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契芯将军!大军在高昌的劫掠乃是迟早要暴露的丑事,还请契芯将军莫要趟这个浑水。”墨顿直接了当的劝道。
契芯何力皱眉道:“墨侯此话怎讲?”
墨顿语重心长道:“在墨家村的作坊中,每当生产一件货物都会计算他的成本人工和利润,朝堂何尝不是如此,而这一次西征,大唐所耗费的钱财不计其数,而此次大唐的缴获却寥寥无几,如此大的亏本生意,又岂能不引起朝廷的疑心。”
“墨侯多虑了,行军打仗可不是这么算的,如今大唐拿下高昌,就会掌控丝绸之路,大军缴获这点收益,又算得了什么?”契芯何力不在乎道。
墨顿苦笑道:“契芯将军所言甚是,只是墨家村和高昌交易多年,对于高昌的财富自然会有大致的估算,朝中更是研究高昌多年,又岂能不知道把控丝绸之路的高昌是何富有?”
契芯何力顿时沉默,低声道:“墨侯心意,契芯心灵了,然而墨侯只算到了钱财,却没有算到人心。”
“人心?”墨顿不由眉头一皱。
契芯何力点头道:“当初和墨侯一起西征吐谷浑,数千里追击,那一仗打的可是畅快淋漓,乃是契芯一辈子最痛快的一次,然而打仗契芯从来无惧任何敌人,然而战后却极为憋屈。”
墨顿不由一愣,想到契芯何力的遭遇不由一叹。
当初西征吐谷浑之时,契芯何力和薛万钧李大亮和为一军,然而在和吐谷浑的作战之中,薛万钧更是孤军冒进,中了吐谷浑的埋伏,几乎断了生路,幸好契芯何力带领本部人马奋勇杀入重围,将薛万钧救了出来,随后契芯何力更是屡次奋勇杀敌,立功无数。
然而在得胜归朝之后,朝廷论功行赏之事,只因契芯何力的功劳排在了薛万钧之上,就遭到了薛万钧的诬蔑和诽谤,暴怒之下,契芯何力几乎要和薛万钧动武,好在被众将拦下,更是得到了李世民的责罚。
幸好,之后契芯何力向李世民解释清楚,这才将解释误会,李世民想要反过来责罚薛万钧之时,契芯何力却放过了薛万钧一马,李世民出于补偿,对契芯何力委以重任,更是将临洮县主嫁给他,二人结婚之时,墨顿和长乐公主还随礼一份。
“如今唐军各部皆有劫掠,如果契芯却清清白白,恐怕就不是孤立这么简单了。”契芯何力道。
墨顿顿时明白,契芯何力这是为了自污,明知道劫掠之事会东窗事发,却依旧同流合污。
“契芯何力将军受委屈了。”墨顿感叹道。
“契芯这算什么,据说当初李靖将军北破突厥的时候,同样也允许属下劫掠,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过,墨侯可要小心了。”契芯何力深深的看了墨顿一眼道。
墨顿顿时心中一惊,顿时明白契芯何力的提醒,他只看到了参与劫掠的坏处,却没有看到不同流合污的风险,这才决定在表功大会上,提出了高昌两个秘技尽掠其工匠的要求,让诸将相信他也是有私心的。
当然墨顿也有私心的,这一次,他尽掠高昌的工匠,就是要让世人看清工匠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支柱,一旦失去而来工匠,就如同高昌一般,再也无反抗大唐的资本和能力,如此对比之下,墨家的作用将会再一次放大。





墨唐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葡萄干
解决了墨家子这个‘内患’之后,整个整个中军大帐立即恢复一片和谐,现在他们都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不,应该说,墨家子这支乌鸦更黑,要论实际价值,墨家子获取的利益甚至比侯君集贪的还多。
侯君集环视四周朗声道:“此次召集诸位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西征之战已经结束,是时候向朝廷报捷了。”
“报捷!”
