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贺逻鹘,你阴谋刺君? 本该千刀万剐? 但是念在你被人利用? 你父突利更于大唐有功,今日就饶你一死,夺你可汗之位? 流放岭南。”李世民看了看一众突厥将领? 最终还是没有下杀手,放了贺逻鹘一马。
“父汗,儿臣不孝呀!”贺逻鹘听到李世民赦免? 非但没有露出欣喜? 反而更加心如死灰? 他被杀害父亲的贼人蒙蔽不说? 又用父亲的功劳躲过一死? 实在是愧对父汗。
李世民之所以绕过贺逻鹘? 自然不是因为贺逻鹘被人利用,或者是突利的功劳,这些和刺君之罪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真正让贺逻鹘逃过一劫的乃是一众突厥将领,李世民要用饶他一命来收拢一众突厥将领的心。
“多谢天可汗圣恩!”一众突厥将领感激涕零道。
“尔等也担惊受怕一天了? 都回去歇息吧!”李世民伸手一挥? 意兴阑珊的回宫。
满朝重臣对望一眼? 不禁叹了口气? 陛下待突厥如同手足,而突厥却深深的给李世民来了一刀,这对李世民的打击可想而知。
一众突厥将领满怀愧疚的离去? 而不少汉臣却是眼神一闪,默契的留了下来。
阿史那结社率虽然罪该万死,但是有一点没有说错,突厥和汉人的矛盾已经很深,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尤其是经历过刺杀事件之后,非但突厥人心中有裂痕,大唐百姓同样群情激奋。
“启禀陛下,臣认为突厥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魏征率先进谏道。
“诸位爱卿,这是何意?此事就此揭过即可。”李世民看到群臣到来,不由诧异道。
魏征摇了摇头道:“陛下想的太简单了,臣曾经谏言,反对突厥内迁,今日之事恰巧证实了微臣的忧虑,阿史那结社率绝非一人如此之想,想来突厥各部之中想回归草原之人并不少,长此以往,必生祸乱,甚至五胡乱华之危机重现,是时候让突厥各部迁回长城以北的草原了。”
李世民眉头一皱,如果是之前,李世民定然是认为魏征是危言耸听,而阿史那结社率竟然在突厥内迁之际就想着鼓动突利造反,幸亏突利并未听从,否则以突利的声望,定然一聚突厥各部,在大唐内部造反对大唐造成致命的伤害。
然而李绩却摇了摇头道:“臣反对,放突厥回归草原只能是放虎归山,当年突厥何等的强大诸位难道都忘了么?”
李绩站在军方的角度上,坚决反对将突厥各部放回草原,否则一旦突厥再次做大,恐怕大唐北方边境再无安稳之日。
李世民脸色一变,当年的渭水之盟乃是他一生中的耻辱,最后举国之力击败了突厥这才一雪前耻,而如今又要放突厥各部回去,李世民怎么也无法办到,而且刚才阿史那结社率表现出来的狼性更让李世民心惊。
“突厥本就属于草原,如今却迁入黄河以南,自然思念故乡,迟早生变。”文官一脉力主让放归突厥回草原。
“不可,突厥各部能征善战,乃是我大唐屡次作战最精锐的战力,绝对不能放其离开。”突厥各部都是最精锐的骑兵,乃是大唐军方重要的组成部分,军方自然不愿舍弃这股精锐的战力。
一时之间,文武双方争执不断。
“好了,朕如此优待突厥各部,难道还不能让他们归心么?”李世民经历过开国之战,自然知道突厥骑兵的重要性,自然不愿意轻易舍弃这股力量。
长孙无忌苦笑出列道:“陛下有所不知,如今的突厥各部的日子已经大不如从前了,心中恐怕早有了怨言。这才让阿史那结社率找到了机会,聚拢如此多的叛徒。”
“长孙爱卿何出此言?”李世民不解问道。
长孙无忌回头看了一下众臣最后的墨家子,苦笑道:“这事恐怕还要从墨家崛起来说,在此之前,突厥各部在黄河以南过得极为自得,自然无人愿意造反,哪怕是突利的威望和名声,恐怕也是无能为力,这恐怕也是突利安分守己的原因。”
众人缓缓点头,他可不相信突利是真的效忠大唐,只不过是没有机会而已。
长孙无忌继续道:“然而墨家崛起之后,先是用高度烈酒来换取草原上牛马,突厥各部自然是首当其冲,牧民好酒,纷纷用牲畜来换酒,造成大唐的牲畜流出,突厥百姓的生活大降。然而这并非是最致命的,真正让突厥各部怨气冲天的则是墨家木马流牛的制造,大唐各地三轮车和自行车大为畅销,让牛马价格大降,突厥各部损失惨重,怨声载道。”
李世民这才恍然,原来是突厥各部贪杯好喝,被墨家村用烈酒换走一大批牛马,偏偏又碰上牛马价格大降,原本富裕的生活短时间变得困苦起来,这才让突厥各部怨声载道。
“墨顿此事你又有何辩解?”
