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看着马晋车队离开,马夫们才回过神来,一个枣红色的皮肤的青年道。
也就是咱驸马爷了,还能记得给咱这些泥腿子道一声辛苦,寒冬十月的,我心里一下子暖洋洋的。
三儿笑了笑,理所当然道:那可不是,咱们驸马爷和公主都是一等一的慈悲性子,平日待我们这些下人都很和善。
月钱福利在整个京城是排在前列的不说,逢年过节还赐些吃食衣服,赏点喜钱,我在外面说是在五公主府当差,没个不羡慕的。
众马夫都是一齐点头,纷纷附和称是,待众人说完,老宋拍了拍巴掌,总结道。
既知道主家待咱们不薄,日后就要用心当差才是。
众马夫轰然应诺,又稍稍聊了一阵,在老宋的带领下,返回马厩干活。
马夫们的交流马晋不清楚,马车出了巷子,他专门让祝虎驶车绕到府门边停下,掀起车帘往外悄悄打量几眼。
只见府门外的几千的书迷,早就没了早上的昂扬精神,有躺着抱住被褥取暖的;有几人围着火把烤火的;还有不停搓着手来回快步行走,活动生热的;还有缩成一团蹲着,不时站起来跺脚的
姿态各异,无不是被这寒冬冷夜消磨的够呛,不过就是如此,这些人也是死死咬牙撑着,丝毫没有离开的架势。
马晋远远望着,心里是百味杂陈,说不清什么滋味。
要说喜吧,如此多的人钟爱自己写的小说,马晋心里自然高兴,可又一想这群人堵在自己家门口,还大放厥词,马晋这心里也高兴不起来。
但若说马晋怒,他也没多少气愤,毕竟这些书迷也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想多看点《三国,虽然方法马晋不太认可,但对待这些自己死忠支持者,他还真怒不起来。
归根结底,马晋和书迷们这两方虽是看似敌对,但都没想着把对方到底怎么样。
书迷这方,别看对着马晋破口大骂,晋贼喊的很欢实,但这是对马晋另类的爱,恨其不更,属于内部矛盾。
真要是有别人看着两方打的热闹,以为有机会浑水摸鱼,过来坏马晋名声,这群书迷能立刻枪口对外,坚决维护马晋。
而马晋这边更不用说了,真以为他这个驸马爷是说着玩的。
马晋不开口,所有人可以装傻,但他要是动真格的,几张帖子递过去,轻轻松松调来几千官差,将围着的书迷全部遣散。
马晋为何没这样干,除了爱惜名声,剩下的,还不是不忍伤了自己和书迷的关系。
唉
马晋叹了口气,说到底,自己这颗心还是不够硬啊。
伸手叫过一个护卫,让他回府里,让后厨弄些热汤过来给这群书迷暖暖身子,另外再取些府里不用的被褥,也一并送了这些书迷。
看着离去的护卫,马晋自嘲笑笑,也不知道自己此番举动,算不算是资敌。
摇了摇头,马晋放下车帘,开口就要让祝虎驾车离开,前去上朝,而就在这时,公主府门外的书迷们,又到了大喊口号互相打气的时候。
就是冻断手,我们也不走,晋马老贼大滑头,快快加更九十九
马晋:
现在把那个回府护卫叫回来,还来不来得及?
