感觉,越是能工巧匠,越是对精度要求极高。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可不是简单的说说的而已,尤其是像修建拱桥这种高难度的工程,对于测量的精确要求极高,往往一个小失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损失。哪怕是已经有工匠精确测量好,他还是亲自测量一遍这才放心,这才保证拱桥的质量。

    一丈等于十尺,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十分,李云再三确定,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力求做到精确无比。

    “一分等于十厘!”然而当李云精确到厘的时候,顿时愣在那里,因为唐朝都分为大尺和小尺,李云所用的标准乃是大尺,饶是如此大尺的一分也只是相当于后世的三毫米到四毫米左右,这么短的距离根本无法再精确到十厘。

    “果然没有这么简单!”李云心中一叹,他就知道墨家子所出的题没有那么简单,要想精确到十厘是一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强行划分,最后恐怕会毁掉这把尺子,根本看不清刻度。

    “子墨子曰:中,同长也。既然没有办法精确到每一厘,不过却能精确到第五厘。”李云灵机一动道,只要精确到第五厘,如果需要再精确的刻度的时候,就可以目测到最为接近的长度了。

    当他亲自在每一寸的中间刻上第五厘的标志的时候,看着一个个精确的刻度,心中顿时豪情大发,这可是他所用过精确度最高的尺子。

    这种尺子对于墨家子弟来说,可以说是无价之宝,有如此精确的尺子,他可以精确的丈量世间万物,心中顿时有种天下万物了然于心,尽在尺寸之间的感觉。

    “接下来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让这把木尺可以只手掌控。”李云看着面前比他高出许多的木尺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三个要求已经完成两个,剩下的就是最为困难的部分了,如何让一丈长的木尺可以在只手之间掌控,李云看着面前一丈长的木尺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

    原本当他手持三尺长的木尺的时候,还不觉得这个课业有多大的难度,然而当一丈长的木尺放在他的面前,这才让他郑重起来。

    说实话,一丈长的木尺在实际运用之中十分常见,一些大型器物测量的时候,都是需要如此长的木尺,原本的他还没有觉得有什么,然而当他在结合墨家子的要求,这才发现如果真的制造出来墨家子所说的那种尺子是何等的方便。

    “墨家子是如何办到的!”然而很长时间过去了,李云依旧没有丝毫的头绪,无论他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如何将一个一丈长的尺子变成巴掌大。

    “少爷,依我看,定然是墨家子在胡言乱语,他自己也当众承认,距离是不可变的,一丈长的尺子如何也不可能变成巴掌大。”老仆人在一旁安慰道。

    李云颓然的摇摇头道:“墨家子虽然说距离不可变,然而我等却改变现状改变距离,绕远路的可以修桥修路,路程远的可以提速车马,让更短的时间行驶更长的道路。而想来墨家子的出题的意图也在如此!”

    老仆人不禁默认,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慰李云,毕竟墨家子既然给自己的徒弟出题,那定然是心中已经有了腹稿。

    然而过了良久,李云依旧毫不头绪,按照他所学的知识,根本没有一种办法可以办到。

    “看来我还是太过于自命清高了,原本以为能够和墨家子一较高下,现在看来,恐怕连墨家子的徒弟也不一定能够胜过。”李云越想越是生气,忍不住勃然大怒,愤然将手中的制作好的木尺摔在地上。

    木尺足足



第八百二十章 卷尺
    “看来师傅的气还是没消呀!”武媚娘看着手中的狭窄的一分距离,不由苦恼道,她自然遇到了和李云同样的难题,一分的距离实在是太短了。根本无法分为十厘。

    既然不能清晰明了的划分十厘,武媚娘灵机一动,很快的想到了和李云同样的方法,直接在一分之间去中点,将第五厘标识出来。

    “师傅以为,这就能难道我么”武媚娘一脸得意道。

    然而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她遇到了同样让李云发狂的难题,如何让一丈长的木尺变成只手掌控。

    “这怎么可能”武媚娘简直是简直是头皮发炸。

    一丈变成手掌大小,这怎么能办到武媚娘怎么也想不出来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可是她又有股偏偏不服输的尽头,一遍一遍的将自己关在房中,不停的实验着,可惜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然而这一切墨顿都看在眼前,根本没有给她提供丝毫的帮助,全凭武媚娘自己一人在那里摸索。

    “你这样给媚娘的任务是不是太难了!”长乐公主忧心忡忡的站在墨顿身边道。

    墨顿摇摇头道:“日后墨家村所面临的苦难要比现在难太多了,如果连这一点难题都解决不了,未来如何执掌墨家村。”

