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黄金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江湖醉鱼
这些,都是应有之意。韩枫可不想当独苗。
中国联通成立的时候,韩枫和未来通信都送去了贺信,卓峰还参加了成立大会。几个月下来,中联通主要在东北、西南两个区域发展,暂时两家公司还没有pk到一起。
天涯书局,是所有板块里最活跃的一个。
因韩枫写书能出版,让所以寂寂无名的作者们看到了希望。很多人把稿件发给了牛劲主持的书局。牛劲这个工商经济类的学生组织了二十几个中文学院的同学一起成立了编辑部,按韩枫给出的电子书类意向,对书局进行了全面的打造,分了几个板块,由计算机系的同学编出了作者后台,以及可以和银行连网一起对帐的财务系统,由此一个简陋到家的书站就在半年多以前具备了点付费阅读的功能,特别是让一些喜欢写书的作者们看到了出书的希望,看到了将会得到读者承认的希望。
而韩枫的第二本书《士兵突击》更是引爆了作家收入的大事件。并且,成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标准**件被广泛流传。、
写书还可以这样来赚钱不用算都知道,韩枫这本书甚至比出版还要赚的多的多
仅在两个月里,书局的注册写手就达到了三万人之多,写什么题材的都有,不过仍然以当下热本题材,军事的为主。
其中,和韩枫的士兵突击一样火爆的是一个叫刘猛写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韩枫曾在夜深人静时,暗暗心惊,好在没有写这本,不然创意和文字撞了车可就尴尬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韩枫充分的了解到都同志现在还只是一个编辑和文学爱好者,并没有打算写书的信息之后,才果断出的手。至于写书的事儿,有这三本放在这里,以后故意不会再动笔了,毕竟这个年代也的确没有旷世之作可供抄袭,能在身后拥有一个作家的头衔而为世人记住,就足够了。毕竟这个世间,有成千上万亿的财富时过境迁后也不会有人记得,而只要写过一本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也许就会名留千古。
不是为了虚名开玩笑——我韩枫是认真的要留名的人……
《潜伏》作者胡说(真名韩枫)。
《士兵突击》作者胡说(
第541章 你为什么而赚钱
韩枫看陈晓娟送来的报告单,朱莉泡茶。
韩枫喜欢喝两种饮料,在看书,思考的时候喝茶,在运动的时候喝瓶装水,朱莉记得他的每一件喜好,特点。在她的心里,这个男人就是她的天空,她的大地,她的一切。
舒服的躲在韩枫怀中的朱莉看着几十页的报告。
她十分清楚,世界上有多少的富豪根本不会让别人知道他真正有多少的资产。
就算是老婆也不会全部摸到富的边际,除非是走司法程序,可是就算是走了也未必是全部。
可是,韩枫却不是他们那样的人。
现在韩枫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850亿美元……
她从来没想过,认识的第三天,他成长进步如斯。
那个时候,她才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东方少年而心生好感,然后就不知怎么得,开起了玩笑,然后就成了好朋友,接着又不知怎么着的,竟然到了一起。
三年前的他只有不到1亿美元。
初到米国,找比尔凑了两千万美金才凑成了“幽灵”,幽灵启用了三个月,他的财富超过了10亿。按富有的华人排名来看,那个时候他已经成为华人富豪中的巨富。
连李则巨等人也没想过,他的100亿级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然后现在又有不到一年的时候,已经接近于1000亿。财富以年十倍的数量级增长,简直太恐怖。
而他的100亿是未来软件公司股权转出,那时,他发表“自由和梦想”一文,正式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铮铮誓言,从那个时候起,他也就成了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枫,你为什么而赚钱,是为了你的国家吗”
朱莉很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想想韩枫的所作所为,只能这么解释才能说的通。
“是。”
韩枫没有回避,看着美丽妩媚的朱莉,“每个人都有来处,每个人都会有归途,在这个过程中,冥冥中,我感觉自己的使命就是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朱莉能听懂这话中的意思,她把韩枫的意思归为红色国度的教育和个人追求理想不同而才会有他这样的选择。
“那如果我嫁了给你,我是不是也要入党,对了,你是党员吗”
