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黑木县的人都拿这种黑铁木做兵器,颇受好评,我打听这个消息后,专门请人去那买了几方回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

    以此黑铁木为主材,能做出师父要求的那种自行车的六七成效果。

    听了鲁光的话,马晋点了点头,又忍不住摸了摸这辆自行车,颇有些爱不释手之意,把玩了一会,马晋才对鲁光道。

    这样质量的车,给你足够的人手,你一个月能做出多少辆来。

    鲁光低头想了想,有些不确定道:应该能做出一百辆出头吧,如果日后手熟了,还能再多点。

    马晋摸着胡须,眼神爆出精光:老八,我给你调一万两银子,再给你派几个得力管事,年底之前,巧工阁务必成立。

    此外,多招工匠,只要不是宫里和工部的大匠,你瞧上哪个,师父都给你挖来。

    顿了一下,马晋看着鲁光,一脸认真道。

    师父有生之年能不能坐一次汽车,全靠你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太子太傅、太保、太师
    景康十九年十月初六

    马晋正式卸任殿中侍御史之职,同日下午,吏部传来文书,擢升马晋为京畿道副巡按御史,令其在初八之前上任。

    升职文书既发,马晋在初六当天,就开始把自己在殿中侍御史衙署厅房的杂物什么的,通通收拾妥当,然后又叫来邓宝成天乐等心腹聊了聊,吩咐他们好好当差,不可和继任的殿中侍御史生什么龃龉。

    马晋升职之后,殿中侍御史这个位置并没有由邓宝二人接任,而是另有人选。

    毕竟他们才升职到副御史没多久,资历太浅,他们又不像马晋这样有个给力的老丈人,没有显著的功劳政绩,只能原地动的苦熬资历了。

    好在,他们还拜了个好老大,马晋自己升职之余,也替他们想着前程。

    马晋已经打听过了,过几日新上任的殿中侍御史姓周,是个老实和善的性子,还和他有点交情,到时马晋准备亲自给其打个招呼,想来这位周御史也不敢不卖他的面子。

    如此一来,只要自己的人不捣乱,老实办差,人家周御史也不会为难苛刻他留下的班底。

    而且还有一点,这位周御史年纪不小了,今年已经六十出头,这殿中侍御史是个黑白颠倒的差事,最熬身体,以其的年纪,马晋估摸着这位撑不了多久,顶多两三年就得调任或者致仕。

    马晋打算把邓宝留在殿中侍御史衙署这边继续熬资历,邓宝年纪不大,又刚刚正六品,先做着副职锻炼个两三年,资历年纪都增长些,等这边老周不行了,马晋直接运作一番,推其上位,坐上殿中侍御史的位置。

    邓宝这边留守,而成天乐,马晋准备过段时间想办法把其调到自己手下,毕竟他也刚刚升职京畿道副巡按,手底下正缺得力人手呢。

    先把成天乐弄来,再把现在正在地方为官的莫悲也调过来,再加上马晋交好的一些御史,挑几个运作到自己手下,在那京畿道巡按衙署他也不算势单力薄了。

    虽然马晋觉得如今都察院除了蔡阳和寥寥几位硬茬子,其他人不敢招惹自己,但以防万一,还是要招揽些人手,不说别的,骂起仗来,己方人多也不吃亏啊。

    不要以为都察院是什么太平地方,都是清贵的御史言官,性子傲着呢,平常无事,但真急眼了,这群御史老爷连景康帝都敢指着鼻子骂。

    当然,骂完之后是什么下场,得自己担着

    马晋将自己的想法和邓宝二人稍微透露了一些,主要还是让他们心里有数,知道自己没忘了他们,也有利于安稳人心。

    毕竟也是自己费心拉拢培养的心腹,马晋还是要有个态度的。

    从衙署里出来,马晋算是彻底告别殿中侍御史这个职位了,以后没有再随意进宫的的权利,同时,也能晚两个时辰上朝了

    当晚,公主府举行了一场升迁宴,或者说是公主府家宴。

    这段时间因为武林大会,马晋出了不少风头,如今又火箭似的连升三级,他觉得要是大操大办,实在太过招摇。

    于是,马晋便否了颜妍之前准备高调庆祝的计划,只在家里低调的办了几桌,请了几个好友,又召开徒弟们及几个亲信,一起小聚了一下,就算是庆祝了自己的升迁之喜。

    从初六马晋卸职以后几日,朝堂上又陆续发生了几件大事。

    首先第一件,景康帝亲自批示之下,大理寺加快进度,两日之内,拖了两个多月的庆王案终于结案。

    庆王本人贬为庶民,圈禁冷宫不必多说,其死忠党羽也多受连累。

    户部郎中黄满被撸了官职,抄家流放;安阳王颜白削去爵位,宗室除名,贬为庶民,流放千里;顺天府府丞钟西山削职为民,抄没家资

    其他党羽也各有责罚,当初在朝中呼风唤雨的庆王党,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值得一说的是,户部尚书钱吉也被此连累,自请致仕,告老还乡,户部尚书之位有左侍郎燕红川暂代。