众将不由露出喜色,如今高昌已经全境陷落,西突厥更是远遁千里,唐军此行西征的战略全部达成,而且是大获全胜,这可是天大的捷报。
而且相信这份捷报定然会让朝堂满意,诸将皆可以论功行赏。
薛万钧率先点头支持道:“我等已经远离大唐数千里,来往通信不畅,恐怕朝堂早已经焦急如焚,我等的捷报传出,定然让陛下安心,朝堂诸公安心。”
“不错,如今高昌已定,至于如何处置高昌和麴智盛,还需朝堂诸公定夺,我等着写大老粗只管听令即可。”牛进达粗鲁道,其他诸将纷纷点头,他们只管行军打仗,接下来如何处置高昌那就要看朝堂的决议了。
侯君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将军就向朝堂发送捷报。”
很快,在众将众目睽睽之下,一份详细的捷报就已经写成了,侯君集毫不吝啬的将诸位将领的功劳一一列出,当然最浓墨淡彩的则是墨家子率领的火器监,毕竟一击破城这等功绩是怎么也无法掩盖的。
随着报捷文书快马发出,众将纷纷散去,接下来他们要做的就是稳定高昌的局势,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而墨家子更没有闲着,散会之后,直接带领张木前往高昌城的棉花作坊和葡萄酒作坊,进行全面接管。
得到这个消息的众将不由露出会心一笑,众所周知,张木乃是墨家子带入火器监的工匠,精通各种墨技,一旦张木出马,这两个高昌赖以成名的墨技,对墨家来说,根本没有丝毫秘密。
“这就是白叠子?果然不错!”高昌白叠子作坊之中,墨顿拿起一件精美的白叠子,赞不绝口道。
“回墨侯!此白叠子织造技术乃是高昌王从天竺引进,能够墨侯的一句不错评价小人的荣幸。”一旁的棉花作坊管事激动道。
按理说作为攻破高昌城的罪魁祸首,高昌百姓应该对墨家子咬牙切齿才对,然而高昌的工界却态度难明,墨家子可是他们口中的传奇人物,乃是工界的领袖,哪怕在高昌依旧是大名鼎鼎,种种事迹广为流传。
尤其是这一次,墨家子更是用火药展现了工匠的强大,一下子就征服了高昌的工界。
“此法和大唐纺织技术大有差异,引进大唐之后,相互印证定然有所精进。”墨顿点头道。
一旁的棉花作坊管事心中一动,眼中露出渴求道:“还请墨侯开恩,不知小人能否跟随墨侯前往大唐。”
“你也想去大唐?”墨顿不由讶然道。
这一次他主要带走的乃是铁匠木匠之类的,至于棉花作坊,墨家子主要是学习技术和采集优良的棉种,并未要求带走这些棉花作坊的人,而且大唐也根本不缺这类人,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主动要求去大唐。
作坊管事点头道:“那是自然,大唐可是中原之地,天下最富裕的地方,谁不想去。”、
周围一众棉纺工匠纷纷点头,不由露出向往的神色,虽然说高昌要比周围国度富裕的多,但是处于最底层的工匠依旧过得很苦。
墨顿这才恍然,现在的大唐要比后世美国的国际地位还要高的多,自然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更别说,他们这一次跟随的可是赫赫有名的墨家子。
“可是如今墨家村已经不涉及棉纺生意。”墨顿为难道。
一众棉纺工匠不由露出失望的神色,这可是他们摆脱命运的最佳机会,西域战乱不断,哪有中原之地安定。
“不过,在西北之地却有一个马家村从事棉纺生意,如果尔等愿意墨某可以将尔等安置在那里,墨某可以保证尔等衣食无忧。”墨顿心中一动,想到了自己无意中布置的闲棋。
马家村刚刚兴起,恐怕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而高昌这些熟练技术的棉纺工匠恐怕正是马家村急需的人才。
“只要能够进驻大唐即可,我等也不敢奢望进驻长安之地。”棉花作坊的管事欣喜道,只要能够进入大唐,他们就已经满足了,更别说还有墨家子亲自安排的工作。
让人意外的是,本不应该带走的棉花作坊的工匠争相想要进入大唐,而墨家子指名带回大唐的葡萄酒工匠却极为抵抗去大唐,甚至破坏秘技,以至于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当墨顿赶到葡萄酒作坊的时候,看到了僵持的两方。