李世民闻言,不由瞪了墨顿一眼,他发现墨家子这条鲶鱼到哪里都会掀起鲶鱼效应,连远在北方的突厥各部也逃不过墨家子的毒手。
“长孙大人所说的的确是事实。”墨顿闻言苦笑出来承认,忽然话音一转道,“然而微臣认为突厥各部根本原因还在自身。”





墨唐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高下立判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墨唐最新章节!
“自身?”众臣不由眉头一皱。
墨顿点头道:“不错,突厥各部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多地少,当年陛下迁移近二十万突厥各部进入黄河以南,并对其极为照顾,免受北方苦寒和饥饿,并赐给其上等的牧场,十年来,突厥各部人口倍增,现如今黄河以南的突厥人口已经将近四十万,原来规划安置牧民的地方恐怕早就不够用了。”
“四十万!”文武百官心中一惊,他们竟然忽略了如此重要的数据。
墨顿苦笑道:“如果是大唐百姓善于种地,这么大的地方,养活这四十万人自然不在话下,然而突厥各部游牧习惯难改,为了养活人口大肆放牧,哪怕微臣发明了青储草料之法,却依然满足不了突厥的需求,大量的牛羊已经快要将草地啃成沙地,毛乌素沙漠最近连续扩展,突厥各部乃是罪魁祸首,这些年长孙大人治理黄河所做出的成就,根本比不上突厥各部的破坏。”
众人不禁一片哗然,没有想到突厥各部破坏力如此之大,当然突厥拼命放牧恐怕还和墨家村发明烈酒脱不开关系。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牧民为了养活更多的牲畜,只能更加拼命的放牧,如此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不出百年,现在突厥内迁之地必定从草原变成沙漠,或者突厥牧民向更远的地方游牧,侵占农户的农田,造成牧民和汉人的纷争。”墨顿道。
百官纷纷颔首,突厥各部人口暴增,草场变沙地,牛马价格下降,牧民收入降低,突厥牧民和汉人农户的纷争,这些都是潜流暗动,原来这些矛盾都是隐藏在突厥和大唐和平相处的假象之中? 最终在这次刺杀事件中得到了全面爆发。
“陛下,臣认为将突厥各部放回草原乃是大势所趋,迟者生患。”长孙无忌一咬牙起身赞同道。
魏征附议道:“突厥人桀骜难驯? 陛下虽然待其至诚? 但是其却不知恩图报? 当年突厥的习性就是每当牲畜不足就南下劫掠,如今更是恶习难改,一旦陛下不能满足突厥人的胃口? 那突厥人就会背叛陛下? 正如阿史那结社率所说,突厥人乃是一匹狼,一匹喂不熟的狼。”
这一次? 仅仅是刺杀? 而下一次恐怕就是大规模叛乱了? 到那时突厥人恐怕为祸更甚。
李世民眉头一皱道:“区区四十万人口?…………。”
墨顿摇头道:“陛下? 区区十年? 突厥人口就已经达到了四十万? 再过十几年那恐怕就是八十万、一百万,到时陛下还能够满足突厥人的要求么?大唐还有那么多草场安置突厥人么?”
李世民心中一沉,到那个时候,要么突厥人拖垮大唐,要么突厥人掀起更大的叛乱。
李绩看到朝堂一直同意让放突厥人回归草原? 眉头一皱道:“那诸位可曾想过一旦这四十万突厥人在大唐乃是安分守己牧民? 在草原那可是近十万大军呀!”
十万大军无论在任何地方都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大唐的手中乃是重要的助力? 若是回归草原,大唐对其羁绊减弱,再加上突厥在草原上的影响力? 一旦和大唐为敌,那可是一场灾难。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之所以想要留下突厥,就是看重突厥的军事力量。
朝堂一片沉默,他们岂能不知道突厥的重要性,但是正如墨家子来说,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如此一来,那臣倒有各两全之法。”一个新的声音在朝堂之中出现,众人一看,赫然是新任的火器军将军长孙冲,只见他一副文弱的书生样子,却穿着一个崭新的盔甲,和一众将领显得极为格格不入。
李世民眼神一闪,诧异道:“冲儿可有良策?”
