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限无敌

    军报到了朱宏三手中后,朱宏三一边感慨李成栋的好运气一边为无人可派而上火。没想到就在朱宏三要下手收拾李成栋的时候,李成栋能有这么好一个结局。现在李成栋是战死,朱宏三自然要为李成栋表功,估计要封个亲王了,这样李成栋就和历史上差不多,都是大明的忠臣。

    除了这些还有带兵将领的人选问题,现在距离云南最近的援军就是四川的周玉。但是朱宏三给周玉的命令让他做好准备,在半年后从四川去乌斯藏,也就是西藏。可是现在云南出了这么一档子事,看来西藏只能晚几年在收拾了。

    朱宏三对身边的姚启圣问道:熙之,你说云贵乱局应该怎么办?

    姚启圣也知道朱宏三的为难处,但是现在云贵为主,其他地方只好等一等了。

    陛下,现在虽然桂王叛军不成气候,但是桂王毕竟也是称帝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桂王才是陛下的心腹大患,所以臣以为要先消灭桂王!

    朱宏三点了点头,这个逃命专家朱由榔实在是自己的心中刺,不将他完全消灭实在不能安寝。朱宏三想了半天,然后命令军机处给四川总督何腾蛟下文,命令四川总兵杨展遵义总兵王祥带领一万川军归后军大都督周玉统辖,然后命令周玉带领本部人马和一万川军,进入云南平叛,同时赋予周玉临机决断的权利。

    朱宏三盘算了一下,周玉部有三万火枪兵,还有一万川军,再加上李成栋剩下的两万多人,一共将近七万人,实力比李成栋活着的时候还强,对付李定国的几万残兵败将应该没问题。但是朱宏三还是怕周玉贪功冒进,亲笔给周玉写了封信,告诉他云南地形复杂,千万要稳扎稳打,多费些粮食银两好办,一定不能重蹈李成栋的覆辙。

    正事安排完剩下就是收尾了,朱宏三看到军报十分恼火,自己的一眼连襟金道明这次十分丢人,看到前面战事不利带队先跑了,现在已经被昆明的云贵总督收押。朱宏三大笔一挥,让锦衣卫将金道明押送北京,到这里在定罪该怎么办。

    朱宏三原本想好好收拾一下金道明,哪知道在晚上金道明的老婆朱宏三的小姨子兼秘密情人马如云就进宫找奸夫朱宏三说情,在马如云上下三张嘴的恳求下,朱宏三才勉为其难的同意放过金道明,等和他回来让他在家监视居住。




第七百九十章 回府
    神武八年七月初五,今年夏天的天气十分闷热,北京东便门这里也没了往日的喧哗。现在天下太平了,自从新任钱知府上任,马上将北京存在上百年的税关取消。虽然守门的大使油水没了许多,但是根据朝廷新的法度,他们这些税丁成了城管队,每月还有几块银元的收入,所以生活还算过得不错。

    税丁们都去了城管队,东便门这里也不是朝阳门永定门那种大门,所以这里只留有十名守城士兵,归新组建的步军统领衙门管辖。

    今天守门大使看没什么人,也乐得清闲,在城门洞里摆了张八仙桌子,然后坐在一边喝着茶水,吃着手下供奉的水井西瓜,真是好不逍遥。

    现在虽然不收税了,但是进入北京城还是要守门官出具证明的,所以入城之人都要在城门口领取一张硬纸片,上面写何时从何门入城,在城里停留几天,还有持卡人的简单相貌描写。这样做可以统计每天进城的人数,同时防备有不法之人混进城里。

    那个大使闭着眼睛翘着二郎腿坐着美梦,现在的日子真是好过许多。他作为从九品的守门大使,俸禄每月五个银元,这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并且本朝和前朝不一样,前朝发俸禄要看中央那些大佬的心情,有时发银子有时发粮食,听说在万历以前还发过中药竹筐,那可是坑死人啊。

    现在虽然要登记姓名辛苦些,但是那五个银元可是足数足月的发放,一天都不在差的。同时因为南北商路畅通,那些广东产的粤货得以运到北京,价钱还十分的低廉。那种南洋的长条大米虽然不好吃,但是胜在便宜,每石只要一个银元,这就是一百斤大米,如果家中人口少完全够吃一个月的。就算人口多也没事,还有那种叫土豆的番薯叫玉米的番麦,那种东西更是半个银元就能买两石,再加上这些东西家中人终于能吃上一口饱饭了。