“少爷恕罪,张木让少爷失望了。”张木上前连连赔罪道。
“怎么回事?”墨顿皱眉道。
张木只得苦笑将原委讲了一遍,他一开始到葡萄酒作坊酿酒去秘方一众酿酒师极不配合,甚至破坏酿酒工艺。
他虽然墨技造诣颇深,也只将酿葡萄酒秘技掌握八成,还有一两道绝密的工艺被酿酒师私藏。
而且一众酿酒师更是不愿意前去大唐,懂得秘技是一回事,能不能酿出葡萄酒却是另外一回事,必须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方可有可能酿制成功葡萄美酒,再加上张木并非武职,心慈手软,这才造成如此大的风波。
“我等可以为墨侯酿制葡萄酒,然而酿酒作坊必须留在高昌,我等绝对不能去大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酿酒师坚定道,哪怕是面对赫赫有名的墨家子,他也依旧坚持。
墨顿盯着面前的老酿酒师,顿时明白此人就是葡萄酒作坊的主心骨,不由皱眉道:“墨某承认高昌葡萄酒有独到之处,然而从高昌运到大唐路途遥远,更是唯有长安洛阳这等富裕之地才有销路,其运输成本就是酿造成本的十倍有余,一旦将葡萄酒作坊迁往大唐,方可降低价格,打通大唐市场,那才是葡萄酒未来的辉煌之路。”
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就是运输成本,高昌距离大唐太远了,葡萄才多少钱,一下子七千里的路程才是葡萄酒的最大成本。
老酿酒师不由苦笑道:“墨侯不愧是有点石成金之名,一语点破高昌葡萄酒的弱点,老朽也相信葡萄酒在墨家子的手中定然发扬光大,如果不是老夫舍不得那些果农,定然会义无反顾的追随墨侯。”
“果农?”墨顿不由讶然,这才明白老酿酒师的拒绝去大唐的原因。
老酿酒师点头道:“不错,高昌气候独特,盛产葡萄,然而单单高昌又能消耗多少葡萄呢?再说葡萄也不能当饭吃。无奈之下,高昌这才将葡萄酿制成葡萄酒,换取钱财和粮食,一旦我等离去,葡萄酒坊关闭,那些果农将会损失惨重,再无生计,还请墨侯海涵,兼爱高昌百姓。”
老酿酒师显然有些学识,竟然连墨家的兼爱理念也搬了出来。
墨顿闻言不由哈哈一笑道:“这有何难,如果墨某再给葡萄果农找一份生计,挣得甚至要比酿制葡萄酒还要多,那老丈是不是可以放心前往大唐了。
“挣得比酿制葡萄酒还多。”老酿酒师不由一愣。
墨顿起身抹了把汗水,眼下不过是刚入夏季,高昌就已经酷热难耐,一阵阵热浪袭来,让墨顿不由想起后世一个著名的美食,一个只有全国只有这个盆地才能出产的特有美食——葡萄干。




墨唐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葡萄干(二)
平定高昌之后,唐军再无战事,只需等待朝廷下一步命令即可,诸将都百无聊赖的等待新的命令传来。
“对了,怎么不见墨家子,墨家子在干什么?”侯君集皱眉问道,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和诸将皆经常碰头见面,但是唯独墨家子神龙见首不见尾。
“启禀将军,听说墨家子正在征召高昌的工匠前去大唐,本来一切都极为顺利,那些工匠都极为配合,然而再葡萄酒作坊却遇到了难题,那些固执的酿酒师据不交出秘方,也不愿意去大唐,想来墨家子正在解决此事。”辛獠儿幸灾乐祸道。
任谁都知道墨家子一旦获得这两种秘技,定然财源滚滚,如今墨家子受挫,而且是最有价值的葡萄酒秘技,辛獠儿不禁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妇人之仁。”侯君集冷哼道,他们如今是胜利者,是征服者,只需一声令下,高昌又有谁胆敢拒绝他们的计划,不服者杀了即可,他就不信那些作坊胆敢抵抗。
辛獠儿道:“想来墨家子是爱惜羽毛,据说酿酒作坊的条件是墨家子想要将酿酒作坊迁到大唐,就要给一众葡萄果农找到另一条生计。”
“另一条生计!”
侯君集心中一动,挥手道:“去打探一番,墨家子在干什么?”