长孙冲一脸傲然道:“启禀陛下,如今朝廷的难题是突厥人一心想要回归草原,而朝廷又担心这些突厥人回去之后让边境不稳。既然如此,那陛下何必放归突厥老弱回归草原,用之前陛下安抚突厥各部所用的钱粮募兵突厥青壮,如此一来,不用多出钱粮既可以满足突厥各部的要求,又不用担心边境不稳,更可以将突厥骑兵成为大唐军方的助力。”
“妙呀!果然虎父无犬子,长孙将军此举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陛下果然慧眼识英才,长孙将军果然是文武双全。”
不少大臣闻言,交口称赞道,顺便拍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马屁。
长孙无忌瞪了一眼长孙冲,这才谦虚道:“犬子不学无术,胡言乱语,诸位谬赞了。”
长孙无忌嘴上谦虚,脸上却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李世民更是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他力排众议让长孙冲担任火器军将军,已经让不少人非议,如今长孙冲献上良策则大大的给他涨脸。
“诸位爱卿认为,冲儿此策如何?”李世民向众将照例询问道,其实心中已经偏向了此策。
一众大臣纷纷赞同,此策的确是能够解决目前突厥的局面,既满足了突厥的要求,又不会让突厥各部失去控制,这恐怕是最好的方法了。
就在满朝文武大臣认为找到两全之法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道:“那突厥人自然满意,假如有一天有类似阿史那结社率之类的有异心的突厥人,忍辱负重,恶意奉承,有朝一日大权在握,振臂一挥,数十万异族募兵响应,恐怕立即就会席卷中原,此策不亚于将刀剑递到突厥人的手中。”
文武百官顿时心中一惊,顿时感觉后背发凉,冷汗淋漓,众人艰难的扭头,只见出言反对的赫然是墨家子。
“而且我大唐将士皆采用的乃是府兵制,出兵打仗并无粮饷,而突厥人的募兵制却有粮饷,那大唐数十万府兵如何去想,府兵还愿意为大唐出生入死征战天下么?”墨顿反问道。
李世民也不禁脸色难堪,他刚才被这种两全其美的方法所蒙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此策让突厥人直接掌控兵权,更对府兵制十分不公。
“而且如今的草原已经不是突厥人想回去就回去的,突厥南迁之后,原本的突厥人所属的操场已经被薛延陀,铁勒、契丹各部所瓜分,单单让一众突厥老弱回归草原,恐怕不亚于羊入虎口,陛下如果支持突厥贸然回归草原则会激起各部的不满,陛下可有再一次北征的打算。”墨顿再一次追问。没有人愿意将口中的肥肉吐出来,一旦突厥回归草原,恐怕天下必然起纷争。
墨顿的三句反对,可谓是句句鞭辟入里,和长孙冲的夸夸其谈顿时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人高下立判。




墨唐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下英雄 尽入吾毂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墨唐最新章节!
长孙冲的脸上顿时青红交加,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自认为两全之策竟然会被墨家子批的体无完肤,当下不服气道:“在下的粗鄙之见自然不入堂堂墨家子的法眼,不知墨侯有所高见。”
现在墨顿并无官职,只有侯爵职位,长孙冲故意称其为墨侯,显然也有讽刺墨顿的意思。
众臣顿时颇为期待的看着墨家子,要知道墨家子虽然在朝堂上不讨喜,但是其智慧却是举世公认,或许可以找到一个解决突厥问题的方法。
墨顿深吸一口气道:“微臣认为要想彻底解决突厥问题,那就只有一种方法,让突厥人和汉人融为一体从此以后,没有突厥人和汉人之分,只有大唐子民,自然可以解决突厥问题。”
文武百官不由的眉头一皱,没有突厥和汉人之分又岂能是轻易做到的,李世民笼络突厥人十年,到头来自然还是不能让突厥人归心,又岂能让墨家子一句空口白牙就能解决的。
长孙冲讽刺道:“难道堂堂墨家子也只会夸夸其谈,突厥人和汉人风俗习性各不相同,如何融为一体。”
