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隐为者
但是,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能够有明确的价值观,在利用自己的能力赚钱的同时,将国家利益放在最优先的位置,这就十分难得了。
所以,董事长给我的指令就是,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对赵研究员你尽量予以方便。
这也算是咱们沙钢集团,对你这份赤子之心的一种回馈吧。陈国林充满真诚的解释道。
第386章 请教一个问题
办公室里,赵国阳和陈国林聊得十分投机。
这位陈部长对于采矿设备的材料研究,真是让赵国阳眼前一亮。
除了挖掘机械之外,包括起重机输送机通风机和排水机械等矿业开采所需要的机械设备,陈国林都有一定的了解。
由于未来苏珊娜那边,可不仅仅是指着这一处铌钽矿赚钱,所以露天开采地下开采的设备,赵国阳都要提前考虑到了。
和陈国林的这一番交流,对他来说还真是大有裨益。
二人这边相谈甚欢的时候,陈国林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位接起来一听,原来是申志荣董事长已经回来了,已经和胡厂长马厂长去了宾馆顶楼的包厢,让他带赵国阳赶紧过来。
唯唯诺诺的听申总说了几句,放下电话之后,陈国林这才注意到挂钟上的时间,早过了下班时间。
呵呵,不好意思啊,赵研究员,都下班了,我还没注意呢。
赵国阳闻言,哑然失笑道:可不仅是陈部长你,我也没看时间呢。
陈国林打了个哈哈,站起身右手展开,做了个请的手势道:赵研究员,申总已经和胡厂长马厂长在包厢等着,咱这就过去吧,可别让几位大佬给等急喽。
赵国阳颔首站起来,跟在陈国林身后出了门。
经过技术部大办公室的时候,赵国阳正好看到肖若愚和那名眼镜妹,一人拿着个饭盒子,正有说有笑的吃着饭呢。
见赵国阳过来了,肖若愚忙起身和他打招呼。
这会儿赶时间,赵国阳也没和他多说什么,只是嘱咐他,晚上下班别急着走,等自己的电话,一起吃个饭。
肖若愚当然是小鸡啄米般的点头应允。
看到那边眼镜妹偷眼看过来的希冀模样,赵国阳就微笑着加了一句:把你的朋友也叫上吧,多个人也热闹些!
啊好好好!瞥见赵国阳朝着眼镜妹一努嘴,肖若愚大喜过望,暗暗对赵国阳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身旁的陈国林一直微笑着看赵国阳和肖若愚说话,直到赵国阳转过身时,这位陈部长才开声道:赵研究员,你这个同学最近的表现可是挺抢眼的。在办公室里,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可呢
赵国阳则连连称是道:是啊,陈部长,肖若愚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人也聪明,在上学那会儿,成绩就比较突出,搞技术工作,他应该是很合适的。
陈国林闻言,就指了指后者说道:嗯,赵研究员和咱们小肖是大学同学,对他的了解,肯定要比我深刻多了。
这小子啊,确实是个可造之材。下半年,我们技术部有个提干的名额,我正准备给他呢。
赵国阳听到这儿,就知道这位陈部长是故意给自己透露了这个消息,再通过自己的嘴,透露给肖若愚,也算是给自己卖个好吧。
对此,赵国阳自然是心照不宣的对陈部长客气了两句,感谢他对自己老同学的帮助和栽培。
沙钢集团宾馆顶楼的包厢,赵国阳不是第一次来了。
这个包厢,一直是董事长申志荣专用的,用来接待贵客。
赵国阳还记得上次在这儿吃饭的时候,肖若愚那激动的样子。
其实不要说他了,就连沙钢集团一般的中层干部,都难得有机会坐在这里。
本来以宏达机械厂这种小厂子,来个区区副厂长,是根本用不到申志荣亲自接待。
但是因为有了赵国阳,申董事长特地让人在这个包厢准备了一桌,宴请远道而来的两位客人。
赵国阳和陈国林赶到的时候,申志荣正和马建胡军在聊着天。
几名漂亮的服务员在一旁给三位领导端茶递水,送上饭前的点心水果,殷勤极了。
马建虽然也走南闯北,但是这种待遇,他以往在哪都没有享受过,此时,心里就有些感叹。
确实,说起这沙钢集团,历史并不比自家的宏达机械厂悠久多少,甚至最早时候的规模,也未必就超过宏达机械厂许多。
但是经过这么些年的摸爬滚打,人家硬是从一个小小的地方自筹资金开办的厂子,发展成了现在这等规模。
这样的成绩,实在让马建眼热不已。
不知道咱们宏达机械厂,什么时候也能像人家沙钢集团一样,能有个跳跃式的发展呢马建暗暗思忖道。
此时,看到赵国阳陈国林二人进来,马建走出思绪,跟着申志荣胡军二人一起站起身来相迎。
一番客套之后,二人也连忙就坐。
看到陈国林坐到胡厂长的身侧,赵国阳自然坐到另一边,靠着马厂长坐下。
今天申董事长没有喊太多人,一共就五人用餐。
看到人到齐了,申志荣就拍了拍手,示意服务员可以走菜了。
一开始,大家自然是在申总的提议之下,先干了一杯。
马建的这杯酒干得最快,让申志荣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马建客气的对申总笑了笑,以示尊重。
放下酒杯,申志荣就看了看陈国林,笑着调侃道:国林,是不是和小赵同志聊得太投机了吧,都忘记时间了?