第四百八十六章 朝会君臣“劝”加更
大内前宫
龙华桥前
马晋揣着和玉制的朝笏,面无表情,一言不发的站着,旁边是专门跑过来看热闹的蔡阳。
怎么,子升,我听说公主府被你的那些书迷给围了。
马晋斜眼看了蔡阳一眼,没搭他茬,自从上次他从蔡阳那给老丈人景康帝磨来那幅《夜雨图,这老头虽然面上不说,心里是多少记着马晋呢。
此番看到马晋吃瘪,蔡阳也不端着左督御史的架子了,颠颠的跑来看马晋笑话。
而且不止蔡阳,右督御史陈明水也过来看热闹,不一会,礼部尚书白正明携新任刑部尚书曹达华,瞧见这边的情形,也一并走了过来,和蔡陈二人一同对马晋语出调侃。
人引人来,内阁首辅游见兵部尚书萧赫吏部尚书闻质户部代尚书燕红川,连同马晋相熟的一些朝廷重臣,纷纷跑过来联合打趣于他,惹得马晋心里暗骂一群老混不吝。
不过,马晋身在局中,只顾着羞恼这群调笑的朝中大佬,没什么特别感觉,殊不知此时他在外人看来,是多么光芒万丈。
朝廷一二品的大佬,除却武将这边比较避嫌没凑过去外,剩下的九成人都围在马晋身边,谈笑风生,一副和谐景象。
这是多大的面子啊,上朝百官,有一个算一个,无一不惊骇马晋的人脉之广,然后就是深深的羡慕。
其中最眼红的,就属大驸马狄江,最近升任了从五品杂号将军的狄江,也成了当今五位驸马中,除马晋之外第二位有上朝资格的驸马。
不过此时,狄大驸马宁愿像洛子文他们一般没有上朝资格,也好过看着被一群大佬包围,风光无限的马晋,心里嫉妒的发狂
龙华桥前
众大佬联合调笑马晋的戏份,直到颜易的到来,掀起了最大的**。
景康帝年后立储的事,如今在朝堂中不算是秘密,甚至于礼部和分别负责祭祀宴享的太常光禄二寺,都已经接到了正式的旨意,开始着手手筹备颜易立储事宜。
如无意外,颜易的太子之位,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所以颜易一过来,心照不宣的百官连忙和面露恭敬的同颜易见礼,连游见这个首辅也不例外。
毕竟东宫太子可不比普通亲王,已经名义上算是未来的大乾之主了,所以群臣对其要以半君之礼对待。
甚至在一些重要场合,群臣要对太子进行几乎等同于皇帝的三拜九叩。
正处在上位最关键时候的颜易不敢怠慢,统一朝大佬们回了礼之后,才笑眯眯的看向马晋。
子升,昨日你府前闹的好大的动静,把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呵呵,轰动也没见你露面
马晋心里对脸上就差写着幸灾乐祸的颜易俳腹不已,嘴里却是道:臣惶恐。
颜易不在意的摆摆手,然后一副为马晋出主意的模样,语重心长的劝道。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如若不然,你就随了他们的愿吧,
马晋:
没跑了,这次的事绝逼有这家伙的参与
而更让马晋没想到的是,颜易这边一开口,旁边围着的大佬们也纷纷表示赞成。
肃王老成之言,五驸马要多多考虑。
这是兵部尚书萧赫,靠着奉承上位的他,拍起颜易的马屁来也丝毫不减功力。
是啊,几千字又不多,多挤挤时间就写出来了。
蔡阳在一旁不咸不淡的说道,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民聚数千,久而必失,驸马得早做决断。
右督御史陈明水老成持重,估计也只有他还稍稍有点公心了。
就是,半个月两章够干什么的。
这是好像暴露了什么的礼部尚书白正明。
驸马,加更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前将军狄毅也带着一批军方大佬靠了过来,武将说起话来很直接。
围着的大佬也有不少开口劝说马晋,态度之诚恳,让马晋不由怀疑,书迷联合游行有没有这群人的影子。
就在马晋在大佬们的围攻之下,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殿中侍御史衙署发出提醒。
该上朝了
于是百官静声,纷纷整理朝服,面容肃穆,各自位列站好,一炷香后,在殿中侍御史的引领下,分批缓缓进入乾坤大殿。
大殿
皇上驾到。
百官站定,内侍中气十足的一声长喏之下,景康帝身着龙袍,迈步走上御台,坐于龙椅之上,待群臣觐礼之后,今日的早朝正式开始。
今日朝会中议的事情不少,但太过重要的没有几个,毕竟还有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所以如今各部衙门都在开始进行一年的总结工作,所以除了一些各衙门处理不了棘手之事,另外就是君臣商定了一下地方上几个送上来的奏折。
