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墨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将臣一怒
墨顿冷哼道:“于大人更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朝廷花了二十万修建的桥,就被你一句话轻飘飘的给送出去了,你这一送不打紧,那以后修桥的钱从哪里来,就是算有朝廷拨款,恐怕修建速度也会大大降低,如此一来,天下被河流阻隔,交通不畅,最后吃亏的还是天下百姓。”
“这么说,墨祭酒要收这个过路钱乃是为了天下百姓好了。”于此宁讽刺道。
墨顿毫不犹豫的点头道:“然也!”
“简直是荒谬至极!”于此宁指着墨顿的鼻子,颤颤巍巍道,就连其他大臣也不禁眉头一皱,纷纷认为墨顿再强词夺理。
“渭水大桥花了二十万贯的确并不多,仅仅是墨家村的五年的赋税而已,这笔钱朝廷完全可以承担得起,然而于大人可不知道大唐需要修建多少个渭水大桥。”墨顿反问道。
“啊!”于志宁顿时一脸茫然,不解的看着墨顿。
墨顿伸手一番,递给于志宁一本书道:“此乃魏王殿下新撰写的《括地志》,于大人可以研读一番,渭水大桥的跨度仅仅六百丈之多,大唐类似的宽度河道需要修建大桥的少说也有三五百。”
“三五百!”顿时所有人一片哗然,一座渭水大桥的造价就要二十万贯,要是再来三五百,那岂不是高达万万贯了,这可不是小数目,一时之间,众人的风向顿时摇摆。
“万万贯,也不是一时就要拿出来,朝廷依旧负担得起。”于志宁咬牙道。
墨顿喟然一叹道:“这三五百座渭水大桥好修建,但是天下比渭河宽的河流呢?每宽一倍,其造价和修建难度就会攀升数倍。以微臣看,黄河恐怕至少有修建十座黄河大桥,长江也要修建八座方可让天下通行无阻。这其中的造价恐怕将会是天文数字,到时候,朝廷还不收过桥费么?。”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不用算也知道在长江黄河之上修建大桥是何等昂贵,但是众臣也明白,一旦可以在长江黄河的修建大桥,哪怕造价再大,朝廷也会毫不犹豫的修建。
顿时于志宁手中的《括地志》变得极为烫手,但是他依旧没有屈服。
墨顿叹声道:“就算这些钱朝廷仍然出得起,但是天下无人愿意做亏本的买卖,大唐需要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到时候难免钱财不到位,原本应该短时间修成的大桥,最后恐怕会拖得很久,天下交通不畅,受损的只能是大唐。所以收过桥费乃是唯一的选择,哪怕陛下决定此桥不收,总有一天,大唐也会收过桥费来挽回损失,只不过到那时已经耽误太久了,受损的只能是大唐和大唐百姓。”
“久闻墨侯乃是大唐财神,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看来本官日后要想墨侯多多请教。”唐俭向墨顿拱手道,他一开始也是认为墨顿是信口胡说,但是听到墨顿举出朝廷需要修建的大桥之多,立即鲜明旗帜的支持墨顿,要是这些桥都要民部出钱,还不如杀了他呢,这样更容易一些。
墨顿回礼道:“唐大人客气了,墨某此举也是为了减轻朝廷负担,更让天下人不再受河流阻挡之苦。”
“臣支持墨祭酒,收取过桥费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天下能够早日修建更多的桥梁,相信百姓定然会理解。”工部尚书张亮也纵身出列,支持墨顿,如果没有钱财,那就修大桥的速度将会大大降低,这对同样影响工部的利益。
李云不禁心头感动,朝着的文官皆大肆鼓吹要让渭水大桥免费通行,而墨顿却极力主张渭水大桥收费,当初就是朝廷不远处出修建渭水大桥的二十万贯钱财,墨顿这才不得已提出用墨家村的赋税来修建,这才让渭水大桥得以顺利修建。
如今工部尚书和民部尚书在此,工部为了修建更多的桥梁,同意支持收费,而民部为了以桥养桥,定然会也会支持收费,墨顿此举可以说一举说服三省六部的两部。
如此一来,修桥费钱之事得到了解决,相夫氏一脉日后再建大桥的阻力要小得多。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脉原来是一家。”李云顿时多了几分感悟,墨顿毫不犹豫的支持收过桥费,固然有以桥养桥的意思,同样也间接让相夫氏一脉有更多的大桥可修,这对相夫氏一脉的好处不言而喻。
