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可是随着一六一八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的爆发,因为西班牙为了参加战争,将美洲出产的白银全部运回宗主国,用来打仗。流入中国的白银变少,最后更是没有了。

    流入中国的白银变少了,可是大明这边偏偏碰上了乱世,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是雪上加霜。如果这时大明实行银元币制,还能坚持下去,可是偏偏大明实行的银两制,也就是用贵金属的重量来当货币。这样国家对货币根本没有了监控权,同时中国人还有储蓄的习惯,大量的白银被埋入自己的院子花坛中。

    而这时大明经过张居正改革,不收实物税了,都变成了银两,最开始因为民间银两很多,在万历年间每年还能收上来五六百万的进项。可是到了崇祯年间,因为魏忠贤的倒台,在没有人为皇帝从额外的渠道弄钱,只能从民间正赋上要钱。

    这时因为民间流动白银减少,士人不用交税,民间土地兼并严重,各地藩王强占大量土地等等原因,崇祯三年原本定的要收七百八十七万两白银,最后只收上来九十二万两白银。

    这么大的国家只有九十二万两白银的收入,自然要出事情,以后那些流民流寇什么的就是顺其自然了。

    大明的国运完了,可是满清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欧洲三十年战争在一六四八年结束,在第二年美洲的白银开始重新流回到大明,这个时候满清已经占领了最富庶的南直隶,有钱有粮食,这才能支持满清将南明和各地的起义军镇压下去。

    不过这个时空满清的好运气被朱宏三占了,因为朱宏三自己占有大量的商行和工厂,而这些工厂产生的利润是不计入国家税收的,所以现在的情况并没有陈子龙说的那么严重。

    马明远老于财政,自然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但是当时为了自己能重回首辅的位置,也没办法了,只好将财政情况说的无比严重,好像明天就要散伙似的,这才将马济远挤下首辅的位置。

    方逢年以前当过知府,还是懂一些银钱之法的,但是他那种自学成才的职高教育,那能和马明远这种本科生相比?方逢年坐在一边听马明远侃侃而谈银元之法,一边听一边是心中的佩服。

    方逢年以前十分看不起马明远,以为他只是一个书生,仗着跟随皇帝早,就早早的占据了朝中的好位置,如果给他一个府一个县,可能治理的还不如自己。但是今天听马明远在这谈币制改革,这才发现马明远在财政这一方面上实在有独到之处,可不是自己能比了的。




第七百二十七章 清丈土地
    马明远将币制改革说完后,问道:王阁老,人中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废话,能没有建议吗?推行银元后中央是方便了,再也不用费劲将各省运来的银两折来折去了,可是方便的同时就意味着火耗不能收了。

    火耗是明代附加税之一。原指将零碎银两铸成银锭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明代将征收之细碎银两重新熔铸为一定重量的银锭,存入国库称为库平银,而将熔铸之耗损部分名曰火耗,亦称火耗银,由纳税者承担。明代火耗各地不一,有高至百分之五十者,甚至解运往返费用,皆摊入其内。

    这可是地方官员的一项大进项,一个知县一年的火耗就有二百两到上千两不等,你这个县收的赋税越多,火耗自然越多。虽然在广州时皇帝已经为所有官员涨了俸禄,也明文规定严禁收取火耗,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还是偷摸的在收取火耗。

    这下全国上下都使用银元结账,收税收银元,上缴财政也用银元,自然无法收取火耗,这如同将全国所有官员的饭碗砸了。

    王云昌和陈子龙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自然知道什么情况,听首辅问起有什么建议一个个都眼皮低垂,不发一声。他们知道,如果自己说什么立刻就被全天下官员恨上,这可不是小事情。

    马明远也不想得罪人,但是币制改革就是他在推行,也是他重新当上首辅的基础,所以现在不行也行,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好,你们二人不说话就当你们同意了,将这份推行银元废除银两的折子明发天下,王阁老和陈尚书你们都要签上名字!马明远玩的更绝,你们不是不说话吗?就当你默认了,直接让你们签名字,到时候让你们陪老夫一起背这个黑锅。

    王云昌和陈子龙也没办法, 只好叹了口气在马明远的奏折上签上名字。

    财政部的工作汇报完成,下一步就是税务部,税务主管全天下的赋税,自然也是重要部门。

    方逢年作为主管站起来躬身说道:元辅,王阁老,各位同僚!大家都知道下官刚接任税务部工作不到半月,以前工作都是薛侍郎和任侍郎在管,所有工作都是二位侍郎完成的,本官在这里只是复述而已!