诸事议罢,花子虚又喊了两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百官再无进言,按照朝会流程,花子虚若再喊一次也无人应答的话,今天的朝会便就此结束。
就在这时,景康帝突然开口道:顺天府府尹李爱卿何在。
顺天府府尹李达康向前几步,出了朝班,高举朝笏:臣在。
景康帝手扶龙椅,然后意有所指的问道:朕听闻昨日京城几千百姓聚集一处,于京城四处游行,言语之间颇多怨气,你可知道是为何故。
李达康正待如实解释,突然一下子福至心灵,开口道:回皇上,此事皆系出五驸马。
景康帝满意的看了一眼李达康,转头看向正低头隐身的马晋,脸色一沉。
马晋,出来回话。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马晋暗自咬牙,提了一口气,迈步出了朝班:回父皇,此事是这样的
一炷香后,景康帝听完马晋说完经过,点了点头道:如此看来,此事确实怪不到你。
马晋松了口气,刚要开口谢恩,御台上的景康帝又开了口。
只是此事因你而起,你也不能干看着不管,这样吧,那些百姓不是要求加更吗,你就随便加个百八十章的。
如了他们的意,这些人也就自动离开了,皆大欢喜。
马晋:
怕不是你才是幕后最大的黑手吧
:呃,才发现今天是西班牙国家德比,所以嘿嘿
剩下欠的这章,看完比赛我熬夜写,明天早上发。
第四百八十七章 “重病”,停载《三国》
东城
一辆马车匀速的行驶着,车厢里,马晋正满脸蛋疼的坐着。
事到如今,他也可以完全确定,书迷堵门这件事的背后,有景康帝等人的影子,甚至说不定他这个老丈人就是主谋。
还有自己那个大舅子,积极响应景康帝的话,嫌疑也很大。
此外礼部白老尚书杨侍郎大理寺李寺卿光禄寺左少卿解大人虎卫军于副统领等一些朝堂大佬,对加更此事的态度有些非同一般的热情,十分可疑。
马晋端坐在马车之上,一想起方才在乾坤大殿之上,景康帝同一群文武百官在那合起伙来唱双嗯很多簧,他这心里就憋闷的厉害。
一群人没正事忙了吗?
整日不想着天下苍生,报效朝廷,惦记自己的小说作甚
不过吐槽归吐槽,景康帝都发话了,这事马晋还真得考量考量,加更与否先不说,门口那几千书迷还得给想法遣散了。
只是
马晋脑中回忆起那些在公主府门前冻的浑身发抖,却丝毫没有离开意思的书迷们,脸色又有些耷拉下来。
有景康帝他们撑腰,自己要不使用暴力之法驱逐,短时间让他们散去,谈何容易。
难道,自己真的要妥协加更?
马晋脑中想起就这个主意,然后瞬间被他自己按灭,
加更,是不可能的咳咳至少也不能这么容易就让他们得逞。
以马晋对自己这位老丈人的了解,如果自己这次真的,被他并文武群臣连同百姓书迷们逼的加了更,只怕日后自己没啥好日子过了。
只要景康帝想,以他的身份随时随地就可以找马晋的茬,然后借此为由逼马晋加更,就算马晋机灵破了他的计策。
他故技重施,再让百姓们来个抗议游行,马晋又该如何。
恐怕到那个时候,马晋就没有丝毫的自由了,整日被逼着做自己不情愿的事,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是马晋能忍受的。
不自由,毋宁死
当然,马晋性子没有那么激烈,同样这情况也没他想的这么恐怖。
马晋是景康帝的亲女婿,朝堂之上的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普通小角色。
此番书迷聚集抗议马晋,固然可能有不少人在后活动,但多是看着好玩,同时也想跟着沾光多看两篇《三国,才抱着凑热闹的心思出手。
而景康帝这边,估计也是看事情没有对马晋产生不利,所以就跟着顺水推舟整治一下他,故意看平日里素以聪明机智的马晋吃瘪。
同理,颜易那边的意思估计也是和景康帝差不多,否则要真有人敢算计马晋这个肃王党头号智囊,颜易第一个不干,景康帝那边也不会坐视不管。
至于什么书迷再聚众闹事,更是笑话。
马晋怎么着也是一个驸马爷,真要是动不动让人堵着门口,惹急了他舍去名声不要,随便使些手段就能给这些书迷安上一个,聚众攻击公主府的罪名,然后名正言顺的动手调兵镇压。
事实上,如今这件事发展到这个地步,马晋心中有数,估摸着自己最终还是要答应加更的。
不是惧怕书迷的逼迫,而是大势所趋之下,马晋也觉得似乎自己该适当的回报一下一直支持自己的书迷。
不过,虽然马晋准备答应加更,但这其中关于加更的说法,得由他说的算。
马晋所要的这个说法,既得能让他留住面子,让所有人都明白加更是他自愿的,不是被人逼迫的同时,也得让书迷和景康帝这些人知道此事只一次,可一不可二,下次再闹这种事,他绝不会妥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