“可是我们是朝廷呀,又岂能与民争利,利用渭水大桥来挣钱!”于志宁喃喃自语,犹自不能接受过桥费。非但如此,就连李世民恐怕也脸上浮现出纠结,一方面是他的名声,另一方面则是实打实的利益,这让他很是为难。
墨顿自然理解李世民的心理,当下心中一动道:“陛下天下赋税的用途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同样也可是反过来理解,是用之于民取之于民,这二十万贯的修桥费,就算是朝廷提前支付的,然后在分二十年来从过桥费中收取,一旦收够了本钱,陛下即可下令停收渭水大桥的过桥费,如此一来,即保证朝廷不会回本,又不会让百姓认为朝廷与民争利,到时候陛下在下令免除过桥费,同样可是收获天下人心。”
众臣顿时眼睛一亮,如此一来,朝廷能够收回成本用来修建新桥,又不会失去民心,岂不是两全其美。
“天下百姓困顿,十文钱对富甲天下的墨家村不值一提,恐怕依旧有很多人出不起这十文钱的过桥费。”于志宁一脸民生疾苦的样子,犹自不放弃。
墨顿见招拆招道:“既然如此,那渭水大桥的过桥费只针对马车,但凡人力过桥或者是步行的一律免费,微臣觉得一个人如果买得起马,再出十文钱的过桥费恐怕并无任何负担。更别说渭水大桥可是让其免走很多冤枉路,单单节省下的时间和成本就已经远远超过十文钱的过桥费。”
李世民眼睛一亮,有马之人自然不能称之为穷人,负担过桥费轻轻松松,贫困之人也能免费享受渭水大桥的便利,这的确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当然还有一些需要免除过桥费的,比如朝廷的驿站,军队车马,以及衙役,火龙司,甚至医院的救护车皆可免除过桥费。”墨顿补充道,此举拉拢了不少部门,一时之间,不少官员纷纷倒戈支持收取过桥费。
“若是有人故意用人力来代替马力,来钻过桥费的漏洞呢?”民部尚书唐俭皱眉道,要是过桥费迟迟收不上来,陛下碍于面子二十年后就会免除过桥费,户部的窟窿依旧补不上。
墨顿智珠在握道:“唐大人放心,渭水大桥足足五里的缓升路面,再加上对岸的五里,那就足足有十里之多,如果使用人力来钻漏洞,那其雇用劳力就不需要钱么,更别说步行十里所浪费的时间,以及对岸用马的麻烦,算起来,恐怕还是花十文钱过桥比较划算一些,墨某说过,渭水大桥的修建乃是有利于天下之事,并非是拦路收钱的土匪,哪怕有不用免费通过大桥的方法,我想更多的人还是愿意花这十文钱的过桥费。”
“墨侯高明,微臣赞同墨祭酒所言!”唐俭由衷的佩服道,此乃是他第一次和墨顿接触,立即被墨顿的手段所折服。
“臣也赞同!”张亮也紧跟附和道。
“臣等也赞同!”一众大臣附和道。
这一次,就连于志宁也再无理由反对,毕竟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也能过桥,更能让朝廷保本,又能让陛下收取民心,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了。
“既然如此,那就以墨顿所言收取过桥费,并刻石铭记,昭告天下,过桥费只收取二十年,二十年后,免除渭水大桥的过桥费。”李世民大手一挥道。
“陛下英明!如果陛下想要收拢民心,我想从长安城到洛阳的过路费已经可以免除了,我想现在应该回本了。”墨顿提醒道。他对此结果并不意外,毕竟朝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他担心的并不是朝廷收取过桥费,而是朝廷一经尝到了过桥费的甜头,二十万贯收取保本之后,不愿意放弃这丰厚的利益,要知道随着大唐的盛世的到来,渭水大桥只会更加的繁忙,过桥费将会只多不少。
唐俭不由一阵肉疼,要知道长安城到洛阳乃是天下最繁华的路段,每年征收的钱财过路费乃是不小的数目,骤然让唐俭放弃,还真的有些舍不得,但是他最终还是默认了这个事实。
“陛下吉时已到,可是剪裁了。”李云见过桥费之事已经尘埃落定,这才上前提醒道。
“好!如此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不能耽误了。”渭水大桥名利双收,李世民龙颜大悦。
随着剪刀合拢,红绸落下,筹备五年的渭水大桥正式通车。





墨唐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突厥回归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墨唐最新章节!
“通车了!”
