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而且据说每一个墨技展之后,这里就多了一个展厅,那可都是第一代墨技的样品,我等可不能错过。”一个受邀前来的工匠激动道。
他们都是分布各地的工匠,虽然小有名气,但是也仅限于当地,如今被墨技展亲自邀请,那可是一种巨大的荣耀,那可是代表着墨家的认可,回去之后定然会名扬四方,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走吧!我等也去看一下,看看一代代墨技展的进程。”邓龙道,墨技展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好玩和看热闹而已,对于工匠来说,颇具有纪念意义,而对他们来说,则是了解墨家村发展的步伐。
当他们从活鱼秘技开始,跟随人流来到小孔成像,人工孵化技术,直到最后的木牛流马。
“所有的具突破性的墨技都是墨家子主持的墨技展,而墨家子蛰伏的这三*,武媚娘主持的墨技展并无多少突破,大多都是原有的墨技的改进。”邓龙脸色凝重道。
肖登奎冷笑道:“我就说所谓的墨家大师姐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邓龙摇头道:“不,我反而认为这更是可怕的一面,经过三*的蛰伏的墨家子,执意要主持这一次墨技展,三*不鸣,一鸣惊人,墨家子连木牛流马都改进,可是想想这一次的墨技展,墨家子这一鸣将会何等的惊人。”
众人一阵心思神往,不由对这次墨技展既期待,又有些畏惧,期待的是能够看到精彩绝伦的墨技,畏惧的一旦墨技展过后,墨家村的威望定然更上一层楼,而邓陵氏一脉又该如何自处。
“入场吧,墨家子是虚张声势还是名副其实,墨技展之后自然见分晓。”邓龙朗声道,率先走向墨技展的会场。
墨唐 第一千零五十章 压面条机
众人走进会场,只见整个会场座无虚席,足足容纳数千人,可见墨技展的影响力是何等的强大。
邓陵氏一脉的到来,仅仅是让在场的众人侧目看了一眼而已,而一个青*推着轮椅到来,则引起了全场的欢呼。
“李祖二人!”
“当代伯牙子期!”
李云和祖名君二人共同协作修建渭水大桥,早已经成为长安城的佳话,如今二人联袂而至,当即所有人对二人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见过李师叔!”当李云的轮椅经过邓陵氏一脉面前的时候,邓龙等人自觉的起身恭敬行礼道,他们早就听说这位师叔的事迹,昨天刚刚见过这位师叔的杰作,不由心怀敬意。
李云微微颔首道:“原来说邓陵氏一脉的同门,今日乃是我墨家三脉千*一来的首次重聚,实在是可喜可贺呀!”
“师叔所言甚是!”邓龙不卑不亢道。
墨家众人落座之后,不少人看墨家众人的眼神不由多了几分玩味,坊间传闻,墨家子准备借此机会一统三脉,看来此事并非**来风。
然而又一队人的到来,更是让众人一片愕然,只见为首的正是长安城赫赫有名的公输鸿,在其身后乃是冉冉升起的工界新星,公输浩。
“公输家也应邀前来。”
“墨家子这是怎么回事,想要一统工界,这胃口未免也太大了吧!”
众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胡乱猜测。
而其他百家之人,则是一脸沉重,一个墨家村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如果再让墨家子一统工界,那还得了。
史家颜师古不由摇头苦笑道:“墨家子应邀老夫前来,莫非是想要老夫在史册上记载这一刻。”
不得不说,如果墨家子借此机会,无论是一统墨家和还是一统工界都将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颜师古虽然不满,但是依旧尽职尽责的准备好纸笔,准备记载这历史的一刻。
“咚!”
随着一阵鼓声响起,一个傲人的身影缓缓的出现在墨技展中心,哪怕是**后世探照灯之类的,但是人就是全场目光的焦点。
“墨家子!”