韩枫淡淡的摇头,“我还不是。不过,在我的国家,爱国也未必非要入党,拥有信仰也不一样非的是党员。虽然,我是那么的希望能入党。”
剩下的话,韩枫收了回来没有说,朱莉不会听得懂。
“哦,其实,我也是做好了成为**员的准备的。”她认真的说。
“我也是。可是,我们还差的很远。”
韩枫笑着拥她入怀。
朱莉躺在沙发上,依在他的身边,闻着他身上令她无比神怡的味道,十分舒展而惬意。
“其实,我在天真的想着一个事情。你的千亿级资产会从这二十个排名顺序中哪一点爆发,就像未来软件一样震惊全球。还是可能是民航、石油这样的业务,还是未来高科这样的软件业务”
韩枫看了看躺在大腿上的朱莉,笑道,“我也不清楚,未来将要发生的事儿,谁又能完全的判断清呢一千亿的总资产规模……在三年前,我也未曾想过,当年见到你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这一辈子能娶到你这样美丽的女孩,就是我一生的幸福啦,至于财富我从来没放在心里认真的想过。”
格格……
这句话明明不是真心的,至少不是全部真的,可是朱莉仍然幸福成了世上最幸福的女孩儿。她知道,韩枫的心思可不在女人身上,那么多的美丽女生在他的身边儿萦来绕去,他却也没有沉迷,就算现在天天在一起,也没有寻常男孩那种无节制的某种要求,每天早晚各有一次亲密无间的接触,每次四五十分钟或者一小时,刚刚好。然后相拥入眠,或者晨起去河边跑步。
抱着他的手臂,闭上眼睛,陶醉于如此的亲密和热恋。
“枫,我能陪你一辈子吗”
许久,她问出了这句话。
 
第542章 实干家
一堂讨论课,韩枫坐在后头,本没打算发言。
拿着复制在手的那份资料发呆。
讨论的议题是,国家要不会出手救市,不知怎么地,现代经济学贾教授点到了韩枫的名儿。
其实,课上,老师是轻易不会点韩枫的名儿的。对老师们来说,韩枫能坐在这里上一堂课,就已经很不容易,毕竟这家伙现在的公务实在是太多,满天的飞来奔去,参加各种国际经济会议,数百亿规模的企业集群,上百万人的饭碗和他有关,学校早就有了默契,就算韩枫一节课不上,考试全挂,毕业后,他可以直接就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而这一点,全校师生早已一致认同,三年里打造出经济帝国的奇才若是毕不得业,不能继续深造,那绝不是韩枫的问题,而是学校白吃了。偏偏,这家伙考试,科科不是最高却也都能考过,最差的一门经济法学课,六十一分,当时的法学老师想往上提分被孙院长给阻止。
孙正祥大笑。
然后大手一挥,说,“人无完人,哈哈,这小子也有差一点儿不及格的时候!不能改,我倒是认为挂了才更真实,不然这个能挣钱,会写书,体育达到国家级别的妖孽还不得上天”
韩枫当然不会上天,成绩是实实在在学的,经济学为韩枫的思考和记忆进行了整合,很多现象,竟然可以从中透出本质,拥有后三十年经济发展动向的记忆,让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成为正确或者错误的真实判断,这种升华性的进步,甚至比昨天夜里的旖旎更加美妙。
韩枫站起来,先是有点儿蒙,然后经同桌朱天富的提醒,这才回神到课上来。
贾老师也不以为意,走神了那就再提醒一遍,于是把议题给他重新说了一遍。
关于救市……韩枫知道的太多了。
只是,现在却不能多言。
“该救的一定要救,不该救的就只能交给老天爷。”想了想,韩枫这么回答。
所有同学和贾老师都看向他,等着他的解释,毕竟这么一句话和没说一样。
韩枫笑了,“这个得具体事情具体分析。我举个例子,比如国家金融的主体,人民币汇率出现问题,这必须得救。国家的实体经济生产某个行业出现大问题,国家也得干预,并不是说改革开放计划到市场,国家就什么都不管了,新提出的宏观调控就是应有之义。再具体点说一说,现在辽省以重工生产为主的实体经济,比如钢铁业、化工业,机械制造业都已经到了国家力量介入救市的地步,如果现在不出手,等再过十年,东南沿海经济带崛起,到那时东三省的重工基地再想升级换代,成本太大。”
救市,本来的议题是来自于金融和证券,以及当下不景气的股票——毕竟韩枫是从股票起家的。可是这两年就没听说韩枫再动国内的股市。
贾老师的脑袋有些跟不上,他想不明白实体经济这个新名词……那对应着的是
“韩枫,你创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学名词,实体经济,先不说议题的事儿,你说说对实体对应着的是虚拟经济吗”
韩枫有些脸上过不去,一不小心又超前了……只能硬着头皮,淡定的继续。
“是的。这一年来,互联网络飞速的
第543章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自从脱身中国股市之后,韩枫除了让刘乐搜集数据之外,就再没动过它的心思。
除了不到当年和大哥一起留下的三万块钱100手股票外,就没有一分钱的投入。
当年那位和自己一起炒开局给了自己五十万价值票的那位佛山企业家听说已经跳海自杀了,其实和他一样自杀的还有很多人。
1994年,年轻的中国股市经历了大洗礼。