渭水大桥正式通车,随着一声令下。
原本长安城北的渭水之上只有一个简易通过的便桥,仅能容纳轻便马车通过,而且是单行道,早已经不足以满足长安城百姓的通行,以及货物运输,而渭水大桥则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长安商旅既期盼又担忧渭水大桥的开通,期盼的是一旦建成渭水大桥,长安向北的交通格局将会大大便利,担忧的是有关过桥费的传闻一直不断。
对于征收过桥费一众商旅也有心理准备,毕竟朝廷足足花费了二十万贯才将其修建完成,征收过桥费也能理解,可是如果渭水大桥的过桥费过高,恐怕立即从善政变成了横征暴敛了,尤其对一些贫困人士来说,哪怕再少的过桥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当过桥费的标准传来的时候,所有人都重重的松了一口气,人力免费,按照马车收费,十文钱的价格虽然不菲,但是已经极为人性化了,更别说还有只有二十年的收费期限,一旦朝廷收回成本,渭水大桥就会立即免费,并不会成为朝廷敛财的工具,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大呼庆幸。
收费合理,再加上和渭水大桥配套的砖路修建完成,走渭水大桥向北,不但省时省力,刨除车马费和人工,甚至还更加省钱,顿时整个长安城向北的商旅闻风而动,走渭水大桥成为最佳的选择。
然而第一批经过渭水大桥的并非长安城的商旅,而是一众胡人面孔,那就是长安城的突厥人马。
自从李世民同意突厥各部回归草原故地的决定之后,长安城的突厥人可谓是欣喜若狂,长安城虽好,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怀念草原,顿时很多突厥人立即准备回归草原,再加上渭水大桥今日开通,正好借此桥回归。
当然真正想要回归的则是那些成年人,尤其是中年一代的突厥人更是怀念昔日在草原称王称霸的荣光,而突厥的年轻一代则更加怀念长安城的繁华,大多选择留了下来。
墨顿看着回归的突厥各部,不禁恍然,恐怕这才是李世民亲临渭水大桥的真正原因。
说来也极为巧合,当日阿史那结社率也曾经想要借助此桥回到突厥各部,可惜却拦下,如今长安城中的突厥众人却堂而皇之的从渭水大桥通过。
“天可汗陛下,微臣此去安顿好突厥各部之后,立即前来天可汗帐前效命。”新任突厥可汗李思摩恭敬的跪在李世民面前道。
李思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以突厥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在草原立足,突厥想要夺回故地,所以靠只能是大唐。
“突厥各部回去之后,一定要小心防备薛延陀,朕已经派遣特使让薛延陀让出突厥故地,想来薛延陀定然不会甘心,一旦薛延陀各部有异动,可立即向大唐求援。”李世民看了看突厥各部中,少有年轻一代,不禁对墨顿所说的外十道计划多了几分信心,当然年轻一代留在长安城,也不乏有突厥各将向大唐做质子的意思,毕竟未来突厥想要在草原站稳脚跟,还需大唐的支持,留在长安城的家眷就是效忠大唐最佳证明。
“多谢天可汗垂怜!”李思摩顿时信心大增,有了大唐的支持,他顿时对夺回突厥故地信心大增,大唐有多么强大他心中一清二楚,现在的薛延陀虽然强横,但是相比于十年前的突厥依旧是逊色很多,当初如此强大的突厥就败在了大唐的手中,薛延陀的败局已定。
“去吧!”李世民挥手道。
“臣告辞!”李思摩起身,伸手一挥,回归的突厥众人再次启程,一个个满怀期待的朝着北方而去。
随着突厥各部离去,九成宫之变才真正告一段落,然而其影响却并没有结束,而是将战火从长安城转移到草原之上,曾经的草原霸主回归,草原之上将会风云再起。
李世民解决了草原之事,这才将注意力再次集中在渭水大桥之上,看向李云道:“李爱卿造桥技艺高超,如今又身体痊愈,实在是大唐之福,朕特封你为工部员外郎,从五品,主管天下修桥造桥之事。”
“多谢陛下!”李云欣然从命,修建大桥乃是相夫氏一脉的最大的骄傲,如果李云能够主掌大唐修桥一事,那定然是事半功倍。
张亮不由心中一叹,这等超级大桥的修建说牵涉的利益定然颇多,他虽然心动,但是皇上金口一开,将其交给了相夫氏一脉,他也只能接受。
“启禀陛下,如今渭水大桥已经修建完成,以微臣看,是时候启动黄河大桥的计划了。”张亮躬身上前进言道。
“黄河大桥!”
