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有此秘术现世,老夫终于相信人人皆可读书的时代已经到来,此乃天下大势,顺者昌逆者亡。”孔德胜开怀道。

    一旦可以大量印刷书籍,孔家家中的哪些藏书定然可以再次现世,哪怕是普通人也可以有大量的书籍阅读,那些掌握在世家手中的教育资源将会被摊平,这让二人更加确信世家掌控教育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二人顿时豪气大发,心中对战胜世家第一次有了十足的信心。

    墨顿微微点头,他之所以抛出活字印刷术这个绝技,就是要给儒家打气,一旦儒家看到了战胜世家的希望,自然不会轻易的倒向五姓七望,只要儒家坚持下去,那墨家这边的压力就会轻松了很多。

    “墨三,给夫子的礼物是否准备好了!”墨顿朗声道。

    一直跟在后面默不作声的墨三顿时上前道“少爷,二位前辈,这边请!”

    在墨三的带领下,众人走出房间,来到一个偌大的作坊之中,只见一个个墨家工匠正在按照手写的原稿排版,一个个小如豆粒大小的活字在墨家子弟的灵巧的手上,飞快的在一个模板上组装,只需一小会,一版文稿就已经组装完成,可比雕刻不知道快了多少。

    “活字印刷术的每一个活字都和孔兄创造的字典一样,按照声韵和笔画排列,方便墨家子弟寻找,使用完成之后,再放回原处即可。”墨顿指着一个个活字介绍道。

    “这是刻字不是木制的”孔德胜随手拿起一个活字讶然道,一直以来雕版印刷术都是木刻,然而他手中的刻字却是明显冰凉沉重,显然是金属所做。

    墨顿哈哈一笑道“木刻字固然可以,却容易磨损,而且随着使用时间过长,还容易被虫咬!然而活字印刷术的最大优点就是刻字可以重复使用,所以墨某就寻求新的材料,可以刊印,又不易损坏,墨家的第一个设想乃是陶活字,将字体用胶泥雕刻好,烧制成陶。”

    “此法可行!”孔颖达点头道,陶器不怕腐蚀,的确是可以重复使用。

    墨顿点了点头道“陶活字固然可以使用,但是体型过大,再加上如果坠落容易破损,最终被墨家弃用。”

    “莫非是此物乃是铁铸!”孔德胜看了看手中的金属活字,若有所思道。

    墨顿摇摇头道“铁铸活字同样可用,但是铁容易生锈,过于坚硬并不适用雕刻活字,前辈所看到的活字乃是铅活字,乃是墨家请道家外丹一脉炼制的纯铅所铸,不易生锈,而且质地偏软,容易雕刻,乃是活字印刷术的最佳材料。”

    孔颖达赞同的点了点头,不但面前的铅活字的创意让他为之惊叹,而铅活字本身的工艺更是将墨家墨技用到了极致。他手中的金属活字字体极小,正面刻着正字,方便寻找,反面刻着反字,中间更有精巧的卡扣,可以让两个活字恰好卡在一起,精密到甚至都难以看清那细小的缝隙。

    “墨家果然不凡,活字印刷术无论是创意还是工艺都已经臻至完美。”孔颖达不禁感叹道。

    “铅活字!墨家这份大礼的确是够重!孔家心领了。”孔德胜郑重道。

    墨顿却不由尴尬一笑道“前辈误会了,目前铅活字仅此一套,如果前辈拿走了,恐怕墨家的墨刊就会立即停摆,小子给孔家准备的乃是墨家之前制作的陶活字。相信定然足够前辈印书所用了。”

    墨顿伸手一挥,只见墨三打开一个仓库,露出里面堆积如山的陶活字。

    孔德胜胡子一吹道“感情你小子拿墨家用不着的墨技,来孔家讨人情!”

    墨顿连忙解释道“前辈莫怪,制作一副活字耗时颇多,单单汉字就足足有数万之多,再加上一些常用之字,就有数千,需按照其不同的使用频率刻字,再加上刻字所用的时间,如果前辈愿意等待月余,小子定然奉上一副完整的铅活字。”

    “不用了,陶活字已经足够了!”孔颖达一锤定音道,孔家已经受够了世家的窝囊气,他现在一刻也不愿意等待了,而且在他看来,铅活字的字体太小,用于承载更多文字的墨刊自然最佳,然而对一生看惯毛笔字的孔颖达来说,陶活字印出来稍大的字体才是最适合图书馆的文字,毕竟图书馆面对的可是天下看惯大字的读书人。

    。




第九百七十六章 劝学诗
    “如此也好!孔家为了天下读书之人也算是尽心尽力,希望天下的读书之人莫要辜负孔家的这份心意,能够尽心求学,莫要辜负大好时光。”孔德胜叹息道。

    墨顿心中一动道“此事简单,小子这里有一首劝学诗,在配合图书馆定然能够让天下读书之人尽晓读书的好处。”

