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再说了,就算有人找茬,他还有我师父罩着,不会有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
葛怜儿了然的点点头,虽然郭同和颜谦刚刚出场,就逗笑了她好几次,也让她对二人表演的掌声很有好感,自然不愿颜谦出事。
台上
郭同一脸羡慕的看着颜谦,嘴里憧憬道:要不我敬重您呢,您看看您这个气度,您看看您这个人性
怎么?
颜谦摆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问道。
郭同一举大拇指,嘴唇动了动,一侧头:我呸。
好嘛,我看您这敬重也不怎么样。颜谦微微冷笑。
发自肺腑,发自肺腑。
嗬,您发自肺腑的啐我一口。
郭同一脸感动,颜谦则在一旁冷眼看着,二人一来一去,笑点满满,台下的观众也是欢乐不断。
不开玩笑,我是真羡慕谦哥的,人家那个生活,那叫一个富贵。郭同脸上又露出了羡慕。
嗨,凑活过呗。颜谦摆摆手。
这是您谦虚,各位,我和谦哥关系好,经常去他家里玩,知道他过得什么日子,我给大家说说,谦哥,能说吗。郭同做询问状。
这有什么,您说。颜谦很不在意的道。
那我真说了?
说。
那好,列位,旁的不提,就说这喝茶吧,咱们喝茶,没钱的几文钱对付个两斤高沫,有钱的去大茶庄买好茶叶。
都这样。
谦哥不行,人家什么身份,皇亲贵胄,谦哥喝茶,直接去包个茶山,约好了哪座山是他的,别人不能动。
当地采好了茶,送到京城来,再从扬州请师傅专门过来给他炒茶,您说说,讲究不讲究。郭同在那边比划边说,
嗨,我就是好这口。颜谦一脸谦虚。
说完了喝茶,咱再说说吃饭。郭同继续道。
哦,这吃饭我也有讲究?颜谦代观众问。
嗬,讲究大了去了。
郭同一脸的惊叹,而后道:就说早上吧,一张小饼子,一根黄瓜,一碗汤。
就这么点东西?颜谦不解。
这些东西看着简单,实际上后厨得忙活两天才能预备齐。郭同解释道。
至于吗?颜谦不信。
嗬,还至于吗,就说那个小饼子,这不是纯细白面的做的。
为什么啊。
有话说了,膏粱厚味,光是吃这好东西也对身体不好,得五谷杂粮合而为一,健胃强身。
对,吃点杂粮对身体好。
后厨有个专门一半拳头那么大的纯金杯子。郭同拿手一比,也就比茶碗小点。
做什么用的。颜谦问道。
盛面,当量重的小斗用,得知道各种杂粮和在一起的多少啊。
是,得量量。
就这个小饼子,白面,一杯。郭同双手比划着。
就这么点。颜谦跟着捧。
豆面,半杯。
更少了。
米面,杯子一半的一半。
真讲究。
麸子,八斤!
嚯
颜谦吓了一跳,郭同那边还不停,继续比划道。
黑豆,五斤。
糠皮,四斤半。
茅草,一捆
行了行了。
颜谦赶忙拉住,一脸的嫌弃:你这喂驴呢,前面一杯半杯的,后面就好几斤,好几斤的往里搁。
郭同理直气壮:主要是为了吃粗粮。
你这也太粗了颜谦还是嫌弃。
二人在台上说着,台下的观众早就笑岔了气。
这个段子前面郭同说的正经,让观众正沉浸在颜谦的富贵生活呢,结果突然来了个神反转,前后反差造成的笑果十分显著,再加上一旁颜谦的神吐槽,让观众们直呼笑的肚子疼。
第五百三十二章 夫人和花匠找回来了吗………
晋德园
二楼包厢
因为房中无外人,葛怜儿便摘去了斗篷,白嫩俏脸笑的发红,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笑容,她看向了一旁的包宝。
包师兄,你这两个师弟怎么这么逗啊。
老二向来好诙谐,倒是颜谦师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般可乐,
刚才包宝也笑的不轻,实际上这是他第一次看郭同二人说相声。
之前在鼎香楼时,虽然郭颜二人也一同上过台说过几次相声,不过因为包宝忙着后厨的活计,不曾仔细看过,今日在这晋德园瞧见,倒是颇觉惊喜。
包宝他们的谈论,郭同两人完全不知,此时的他们,看到台下观众火热的气氛,也完全被感染了,活使的比之以往更胜三分。
再说这个小黄瓜,这是谦哥自己家种的。郭同接着往下走。
自家种的?颜谦疑问道。
外面的黄瓜谦哥嫌不干净,特地在后花园整治了三亩地,种着瓜果蔬菜,供府里享用。
主要自己种的东西,吃的舒心。
这些黄瓜,从来没用过外面的什么畜牲农肥,谦哥嫌脏。郭同着重介绍。
那没农肥,黄瓜怎么长出来的?颜谦发问。
全谦哥自己到菜地拉的。
好嘛,我这肠胃够好的。
郭同瞥了颜谦一眼,说道:主要是吃别人的味不对。
颜谦皱着脸道:吃的是什么味啊
噫~
台下观众可都在吃着喝着呢,听到这俩在这提这么丧胃口的话题,欢乐之余也一起的起哄嘘郭颜二人。
观众不嘘还好,一嘘郭同更来劲了,脸上带着贱笑。
别人家的黄瓜那都是绿色的,谦哥家的黄瓜那真是‘黄瓜’
没听说过,其实洗洗也是绿的。
颜谦这句话捧得,连郭同都没忍住笑了场,伸手意味深长的指了指他,台下观众就更别说了,很快,更大的欢笑起哄声响起。
噫~
哈哈哈哈。
停了笑声,郭同又道:还有一碗汤,这汤更了不得了,汤色清澈见底,没一点杂物。
哦,怎么是清汤没料啊?颜谦例常询问。
料都捞出去了,只剩这个高汤。
都什么料啊?
