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孔颖达不禁微微颔首,这就是他最为欣赏韩政的地方,韩政作为法家遗风,却始终刚正不阿,哪怕是寄居墨家村,却并不会偏向墨家丝毫。
“可惜所谓的专利之法对儒家来说并无益处,韩兄,对不住了!”孔颖达心中一叹,有了专利之法,墨家注定要一飞冲天,儒家不可能不往里面掺沙子。
“至于专利之法,老夫还有还有一些意见想要咨询儒家!”韩政突然郑重的向孔颖达请教道。
“儒家!”孔颖达不由一愣,诧异道:“韩兄恐怕是问错人了吧!专利之法可和儒家没有干系吧!”
韩政昂然道:“非也,世人皆认为专利之法只利于墨家和医家,然而韩某看来,收益最大的非儒家莫属。”
“儒家收益最大?”孔颖达不禁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韩政,任谁都知道专利之法乃是墨家子专门为墨家和工匠而提出的,其他百家也不过是顺带沾点光而已,怎么到了韩政的口中竟然儒家竟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韩政点了点头道:“不错!所谓专利乃是个人独创所拥有的专属权利,然而一个工匠穷其一生恐怕也无法拥有一项专利,然而对于文人来说,有一样东西却可以申请专利,那就是著作权。”
“著作权!”孔颖达脑中不由轰然,瞬间领会韩政的意思。
要论独创,文人的诗词歌赋、文章不都是前人未有独创之物,整个大唐每年涌现出多少诗篇和文章,哪一个文人没有几篇诗词,一旦这些著作权得到了保护,有了收益,这对文人来说,是何等好消息。
“著作权的灵感,老夫也是来自于墨刊的稿费,每次老夫在法制专栏上投稿,墨家总会第一时间给韩某发放一笔不菲的稿费,试问老夫的投稿尚且如此,天下文人诗稿,文章如果被人采用,是否同样如此,然而当老夫了解之后,才发现文人辛辛苦苦呕心沥血创作的诗篇和文赋,被编撰成册任意贩卖获利,除了墨家印书局正规一些之外,其他的书局根本毫无顾虑,肆意的侵犯文人的著作权。”韩政朗声道。
墨顿顿时义愤填膺道:“小子的诗篇倒不用说了,就连呕心沥血写的《梁祝》墨刊仅仅卖出了十万本,而其他书局足足卖出百万本盗版。”
虽然知道墨顿是在和韩政一唱一和,但是孔颖达却无法反驳,现如今文人无论才华多高,写出了的诗篇除了获得名声之外,其他的并无任何收益,如果专利法将著作权包含在内,文人将会名利双收,立即会得到天下文人的拥护,他如果公然反对专利法,则会受到千夫所指。
“墨家子好算计!”孔颖达心中一叹,墨顿用著作权将儒家牢牢拴在同一条船上,如果儒家不赞同专利法,自然也会否决自己的著作权,墨家和工匠的秘技可以保密,损失并不大,然而文人的诗词却是扬名的利器,如果失去了著作权,那可是损失惨重。
“那以墨侯看,诗词文章的著作权应该享有多长时间,莫非仅仅是二十年!”孔颖达忍着不快,问道。
墨顿见状,顿时知道孔颖达已经答应合作,不由露出一丝微笑道:“诗词歌赋和墨家秘技不同,墨家秘技乃是天地本身存在的,只是我等侥幸抢先一步发现而已,而诗词歌赋则是自己创作而来,如果我等创造一首诗词藏着,就是一百年一千年也不会出现相同的诗篇,所以在下人为无论是谁创作的诗词,其著作权就归其终生所有。”
孔颖达看到墨顿如此抬高文人著作权,这才露出满意的神色。
然而孔颖达并不满足于此,郑重道:“仅仅是终生所有孔某认为并不合适,如果有人才华横溢,写下不少诗篇文章,却突然英年早逝,或者一篇恢弘巨著往往会耗尽文人一生时间,最后享有的著作权的时间还不如墨家秘技的二十年,孔某认为文人的著作权可以由其后代继承,世世代代所有。”
孔颖达的算盘打得不可谓不精,如果后人能够享有先人的著作权,而文人之中,最宝贵的著作权就要数孔圣的四书五经,如果孔家能够从四书五经之中获取收益,曲阜孔家可以说瞬间盖过了墨家村。