    “诗!”孔颖达二人不禁心中一动。

    若是旁人写诗,在孔圣后人面前,那恐怕乃是班门弄斧,然而长安城中谁人不知道墨家子诗才惊艳!每篇都是绝世名篇,若是能够得到了墨顿的诗词相助,恐怕图书馆定然会一炮而红。

    墨刊之中最不缺的就是纸和笔,当下墨三奉上纸币,墨顿大手一挥,提笔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百经勤向窗前读。”

    孔德胜不禁眼睛一亮,猛然喝道“好一个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世人皆知道想要读书,然而却不知因何读书,而如今墨家子的的励学篇可以说道尽了读书学习的好处,顿时让人激起男子汉大丈夫当要读书的,就连垂垂老矣的孔德胜,也忍不住心潮澎湃。

    “此乃我辈读书之人真实写照。”

    孔颖达也是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心中的澎湃,他相信此诗在配合图书馆,定然可以掀起天下人读书的狂潮。

    他深深的看了墨家子一眼,心中不由感慨练练,墨家子有此才华,他第一次相信墨家子定然可以战胜五望七姓世家的围剿。

    然而他却不知道的,墨家子还是在这首《励学篇》加了私货,原篇中可是五经勤向窗前读,墨家子悄然将五经改成了百经,这毕竟是墨家子的援助,孔颖达想改也改不了。

    然而墨顿却并未停息,而是继续提笔写下去。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孔颖达不禁集结叹道“劝君惜取少年时,汉代乐府中,曾有诗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墨顿此诗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德胜连连点头,少年时光乃是何等的宝贵,正是求学的最佳时机,若是真的浪费掉了少年时光,到老之后,只能徒伤悲。

    单单两首诗篇,定然能够让名传千古,激励让无数学子奋发向上,引领天下学子读书的浪潮。

    就在二人振奋不已之际,却看到墨顿竟然再次提笔书写。

    孔颖达不禁一拍额头,摇头失笑,他倒是忘了自己这个学生还有一个令人喜欢又让人咬牙切齿的习惯,那就是不写则已,一写就要写上三篇,但是第三篇却通常只有半阙。

    果然墨家子果然写了两句,就放下了手中的笔。二人定睛一看,只见宣纸上果然只有两句。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

    孔德胜不由轻声的读出来,这两句话甚至不能称之为诗,但是读起来句句铿锵有力,让人掷地有声。

    墨顿昂然道“不错,天下的权力掌握在世家的手中,然而我等百家可以说手无寸铁之力,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知识才是我等百家最大的武器,最强的力量,知识能让一个身无分文之人发家致富,让一个手无寸铁的书生运筹在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

    孔颖达二人郑重的点了点头,当年孔夫子身无一物,所依仗的不过是一身所学的知识,最终创建了儒家,而当年墨家村可谓是一贫如洗,就是靠着一个个墨技成为富甲天下的第一村。

    目送孔颖达二人离开,在其身后数辆马车满载陶活字离去,墨顿正准备离开,忽然田侔的声音在墨顿身后响起。

    “你将如此利器赠送给孔家,就不怕养虎为患么”

    活字印刷术一旦现世,定然会让儒家再次如日中天,如此利器又是从墨家子手中送出去的,这让一直敌视儒家的田侔极为不舒服。

    “墨家墨技最大的缺点就是极易被仿制,只要墨刊使用活字印刷术,就一定会被其他人得知,但是这同样也是一个优点,是墨家可是发展壮大的原因,而且只要站在技术的最顶端,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如今活字印刷术最先进的技术掌握在墨家之手,有了孔家为我们打广告,相信要不了多久长安城的印书局将会上门求购。”墨顿自信道。

    “那图书馆呢,活字印刷术再加上图书馆,儒家独尊的地位将会稳如泰山,墨家想要胜过儒家将会难上百倍。”田侔皱眉道。

    墨顿却晒然一笑道“如果这天下之物仅仅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那这些人将会很容易达成同盟,垄断这些权力为自己谋私利,世家如此,儒家又如此,甚至有一日,墨家也同样如此,然而千人千面,人心又岂能如一,世家不可能掌控天下之人,哪怕如今五望七姓如日中天,亦同样有不服之人,这就是墨家抗衡五望七姓的底气,同理,儒家也如此,儒家可以靠科举来笼络一部分读书之人,一旦天下人皆可以读书,真正中举之人不过万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自然会有无数落榜之人流向墨家,甚至是其他百家,那才是墨家大兴之时。”

    “老夫期待那一天的到来!”田侔眼睛一亮道,此刻他才明白墨顿的意图,心中对儒墨之间的合作没有那么多的反感。

    “一定会实现,这天下终究会属于所有人共有,少数人的垄断终究会被打破,高高在上的五望七姓会跌落凡尘,儒家独尊将会成为历史,”墨顿坚定道。

    “一定会的!”

    田侔压抑住心中的澎湃,话语一转道。

    “不过墨侯既然给儒家连写三篇诗,可不能厚此薄彼,墨家诗文专栏可是虚位以待呀!”