    除了基本的生存必需品,还有产自广东的白糖,一个银元也能买上半斤。这个大使在第一次领到俸禄时,咬牙用一个银元买了半斤那种和雪一样的白糖,回到家中孝敬老娘,虽然被媳妇一顿埋怨乱花钱,但是看到老娘那种笑容,还有几个孩子欢喜的叫声,他感觉一切都值了。

    这个大使经历过李自成的破城北京的瘟疫满清的跑马圈地,当时感觉人生完全没了希望,自己大概就这样猪狗不如的活一辈子了。但是哪想到神武皇帝重新夺回大明江山,自己竟然能过上一天三顿饱饭,每十天还能吃上一次肉的生活,实在太让他感觉不可思议了。

    现在这个大使闭着眼睛想着自己的美好日子,家里老大已经十五岁了,过了今年就是十六,已经成丁了。明年托一下巡检司的陈老爷,看看能不能将老大安排进城管队,这样父子二人每月就有九个银元的进项。想到这大使越发期待未来的生活,竟然哼起小调来。

    就在大使畅想未来的时候,东便门外来了一支队伍,这支队伍足有一百多人,为首的是一个身穿明黄色斗鱼服的锦衣卫,看样子官职还不小。后面跟着身穿皂色装束,头戴圆顶长边毡帽的锦衣卫快手。这些人分为两队,中间押着十多个囚车,正缓缓的向东便门赶来。

    这么大一支队伍,再加上都是锦衣卫,远远就有人看到,东便门这里等候入城的人马上四散躲开,免得惹恼这帮杀神。

    守门的士兵也看到锦衣卫的队伍,赶紧进城汇报给大使知晓。那个大使听说是锦衣卫后赶紧站了起来,跑出城门外跪地迎接。

    那支锦衣卫为首的是一个千户,骑着马来到城门前,用一口云南方言说道:我们奉旨押送钦犯,这个城门官,找个人给我们带路,我们要去诏狱!

    那个大使听说去诏狱心中就是一激灵,我的娘啊!不知道又是那个文武大臣倒霉,犯了陛下的忌讳,被押送到诏狱。诏狱是鬼门关啊,进去还能活的出来?

    那个大使看了看周围几个守门士兵,他们听到去诏狱都一脸惧色,大使没办法只好咬牙说道:请这位大人跟着小人,小人在前面带路!

    那个锦衣卫千户看到这些人有些害怕自己,笑道:你们不用害怕,你们没犯什么过错,锦衣卫自然不会拿你们!

    那个大使赶紧点头称是,但是心中合计,你们这帮杀才现在这么说,前朝的锦衣卫可不是这样,京城里的富户被你们收拾的还不够吗?

    心中暗骂但是面上可不敢透出半点不满,那个大使赶紧点头哈腰的在前面领路,来到北城正阳门西北,这里是锦衣卫诏狱的所在。

    看到终于将犯官押送到地方,那个锦衣卫千户长出一口气,这一路上从昆明到北京,正是数千里路程,大概当年唐僧西天取经也不过这么远吧!不过好在终于将犯官无损的押送到地方,剩下的就是诏狱的事了。

    这个千户将守门大使放回去,然后拿着自己的锦衣卫腰牌,上前通禀。

    锦衣卫诏狱主管官员是一个镇抚,比千户大上一级,听说云南的犯人送到后,亲自出门眼看。

    那个千户没想到诏狱的主管出来了,赶紧单膝跪倒说道:属下云南千户所试千户何冲,拜见镇抚大人!属下已将犯官金道明等十五人押送入京,一路上并没有犯官死亡,请大人察验!

    好,何冲啊,将名册拿来,本官要验看!