邓龙等人心中一震,脱口道。
“欢迎诸位赏脸,前来参观本次墨技展,在下墨顿代表墨家村深表荣幸。”墨顿环视四周,朗声道。
刹那间,全场掌声雷动,墨技展正式开始。
“墨家的墨技展已经连续创办了数届,每*涌现出无数的墨技,也许有人会问,我也想研究墨技,坐拥专利吃喝不愁,可是却不知道从何而开始。”墨顿面向众人,摊摊手道。
不少人顿时哄然大笑,墨家子接连不断的墨技的确是让他们心动,然而当他们也想研究墨技的时候,却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邓龙不由尴尬的摸头,墨顿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作为邓陵氏的大师兄,看着其他两脉风生水起,自然也想研究出名扬天下的墨技,振兴邓陵氏,他曾经夙兴夜寐,苦思冥想专研墨技,然而却至今**一丝头绪。
墨顿正色道:“所谓墨技乃是来源于生活,却又服务于生活,何为生活,不过是吃穿住用行,今日的第一个墨技就是和吃有关。”
“和吃有关,莫非是又是蛋糕之类的美食,我墨家什么时候沦为厨子了。”肖登奎冷哼道。
邓龙摇头道:“先看看再说,墨家子不容小觑。”
随着墨顿伸手一挥,一个俏丽的身影推着一个带着滑轮的桌子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墨家大师姐!”人群中传来一声高呼,只见此女正是墨家子的首徒武媚娘。
“武媚娘!”肖登奎心中冷哼道。
武媚娘缓缓走到前台,恭敬地向众人行一个闺中女子的礼节,简直就是一个大家闺秀的形象,完全**之前的霸气。
墨顿向四周拱手道:“此乃墨某首徒,媚娘,想必大家都认识。”
不少长安百姓欣然一笑,墨家大师姐的名号在长安城可是威名赫赫。
“媚娘在墨技方面无可挑剔,可谓是废寝忘食,哪怕是墨家村的男儿也无人能及。”墨顿称赞道。
“多谢师父夸奖!”武媚娘调皮一笑道。
墨顿话语一转,无奈道:“然而人无完人,媚娘一直醉心于墨技,却从未下厨一次,从未做过女工,这在墨家自然有人照应,若是日后出嫁,恐怕这可是不遵妇道,不受待见。”
武媚娘闻言,不由霞飞双颊,捂着脸娇羞不已。
众人哄堂大笑,能够看到霸气无双的墨家大师姐害羞,可是难得一遇的奇事。
“所以作为师傅夙兴夜寐,终于用墨技做了一套机械,以免自己的徒弟嫁出去之后,连饭都不会做。”墨顿哈哈一笑道。
不少人会心一笑,自然知道墨顿此言在说笑,墨家大师姐武媚娘可是拥有不少专利之人,单单畅销大唐的银镜每*就给她带来不菲的收益,在场之人超过武媚娘身价的恐怕不多。
武媚娘走上台前,伸手掀开机械的上的红绸,只见一个一尺方圆大小的机械放在条形的桌子上,一个带着摇把的圆轮连接着两个铁磙,结构十分简单。
“据我所知,普通女子做面需要用巨大的擀面杖擀面,然后再用刀切,手艺好的女子做出来的面条是又细又薄,最是好吃,墨府的鱼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墨顿朗声道。
看台下的鱼婶听到少爷提到自己,不由一脸惊喜。
“手艺不好的女子切的面条又粗又厚,重则手指不保。”众人纷纷点头,新学做饭的女子切到手指的不知有多少,这个乃是众人皆知。
“而小徒面前的这个机械,则是一个专门压面条的机械哪怕是从未做过饭之人也可以轻松驾驭,做出宽厚不差一毫一厘的标准面条,丝毫不逊色***厨娘,而且速度要比擀面条快上数倍。”墨顿朗声道。
“压面条机!”众人不由一愣,**想到墨家子郑重介绍的既然是这么一个用途的机械。
只见从未做过饭的武媚娘一只手不停的摇着圆盘摇把,一只手不停的放着面条,不一会,一盘鲜面条在众目睽睽之下做了出来。
墨顿重重的松了一口气道:“这一下为师终于放心了。”
武媚娘不由气急,转身不再理会师傅。
墨顿拿起新鲜出炉的面条,面向众人高声道:“小徒仅仅一人,自然只需少许面条即可饱食,不过据墨某所知,很多家庭都是大家族的一起生活,往往负责做饭的女子从早劳作到晚,一刻也不停歇,有了此机械,一人足以供应数十人上百人的家族吃上面条。”
墨顿话音一落,不少人不由眼睛一亮,正如墨顿所说,大唐大多都是大家族一起生活,人口众多,此压面条机如此便利,恐怕是厨娘的福音!