“是!”辛獠儿一脸不情愿的离去,如今正值中午,高昌气候异常酷热,这个天气冒着太阳出门,可不是一个好差事。
高昌城就位于后世赫赫有名的吐鲁番盆地,乃是有三大火炉之称,后世赫赫有名的火焰山就在这里每到夏天都是酷热难耐,高温可达白天。
幸好因为墨家子火药破城,提前结束了高昌之战,否则拖到了炎热的夏季,恐怕有的罪受。
“还是长安城舒服。”
墨顿抬头看着火辣辣的太阳,只觉得一阵阵热浪扑面而来,长安城的夏季虽然酷热,但是还能让人承受,更何况还有制冰技术的普及,更是可以让人轻松渡过夏天。
当然如此高温的天气带给高昌的并非全是酷热,还有甜美多汁的瓜果,而高昌的葡萄更是其中的翘楚,让每一个路过高昌的商旅都赞不绝口。
“少爷!葡萄已经运来。”张木冒着酷热匆匆而来,在其身后带着一众高昌果农拉着一车车刚刚采摘的葡萄。
“果然不错!”墨顿上前拿起一串葡萄,尝了一口,果然甘甜可口。
“多谢墨侯夸张。”老酿酒师自傲道。
“开始吧”
墨顿摸了一把汗水,大手一挥道。
顿时一个个高昌果农将刚刚摘下来的葡萄推来,放入面前一个奇怪的房屋里面,普通的房屋都是仅仅留下门窗,而这个房屋则是四面皆有很多密密麻麻的窟窿,甚至可以说四面透风,里面更是布满了绳子,果农将采摘好的一串串葡萄密密麻麻的挂在绳子上。
“这一批乃是成最早熟的葡萄。”老酿酒师有些舍不得道,以往最早一批也是最好的葡萄,乃是专供葡萄酒作坊酿酒所用,然而如今却被墨侯挂在这样的一个满是气孔的房间里晾起来,要是葡萄坏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墨顿看了老酿酒师的表情,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当下含笑道:“放心,高昌之地的气候独一无二,夏季高温,而且昼夜温差极大,瓜果的糖分极高,葡萄放入阴房之中,只会将葡萄水分快速蒸发,留下糖分,犹如果脯一般?”
老酿酒师不由眼睛一亮,果脯他自然知道,如果能够制作成果脯就可以长期保存运输,只是葡萄都是水分过多,一旦如果脯一般切开很快就会坏掉,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墨家子竟然奇思妙想,将葡萄整串挂起,又专门发明一种房屋来晾葡萄。
如此一来,葡萄有果皮保护不会坏掉,还可以在短时间内蒸发水分,保留糖分,那自然不会坏掉,甚至在甜度上还能更上一层,犹如糖霜蜂蜜一般,自然不会坏掉。
其他酿酒师同样半信半疑,不过想到墨家子传奇的经历,众人稍微放心,毕竟墨家子所说的却是有一定的道理。
一旦墨家子所说的葡萄干制作成功,那既方便保存,又方便运输,更可以家家户户普及,可比酿制葡萄酒的收益好上太多了。
“老朽自然相信墨侯,可是那些果农从未见过此法,恐怕会对墨侯有所质疑?。”老酿酒师犹豫道毕竟墨顿此法乃是首次出现,这些果农定然会心存疑虑,毕竟这可是他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成果,往年都是被葡萄酒厂采购换钱,如今却让其呆在阴房中风干,万一不成,那他们恐怕是血本无归。
墨顿摊摊手道:“想当初第一个酿制葡萄酒的酿酒师又岂能知道葡萄酒的配方,想必也是备受质疑,直到酿出甘甜可口的葡萄美酒,这才引起人人争相效仿。葡萄干同样也是如此!”
老酿酒师不由默然,再高昌世代相传,第一个酿制葡萄酒之人乃是无意之中发现的,和如今的情形何其相似,只是如今高昌刚刚战败,果农一年的生计就在葡萄之上,自然患得患失。
墨顿大手一挥道:“这有何难,你去转告那些果农,今年的高昌的葡萄,本侯照价去年价格照单全收,让他们放心的运过来即可。”
“多谢墨侯!”
老酿酒师不由一喜,不愧是堂堂墨家子出手的确是大方,如此一来,那些果农再无担忧。
很快,随着一车车葡萄干,拉入阴房晾晒,墨家子的大手笔传遍了整个高昌城,人人皆知墨家子不在让作坊酿制葡萄酒,而是准备晒葡萄干的消息。
“葡萄干!”听到辛獠儿的禀报,侯君集不由扬眉道。
“不错!眼下墨家子已经征用了葡萄酒作坊,改为晾晒葡萄干,更是花钱了买下了所有的葡萄,如今已经传遍了整个高昌城。”辛獠儿皱眉道。
“葡萄干!算了,由得墨家子折腾吧!”侯君集摆手道,上一次西征吐谷浑的时候,墨家子就弄出了青储饲料,而这一次西征高昌,墨家子又弄起了葡萄干想来也不足为奇。
而真正让侯君集关心的事情则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西征大军的捷报也应该到了长安城了。




墨唐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太快了
当初唐军西征之时,大军壳腊月出征,直到来年三月份这才堪堪道到达高昌,时间跨度长达三个月,虽然有耽误的时间但是在路上所耗的时间足足又三个月之久。
然而西征大军的报捷信使的回程的速度却快了很多,从高昌城出发之时,所有的报捷信使全部都是一人三骑,每匹马上都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和饮水,准备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唐。
“驾!”
