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隐为者
你明天上车之前,记得给我打个电话说一声,大概什么时候能到。到时候,我也好去接你!
这就不必了吧,梁总。你挺忙的,我自己打车过去就成赵国阳连连推却道。
梁红军不等他说完,直接出声道:哎,国阳,我这可不完全是为了你。
接到你之后,我要带你一起去这次的摩托车展的组委会一趟,办理一下申请参展的手续。
虽说我可以提前给市政府组委会那边打招呼,但是等你这个厂里的代表来了之后,手续还是要补办的!
梁红军这么一说,赵国阳就明白了其中的玄奥。
想来,梁红军之所以给自己下了保证,能够拿到一个参展的名额,是因为在组委会有熟人。
有他出马,亲自带自己去办理手续的话,事情肯定就简便得多。
否则的话,没有熟人帮忙打招呼的话,想增加这个名额,恐怕真不大容易。
和梁红军又聊了一会儿之后,赵国阳这才挂断了电话。
说起来,梁红军这人应该是赵国阳认识的人之中,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最强的一个。
用句重生之前时髦的话说,就是情商最高的一个。
对他做事情的细致周到,就连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李克俭李老,都是称赞有加呢。
思忖至此,赵国阳的脸上就忍不住泛起了一阵微笑:当初可不就是因为这位善与人交流的梁红军,自己才得意被李老注意到,并由此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意义深远的事呢。
如果没有梁红军向李老的举荐的话,赵国阳觉得自己的几项事业,应该没有这么快能走上正轨。
至少兴泰国际外贸公司,肯定是没可能这么快出现的。
即便将重生之前的那些革命性的工业技术公之于众,但没有足够的基础工业作为支撑,等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搁下电话,赵国阳在办公室里坐了一会儿,就准备去车间转转。
踏板车的流水线已经用了有些时日,但是赵国阳却一直没有亲自观摩过。
趁着这会儿有空,赵国阳就想去看看这流水线的每一个工位,耗时大概提升到多少,有没有达到同行业的基本要求。
对于赵国阳来说,他一向是想到什么,就立刻去做,是个实打实的实干派,从办公室里出来,直奔车间而去。
车间的最前面一块,是焊接组的工作区域。
赵国阳走进来的时候,焊接组的周静芳就和他笑着打招呼道:哟,国阳出差回来了?这都几天没看到你了!
是啊周姐,今天上午刚刚回来的。这不刚刚把手头上的事情忙好,准备下来看看呢,赵国阳笑着答应道。
周静芳闻言,就恍然道:哦,那国阳你应该是看踏板车流水线来着了。刚刚还听那边嚷嚷呢,好像哪个工位又出状况了,你快过去看看吧!
听到这儿,赵国阳也顾不得再和周静芳寒暄了,和她打了声招呼,就匆匆往里口的摩托车生产线快步走去。
看着赵国阳一脸严肃的样子,周静芳就忍不住抿嘴笑了笑。
旁边新来的一个焊接工见状,忍不住压低了声音对周静芳道:周周师傅,刚刚那人我有一点点眼熟,听你称呼他国阳,难道说,他是咱们厂里新升的厂长助理赵国阳吧?
周静芳回身看了一眼这个叫李晓的焊接工,漫不经心的答道:是啊,咱们厂里名字叫赵国阳的就他一个,这个你不会不知道吧?
不是不是!你说的这个我当然知道!
李晓连连摆手道,只是,这位赵助理都已经升任厂长助理了,周姐你直呼其名,是不是不大好啊。别人家心里对你有意见了
听了这话,周静芳就忍不住上下打量了这个李晓一眼道:哟,看不出来,你这人情世故的,还挺懂了?
瞥见李晓脸上谄媚地的笑容,周静芳就微微皱眉,一摆手道: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国阳是什么人,我心中有数着呢。
他呀,刚刚进场的时候,就叫我周姐了。后来升了中干科长之后,这个称呼就一直没变过
这个科长和厂长助理,还是不大一样吧,周姐?我可是听人说,厂长助理,未来十有**要提厂级干部啊?李晓颇为羡慕的说道。
怎么?国阳升了厂级干部,他年龄就比我大了?作为厂里的资深职工之一,我直呼其名,又有什么不妥?
再说了,国阳的本事你是没见识过。我敢说,他正式上厂级干部,也就是三两年的事儿。按照你的说法,以后国阳真上了厂级干部,我不是又得换称呼,那也太麻烦了吧?