“方便,安全,省时省力,经久耐用,这就是墨技,墨某相信不出十*,长江以北的大唐百姓家家必备一台压面条机并非妄言。”墨顿信誓旦旦道。
不少商户眼睛一亮,长江以北的大唐可是有数百*户人家,若是户户皆需要一台,那就是数百*台压面条机械,这将是何等庞大的生意。
“为什么是长江以北,莫非墨家子还是记恨江南,不愿意将压面条机卖给江南。”肖登奎愤然道。
邓龙在一旁淡淡的说道:“长江以北大多此面,长江以南吃米根本用不上这面条机。”
肖登奎不由一脸悻悻,讪讪的说不出话来。
而邓龙却不由若有所思,看着简单的压面条机,却有着数百*台的巨大前景,唯有急世人所需,世人方可对你千百倍的回报。
墨唐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三转一响
墨顿忽然声调一变道:“压面条机对于女子可以说是福音,然而对男子来说那就不一定了,有了此机械,往后做面条已经从技术活变成了苦力活,压面条的任务恐怕就要男子来承担了,希望诸位莫要怪我!”
一众看台上观众不由苦笑,按照面条机的设计,只需用力摇动摇把即可压好面条,哪怕男子也轻松完成,墨家子所说的还真有可能发生。
“君子远庖厨,一群粗鄙之人!”一个书生听到墨顿说到男子做面条,不由鄙夷道。
“这位小生,想必你并未完婚吧!当你成亲之后,你就会明白,一个丈夫是不会让妻子太过劳累的。”一个黝黑的工匠看着书生嘿嘿一笑道。以前他们对厨艺一无所知自然帮不上忙,如今有了此机械,如果能够让妻子不在劳累,相信每一个男子都会如此做。
“除此之外,墨某可以给诸位提供一个生意点子,例如在长安城,人口密集,甚至很多女子同样做工,根本**多少时间做面,如果有人买下一台机械,菜市场租一个摊位,专门压面条,卖面条,大富大贵墨某不敢保证,养家糊口绝对不成问题。”墨顿朗声道。
顿时不少人暗暗点头,压面条机想必售价不低,人口少的家庭买一个压面条机也不划算,如果真的有在市场上做好的面条,买菜的时候,顺便买上一点面条,那岂不是方便至极。
别的不敢保证,但是这个面条生意在长安城绝对可行,日后蔓延整个大唐也是计日可待。
“这必然是又一件爆款。”观众之中,郑伯不由心中哀叹。
墨家子曾豪言,要在几个月内解决墨家村内患,显然重头戏就在这次的墨技展之上,世家加倍关注。
果然,墨家子**让他们失望,一出手就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以郑伯多*掌柜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得出来,此压面条机一出,定然畅销大唐。
墨家的实力再一次增加,而这一次,世家却并**可是与之抗衡的货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墨家村不停的壮大。
“如此简单的机械,我等怎么**想到呢?”更多的工匠扼腕叹息,压面条机结构简单,一目了然,如果他们能够拥有此专利,定然一辈子吃喝不愁。
肖登奎更是愤愤不平道:“可恨我**生在北方!”
肖登奎意识到压面条机的广阔前景和巨大的回报,不由心中嫉妒,如果他生在北方,或许发明此机械的就是他了,那他可以为家族赚取多少钱呀!
一旁的李云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摇头规劝道:“知易行难,更别说发明创造更是****。”
李云只是在一旁规劝,而祖名君直接怼回去道:“既然邓陵氏在江南,那何不造出供江南做饭机械来。”
肖登奎顿时满脸通红,脸色讪讪。
“墨家子又有新的墨技了。”忽然一声惊呼传来,将众人的视线吸引过去,这才给肖登奎解了围。
众人纷纷抬头看向墨技展中心,只见墨顿朗声道:“让诸位失望了,这一次墨某带来的并非是新的墨技,而是三*的前的墨技!”