    第二件,空缺了一个月的内阁首辅之位终于有了人选,武英阁大学士,次辅游见成了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同时,因为原刑部尚书麦雷补缺到内阁,刑部尚书由刑部左侍郎曹达华正式接任,两月之间,从刑部三把手到主掌刑部,老曹的风光不比游见次到哪去。

    其三,六扇门正式成立,挂靠在刑部之下,主官六扇门指挥使,职正三品,位同郎中,主要的责任是监视约束江湖帮派门派斗争和追捕官府通缉的要犯重犯。

    第四件,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景康帝突然给礼部尚书白正明左督御史蔡阳前将军狄毅三人一人加了个官衔,分别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官员兼任加衔,在大乾官场不算大事,景康帝此次一下封了三个正一品的衔,虽然很少见,但又非实职而是虚衔,以前也有惯例。

    蔡白三人素来得景康帝信任,官声也好,加个正一品的虚衔,虽然比较突然,但大部分官员还是无异议的。

    此事真正引起百官震动的,不是白蔡三人加衔,而是这三个衔的名字,太子太傅太师太保,这可是东宫官职,负责教。

    当然了,现在多是荣誉头衔,不必亲自下场给太子上课,不过在大乾,一般封为此职的,多是皇帝留给太子的班底,是东宫的重要依仗。

    军方第一大佬前将军狄毅礼部尚书满天下的白老尚书,都察院左督御史言官清贵之首的蔡阳。

    有这般豪华东宫班底辅佐,再招来一批得力忠心的官员,未来太子只要不是作大死,弄的天怒人怨,其位置说是稳若金汤也绝不夸张。

    群臣看着这道封衔圣旨,不少官员都开始掂量着未来太子的含金量,心里涌现着许多大胆的想法。

    不过,眼下还一个问题,那就是

    东宫三太都齐了,而最最重要的太子人选,景康帝却却迟迟没有宣布



第四百八十章 “晋老贼”
    外面因为东宫三太的事,闹的纷纷扬扬的时候,马晋却没有丝毫惊讶的该忙啥忙啥。

    马晋面对此事如此淡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景康帝开始拟定三太人选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了。

    别误会,不是景康帝告诉他的,马晋还没这么大的面子,景康帝拟定东宫三太之事是颜易告知马晋的,当时景康帝甄选群臣时,专门问了颜易的意见,颜易转过头又来询问马晋这个首席智囊。

    被封为太子太师蔡阳,就是马晋推荐给颜易的。

    当然,马晋只是推荐了一下,之后如何,他的话在颜易以及景康帝心中,能起到多大作用,他也不敢保证。

    不过,相比于纠结自己的建议起到多大作用,马晋更为欣喜的是颜易终于要成为储君了。

    是的,景康帝终于对立太子这事松口了,亲自告知颜易以一些心腹重臣,今年年后,也就是景康二十年正月,正式立颜易为东宫太子。

    其实,从之前庆王等皇子纷纷被废就可以看出,随着这几年年岁越来越大,景康帝已经意识到,自己不是当初的壮年天子了。

    还有两年就是五十知天命年纪的景康帝,虽然如今身体还算比较康健,但在多年繁重政务的拖累下,相比于之前,景康帝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子骨,正在慢慢老迈虚弱。

    明白自己已经老了的景康帝,很快就开始准备给大乾选一位优秀的继承人,之前的群臣举荐,就是他给予皇子们最后的机会。

    或者说,景康帝想借此在他最看好的庆王颜易二个皇子中,选出一个更优秀的储君

    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庆王一反以往的精明干练,狂妄自大,主动作死;而颜易表现虽然有些小心思在,但总体来说可圈可点,还算优良。

    如此一来,景康帝选谁做太子,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景康帝将庆王圈禁,其余成年皇子全部削职降爵,之后下面皇子也只封郡王爵,而不给其任何职位,就是给颜易扫清关于竞争对手的隐患,不让颜易背负一个欺兄压弟的名声。

    另外,景康帝现在又给颜易组建了一个豪华的东宫班底,就是为了让其能够慢慢处理政事,为未来大位平稳过渡做准备。

    可以说,除了兵权这个最敏感的景康帝攥在手里没松动外,其他的,景康帝几乎是对颜易持最大力度支持,全力推颜易上位。

    颜易曾悄悄给马晋透露过,景康帝已经发话,等立储旨意正式下达之后,他这个太子直接有理政之权,协助景康帝处理朝政。

    这般权重的太子,在大乾朝只有三例——颜易他老爹景康帝以及先皇奉文帝

    颜易这个未来太子权力重不重马晋不太关心,反正还是得听景康帝这个老子的话,什么时候,颜易能真正的当家做主,才是真的威风。

    所以,立储之事定下,马晋只是高兴了几天,然后就和颜易开始装作没事人一样,毕竟有庆王这个前车之鉴在,颜易他们无论心里多高兴,表面上也得风淡云轻。

    低调低调再低调

    十月初八

    马晋正式到都察院入职,先去参见顶头老大蔡阳,如今蔡老头和马晋混的可是相当熟了,甚至蔡阳之前还动过收马晋为弟子的心,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后来放弃了。