一队三人报捷信使头也不回的向东冲入茫茫的戈壁,身后充足的食物和饮水给了他们充足的信心,让他们横跨两千里的隔壁。
然而饶是如此,夏天沙漠中炎热的高温还是让信使吃足了苦头,哪怕有充足的食物和水,两千里戈壁滩足足走了十日,这才堪堪到达玉门关外。
顿时所有报捷信使人人松了口气,只要到达玉门关,那就到了大唐国界,就可以借助驿站系统,剩下的路就好走了。
“高昌大捷!破二十二城。”为首的传令兵大手一挥,猛然大吼道。
刹那间,整个玉门关都沸腾起来,玉门关本就是为战争而建的,听到西征大军的捷报,自然人人欢呼,而唯独一个人愣在那里,那就是苏定方。
“什么,高昌大捷!”
苏定方可不是普通的士兵,听到大捷只会高兴,到他们这个级别自然会多想一些,朝廷西征大军离开不久,按照约定,他正在组织第二批粮草和武器准备运往高昌,毕竟谁也不知道这场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到时候没有了补给那就麻烦了。毕竟那可是足足有十万唐军在每天的吃喝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然而苏定方刚刚准备完成,还没有来得及出发,高昌的战事就已经结束了,这未免也太快了吧。
然而当苏定方从信使口中听到高昌之战的大概的时候,不由愣在那里。
“火药!一击破城!”苏定方倒吸一口凉气,他单凭想象都能想到那是何等的威力。
“启禀将军,此去长安还有数千里,末将请求征用驿站八百里加急。”为首的信使躬身道,
“准!”
苏定方验证捷报无误之后,铿锵道,此等大捷报,自然有权利征用八百里加急,而且想必朝廷现在早已经等急了吧!不!恐怕朝廷还没有开始等呢!”
“多谢将军!”三个信使立即得令之后,立即匆匆离去,从驿站征用三匹上等的好马,马不停蹄的向东疾驰而去。
原本报捷这件事,信使转交给驿站传递的信息恐怕会更快,可是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么风光的机会,三个信使一致决定亲自将消息传递回长安城。
“将军,那这些粮草还运不运?”苏定方的一个手下看着玉门关堆积如山粮草犹豫道。
苏定方摇头道:“还送个屁!大军已经攻占了高昌全境,早已经不缺粮草了。将这些粮草能够先在玉门关保存下来,大军凯旋的时候,也许能够用得上,不过吩咐后方,不用在往玉门关运粮食了。”
“是!”手下得令立即匆匆离去。
“恨未能一同西征!”苏定方遥想西征盛况,横跨戈壁滩之艰辛,一击破城之状况,高昌举国投降之畅快,这才是一个将军应该有的快意恩仇。
有了驿站的相助,三个信使的速度再一次提升,随意征用来往驿站的马匹,第一天就足足跑了八百里,所到之处欢呼声一路。
“公布怎么这么慢,怎么还没有修通砖路,要是转路的话,我等日行千里并非难事。”一个信使皱眉道,按照朝廷的公告,兰州到玉门关的砖路必须在大军凯旋之前修完,而如今他们在高昌已经打赢了,而工部依旧还有如此长的砖路没有修好,和他们出征的时候相比,根本没有修多长的路。
“大概是大军胜的太快了吧!”为首的信使苦笑道。
第二日,三个报捷信使纵马两百里,越过一众正在修路的民夫,这才踏上了平坦的砖路,绝尘而去。
“高昌大捷!”
听到这个人人欢呼的捷报,工部侍郎几乎急的跳脚,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西征大军至少八九月份方可打完这场战争,可是谁能想到竟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如果西征的将士凯旋之时,那他们还没有修到玉门关,恐怕连他都要被问责。
“快,立即给沿路官府传令,就是工部现在需要大量的徭役,以及更多的砖头,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修到玉门关。”工部侍郎急声道。
“可是如今正是农忙之时,恐怕没有多少人手,而且砖头烧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个工部主事为难道。
工部侍郎冷声道:“哪怕花钱雇人,也要将人手雇用二来,没有砖头就到后方各城花钱买,本官自会向工部申请钱财。”
如果耽误了西征将士的凯旋,工部定然吃不完兜着走,相信尚书大人定然会应允。
1...353354355356357...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