    何冲站起来从怀中将名册拿出,交给镇抚,名册上面记载着这些犯人都叫什么名字,以前是什么官职,身材相貌是什么样,还有这一路上生过什么病,都吃的什么等等,以防途中有人做手脚,万一到了诏狱这里没几天死了,也好有个追查的方向。

    第一个囚车就是金道明,金道明这二个多月可是遭老罪了,虽然锦衣卫得了他家的好处,并没有为难他,但是对自己前途的渺茫,到北京不知道皇帝如何处分自己,想到这些事金道明十分懊悔,早知道今天这样不如当时战死了,也好过这种每日的煎熬。

    那个镇抚仔细的打量一下金道明没说话,然后验看下一个人,用了十多分钟将所有人都察验完毕,然后来到第一个囚车说道:世子,皇帝有旨,看在武昌郡王当年反正之功的份上,世子你不用进诏狱了,可以回家居住,但是每天都要到诏狱这里报道,避免世子你弃案跑了!

    诏狱是什么地方金道明虽然没进去过,但是想来不是什么好地方,现在皇帝开恩让自己回家,这实在是太好了!

    金道明赶紧在囚车中双膝跪倒,冲着皇宫的方向磕头,感谢皇帝的厚恩。

    那个镇抚点点头,派出两个锦衣卫的力士,护送金道明回府,然后再一次嘱咐金道明不要忘了每天来诏狱报道。

    金道明真是千恩万谢,在两个力士的陪同下离开诏狱,回到金声桓在北京的府邸。

    当时三个反正的王爷,金声桓李成栋和王得仁被朱宏三剥夺兵权后就住在南京当了寓公,虽然没了实权但是小日子过得不错。在朱宏三占领北京后,自然不能将这三个家伙留在南京,所以找个由头将三个郡王也迁到北京。

    金声桓的王府在南锣鼓巷附近,紧靠着皇城根,算是不错的宅子。金声桓已经六十七了,这几年的软禁生活早已经磨平了他的牙齿,他现在就希望自己能好好活着,不要惹怒皇帝陛下,然后得一个善终。

    但是在两个月前金声桓得知自己儿子金道明竟然阵前逃跑,同时李成栋的大军被打的打败,李成栋也死在乱军中。金声桓知道儿子要倒霉,赶紧发动自己的老关系,希望能保自己儿子一条性命。

    但是金声桓一个降将,人家躲还来不及呢,那里能帮你办事?所以金声桓这两个月是在痛苦中渡过的。

    今天刚吃完中午饭,门外家丁就进来通报,世子回来了!金声桓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金道明临阵脱逃,犯的可是死罪,怎么能自己回来了?

    金声桓赶紧出门观看,一细看真是自己的儿子金道明,被两个锦衣卫的力士押着站在门口。

    这两个力士看到金声桓出来赶紧单膝跪倒,不管金声桓在怎么失势,他也是国家的郡王,如果不尊重那可是大不敬的大罪!

    一个力士说道:小人见过郡王爷,小人奉我们镇抚命令,将世子押送至王府!

    金声桓赶紧让管家去取了二百银元,交给这两个力士,然后问道:两位,我儿子不是犯了过错了吗?怎么还能回府呢?

    回郡王爷,皇帝体恤郡王爷年纪老迈,特旨命令诏狱放出世子回府陪伴老郡王,不过世子的官司还没结,每日需要世子去诏狱报道,以防世子脱案逃跑!

    儿子能回来已经是意外之喜了,金声桓赶紧感谢两位力士,同时也冲皇宫磕头,感谢皇帝的隆恩。



第七百九十一章 东窗事发
    金声桓送走两个锦衣卫的力士后,才得出空来看看自己的儿子。这一看金声桓好悬哭出声来,金道明在囚车里住了两个月,弄得蒙头垢面,头发胡须多长,并且两个多月没洗澡,这还是夏天,身上的味道能好的了?

    金道明看到自己的老爹真是悲从心来,咕咚一声跪在地上,抱着金声桓的大腿痛哭。

    金声桓原本想要打骂金道明,你作为一个将领如何能临阵脱逃?你不知道这是死罪吗?但是看到四十多岁的金道明哭得如同孩子一样,金声桓心中也软了。

    金声桓叹了口气,搀扶起儿子说道:别哭了,先回家吧!

    回到自己家中当然和诏狱不一样,金声桓在江西没少划拉,家中还是有些家底的,府中丫环侍女一大堆,服侍金道明梳洗更衣。

    金道明这顿洗啊,老泥足足搓下来一斤二两,在澡盆里泡了足有一个时辰,这才出来。

    洗完澡神清气爽,又吃了碗燕窝滋补一下,金道明感叹还是家中好啊!