李晓劝了两句,见周静芳无动于衷,也只能慢慢将话咽回了肚子。
对于这位周姐的执着,李晓也没什么办法,劝了两句也只能作罢。
他的心里,却一直在嘀咕:这周姐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你既然知道人家赵国阳赵助理,以后是要上厂级干部的,为什么不和人家多套套近乎?
有这样的资源,不好好利用,这位周姐还真是挺有个性。
赵国阳并不知道周静芳李晓二人对自己的品头论足。
他这会儿正在踏板车整车流水线的一处工位上,听线上两个工人的争执呢。
赵国阳这会儿站立的,是安装车子喇叭前面罩等塑料件的工位。
工位上的工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工人,名字叫王元超。
和他发生了争执的人,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年轻工人,叫曲恒博。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王元超本身负责的是装喇叭,和前面罩前挡板等塑料件。
但是因为前面有一个喇叭的螺纹有些被破坏了,王元超安装的时候,费了半天劲,愣是没有把它给装上去。
急着把这台车子搞定的王元超,无奈之下就只能追着前进的流水线,跨过了自己的工位,走到了曲恒博的下一个工位继续安装喇叭。
王元超这边占了曲恒博大半工位,做自己的事,后者可就有意见了。
年轻人嘛,火气都比较旺,当下曲恒博就埋怨了王元超几句。
老师傅王元超哪里受过这气啊,当即就对曲恒博嚷嚷起来,差点没动了手。
原本就觉得对方的做法有问题,曲恒博见到王元超这个态度之后,就拉下了脸,直接和他对喷起来。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在这边对着骂街的时候,赵国阳已经默默站在二人身后听了有一阵子。
本来赵国阳觉着吧,大家都是干活的,工位分配毗邻,应该互相帮衬一二才对。
可是这会儿他看到的情况,却是这本该好好配合的两位,反倒起了龌蹉。
眼看二人因为装配问题,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赵国阳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第396章 拾遗补缺的‘返修工’
流水线还在走着,你们俩不抓紧点赶上进度,在这儿吵什么吵呢?赵国阳蹙着眉头道。
也知道有没有听出赵国阳的声音,正在气头上的王元超头也不回的说道:不关你的事,这小子没大没小的。
曲恒博也哼哼唧唧的说道:哼,反正有他挡着,我这进度也已经赶不上流水线了,还抓紧个屁啊!
见二人连头都没回,继续大眼瞪小眼,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赵国阳气极反笑道:行啊,那你们俩就这么耗着吧。我去把张福生找来,让他来给你们做个了断好了。
张福生?张主任?
听到这个名字,王元超和曲恒博总算是反应过来,二人忙不迭的转过身子,就看到了正神色不善注视自己的赵国阳。
关于赵国阳的厂长助理的任命,前两天已经公示过了。
厂里上上下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王元超和曲恒博自然也不例外。
这要是一般人升了干部,工人们或许还会因为嫉妒的缘故,私下吐槽两句。
但是对于赵国阳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厂长助理,大家伙儿却根本兴不起这样的念头。
理由很简单,自打这个赵国阳去年进厂之后,所干的这些事儿,就没有一件是简单寻常的。
无论是配套四羊集团的车架改良,还是风力灭火器的问题解决等重大事件,全都是这个年轻的赵科长一手主导,并最终圆满解决的。
眼下还推动了厂里转型生产摩托车这样的重大举措。可以说,赵国阳的能力已经是众人皆知,完全超出大家所能触及的层次。
对他的提拔,工人们除了羡慕,那是真的一点儿嫉妒之心都没有。
大部分工人因为和赵国阳不熟悉的缘故,不敢和这个少年得志的厂长助理套近乎,基本持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
王元超和曲恒博,自然也是如此。
此时突然看到厂里的这位大红人,一脸寒霜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王元超曲恒博当时心里就一咯噔。
这会儿再继续争吵,那是不可能了,他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慌乱之色。
王元超年龄大一些,进厂时间也长,和赵国阳虽然不熟,但话还是说过的。
此时见状不妙,这位就连忙点头哈腰的打招呼道:那个,赵科赵助理,对不起,我们真没看到您过来
赵国阳摆摆手,神色严肃的说道:王师傅,看没看到我过来,和没和我打招呼,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我就是想提醒一下你们,咱们这条流水线,是一个整体,你们这儿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条线的所有人
看着前后十多个工位的人纷纷停下来向这边瞩目,赵国阳就语重心长的对二人说道:那,你们也看到了吧?因为你们俩这小小的争执,流水线现在都不得不停下来了。
对,现在咱们车间的生产任务还不重,流水线停个十分八分钟,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但以后如果咱们的踏板车卖得好,供不应求呢?你们俩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是是是,赵助理,你说的对,这事儿是我们错了!赵国阳的这番话,让王元超的额头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旁边的曲恒博也满脸通红的低头承认错误道:赵助理,这事儿是我们不好,我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类似的情况了!