陈国林汗颜的应道:是啊,申总,赵研究员虽然本身的专业不是搞钢铁冶炼的,但是他的一些见解是很独到的,对我启发很大。
这不,每次跟他交流,我都能得到不少启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听了这话,申志荣就认同的点了点头道:国林,你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前些天,我和中科院院士北大机电学院教授姬重轩通过一次电话。在电话里,我提到小赵同志的时候,姬教授就是好一阵夸赞呢!
啊,姬教授?听到这个名字,赵国阳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个老学究模样的敦厚长者的身影。
那次松江国际汽车博览会上,赵国阳和这位姬教授,以及李老两位国内的工业方面的大拿,有过颇多交流,给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只是赵国阳没想到的是,申总和姬教授通话的时候,竟然也提到了自己的名字。
申志荣可能看出了赵国阳的疑惑,就笑着解释道:小赵同志可不要误会,我和姬教授提起你的名字,主要是因为上次你说的铌钽矿的相关事宜。
你也知道,铌钽金属,在机电方面是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的。如果真的要冶炼这两种金属,我当然要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说起来,国内机电方面的权威,姬教授绝对是独一份,无人能出其右啊。我向他咨询这方面的情况,自然是无可厚非吧?
申志荣这么一解释,赵国阳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感情自己上次和这位申总提到自己能搞到铌钽矿石后,他就真的上心了,想要找姬教授了解一下这两种金属在国内市场上的前景。
这位申总的目光之长远,反应之迅速,让赵国阳都有些佩服。
饭桌上除了申志荣赵国阳之外,胡军陈国林都是知道姬重轩这个名字的,只有马建听得是云里雾里的。
不过,马建接人待物的经验丰富,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该沉默。
这会儿听申志荣和赵国阳侃侃而谈,他就微笑着在旁倾听,没有想要插嘴的意思。
注意到马建侧耳倾听的样子,申志荣就暂时歇了口,对他举起酒杯道:来,马厂长,我敬你一杯。希望咱们沙钢集团和宏达机械厂,能够有一个长期合作,实现双赢吧!
是是是!有申董事长的关照,我相信是一定会的!马建闻言,连忙举起杯道。
几人聊天劝酒的时候,饭菜很快就上来了。
和大家喝了几杯之后,申志荣就将目光转到了陈国林的身上。
国林,前些天,你和我不是提过咱们到厂里在转炉炼钢技术,和连续铸钢技术上遇到的一些瓶颈吗?正好这会儿小赵在,你可以和他交流交流,咱们几个也跟着听一听,学一学!
申志荣说完之后,陈国林就连连点头道:是啊,申总,我正准备向赵研究员请教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呢。
看着赵国阳略带几分迷惑的神情,陈国林就跟着解释道:赵研究员,是这么个情况。咱们沙钢集团,不是从英吉利购入的那条超高功率电炉炼钢连铸连轧生产线嘛?