    方逢年也是老油条,精通为官之道。他知道自己刚到一个单位一定要维护好下属,毕竟自己两眼一抹黑,如果这时候下属给你下点药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你自己,所以方逢年才将功劳都归功于两位侍郎。

    而薛任两位侍郎听尚书这么说心中大喜,这可是在首辅面前表功,看来这个新尚书并不十分讨厌。

    税务部作为一个新组建的部,就是将以前户部赋税土地等职能分出来单独成立的部,主要负责全国的赋税征收土地丈量各地税关的管理等工作。经过这四五年的建设,整个税务部上下一共设立了十五个行省清吏司,两个土地清吏司,五个海关市舶司,一个钞关司。全国上下共有官吏两千七百八十九人,这还是中央财政开资的,其他属于自收自支的皂衣,也就是临时工还有五千六百多人,可真是一个庞大的部门。

    当然这和后世税务部门数十万的公务员还是没法比的,不过明代税种也没后世那么繁杂。明代因为张居正实行的一条鞭法,什么徭役人头税土地税都改成正税,也就是都折进土地里,只征收一种赋税。不过在万历年间为了辽东战事,开始征收辽饷,还有崇祯年间增加的剿饷和练饷。这些都要冲土地要钱,赋税最重时一亩地收成的七成都要交税。

    不过朱宏三在广东推行新政,将三大饷都废除了,只按照万历初年的土地黄册征收正税,同时将正税由三成降为一成,也就是十税一。减税也就意味着正税的急剧减少,在神武四年,整个南中国正税也就是土地税才收上来十九万两白银,合崇祯三年的五分之一。

    正税的减少也是朱宏三震怒的主要原因,这么大一个国家只收上来十九万两白银,是国家穷吗?是官员不干活吗?是中国人不勤劳吗?当然不是,因为大片的土地都是士人的产业,这些人要不有功名,要不有靠山,所以他们是不用缴税的,而这十九万两白银都是那些无权无势的自耕农交的。

    朱宏三现在不需要土地税也能活下去,但是看到明明可以收上来的税却进了大地主的腰包,这实在让抠逼朱宏三出离愤怒了。所以朱宏三才罢免马济远,换上马明远准备重开新政。

    马明远也不是傻子,当然不能刚上台就大张旗鼓的搞他那套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但是虽然不能明面搞,可以背地里先打一些提前量吗!

    马明远听方逢年汇报完税务部的具体情况后说道:书田兄,你的税务部任重道远啊!现在的土地黄册还是万历八年完成的,现在已经过去七十多年,各地的土地情况多有变化。所以本官请旨,准备重新丈量全国土地,你的税务部首当其冲啊!

    方逢年一听马明远这么说就知道这家伙开始准备实行新政,现在只是先期准备工作而已。

    元辅,可是现在全国并没有统一,北方各省还在满清手中,这时清丈土地不妥吧!

    这个书田不同担心,陛下也知道清丈土地困难,所以准备在江苏省先开展试点工作,具体情况由书田和张总督负责!

    方逢年一听才发现原来马明远保举自己出任这个税务部尚书不怀好意,清丈土地就要得罪士人,马明远不用他的亲信陈子龙去清丈土地反而用自己,正是打着铲除异己的心思。

    方逢年和张国维交好,不想看到张国维也趟进这滩浑水,沉思一会儿说道:元辅,现在北伐在即,张总督军情繁忙,不如让江苏巡抚配合下官可好?

    江苏巡抚是马明远的同年刘同升,是崇祯十年的状元,本来是永历皇帝的翰林学士,投降朱宏三后被马明远保举为江苏巡抚。

    书田说的很对,张总督是有些不便,不过刘巡抚也差不多,这样吧,让江苏布政使配合你可好?