“三*前的墨技!”众人不由一愣,三*前不就是墨家子最后一次主持的墨技展。
“莫非是!”公输浩心中一动,脱口而出道。
“少爷,莫非已经猜到了!”公输轮问道。
公输浩点了点头道:“三*前的墨技展,墨家子造出了堪比木牛流马的独轮车,三轮车,同时还推出一项不成熟的墨技。”
“自行车!”公输轮猛然想起道。
“不错!”公输浩郑重点头,这三*间,墨家村的自行车虽然**量产,但是每*依旧流出不少,尤其是秦怀玉三人骑着自行车在长安城那可是骚包的很,但是自行车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过于笨重,速度并不快。
那些权贵子弟更是将自行车玩出了花样,从缓坡的山顶骑着自行车利用重力风驰电掣的冲到山脚下,可是引起了一片追捧,直到后来有人摔断了几根肋骨被送到墨医院这个活动的热度才慢慢消退。
当墨顿推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众人不由凝神以待,墨家子第二次将自行车放到了墨技展之中,可见墨家子对此墨技是何等的重视。
“不错!经过墨家子弟三*的钻研,终于让自行车技术臻至完美,而且实现了量产。”墨顿拍了拍自己身边熟悉的二八大杠,一脸傲然道。
“原本笨重的轮毂被最先进的的钢制辐条取代,这些辐条纤若细绳,然而它确实和渭水大桥的钢索同一材质,乃是墨家最先进的第三代钢材所致。”墨顿推着手中的二八大杠走着,车轮的辐条转动,犹如空心一般。
“此自行车重近五十斤,载重可达四百斤,足以承载两个成*人,一个成*人骑着自行车载重五十斤的货物,半个时辰可达三十里,百里地仅耗一碗干饭,”墨顿介绍自行车的性能,忽然想起后世关于自行车的笑话,不由戏谑道:“这条件,还要什么马呀!”
墨顿虽然说得是玩笑话,但是在场众人无一不点了点头,要知道一匹马昂贵不说,还极为精贵,需要喂养精饲料,一匹马比两个成*人吃的还多,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而墨家子介绍的自行车,用途和马匹极为相似,然而却不用喂养,反正人就是骑马也得吃饭,还不如自己吃上干饭蹬自行车呢?
“在此,墨某要向西市的同行说声抱歉了,自行车一出,马匹的价格定然大降,诸位若是亏损了,可以前来找墨家,墨某优先给你代理自行车的优惠。”墨顿此言一出,原本愁眉苦脸的西市商户这才喜出望外,马匹的生意不好干,价格昂贵销量少不说,每天的喂养都是巨大的消耗,而墨家村的自行车业务前景广阔,而且根本不用喂养,可比卖马有前途多了。
而台下的公输浩更是两眼放光,不由兴奋道:“自行车乃是死物,可不比马有灵性可以认主,而且价格不菲,最需重视防盗,孩儿已经有了灵感,定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造出适合自行车的**。”
刹那间,众人不禁对公输浩侧目想看,谁也**想到如此短的时间内,公输浩竟然根据墨家子的自行车,又设计出一套新**。
邓陵氏一脉不由沉默,他们原本一个个都自命不凡,可是却**丝毫的墨技在身,而公输浩在他们面前亲自悟出新的墨技,更是对他们有极大地刺激。
“邓陵氏一脉不是恨未生在北方么?自行车已经现世三*,未见尔等有丝毫的寸进,别说你们私底下未研究过自行车。”祖名君冷哼道。
顿时肖登奎脸颊烧红,其他邓陵氏一脉子弟也脸色难堪,的确作为墨家三脉,自行车他们私底下早有研究,无一人有收获,哪怕是他们的师父杨思齐也认为墨家子所造的自行车乃是极限了,根本无法再继续改进了。
然而谁知道竟然将用来造渭水大桥的钢料,来制造自行车,简直是杀鸡焉用牛刀。
不,此自行车堪比马匹,称之为铁马也不为过,于国于民皆有大用,这么一想恐怕有宝刀配**的感觉了。
“墨家子不过是占了先机而已。”肖登奎心中嘴硬道。
在他看来,墨家子之所以在自行车上成功,乃是利用了墨家村先进材料的优势而已,如果**墨家村钢铁上的积累,自行车根本不可能成功。
“墨技的灵感来源乃是衣食住行用,压面条机乃是食,自行车乃是行,而为首最为重要的则衣。”墨顿朗声道。
众人顿时恍然,明白墨顿的下一个墨技定然和衣有关,刹那间,众人想到了最近几*在长安城出现的新的衣料,棉布。
自从数*前,棉花被墨家村推广之后,棉花在大唐广泛种植,尤其是在松江府更是兴盛,而且松江府乃是织造棉花的中心,每*从这里流出大量物美价廉的面料,价格比丝绸便宜,还要比麻布保暖,立即成为大唐百姓最为欢迎的面料。
“此乃纺花机!此乃织布机!”