见赵国阳点了点头,陈国林就接着说道:确实,这条流水线的建成,使咱们沙钢产能翻了一番,工艺装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但是,上次赵研究员你过来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咱们这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连铸胚件,都是比较笨重的钢板,输出的板胚也比较厚。这就使得热轧机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在成本上很难控制。
陈国林深锁眉头叹道:虽说目前咱们沙钢集团的这条生产线,在全国都算领先的,但是仅仅从生产出来的铸胚质量来看,咱们这条生产线,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段时间,我和技术部的同事,就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看是不是能够精益求精,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再提升一个档次
第387章 国际钢铁工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听了陈国林的这一番苦恼,赵国阳就默默的点了点头。
确实,炼钢行业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了。
沙钢集团引进自英吉利的这条生产线,在国内固然是非常先进的,生产效率也是远超同侪。
但是,其需要维护的成本也是不菲的。
仅仅这一条生产线,所需要的热轧机架数量,就要超过沙钢集团内其他生产线的总和。
如果能够在不影响铸胚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这些热轧机架的数量,那生产的成本自然而然就降下来了。
赵国阳心里十分清楚,陈国林和沙钢集团技术部的人,之所以会纠结于这件事,肯定也是受到了上面给予的降本压力。
对于申志荣这种严于律己的领导来说,他对下面人的要求,肯定也是非常严格。
技术部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自然会被大老板更多的关注到。
现在申总给陈国林出了这么一个难题,也就在情理之中。
陈国林的这番话问出来之后,目光就一直停在赵国阳的脸上,没有移动过。
其实刚刚在办公室和赵国阳谈话的时候,他就想询问这个问题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机会。
现在既然申总已经点明了,陈国林当然不会再迟疑,就指望赵国阳能够给自己提出一二点中肯建议了。
其实不光是陈国林,居中而坐的申志荣,同样也很期待赵国阳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时今日的沙钢集团,已经渐渐走到国内同行业的最前端。
至于申志荣本人,也被高层和行业大拿们所看重,包括李克俭姬重轩在内的很多机械工业方面的领导和权威,都很关注他的决策部署和厂子发展状况。
这些关注,固然让申志荣和沙钢集团的人倍感振奋,却也在无形之中,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如果不能将这股压力转化为动力,反而成为沉重的负担,那对于整个沙钢集团来说,未必就是什么好事儿。
当然了,申志荣这个人还是很稳得住阵脚的。
他本身虽然不是搞技术出身,但是目光长远,对于研发技术这块是高度重视,一直都是舍得花钱的。
就好像这次给陈国林布置的这个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任务,申志荣就允诺了技术部二十万的丰厚奖金。
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陈国林和他的人,想要轻轻松松拿到这二十万,难度还是不小的。
毕竟是要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只是略有一点缩减,肯定是无法跟申总交差。
现在,申志荣对赵国阳也是带着几分期盼,想看看这个备受李老姬教授推崇的年轻人,能否给自己一个惊喜。
一旁的胡军,虽然对技术上了解不多,但也同样很关注这个问题。
毕竟成本要是得到明显降低的话,那他在销售上也就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和同行们打起价格战,也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赵国阳并没有注意到申志荣陈国林胡军三人投射过来热切的目光。
他这会儿脑子正在飞速的运转,想从回忆中找寻重生之前,关于炼钢这方面的工艺发展历程呢。
忽然,赵国阳脑海之中闪过一道亮光,又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他就彻底有谱儿了。
回过神来的赵国阳,这才注意到了沙钢集团的三位大佬期盼的目光。
他连忙做了个抱歉的手势,拱手道:申董事长胡厂长陈部长,不好意思啊,我这想着问题的时候,就容易走神!
呵呵,没关系!
申志荣扬手笑着说道:小赵你尽管想,我们就算等几天都不打紧!
申志荣说完之后,胡军陈国林二人就跟着笑了起来。
赵国阳面色微窘,整理了下思路,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申总,是这样。刚刚听了陈部长的发问之后,我就认真回想了一下,曾经看到的一篇关于炼钢工艺的文章。
那上面的内容,可能对贵厂现在面临的情况,有一些借鉴的作用吧
听赵国阳这么一说,申志荣胡军陈国林三人立刻就来了精神。
申志荣还好一点,毕竟位高权重,比别人都沉得住气,他只是双手虚抬,做了个请的手势,让赵国阳分说一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