    墨顿哈哈一笑,从怀中掏出一篇文稿递给田侔道“那墨刊可要给这一期的诗文专栏留下足够大的空间。”

    等到墨顿离去,刚才自持身份的田侔立即迫不及待的打开文稿,赫然发现墨顿给他的竟然是长篇诗篇。

    “墨家子怕是忘了,有了铅活字印刷术,哪怕是再长一倍的诗篇也不在话下。”田侔得意道。

    otang

    。



第九百七十七章 孔家经商
    不得不说,孔颖达的动作很快,一个个孔家子弟四下出击,直奔长安城各大书商,看到刊印好的现书,不用分说直接的疯狂扫货。

    “孔家这是疯了吧竟然买了这么多书”一个商户目瞪口呆的看着不停的从一旁书店中搬运书籍的孔家子弟。

    “孔家乃是书香门第,买书也无可厚非,可是孔府家中所藏的大都是孤本,这些市面上常见的书籍恐怕不用买吧,也用不了这么多。”一个书商欣喜之余,却不禁疑惑道,孔家并不缺少书,就是需要书,也不需每一本书都要买上二十份。

    一个孔家子弟摇头道“此乃祭酒大人吩咐,我等也是奉命行事只要是尔等书店中有雕版的书,每一本书都来二十份。”

    时间对于孔颖达来说同样极为紧迫,对于市面上已经有的书籍,他直接采用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买,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书籍网罗一空,那就足足省下了一半的功夫,至于孔家藏书的孤本,那才是需要陶活字印刷的书籍。

    书商不由呼吸一滞,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呀他们的雕版一旦刻印出来,闲着也是闲着,一次刊印二十份并不算什么,然而也经不住量大呀

    “请孔府放心,小人定然会给孔家一个最优惠的价格。”书商连忙朗声道,那可是孔圣之后的孔府,如果传出去,对他书店的名声也有不少的好处。

    “还有这些书,都来二十份”孔家子弟指着有一排书籍皱眉道。

    书商顿时为难道“这可是墨家书籍”

    众所周知,儒家和墨家不对付,他可不想因此得罪孔家。

    孔家子弟豪迈道“不光是墨家书籍,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籍,孔府都要了”

    “啊”书商顿时目瞪口呆,只得照做,将一本本百家书籍,搬上了孔家的马车。

    然而这只是长安城一家书商的写照,随即孔家子弟四下出击,几乎搬空了长安城所有书商的库存,同时留下长长的一串书籍订单,整个长安城书商一片狂欢,孔家的这种行为更是在长安城疯传。

    “孔祭酒可是举家之财买书。”有人悄然的给孔颖达算了一笔账,这些书籍加起来恐怕乃是足足价值孔府大半的家财,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疯狂的行为。

    “孔家意欲何为”看着一车车书籍拉进孔府,郑敞皱眉道。

    现在五姓七望重点盯着孔府和墨府,孔颖达大量买书的奇怪行为,自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听说,这一次孔家乃是病急乱投医,只要是诸子百家的书籍一本也不放过。现在孔家至少买了数千本书。”郑伯道,虽然雕版印刷术诞生以来,书籍的价格大降,但是数千本书,每本二十份,那也接近数万份,也是一个骇人的数字。

    “几本破书而已,又能翻的起什么大浪。”郑敞冷笑道。

    “少爷,不可不防,而且据小人的小道消息,孔府还大量买进了纸张油墨,至于用途,我等犹未可知。”郑伯担忧道。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单凭几本书几张纸就像抗衡五姓七望,简直是痴心妄想。”郑敞傲然道,他倒要看看孔家到底再耍什么花样。

    足足花了五天时间,孔家终于将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书籍一扫而空,望着孔府之中,堆积如山的书籍,整个孔府都弥漫着浓浓的墨香,孔颖达不由露出一丝会心的微笑,孔家乃是书香门第,对于书香可是有格外的感情。

    “二叔,图书馆选址是否已经完成。”孔颖达看向一旁孔德胜问道。

    孔德胜深吸一口气,露出一副享受的样子道“放心,此事老夫亲自操办,选址书架早已经准备妥当。”

    孔府之所以先将书籍拉回孔府,除了保密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图书馆的书架并未完工。

    “好如今长安城已经沸沸扬扬,我孔府也不好让他们久等了。”孔颖达昂然道。

    孔德胜点了点头道“过了明日,世人将知,天下藏书之最,非孔府莫属。”

    “那就有劳二叔了”孔颖达郑重道。

    孔颖达身为国子监祭酒,自然不便经营图书馆,而孔德胜则是最合适的人选。

    随着孔德胜一声令下,一车车书籍乘着夜色拉往准备好的店铺之中。

    第二天,天刚大亮,朱雀大街各大商铺开始开门,而唯独中心一家商铺大门紧闭,牌匾用红绸蒙住,周围的商户对此见怪不怪,每年都有商铺转让开业,新店开业此乃常有之事。

1...304305306307308...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