在长孙冲看来,墨家子的计划和他的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的计划只要控制的好,注意将突厥这把刀握在手中,自然可以将异族叛乱的可能性降下来,而墨家子的计划简直是天方地谈,在他看来突厥人你乃是蛮夷之人,大唐只需利用其即可,更别说让突厥人和大唐平起平坐。”
墨顿摇了摇头道:“如果是之前,融合突厥人自然是不可能,然而随着大唐连战连胜,所向披靡,大唐已经成为诸国之首,万国来朝,融合突厥人的时机已经成熟。”
李世民脸色凝重,沉声道:“细细道来。”
“何为大唐之人,并非是肤色和相貌来区分,而是身穿汉人衣冠服饰? 遵守我华夏礼仪,哪怕是一副胡人模样,其已经和大唐人无异。
就拿突厥来说? 臣认为长安城生活多年的突厥人已经和汉人无异? 和臣一起出征的契芯何力将军、执思其力将军? 包括朝中的阿史那思摩将军等等更对朝廷忠心耿耿,相信陛下和朝堂诸公也能感同身受。”墨顿道。
不少大臣纷纷点头,他们和这些突厥将领也有所来往? 自然知道墨顿所言属实? 这些突厥将领身穿汉服,说汉话,行汉礼? 的确已经和大唐人并无太大的差别。
墨顿继续道:“微臣相信内迁之地的突厥牧民也同样有心向我大唐之人? 毕竟北方苦寒之地的生活太苦了? 大多数人还都是向往大唐温暖舒适的生活。突厥各部之中? 定然有一部分想要回归草原? 一部分想要留在内迁之地? 否则阿史那结社率可不只是这点声势了。”
李世民缓缓点头,毕竟朝廷每年拨付如此多的钱粮,自然可以笼络一部人人心,说句不客气的话,突厥内迁的牧民的日子要比大唐很多百姓要好得多? 毕竟大唐百姓也就最近几年粮食产量增加? 大肆喂养家禽吃上了肉。
墨顿看到众人已经被说动? 嘴角浮现出一丝自信道:“既然如此? 陛下何不留下心向我大唐的牧民,将放还一心返还草原的牧民,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突厥的实力再次一分为二,也不会脱离大唐的掌控。”
“就这?”长孙冲眉头一皱冷笑道。
而一众文武大臣也是眉头一皱,如果仅仅是留下一批,返还一批这么简单,那就不用朝堂诸公这么头疼了,毕竟人心隔肚皮,当初谁能想到阿史那结社率和贺逻鹘能够阴谋谋反。
墨顿看了看朝堂主公的脸色,明白众人的想法,不由解释道:“想要判断一个是否心向大唐其实也很简单,那就看其是否仰慕我大唐文化,愿意主动接受我大唐文明礼仪。”
“主动接受?”众臣不由若有所思,想起朝中诸将已经丝绸之路不远万里而来的胡商们。
墨顿点头道:“不错,主动接受大唐文明乃是区分心向我大唐之人的第一步而已,第二步则是融合这部分心向我大唐之人,陛下将大唐分为十道来管辖,那何不将再划分外十道来管辖突厥,或者是其他各族心向我大唐之人。”
“外十道?”李世民心中一动。
“我大唐如今即将开启盛世,人人向往,却苦无门路,如果其心向我大唐,仰慕我大唐文明礼仪,或者有一技之长之人,可以申请加入我大唐,陛下可以将其编入外十道,对其发放绿本户籍,享受在大唐经商,得到平价医疗或者平价税收的权利,以区别普通各族之人,借此吸收天下各族最强大的战士、富商,甚至是人才为大唐所用,如此一来,天下人才皆流向大唐,天下英雄尽入吾大唐之毂中。”墨顿昂然道。
“天下英雄尽入大唐之毂!”
顿时满朝众臣猛然一滞,不可思议的看着墨顿,不禁为墨顿的外十道计划而惊艳,就连长孙冲也张了张嘴,想不出任何反驳的话,他的计划仅仅是针对突厥一族,而墨家子的计划则是针对大唐之外的所有各族,甚至是有目的的挑选最优者,淘汰劣者,如此一来,仅仅付出一个户籍和名分,就将获得无法估计的收获。
就连李世民眼中也是异彩连连,在墨顿外十道计划的提示下他的心中已经有了数种对付突厥局面的方法。
“最后,外十道的计划仅仅是一个过度,大唐的目的乃是为了将其融为一体,天下各族人才获得大唐外十道户籍的目的乃是为了获得好处,在其心中恐怕依旧是难忘部落,我大唐真正想要的乃是这些人才的下一代,但凡外十道户籍的孩子,在大唐出生的皆可加入大唐十道与大唐子民无异议,这些下一代出生在大唐,生活在大唐,深受百家熏陶,才算真正的大唐之人,至此仅需两代,即可让其和大唐融合在一起。”墨顿振臂道。
他的想法融合了清朝的八旗制度和美国得绿本制度,都是涉外制度的经典,自然是领先这个时代不知多少,轻易的征服了众人。




墨唐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大唐外十道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墨唐最新章节!