    金道明梳洗完毕后重新出来给父亲见礼,金声桓看了看儿子问道:云南真打的这么惨吗?

    提起当时的战场情况金道明浑身一哆嗦,仿佛又回到那个四面喊杀声的中午。

    父亲,当时我们离开昆明时,总督吕大人已经嘱咐过李王叔,让他小心李定国,同时云南那边山高林密,一定要小心伏兵,但是李王叔不知道是怎么了,非要在短期内将朱由榔抓住,这才在磨盘山着了李定国的道!

    李成栋真的战死了?金声桓打的算盘是李成栋还没死,这样兵败的主要责任就是李成栋,而不是作为副帅的金道明。

    金道明听父亲这么说低下头说道:儿子不知道,当时战场一片混乱,儿子看到李定国的兵已经杀到眼前,就。。就跑了,儿子是回到昆明才知道李王叔战死的事!

    金声桓听到金道明这么说就气不打一处来,站起来骂道:你个王八羔子,老子当年和你说过,你不是当兵的料,当年你不听,非要去当什么副帅。当兵不是你喝酒玩女人,是要拼命死人的,现在你跑了回来,皇帝能怎么处置你?

    金道明听父亲骂自己低着头不说话,现在他真的后悔当时接受皇帝的任命去当什么副帅,留在家中多好。

    金道明在前期跟着朱宏三南下,一路高奏凯歌,这种胜利让金道明以为战争就是这么简单,敌人来了一顿火炮,然后在一顿火枪就赢了,所以才信心满满想要立个大功。

    不过好在朱宏三知道自己这个一眼连襟什么德行,云南这么重要的地方怎能让一个废物领兵,这才调来李成栋,让金道明当副手。

    那知道李成栋在磨盘山着了李定国的道,金道明在近距离接触真正的战争,才知道原来战争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自己的小命说没就没啊!为了保自己的活命,金道明才落荒而逃。

    金道明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逃跑,明军才大败亏输。当时李成栋失踪,全军都以他这个副帅为首,这个时候副帅骑马就跑,部下能怎么办?所以才和李定国打个两败俱伤。

    金声桓打了一辈子仗,虽然没有李成栋能打,但是一听自己儿子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难怪皇帝震怒,这场败仗一半的责任归李成栋的冒进,一半的责任就要归金道明的逃跑。想到这金声桓不禁犯愁,这样可不好办,如何才能保自己儿子活命呢?

    金道明这时恢复过来也为自己的命运担心,现在看到金声桓不说话赶紧问道:爹,儿子这次能不能活命啊!

    金声桓哼了一声说道:活命?如果换上当年老子为帅,你这种临阵逃跑的直接砍了,那还能放你回家?这都是皇帝的恩典知道吗?

    爹,如果不行要不儿子跑吧!金道明打的万一不行就逃跑的主意,反正现在自己在家,逃跑也容易。

    看到金道明这个样子金声桓真是恨铁不成钢,金声桓骂道:逃跑?你以为你能跑的了吗?现在整个北京城的外地人都要有进城卡片,没有的就会被巡检司送交法办,城门都出不去你能跑到哪去?还有你的老婆孩子都不要了?你爹也不要了?你跑我们就必死!

    金声桓说完看了看周围,然后低声说道:还有你以为这府里就安全了?现在府中遍布锦衣卫的密探,你只要准备逃跑,必定会有人抓你!

    听父亲这么说金道明才知道自己要逃跑是个多么愚蠢的主意,但是不跑怎么办?在家等死啊!

    父亲,可是在家等着也不是办法,到底应该怎么办?

    金声桓想了想说道:可惜你岳父回乡了,要是你岳父在京中还有些办法,不行就去找方逢年,他是你岳父的同年,应该能说得上话!

    父亲,要不儿子去找秦王试试,毕竟儿子是他的亲姨夫!

    金声桓冷哼一声:哼,秦王?咱们这种降将你觉着秦王能费劲帮助你吗?如果你还在前线领兵那没问题,但是现在你已经是戴罪之身,不要指望秦王能雪中送炭了!

    金道明叹了口气,没想到真是人情冷暖,自己摊了官司马上亲戚也不是亲戚了。

    正在这时门外走进来两个男子,第一个十二三岁年纪,第二个七八岁年纪,正是金道明和马如云生的两个儿子。

1...425426427428429...51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