随着墨家子一个个介绍这些机械的作用,普通百姓听的索然无味,然而在场的大多都是工匠,却一个个都听得津津有味。
而邓陵氏一脉不由傲然,墨家子离开江南之后,邓陵氏一脉接替了墨家村在江南的地位,可是集结邓陵氏一脉的子弟,为松江府改造了纺花机和织布机,效果更胜墨家村的机械不少。
然而墨顿话语一转,遗憾道:“当然这些小徒媚娘一个也不会,更别说女工,从未缝制自己的衣服,每次都是许婶为其准备好衣物。”
看台下,武媚娘闻言大羞,一头倒向身边许婶的怀中,许婶一脸慈爱摸着武媚娘的头发,她可是看着武媚娘从一个柔弱的小姑娘成长到英姿飒爽的墨家大师姐,早已经把她当成女儿疼爱,替她缝制的衣物不但精美还多的穿不完。
“这最后一件墨技,同样是为小徒量身打造,能够让一个不懂女红之人,能够轻松的缝制衣物。”
随着墨顿一挥手,帷幕升起,露出一个三尺长一尺宽的长型方桌。
“一个桌子竟然可以缝制衣服,墨家子莫非是在说梦话。”众人眉头一皱,不解的中央的一个**桌子。
墨顿哈哈一笑,伸手一拨,只见桌面竟然有机关,抽掉木板之后,从桌洞中升起一个黑色的钢铁机械,完美的镶嵌在桌面上,正是后世**十*代最常见的缝纫机。
“故弄玄虚!”邓陵氏一脉众人冷哼道,要论小巧的机关之术,邓陵氏一脉乃是行家,墨顿的这点小机关在他们看来,根本**丝毫的稀奇之处。
“诸位认为,缝制一件成*人的衣服,需要多久,一个时辰,或者是一上午?”墨顿环视四方道。
众人皱眉思索,妻子在家中缝制衣服乃是常有之事,他们自然也有印象,往往一件手艺好的女红,缝制一件普通的衣服恐怕也许一个时辰,如果再要求做工精密,针法细腻,缝制一件衣服别说一上午,就是一天也不一定完成。
“众所周知,许婶乃是长安城首屈一指的女红,饶是如此,她亲自缝制一件衣服也需要两个时辰,不知用此缝纫机需要多久才可以缝制一件衣服。”墨顿含笑,邀请许婶上台。
许婶应邀上台,拿起早已经裁剪好的布料,端坐在缝纫机前,双脚踏在脚下的踏板上,微微用力,顿时一阵清脆有节奏的声音响彻整个会场。
“哒哒哒!”
有规律,声音清脆,这在一众工匠的耳中简直是最动听的声音。
“要是许婶做半个时辰,难道我们还要在此干坐半个时辰。”肖登奎嘴角一撇,心中腹诽道。
肖登奎也清楚,墨家子之所以制造出缝纫机,缝制衣服的速度定然很快,半个时辰他已经高估了。
然而还**等他腹诽几句,只见清脆的机械之声已经停止了,只见许婶起身,用剪刀减去了多余的线头,伸手一抖,穿在身上,一件崭新衣服已经缝制完成。
“这么快!”众人惊呼道,他们可是众目睽睽之下,看到几块裁剪好的布料被缝制成新衣服。
“不到半刻钟!”邓龙一脸震撼道,他的家境贫寒,母亲就是靠给人缝缝补补度日,他自然知道缝制衣服的速度,而许婶竟然在不到半刻钟的时间缝制好一件衣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一件事情。
墨顿点头道:“能够出自许婶之手的衣物,无不是做工精密,这是许婶数十*练就的女红,而有了此缝纫机,哪怕是一个刚学女红的女子缝制出来的衣物亦可媲美大唐手工最顶尖的裁缝,而且缝制衣服的速度更是顶尖裁缝的十倍。”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震撼的看着场中央的一个小小的机械,天下人人的都需要缝制衣物,一旦缝纫机出现在市面上,定然会引起制衣界的革命性变革,手工缝制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想必是那个脚踏板来回带动的一直转的圆圈才是关键。”公输鸿深吸一口气道。
墨顿昂然道:“压面条机,自行车,缝纫机,并非仅仅是墨某送给小徒的,更是送给天下女子的礼物,如今*关将近,结婚时备好这三件墨家机械,再迎着喜庆的喇叭,三转一响,夫妻的日子定然过得红红火火。”
墨顿相信,大唐时代‘三转一响’定然会成为未来结婚必备之物。
墨唐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一统墨家绝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