指数出现狂泻不止的暴跌,让人充分领教了新兴市场巨大的波动和残酷性。
1993年见顶的1558点下跌以后,上证指数在777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几次下跌至此点位附近都有30%以上的大反弹。不过当时经济紧缩,股市低迷,加上大扩容,趋势是向下的,最终反弹都无功而返。
1994年2月22日深交所宣布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结果势得其反,市场略做反应后,很快跌破700点关口,到达694点。1994年3月14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刘大儒宣布“四不”政策,即55亿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不征股票转让所得税,公股个人股年内不并轨,上市公司不得乱配股,大盘短线出现强劲反弹,当天上证指数涨9.90%,收788点。但是市场积重难返,很快进入到更猛烈的下跌中。至4月20日更是跌到了最低的536点。时间到了7月上证指数低开低走,收在339点,跌8.43%。在连续长时间下跌后的再次暴跌,杀伤力极大。股民仓狂而逃,股价惨不忍看,就在这个没有做空,没有杠杆的时代,仍然有人不得不去自杀。
7月30日,救市。
这就是这场辩论的开端。可是,却没有那么轻易的结束。
“三大政策”引起八月一日大涨33.46%。新举措掀起沪深股市狂飙,比天气还热的就是股市了,长红陡起,就像一柱擎天。
功势汹涌,五日吞没十六根周k线;人气鼎沸,没时间喘气,上升的**迭起,一周升幅近七成,积年买盘如火山爆发,当真是政策“一言既出”,股价“驷马难追”到了九月中旬的现在,很多人看到了终于翻盘的机会,日成交量回到了200亿元线以上,就连参加议论的同学们也认为,中国的基本面终于回归了正轨。
毕竟,经济基础不差的情况下,股市是没道理一直跌的。
韩枫听到这些话……是多么的熟悉。
二十年后,也许这位同学会明白,在中国,股市是和经济体没有什么关系的……
股指重回1000点,这是国家出台政策救市的功劳。
所以韩枫没有和他们去论股市,而是说了实体经济——至于盘量不过几百亿的中国股市,韩枫根本没有心思去吞噬它那点儿金币。
只是因为最近的数据分析之后韩枫发现了一个情况,国家干预的效果十分惊人。而这其中,那些所谓的国资证券、债券们更是十分的惹人垂涎。而现在的调控政策似乎对他们是听之任之,就算有机构在偷偷的做空,证监会也没有及时的出手。
万国证券,进入了韩枫的视线。
当然,这场辩论,韩枫不是主角,也不想去当这个主角,对九四九五年这个区间的股票实在知道的不多,也不打算给别人以什么建议,反正想要活的久,一定要远离中国股市,这是没有错的。
至于港股,韩枫也不会去围猎——而当下墨西哥汇率危机,邓肯已经动用未来投资金融参与了一场十亿规模的小演出,轻松的赚半番就是5亿美金。主要的目标是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近万亿美元的游资。特别是索罗斯的数百亿量子基金,一直是韩枫眼里的肥鱼,只是它一直以十亿左右的规模在做多个空头,看不出主攻方向在哪儿,也许真的要等到九六年开启的新兴市场大掠夺才能动它的主意了。
放学,朱天富动了心思,找到韩枫。
“股神老大,你感觉,现在的股市还能投钱进去不”
韩枫看了看高壮肥了一圈儿,竟然又开始长起青春豆的这货,“我也不知道。不过,我认为哈,像你这么谨小慎微的家伙都想着入市了,那我估计也就到顶了。”
“啊,啊——老大,之前两个月,我买了三万块钱的,现在翻了10倍多了,你说我卖了不”听到韩枫的话,朱天富后脊梁直冒冷气。
“那还等什么,十倍番你都不离场,是不是傻赚到兜里的才是自己的,兄弟。”韩枫笑了,“不过,我可是随意说说,毕竟我不会算,你真要是卖亏了,可别赖我就成。”
看着韩枫,朱天富无比的信任,“我感觉你说的对,不但是我,就连咱校食堂的伍大爷,就是轮勺的那个,都开始买票了,不行,我下午就去卖了去。”
微微一笑,韩枫点头,“能控制住自己的贪欲,就是成熟的第一步,祝贺你,又熟了一节。”
“去你的,你才熟了呢。嘿嘿,其实,我也感觉靠救市这事儿也太不靠谱了点……”
韩枫点头,“其实,就我们这么个小体量的股市,说不准都是人为在控制的因素居多。你啊,可真别被人家割了韭菜。”
“恩。”朱天富眯上了眼睛,感激的点头。三万是他这一年来的三分之一的工资,剩下的钱交给了父亲,经数据公司的建议,现在父亲的那个包装品公司,还有小叔搞的方便面生产已经飞快发展,想想自家的转机就是认识了这位神奇舍友开始的,对韩枫的话,他自然是言听计从,并且打算毕业后就跟着韩枫一起做事,反正他的公司多的数不清,再说就天涯社区这个古怪的存在,就已经露出了惊人的赚钱能力了——至于很多同学想毕业后去从政的想法,他是半点儿也没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