韩政却摇头反驳道:“不可,我等制定专利法,一方面是保护创造者的利益,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弘扬秘技和文化,如果著作权被后人世世代代终身所有,又岂利于推广和交流,那岂不是和我等的初衷相违背。”
孔颖达不由脸色难堪,顿时知道自己的小算盘被韩政识破。
墨顿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不如我等折中一番,墨家墨技的专利权依旧是二十年,而文人的著作权由其终身所有,其后人拥有其死后五十年内著作权,五十年后,则归于公共所有,成为我华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一份子。”
“终生拥有及死后五十年!”孔颖达微微颔首,这个条件和墨家的专利权比起来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他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也无话可说,而且就算是他不答应恐怕也是无济于事,天下的文人如果听到了这个消息恐怕会立即舍弃孔家,站在了墨家子这一边。
“好,此事老夫就代替天下读书之人应下来了。”孔颖达郑重道。
“好,既然如此,那老夫依此条例编撰的专利法,来日大成之时,到时候,还希望孔兄多多斧正。”韩政爽朗道。
对于他来说,此专利法乃会是历代律法的空白,他如果能够将其补全,那就是代表法家进一步完善。
专利法一出,将会是儒墨法医四家的共赢。
第九百五十二章 一字千文
随着专利法制定的消息传出,长安城众人还不以为然,然而著作权的消息传出之后,长安城的文人和士子一片欢呼。
“著作权”
不少文人不由一脸傲然,这是天下文人梦味以求的权利,一直以来众人写诗主要目的是为了扬名,根本没有一文钱的收益,普通文人也就算了,哪怕是墨家子如此惊艳的诗词,也是同样如此。
然而一旦专利法将文人的著作权敲定,任何刊物想要刊印他们的诗词都会支付相关的费用。这对文人来说,钱财倒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一种认可,一种荣耀。
“著作权孔颖达就这么被墨家子收买了”儒刊驻地中,韦思安不可思议的问道。
以他的理解,专利法一旦颁布,显然是墨家受益最大,作为儒家魁首的孔家又岂能坐视不管,却没有想到竟然被一个著作权轻易的收买了。
于志宁不由叹息道“墨家子这是抓住了文人的软肋,有了著作权文人就可以名利双收,是谁也不会拒绝,孔兄也不得不顺水推舟。”
“不过是一点点润笔费而已”韦思安不由冷哼一声,一脸鄙夷道。
于志宁摇头道“这点钱财我等虽然算不上,但是对于贫寒士子来说,却成了一条谋生之路。
虽然一次润笔费很少,架不住时间长呀一个文人如果名声不浅,有生之间收到了润笔费定然会是一笔不小的数额,更别说还有死后五十年的著作权,也算是可以为子孙后代留条财路。
“那我们是否还要儒刊上造势反对专利法”一旁的马总编皱眉道,原本他为了反对墨家子的专利法,早已经请人写好了文章批判墨家子,却没有想到突蹦出一个著作权打乱了他们的步伐。
于志宁无奈的摇了摇头,要是之前他们还能为墨家使绊子,然而墨家子将著作权加入专利法之中,如果墨刊再反对,儒刊可就得罪了一批文人,这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又岂是智者所为。
“总编不好了,墨刊发文向天下文人征稿。”忽然,一个儒刊编辑大惊失色的前来禀报道。
马总编闻言气急而笑道“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我辈文人乃是圣人子弟,又岂能会倒向墨家,墨家子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对于墨刊的挖墙脚的行为,马总编可是根本不担心,儒刊才是儒家正宗刊物,天下文人又岂能会转投墨刊,这不是令天下人耻笑么到最后丢脸的还是墨家子。