顿时李世民呼吸一滞,渭水大桥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是毕竟是靠长安城带动的,单论交通要道,渭水大桥和黄河大桥相比,简直是萤火和皓月之比。
渭水之上还可以建成简易的便桥通过,而黄河之上根本无法搭建便桥,唯有船渡,风陵渡就是其中的最大的黄河交易码头,要知道船渡的成本可比区区一点过桥费要高得多。
李云眉头一皱道:“修建黄河大桥的理论已经行程,然而渭河大桥毕竟只有二百丈而已,而是黄河却至少需要千丈之远,再加上黄河淤泥颇深,需要克服的困难不知几凡,匆忙修建黄河大桥恐怕只能事倍功半。微臣想要暂缓修建黄河大桥,而是先易后难,修建同样阻碍南北淮河大桥。”
“淮河大桥!”张亮眉头一皱,淮河大桥虽然同样不凡,但是和黄河大桥的意义相比却天差地别。
“不错!淮河和黄河的情况类似,都是泥沙淤积,但是其困难要比黄河小得多,一旦修成淮河大桥,积累在多泥沙河流的建桥经验,那日后修建黄河大桥不在话下。”李云自信道。
“准!”李世民应声道,他也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再加上黄河大桥投资定然更为庞大,务必要万无一失方可,再次之前先拿淮河大桥试试手倒也可以。
“不过,除了淮河大桥之外,天下其他类似渭水之地也要加快修建。”李世民补充道。
李云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修建渭水大桥之事已经亲手培养修桥的匠作,目前相夫氏一脉之中,能够修建类似渭水大桥的墨者足足有三人,十多墨者皆可修建一百丈以上的大桥,再加上钢筋水泥应用,一百丈已下的桥梁,将作监传统的建桥师足以修建,再加上长江黄河皆可采用船渡之法渡河,微臣保证,五十年内,除长江黄河之外,天下河流皆架起桥梁,车马畅通无阻,百年内完成在黄河长江之上架桥,大唐再无天堑变通途。”
李世民顿时心潮澎湃,他单单畅想这个画面,就不禁豪气大发,从此以后,天下道路皆铺砖路,河上皆有桥梁,交通一马平川。
“朕期待那一天!”
李世民异彩连连,原本因为突厥反叛的低落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墨唐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薛延陀的选择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墨唐最新章节!
一路向北。
从长安城回归的突厥众人越往北,越是激动,直到看到黄河以南的突厥部落,众人顿时一片欢呼,纵马上前和前来迎接的族人汇合。
在长安城中,虽然并不缺少荣华富贵,但是所有突厥人都知道自己并不是主人,而回到草原之上,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参见可汗!”突厥内迁之地中央的牙帐之中,突厥各部将领正式向李思摩效忠。
“诸位请起!”李思摩意气风发道,在长安城中他虽然被李世民任命为突厥可汗,但是那毕竟是空口许诺,如今在突厥各部的效忠才让他真正拥有了实权。
“多谢可汗!”一众部落头领起身,一个个炙热的看着李思摩。
李思摩深吸一口气道:“十年了,我们突厥南迁已经十年了,今日,全赖天可汗垂怜,允许我等回归草原,并赐予突厥各部漠南故地。”
一众突厥头领纷纷欢呼,他们这些生活在内迁之地的部落虽然生活富裕一些,但是只能安分守己夹着尾巴生活,更加怀念在草原称王称霸的岁月。
“然而突厥的漠南故地却被薛延陀所占据,突厥勇士拿起你手中的武器,薛延陀如果不还漠南故地,那就用你手中的弯刀夺回来。”李思摩高声道。
“夺回来!”一众突厥部落首领不由高呼道,十年前,在突厥强大之时,薛延陀不过依附突厥的小部落而已,根本不备突厥放在眼中,在一众突厥部落的眼中,只要他们回去,薛延陀肯定会乖乖的将漠南故地让出来。
李思摩看着依旧沉浸在突厥昔日荣光的各部落,不由眉头一皱,不过他并没有打击突厥各部的信心,而是在心底暗自多加留意。
“现在本可汗宣布,即刻回归草原!”李思摩振臂高呼道。
随着李思摩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完毕的突厥各部纷纷迫不及待的开始行动,哪怕人人皆知此刻已经是秋季,并不适宜部落迁徙,然而突厥各部是丝毫不在意,回归的喜悦已经完全盖过了长途迁徙的担忧。