看着有些惶恐的王元超曲恒博二人,赵国阳脸上的神色稍微柔和了一些说道:老王小曲,刚刚你们俩争执的问题,我也都听到了。
确实,在现阶段,厂里采购的零部件,还没有走上正轨,出现一些零部件有瑕疵,无法装配的情况,也是正常,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向马建厂长汇报,商量一个具体的应对措施来
赵国阳的这个表态,先抑后扬,让王元超和曲恒博二人连连点头。
他这边刚想再宽慰二人几句,身后已经响起了车间主任张福生的声音。
赵助理!您过来视察怎么也不叫我一声,是想搞我一个突然袭击吗,哈哈张福生笑着过来和赵国阳打招呼道。
原来,刚刚赵国阳训斥王元超曲恒博的时候,流水线上早有机灵的人去车间办公室给张主任报信去了。
听到消息的张福生,放下茶杯,二话不说就匆匆赶了过来。
对赵国阳这个摆明了前途无量的厂长助理,他可是一点儿都不敢怠慢。
和张福生握了手,大概讲了讲情况之后,赵国阳就坦诚的说道:张主任,关于零部件质量问题,我随后会和马厂长王厂长都汇报一下。
但是对于咱们车间的流水线这一块,我也有点不成熟的建议,想和你探讨一下
赵助理,您这话可就有些太谦虚了,咱们厂里谁不知道您是有名的‘智多星’,能力强啊,您的点子,那肯定都是切实可行的,我这边洗耳恭听,洗耳恭听!
张福生面对自己的时候,姿态摆得这么低,倒让赵国阳有些不适应。
不过,他也知道,随着自己在厂里的地位越来越高,这种情况肯定是越来越多,慢慢习惯就好。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赵国阳说道:是这样,张主任,刚刚我看老王小曲他们二人遇到装配问题时的纠纷,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赵国阳指了指流水线问道:现在咱们流水线上的工位数量已经确定了,谁负责什么工位,也已经都上了计划吧?
是啊,赵助理,我们车间办公室,都已经把流水线上的人员名单排好了,绝对没含糊!
赵国阳微微颔首,继续说道:鉴于咱们这条流水线的成熟度还不高,我觉得,咱们在配备上,可以再增加两三个机动人员。
这三个机动人员呢,必须是车间工人中,能力最强的几个,对流水线所有工位的内容,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听到这里,张福生脸上就露出了迷茫之色,不知道赵国阳想要表达的意思到底是什么。
在张福生愣神的时候,赵国阳就继续解释道:张主任,这三个机动人员呢,咱们可以将其称之为‘返修人员’或者流水线‘副线长’。
他们专门负责为各个工位拾遗补缺。有哪儿出现了问题了,流水线不用停,工位工人也不要管,就由他们顶上!
另外,万一流水线上有工人需要请假的话,这些‘返修人员’,也可以暂时顶岗,这样就不会影响流水线的生产了。
赵国阳这一番讲解之后,张福生很快就想明白了。
他用力一击掌道:对啊,赵助理您这个主意太棒了!
这一两批小批次的踏板车生产下来,咱们流水线最大的问题就是时不时的要停一停,因为每个工位,都有可能出现一点儿小状况,牵一发而动全身嘛。
但是如果照您这个方法实施的话,那么很多时候,这些小状况就都有人能够迅速弥补,而不需要影响流水线的运转!高,实在是高啊!
见张福生这么快就领悟了自己的意思,赵国阳脸上就露出了一丝笑容。
确实,张福生能够在车间主任的位置上如鱼得水,其人能力还是很不错,脑袋瓜也要比一般人要灵活许多。
有他负责车间的生产工作,还是比较让人放心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