一众文武大臣顿时犹如醍醐灌顶一般,他们自然知道民族融合的好处,以前的民族融合都是被动的,极为缓慢不说,还需要经历战争等阵痛,而外十道计划让民族融合变得主动,更加快速,更是将异族的精英都聚集到大唐,壮大大唐的同时,继续削弱周边各部,好处更是肉眼可以看见的。
而且这一次的民族融合无需战争,甚至更加彻底,只需两代,就可以培养一大批外胡内汉的精英,而不是犹如之前对待突厥一般,在大唐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还要拨钱拨粮扶持二十万苦哈哈的突厥牧民,结果还养了一批白眼狼。
长孙冲不服气道:“墨侯的外十道计划虽好,但是却是远虑,然而突厥各部却是近忧,远水解不了近渴,恐怕突厥的现状等不了两代人吧!”
现在的突厥犹如一个火药桶一般,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爆炸了,两代人是制定指望不上了。
墨顿怜悯的看着长孙冲,摇头道:“长孙将军,你知道世家子弟和百家子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么?那就是世家子弟所拥有的东西是一出生就注定就有,百家子弟想要的东西则需要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来争取。”
满朝文武大臣闻言一叹,对墨顿的话并无异议,他们在座的除了长孙冲,恐怕每一个的成就都不是用家世来换来的,包括墨家子,哪怕墨家子不是出身于墨家,以他的才智恐怕依旧可以打出一片天下。
长孙冲顿时脸色难堪,他自然听得出来墨顿讽刺他靠家世才有现在的位置,不由咬牙切齿道:“那本将军倒想听听堂堂墨家子有何高见。”
墨顿朗声道:“其他各族我们自然可以顺其自然的融合,然而在突厥各部则可是加速推进外十道计划,第一在军中? 在突厥各军推广习汉字和说汉话,重点宣传忠君爱国思想,突厥将士学会汉字、汉话的优先升官加爵? 或者支持这些心向我大唐的突厥将士掌控部落? 以夷制夷? 至于学不会或者抵触学习汉话的突厥骑兵则会慢慢剔除骑兵队列。
其二,在民间,但凡加入外十道的突厥各部的牧民则享受朝堂的扶持? 优先选择上等的牧场? 赋税减免等优惠,将突厥人分裂成两个阶层,一种是心向往大唐之人? 自然是好处多多? 一种是坚守突厥习俗之人? 没有好处? 相信突厥人自己定然知道如何选择? 如此一来? 朝廷并不需多费财物,同样可以控住突厥。”
“以夷制夷,分裂突厥。”李世民微微颔首,墨顿的计划无非是以利诱之,只要心向大唐有利可图? 相信定然有人加入大唐外十道? 至于那些敌视大唐之人? 只能被抛弃? 慢慢的虚弱,而对大唐造不成任何威胁。
“其三,哪怕异国之人加入大唐外十道? 我等亦不能完全信任于他们,所有外十道的骑兵都需异地驻扎,草原骑兵驻扎西域或者是吐谷浑,西域骑兵和吐谷浑骑兵亦然,饶是如此,亦不能不防,每百人队骑兵不可同族为兵,如一个百人队的骑兵,汉人骑兵占五成,突厥骑兵占二成,薛延陀,铁勒、契丹、高昌、吐谷浑等共分三成,轮休亦是分批轮休,如此一来,无论哪一部有异心,都不可能对大唐造成威胁。”
墨顿说完,太极殿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都震撼的看着墨顿,仿佛是重新认识墨家子,
如果按照墨顿的设想,原本对大唐颇具威胁的异族顿时将成为大唐最大的助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和大唐融为一体,同时让大唐日益强大,不停地削弱外族。
“好一个外十道计划。”所有文武大臣不禁在心中喝彩。
“墨侯未免太想当然了,汉人、突厥、薛延陀等部共处一军,这怎么可能?”长孙冲不服气的反驳道,一直以来,大唐的兵制乃是以府兵为主,每当战时就开始招募草原骑兵出征,自然是同族为一军,并有族中将领领兵,而墨家子却想让汉人和其他各族同为一军,兵将不相通,如何能行军打仗。
1...379380381382383...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