很快,三万户突厥牧民,牛马等牲畜三十万,骑兵四万的大部队已经准备完成,然而这仅仅第一批回归的突厥各部,其余的突厥各部还会依次有序的回归草原。
“回归了!”随着突厥牧民一声声欢呼。
一个个突厥各部通过早已经搭建好的浮桥,渡过黄河,一个个部落老人,看着齐腰深的枯草,不由激动的老泪纵横,相隔十年,他突厥各部终于回到了故土。
随着一个个牧民渡过黄河,一些心思复杂的头领这才频频收回望长安城方向的目光,发现并没有突然袭击的唐军出现,这才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并没有出现半渡而击的袭击,这说明天可汗是真正的想要其回归。
“尔等放心,天可汗胸怀宽广,并不会自毁诺言的,我们在草原上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薛延陀。”李思摩眼神中了露出一丝担忧。
普通的牧民都沉浸回归故土的兴奋之中,而他这个突厥可汗则需要为部落的生存而考虑,薛延陀这个昔日突厥的从属部落却成为突厥最大的心腹之患。
“黄河之北的牧草颇多,足以让突厥各部渡过寒冬,各部就地安置,开春之后,再回突厥故地。”李思摩下令道。
黄河之北的草场是草原最肥沃的草场,再加上已经十年没有放牧了,足以供草原各部过冬所需,而且气候要比漠北缓和一些,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李思摩没有说,那就是此地最靠近大唐,突厥骤然回归,还未站稳脚跟,一旦有异动,可以最快向大唐求援。
“是!”
各个突厥部落纷纷应命,只要能够回到草原,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在哪里安营扎寨并不重要。
随着一个个部落在黄河以北的草场上安营扎寨,突厥各部正式回归到草原之中,然而昔日的草原霸主突厥回归,犹如一场风暴一般席卷整个草原。
“突厥回来了!”
草原上听闻所有的部落,无不心中狂震,不过十年的时间,突厥的强大和凶残还让各部落记忆尤深,小部落闻讯,立即撤回侵占的水草丰美的突厥故地,回到自己原本狭小贫瘠的地盘。
这些小部落一个个都在等待,突厥回归的最大的影响则是如今的草原霸主薛延陀,侵占突厥故地草场的也最多,所有部落都在等待薛延陀的反应。
在寒冷的漠北草场都尉揵山北,哪怕黄河之北还仅仅是草木枯黄,这里已经是一片冰天雪地,在雪中,一个巨大的牙帐傲立,这就是薛延陀夷男可汗的牙帐。
“突厥回归!”
一个个薛延陀贵族满脸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唐朝使节。
唐使点了点头道:“不错,天可汗已经下令,让突厥各部回归,并将突厥故地赐给突厥各部,在此之前,薛延陀强占的突厥故地必须退回。”
“什么,退回,那我薛延陀怎么办?难道还有回归冰天雪地的漠北。”一个精壮的薛延陀壮汉豁然而起,他就是薛延陀的二王子大度设。
唐使傲然道:“漠南本就不属于薛延陀,并不是因为主人未在家,被你们强占了十年就是你们的了。”
“这是草原的规矩,强者为尊!”大度设怒哼道。
“物归原主乃是大唐的规矩,以前草原各部混乱相互征伐,混乱无度,但在有了天可汗立下规矩,草原各部各守其土,和平相处,不得相互征伐。”唐使警告道。
大度设顿时满脸怒色道:“这不可能!草原乃是各部的草原,可不是大唐的草原,这里可行不通大唐的规矩。”
唐使轻蔑的看了大度设一眼道:“就算是按照草原的规矩,强者为尊,我大唐也是强者,照样也按照大唐的规矩来。”
大度设顿时脸色涨红,犹如被掐着脖子一般,说不出话来。
垂垂老矣的夷男可汗连忙劝阻道:“唐使息怒,逆子粗鄙,不懂礼仪,夷男新慕大唐礼仪颇久,愿意按照大唐礼仪,各守其土,守卫草原的和平。”
唐使脸上浮现出一丝讥讽道:“算你们识相!”
牙帐之中,一众薛延陀贵族顿时敢怒不敢言,夷男更是好话连连,并对唐使奉上重礼。
等到唐使离去之后,大度设这才爆发道:“父汗,你为何对大唐步步退让,一旦突厥在草原上站稳脚跟,还会有我薛延陀的立足之地么?”
1...383384385386387...4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