前来禀报的编辑苦笑道“总编有所不知,墨刊征稿乃是有偿征稿,天下文人皆可将自己的诗篇邮寄过来,墨家将会开设诗文专栏,如果采纳投稿的诗词,每首诗按字计算,每字最低百文钱,如果能够达到墨家子的诗篇水平,最高可拿一字千文。”
“一字千文”韦思安不由惊叫道。哪怕是字数少的五言绝句,那一首诗也足足二十贯钱,如果是字数多的七言律诗,那就足足一百一十二字,也就是一百一十二贯。
然而要问墨刊花这一百一十二贯值不值,当然值得,能够达到一字千文的诗篇,定然是绝世名篇,这样的诗词别说是一字千文,就是一字千金也不为过。
前来报信的编辑点了点头道“杂文乐府诗字数较多,每字十文到百文,策论则是每字一文到十文,就连传奇小说也开价到最高千字百文。”
“墨刊这是要和我们对着干呀”马总编倒吸一口凉气道,在此之前,文人想要发表文章,定然会倾向于儒刊,然而在墨刊这么多金钱的诱惑下,恐怕定然会有一大批文人倒向墨刊。
“简直是岂有此理,马总编,你立即在儒刊上发文,转告天下读书人,我儒刊同样有偿征稿,定然不能让墨家子将我们比下去。”韦思安年轻气盛道,虽然给天下文人发稿费有点肉疼,但是如果儒刊丝毫不作为,定然会让天下文人全部拉拢过去,毕竟一字千文的价格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于志宁微微一叹道“如果儒刊同样征稿,那就正中了墨家子的圈套。”
“于大人此话怎讲”韦思安不由一愣道。
于志宁解释道“墨家子不惜花费重金也要推行有偿征稿的原因,并非是针对墨刊,而是提高文人著作权的价值,从而推行有利于墨家的专利法,如果儒刊同样有偿征稿,岂不是正中墨家子之计,增加了著作权的价值,反而帮了墨家子的忙。”
“要不,儒刊和墨刊对着干,我们征稿不付钱”韦思安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于志宁冷哼道“墨刊发行量最大,又给钱,到时候天下最好的诗词文章都会投稿到墨刊,要不了半年,墨刊就能将儒刊挤兑倒闭。”
“不至于吧我们儒刊才是儒学正宗”马总编有些惊疑道。
“不至于,在钱财面前,所谓虚名又有什么用那些投稿之人就是为了求名求利,不求名利那乃是五百年不出一个人的圣人,一次两次别人让你免费用,而你儒刊赚的钵满盆溢,能没有意见么”于志宁朗声道。
韦思安不由气急道“这么说来,儒刊怎么做都是错呀”
于志宁点了点头道“不错,此乃墨家子的阳谋,哪怕你就是有偿征稿,也只能笼络一部分文人,依旧会有相当多的文人给墨刊投稿”
“这又是为何”韦思安简直崩溃了。
“一份儒刊又能刊载多少文章,天下又有多少文人,向儒刊投稿之人赚的钵满盆溢,而其他未被采用的文人却苦哈哈,剩下的文人能没有意见么”于志宁摊摊手道。
“墨家子,果然好算计”韦思安恨声道,一个著作权简直是一石二鸟,一举收买文人,即可以通过有利于墨家的专利法,又让墨刊摆脱了困境。
马总编不由一叹,在他的心中还有一层忧虑,要是有偿征稿,韦家虽然财力不凡,但是韦思安毕竟是次子所能支配的财富有限,哪能比得上墨家村财大气粗,更别说对方还有墨家子这个点石成金的能手,这一次,两家的文人之争,儒刊定然落入下风。
第九百五十三章 倩女幽魂
随着儒刊同样发文有偿征稿之后,又将专利法的浪潮推向了**。一个个文人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大展伸手,儒刊可是开出了和墨刊同样的条件,这些稿费对于家境贫寒的士子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时之间,一封封装着稿件的信封犹如雪花一般飞向儒刊。每个文人都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拿了出来,毕竟这可是即扬名又得利的好机会。