郭同掰着手指头数:有这个猪腰子驴肾牛肠子鸡屁股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满脸恶心的颜谦拦住了:行了行了,别说了,这些东西煮出来不就是一碗尿吗。
郭同还在这解释:这不单单只是一碗汤,还有入药的功用。
哦,这汤还有药用,治什么病。颜谦好奇了。
治嘴里没味。
颜谦:
看着连颜谦都无语的样子,本就笑成花了的观众,更是乐成一团。
郭同还在继续往下走:这玩意火性大,喝完了得出去溜溜弯。
还得转一转。
谦哥这边出去,府里的人也不能闲着,该准备准备,该忙活的忙活,因为不到两个时辰,谦哥一准回来。
有规律的。
等到了时辰,府里的两个管家就得在门口守着,列位,现在可是三伏天的酷暑时节呐,一行人在门口都热的不行了,站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浑身哗啦啦的流汗,衣服都湿透了。
郭同扮着颜谦的管家,一脸的苦色,时不时拿袖子擦汗。
这日子是正最热的时候。颜谦捧着。
郭同还在那擦汗,然后猛然向前一指:管家正在这晒着呢,哎,谦哥回来了。
回来了。
谦哥到了跟前,翻身下马,让旁人把马接过去,谦哥自己往那一站,嗬,那叫一个威风凛凛。
郭同拧着身段学了一下,而后满脸赞叹道。
得有派头。颜谦露出笑容。
要说这富贵气,那不是花钱能买来的,是由内而外露出来的,这个气质没几代人传不下来。郭同说道。
那是。颜谦赞同的点点头。
不但是气度,谦哥身上的穿着也有讲究。
哦,我穿的什么啊?
谦哥这头上,带着海龙的帽子,列位,这海龙比熊皮羊绒可要暖和一百倍
郭同还在那兴奋的比划,一旁的颜谦愣了一会,方才在观众们的笑声中拉住了郭同。
您先等会,您先等会,三伏酷暑,我带着一个海龙的帽子?
郭同想了一下,斩钉截铁道:对。
颜谦都快气懵了:还对,我这不是发癔症吗。
郭同解释:不是,你带这个帽子是为了向人家表明,这海龙的帽子,我家里有。
这不是有病吗。颜谦吐槽。
郭同不理会颜谦,自顾自向观众科普什么是海龙:海龙,也叫海獭,关外极北之地才有的特产,其皮毛状若银针,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这东西因为地处极北之地,所以非常珍贵,我的恩师马晋先生曾在关外客商手里收了一件,整整一千八百两银子,满京城有这东西的,不足二十位,谦哥有一件,您说说他多有钱吧。
嗨,别提钱,提钱就俗了。
颜谦摆摆手,脸上却满是嘚瑟,看着台下观众不住发笑,郭同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接着往下说。
谦哥头上带着海龙的帽子,身上穿着狐嗉的大衣,什么是狐嗉,列位听好了,说狐狸脖子下面那块皮叫狐嗉,是狐狸身上最暖和最柔软也是最昂贵的地方。
谦哥这身大衣全是狐嗉拼的,听听,这得多少钱。
是挺贵的。颜谦捧着。
在门口没待多久,两个管家就伺候着谦哥进了府,来到正厅,谦哥先摘帽子。
郭同虚抱着脑袋上方,做使劲状,嘴里模仿道:噗帽子里流下五斤汗来,盖了谦哥一脸?
好嘛,这是泡发了啊。颜谦无语道。
郭同用手抹了下脸:谦哥自己也乐,还念了句古诗。
什么诗。颜谦问。
热得我跟孙子似的
什么古诗啊。
颜谦那个嫌弃啊,楼上楼下的观众更是笑翻了天,嘴里发出的欢笑声浪,险些把房顶掀翻。
然后解这大衣。
郭同在身前解了解扣子,然后猛地往后一甩,动作夸张之极,又引起台下一片笑声。
颜易也在一旁吐槽:我这够豪放的。
郭同不理他,做轻松状:脱完了这大衣,谦哥这算是凉快了,浑身一丝不挂
嘴里说着,郭同还在台上四处走着,故意做各种各样的怪模样,朝台下观众显摆逗笑,惹得颜谦赶忙拉住。
您别乱说,这不像话,我以后还见人呢。
郭同被颜谦拉回来,仍旧一脸坦然模样,还冲着颜谦大声嚷嚷:怎么了,凉快啊。
您可别喊了,我这够糟心的了。
颜谦那个难受啊,白白胖胖的脸上愣是挤出一脸褶子,别有一番滑稽。
闹了两下,郭同和颜谦消停下来,小黑胖子重新开始往下说。
凉快了之后,谦哥在椅子上坐下,这椅子,整个象牙拼的。
谦哥坐在这象牙椅子上,一旁的管家毕恭毕敬的站着等候吩咐,谦哥手里端着扬州师傅炒的清茶,嗬,那个气度,那个做派,我给你们学学。
您学学。颜谦还在捧。
郭同板着张脸,装腔拿调的模仿颜谦同管家说话。
夫人和花匠找回来了吗
噗~
噗~
咳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