    之前景康帝惦记的那幅《夜雨图,也就是马晋过来,能死皮赖脸的给磨了过去,换个人上门,蔡大人能直接撵出去。

    此番蔡阳又做了太子太师,名义上与颜易有师生之谊,是日后东宫乃至颜易登基后的绝对重臣,而马晋和颜易的关系更不必多说,如此一算,二人的关系又亲近了几分。

    从蔡阳那出来,马晋又去右督御史陈明水那里晃悠了一圈。

    对于马晋来说,蔡阳只是和自己关系好,再加上其被新封太子太师,勉强算半个自己人,而陈明水却是马晋真正的自己人。

    在派别林立的肃王党,很多人都会互相抱团相携,马晋陈明水这两位御史同是都察院出身,所以,难免这一老一少就因为同僚之情交流的有些频繁。

    甚至某种程度上,这二人已经成了盟友,而马晋因为在颜易那边的特殊地位,在这个陈马同盟,隐隐是处在优势地位。

    从陈明水衙署出来,马晋突然笑了,自己这个驸马本就地位超然,再加上和蔡陈这两位一二把手的交情,这都察院他算是横着走了。

    而就在马晋悠悠然,前往京畿道巡按衙署报道的时候,殊不知,在北城一处酒楼包厢,一场围绕着他的密议正在悄悄的进行着。

    兄弟们,不能再让晋老贼这么嚣张下去了,长此以往,若是大家都习惯了,我等再是不甘,也只能受他辖制了。

    酒楼包厢中,一个衣着华丽的青年,情绪异常激动的拍桌道,提起那个晋老贼,脸上满是愤怒。

    没错,晋贼无良,我等久受其苦,是时候让老贼知道我们的声音了,此事他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否则难平几十万同道的滔天怨气。

    旁边有一个青年随声附和,和之前那个华丽青年一样,提起这个晋贼就是咬牙切齿,恨的不行。

    可是

    有个胖乎乎的青年有些犹豫,呐呐道:那晋晋贼可是当朝五驸马,颇得圣宠,我们能让他妥协吗。

    不用怕。

    坐在房间主位,一直没说话神情坚毅青年开口了:此事既然我敢挑头,对此就早有准备,实话告诉你们,咱们后面不是没有大人物撑腰的。

    礼部右侍郎杨大人谢侯爷禁军虎卫军副统领大理寺李寺卿等等

    不下数十位高官权贵亲自向我许诺,必要时候会站出来对我们表示支持,甚至连当今皇叔八王爷,也站在我们这边,晋贼纵然权势再高,也决计拿我们没办法。

    兄弟们。

    坚毅青年站起身来,义正言辞道:我们此举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身后的几十万名的同道,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有几十万同道做后盾,誓要晋贼屈服,答应我们的要求。

    败晋贼,偿夙愿!

    那个华丽青年突然高吼一声,引得房中其他人的积极响应。

    败晋贼,偿夙愿!

    败晋贼

    声震云霄,引得旁边和楼下的客人纷纷侧目。



第四百八十一章 游行抗议
    景康帝十九年十月十五日,《杂志第八刊正式发售,当日京城销量就突破八万。

    次日,销量再增加六万,第八刊《杂志京城总销量突破十六万,若在加上京畿周边以及售卖各省的,二十万是最少的。

    两天破二十万,《杂志发刊小半年了,除了第一刊和武林大会收官后的第七刊特别刊,还没有哪刊能比得上如今这刊的凶猛势头。

    若是能保持下去,《杂志第八刊销量突破四十万绝对问题不大,甚至很可能冲击一下五十万这个关口。

    在此之前,除了武林大会特别刊借着武林大会的东风,销量突破五十万册外,还没有那刊普通刊能创下这个成绩。

    杂志总部和新华书店两方都很受鼓舞,安逸亲自下令,加大宣传力度,杂志那边也联系各路小报,让他们帮着吹吹风。

    而正当安逸他们为不断攀高的销量欢呼雀跃的时候,上次那几个青年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最后的准备。

    十月十八日

    东城,许家

    刚刚从乡下探完父亲的病后,连夜赶回来的许重,只是在床上歇了歇,醒醒神后就开始去书房赶稿子。
1...236237238239240...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