墨刊之中,田侔疲惫的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稿件,摇头失望道“如此多的诗稿没有一个可堪大用的。”
一旁的墨三一脸苦笑道“田老,都怪儒刊跟风,天下文人都将稿件投稿到了儒刊,将诗稿投到墨刊的都是未考上童生的诗词爱好者”
墨家开出如此重的筹码,也不是没有人前来投稿,大多是进过学的小商小贩,还有就是其他百家之人,相比于浸淫诗词多年的文人来说,所写出来的诗词简直是不堪入目。
“以我看,这个账房先生虽然没有学位,但是写的诗词倒也有独到之处,可堪一用”墨三只得从矮个子挑将军,找出一个能拿出手来的。
田侔看了一眼,无奈道“不过是中下之作罢了要是和儒刊诗篇相比,定然会被笑掉大牙”
田侔虽然没有看儒刊,也知道儒刊定然也会有无数上等诗词供其选择,这位账房先生所写的诗词不用比也会落入下风。
墨三闻言无奈道“事到如今,也只有千金买马骨了”
墨刊虽然没有征稿到好文章,但是能够逼着儒刊跟着有偿征稿,增大著作权的价值那就是大大的胜利,这点钱花的也值。
然而田侔却不愿意就此放弃,他刚一接手儒刊就深深的喜欢上这份工作,能够针砭时政,一发心中的抱负乃是何等的惬意,他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哪怕是最为冷僻的诗文专栏也是如此。
“依我看,我等乃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墨刊有着最才华的诗人,干嘛还要求别人”田侔心中一动,捋着胡须道。
“最有才华的诗人”墨三一愣,顿时恍然道“田老说的是少爷”
田侔冷哼一声道“那是自然,要论当世诗人,能够超越墨顿的又有几人,你去墨府求一篇诗词,定然可以将儒刊比下去。”
“这样不好吧我们向外征稿,如果只采用少爷的诗词,恐怕会被人说闲话的吧”要是墨刊将诗词的稿费发给墨顿,怎么看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嫌疑。
田侔大手一挥道“这好办,那就同时录用两篇,墨顿的诗篇按照一字千文来算,这个账房的诗文就按照千字百文来算,就当是千斤买马骨了。”
墨三无奈的点了点头,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
“什么,让我写诗”墨府之中,墨顿一脸讶然的看着不请自来的墨三道。
墨三点了点头道“少爷,现在唯有你亲自出马,写出绝世诗篇,才能挽回墨刊的颓势”
墨顿顿时气急而笑道“你以为绝世诗篇是大白菜,一抓一大把”
墨三顿时讪讪,心中不由一阵羞愧,到底还是自己无能,竟然还来为难少爷。
“怎么了”长乐公主恰巧过来,好奇的问道。
“是墨三孟浪了,想要求少爷给墨刊写一首诗。”墨三惭愧道。
“写诗妾身也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相公作诗了”长乐公主见状撒娇道。
墨顿立即眉毛一挑,伸手一扬,挥斥方遒道“这有何难娘子稍候,为夫这就为你赋诗一首。”
长乐公主,当下欢呼一声,犹如一个粉丝一般,连忙从房间之中拿出纸和笔来。
墨顿在长乐公主期盼的眼神之中,当下豪气大发,拿起笔一口气挥毫而就。
墨三顿时犹如风中凌乱,这就是少爷所说的为难
长乐公主可不理会发呆的墨三,迫不及待的抢过宣纸,读了起来。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对月形单望相互,只羡鸳鸯不羡仙。”
长乐公主读者读者,心中不由的痴了,单单从字里行间她就能体会到这首诗中纯真的爱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