    江苏布政使?不是空缺吗?难道有人选了?马明远已经退后一步了,方逢年也无话可说,只好问道:下官自然听从元辅安排!不过这江苏布政使是谁?

    这个是书田的老熟人,就是张太岳的嫡曾孙,张同敞!

    方逢年是浙江人,在湖广当过学政,和同样出身湖广的张同敞关系不错,但是他知道现在张同敞因为永历皇帝的问题被关在诏狱,怎么皇帝放他出来了?

    方逢年想了想并没有问张同敞因为什么放了出来,躬身后重新坐下。

    下面是民政部尚书刘光斗做汇报,刘光斗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当年还是马士英和阮大铖的阉党,不过他可没有马士英的骨气,在满清占了南京后刘光斗也就跟着钱谦益等人投降满清了。后来朱宏三回来刘光斗再次投降朱宏三,看到朝中分帮立派后立刻投靠马明远。

    刘光斗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水平还是有的,所以这次被马明远保举为民政部尚书,算是混进革命队伍。

    民政部主管全国的户籍和社会事务,不过现在天下大乱,各个势力哪有功夫管什么社会事务,所以这几年刘光斗过的很清闲,自然这样民政部没什么重要事情,马明远听完后也没说什么,就这样马明远上任来第一次经济工作会议结束。

    马明远看着会议室中的官员离开,他端着茶杯沉思,刚才说让张同敞担任布政使只是临时起意。不过现在越想这个主意越好,张同敞是张居正的嫡系传人,张居正当年主持改革为前明延寿数十年,而现在张居正的传人来江苏负责丈量土地,当地的士人抵抗情绪能少很多。

    可是瞿式耜和张同敞师徒二人死硬的很,被皇帝关在诏狱已经三年了,还绝不服软,这可十分难办。

    马明远想了想这个去说服的人选可是要挑选好,本来他手下的陈子龙倒是个好人选,出身南直隶松江府,和瞿式耜是老乡,并且还和张同敞关系不错。可是陈子龙这人为人太正,不是当一个说客的好人选。

    马明远梳理一下自己手中的官员,最好是出身南直隶江苏省,还要是东林党和瞿式耜张同敞能扯上关系,这就实在太难挑选了。出身南直隶的有几个,可是东林党和自己一向不对付,让他们帮自己当说客也不现实。

    瞿式耜出身常熟,常熟有什么人呢?马明远在这自言自语,突然想起来常熟大地主不就是钱谦益吗?并且钱谦益还是瞿式耜的老师,虽然钱谦益退休了,可是他儿子钱遗爱可是自己一党,不如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让钱遗爱去办。



第七百二十八章 钱遗爱的担心
    钱遗爱这半个月来很是忙碌,倒不是为了工作而忙,而是他的老父亲钱谦益告老还乡,钱遗爱要陪老父亲回乡。

    回到常熟将父亲交给在家的大哥,钱遗爱还要赶回南京,因为上元县的工作也离不开他。作为恶贯满盈的附郭县令,上元县每天迎来送往的接待任务很多。随便一个地方督抚都要比一个从六品知县大上十七八级,以前有父亲钱谦益照顾还没什么,现在自己的大树已经没有了,钱遗爱更要小心翼翼。

    今天钱遗爱刚处理完政务,门外一个小吏进来禀告:太爷,门口一个内阁书办要来求见太爷!

    内阁书办?来干什么?内阁和知县是官场的两极,一个最高一个最基层,根本没有交集的可能。

    快请进来!

    钱遗爱现在知道自己父亲走了,这帮内阁书办还是不要招惹的为好。内阁书办虽然没有什么品级,都是一些胥吏,但是狗尿苔长在金銮殿上,再不济人家出身不一样。

    那个书办三十多岁,走进来看到钱遗爱在门口迎接,哈哈笑道:钱知县在门口迎接,真是抬举在下了!