    一旁的长乐公主不由的叹了口气,世人皆猜测武媚娘未来执掌墨家村的可能性,唯有长乐公主将一切看在眼中,墨顿从来没有说谎,从一开始就是把武媚娘当接班人来培养的。

    “这一次,师娘也帮不了你了”长乐公主看着心无旁骛的武媚娘无奈的叹了口气。

    很快整个墨府都知道了武媚娘的难题,一个个有心相助,可是却有心无力,最后只有尽可能的照顾好的武媚娘。

    “媚娘,喝口茶吧!”福伯将一杯刚刚泡好的茶水放到了武媚娘的身旁。

    武媚娘点了点头,头也不抬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水就准备嘴里倒,福伯连忙拦下,等茶水凉了之后,看着武媚娘喝下这才摇头离去。

    “媚娘,吃饭吧!”鱼婶早已经得到了福伯的吩咐,等待饭菜都不热了这才端了上来。而且直接摈弃了她最擅长的鱼羹,以防让武媚娘吃得太急被鱼刺卡住。

    “多谢,鱼婶!”武媚娘三下五除二的将饭菜吃完,继续去实验。

    “媚娘,该休息了!”紫衣再三相劝,武媚娘勉强的放下手中的课业,沉沉入睡两个时辰,又突然起身,再次苦思冥想。

    一连几天,武媚娘始终一筹莫展,对墨顿的课业还是毫无头绪。

    就在此时,许婶走了进来,看到依旧如痴如醉的武媚娘心疼道:“媚娘先休息一下吧,眼看就要入夏了,让许婶给你重新制作几身夏衣吧!”

    武媚娘机灵活泼,在墨府之中人人都喜爱,许婶此次前来帮助武媚娘做夏衣,一方面是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去年的衣服早就不能穿了,二来也正好让她趁机休息一番。

    “多谢许婶!”

    武媚娘这才抬起头,从苦思冥想之中恢复过来,乖巧的起身,任由许婶给她丈量身体。

    “媚娘,果然长高了不少”许婶一边丈量,一边赞叹道。

    武媚娘自从拜师墨顿之后,就一直在墨府之中生活,没有之前在武府的苛待,身体长得很快。

    “腰围一尺半!”

    许婶拿着手中的一个软绳,放在武媚娘的腰围之上熟练的一比量,在拿着软绳在尺子上比较之后,这才郑重报出一个数据来。

    接下来,许婶继续忙碌个不停,腿,脚踝,胳膊,颈围都一一丈量,自从墨顿将体恤、皮带、裤子等后世常见的衣物制作出来以后,长安城的制衣界立即掀起了一场新式制衣的潮流,丈量精确,衣着合体,尤其是女性凸显身材的新式制衣方法快速推广。

    这种新式衣服被统称为墨服,远比之前宽大的衣服受欢迎,而且正在飞快的占领市场。

    墨服最坚定的支持者当然要数墨家村,所有人的墨家人士都带头穿方便舒适的墨服,在这场墨服的风暴之中,引领潮流的当数墨顿的御用裁缝许婶无疑,每当许婶裁剪一款墨服,总会引起众人的追捧。

    许婶细致的为武媚娘丈量的身材,却没有发现武媚娘眼神却直勾勾的盯着缠着自己身上的长绳。

    “师傅,我终于明白了!”武媚娘突然喜极而泣道,一丈长的木尺子自然无法折叠,但是如果制作尺子的材料变成了软的,那岂不是就可以轻松的将一丈长的尺子握于手掌之间。

    “这孩子,是怎么了”许婶看到武媚娘流泪,连忙心疼的安慰道。

    武媚娘虽然还是十多岁的孩子,还是很快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连忙擦干泪水,破涕而笑道:“谢谢你,许婶,等我做出一把即精确,又可软的尺子,许婶就不用这么麻烦了。”

    “那许婶可等着媚娘的好消息了。”许婶一脸欣慰道。

    武媚娘有了灵感以后,顿时意气风发,她是墨家村中,那可谓是极为得宠,所到之处,自然会一呼百应。

    “我要最好最紧密的布绳,而且要编织成一指宽五厘厚的条状绳子。”武媚娘直接向墨家村要求道。

    墨家村自然也对墨顿的课业早有耳闻,听到武媚娘的吩咐之后,立即集思广益不过一天的时间,几条一丈长的条状布绳就已经送到了武媚娘的面前。

    武媚娘看着面前的布绳,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墨家村高超的工艺下,这个布绳极为细密,而且柔软度适中,极为契合她的要求。

    随后,武媚娘拿着布绳直接的杀到了墨刊,向墨三要求道:“三叔,我要墨刊最好的油墨。”

    对于武媚娘这个要求,墨三自然毫不疑问的满足。

    各种条件已经满足,很快一个一丈长,精确到厘,卷起来刚刚一掌之握的布尺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

    “媚娘,你真厉害!这一次一定会让少爷刮目相看。”许婶一脸欣喜的捧着这个布尺,她平时丈量衣服,往往都是用长绳量了之后,再用木尺测量数据,有了这个软的布尺,她就可以轻松的丈量衣服,再也不用担心出错了。
1...226227228229230...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