    那书办口中虽然说的客气,但是动作可是一点不客气,进屋后不用钱遗爱让座,直接坐在主位上。

    钱遗爱看到这个家伙这么无礼也没办法,以前自己父亲在时这帮家伙当然不敢无礼,现在人走茶凉也没办法。

    这位上官,不知来上元小县有什么事情?

    钱遗爱恭敬的态度让那个书办很满意,你是阁老的儿子怎么了?你父亲现在已经退休了,你们钱家在朝中再无势力,你一个小小知县还想蹦跶到哪里去?

    恭喜钱知县了,首辅大人有封信让在下来转交!看来钱知县高升指日可待啊!

    钱遗爱陪着干笑两声,然后打开马明远的信,一看原来是想请自己晚上去他府上一聚,说有事情要交给自己去办。

    那个书办不敢偷看马明远的信,看到钱遗爱看完后若有所思,赶紧问道:钱知县,什么事情?

    钱遗爱知道这帮书办都是各个阁老的眼线,这种事情那能和他说,将信折上后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下官父亲刚回乡,首辅大人甚是挂念,问问老父怎么样!

    那个书办知道钱遗爱说的是假的,但是他也不能详细打探,呵呵干笑两声后告辞回去复命。

    那书办走后钱遗爱坐在屋中发呆,马明远找自己干什么?难道他想实行新政,让自己家做个样子?

    钱遗爱这时想起来老夫在家中和他说的话,马明远上任就代表着皇帝决心实行新政,什么时候推行只是时间问题。自己钱家是常熟的大地主,良田就有三万亩,如果新政推行开来必定成为第一批打击对象。所以钱谦益交代自己儿子,如果不行就将土地让出一部分,千万不要和皇帝闹得不开心,不要看在自己家出了个贵妃。

    钱谦益伺候朱宏三这个皇帝六七年,太了解这个皇帝是什么人了,只要他开心什么都可以,如果惹得他不开心,天王老子都不给面子。

    钱遗爱想起父亲的话心中也无可奈何,现在父亲已经退了下去,自己是钱家唯一官身,一家数十口的生计都落在自己身上,这个任务实在太重了。

    当年钱遗爱投靠太子也是这么想的,父亲不能当一辈子官,自己不选一个靠山以后钱家可怎么办?

    钱遗爱接到马明远的书信后已经打定主意,如果马明远想让自己家做个表率的话,那就捐出土地五千亩,这已经是钱家的底线了。

    天黑后,钱遗爱回到后宅换上一身布衣,和妻子陈氏说了一声,一个家人都没带,出了县衙的后门,在街边雇了一顶小轿赶往马明远府上。

    马明远原来的府邸被一把火烧了,但是只是烧了一个角落,现在经过整修更胜从前。钱遗爱来到马府前,看着皇帝御赐金字的马府牌匾,心中冷笑:哼哼,你马明远让我钱家当表率,我要看看你马家捐多少,你家土地可是比我钱家多得多。

    马府现在非同寻常,马明远身为正一品太师首辅列侯,这在大明历史上也就张居正能与其相比。所以马府门口灯火通明,门口站着十二个家丁,看着威风凛凛。

    在大门左侧,有一排牙房,这是来拜访首辅大人的各路官员歇脚之处,现在虽然已经天黑,但是还有十几个官员等在这里,等候首辅大人的宣召。自然,跟着这些官员来的仆人都抬着大小盒子,看来都是不同的礼品。

    钱遗爱身为太子党,自然不用跟这些官员一同等候,早有马府家丁上来招呼。

    钱公子,您来了!可是要拜见我家老爷?

    钱遗爱点点头,将马明远的信封拿出来给那个家丁过目一下,那个家丁赶紧带着钱遗爱走进马府。

    边上等候多时的一些官员看着这个身穿绿袍的低级小官竟然不用排队,一个个气的要死。

    一个从五品官员低声骂道:这个家伙是谁?为什么不用排队?

    边上一个官员看了眼钱遗爱说道:这位老兄,你不认的那个年轻官员?他是退休阁老钱谦益的二公子,现在是京师上元县令!人家根大树深,自然和我等不一样!
1...392393394395396...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