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杂家宗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胖一点

    还有马府的下人护卫这边,马晋都用顺手了,也得一一安排,有留守马府的,也有跟着搬到公主府的。

    而且公主府这边,本身也有自己的侍卫下人在,这是景康帝专门从皇城司拨调过来的,再加上颜妍从宫里带出来的宫人内侍,光是下人就有几百人。

    里里外外又分成了好几个团体,各有各的主子靠山,马晋光是想想都头疼,不过好在这些繁杂家务不用他管,以后自有颜妍料理。

    他的责任是赚钱养家

    四月二十八

    眼看距离五月初八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颜妍的嫁妆也从宫里先行一步到了公主府。

    朝冠首饰衣物布匹家具摆设古董字画,各种日用品及药材和田产铺子,加起来又何止十里红妆,轰动京城。

    等嫁妆全部入库以后,马晋和送嫁妆的太监做交接,足足一寸厚嫁妆单子拿在手里,以他的见识也不如暗暗咋舌。

    也怪不得景康帝和颜易常常嘲笑他是暴发户,今日光是看了这颜妍的嫁妆单子,马晋就开了眼,其中有些东西自己连听都没听过,简单挑选几个。

    掐丝珐琅连蝠长方手炉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北宋官窑天青釉笔架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三足洗磁州窑白釉褐彩刻龙纹瓶青铜错银兽耳扁壶

    紫檀画玻璃五屏风雕紫檀长方匣六对朱地黑漆起地浮雕龙凤戏珠纹木酒埕一对,团鹤飘带帽成分万福飘带帽成分万寿飘带帽成分

    黄花梨雕花千工床一张,随大红缎绣龙凤呈样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子孙万代边帐架红缎绣龙凤呈祥捧金双喜字瑞云满地子孙万代边褥一件

    随着颜妍的嫁妆入库,大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五月初七,马晋在牛宏的主持下开祠祭拜祖先,参拜前身父母,诉说自己即将成婚,当晚,马晋又孤身在房朝东跪拜,告诉地球上的父母自己要结婚的消息。

    五月初八,马晋大婚




关于新章节
    公主府书房

    马晋被郭彭二人嘴里的消息震的有点恍惚了,一时间,马晋心中泛起了一番感慨。

    自己门下的这些弟子,也开始慢慢开枝散叶了

    事实上,师爷这个称呼,其实对马晋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他的大徒弟包宝就收了跟在其身边学了好几年厨的洪福贵为徒,这也是马氏门下三代弟子的第一人。

    想当初,洪福贵拜师时,包宝为了壮一壮师门声势,特意在鼎香楼大摆宴席,郭同彭善柴月等师弟妹,除刘勉在杭州外,其余全部到场祝贺。

    甚至到了最后,连马晋这个当师爷的,也亲自露面,还送了自己这个大徒孙一套京中名匠打造的刀具。

    这套刀具一共有十二把,全部是精铁锻造而成,刀刃锋刃无比,质地坚韧,其握把刀柄则有由金玉包裹,拿到外面,至少价值百金

    而这还是只是材料工艺钱,这套刀具身上其实最值钱的,是其主刀上面还刻着马晋的赠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是金!

    取自刘禹锡的《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马晋给改了一个字,始到金改成了始是金。

    这两句诗的原意是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而马晋这里则是用其来激励自己这个新收的徒孙,做事要坚持,忍得住磨练和挫折,方能最终成才。

    以马晋如今的名望,他亲自在刀上提了赠语,足以让这刀的价格再翻上一倍,再加上这其中还有一个师长赐宝的佳话。

    洪福贵完全可以把这套刀当做传家宝,一辈一辈的传下去

    而且,洪福贵并不是马晋唯一的徒孙,大约半年之后,马晋的八弟子鲁光在请示了他之后,一口气收了十名记名弟子,马氏门下第一人数一下飙升近一半。

    不过,马晋门下有规矩,记名弟子不入家谱,所以严格意义来讲,鲁光收的这十名记名弟子不完全算是马晋一脉徒孙。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喊马晋一句师爷,马晋也不能不应。

    打这之后,除包宝鲁光二人收了十一个弟子外,马晋其余弟子一直表露没什么要收徒的心思,于是他也没怎么在意。

    谁知今番郭彭二人上门,一下子就是师兄弟四个一起收徒,而且看这意思,不像是同鲁光那样只收几个记名弟子,不然郭同他们脸上的神情也不会这么慎重。

    马晋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这些小子的家世人品算了,你们也是园子的班主台柱,这些你们心里也有数,我就不多啰嗦了。

    马晋觉得郭同他们心中有数,自己没必要多言,便不再问这些新收弟子的家世人品,只是他不问,郭同两人可不敢就此不说,毕竟这些孩子是要入马氏门下,多少得让马晋有所了解。

    师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由平时主事的彭善开口向马晋作答。

    师父,这些孩子都是在园子里待了四五年的学徒,个个家世清白,而且都是我们师兄弟几个打小相看大的,人品这边也信得过,都是老实孝顺的孩子。

    马晋闻言点点头,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有几个人,你们打算全部收为亲传?

    郭同一直盯着自家师父的脸色,闻言赶忙回道:这次收的人不少,总共差不多有三十人,不过,这些大多是记名弟子,亲传的少些。

    我两个,老三一个,老四老五各两个,其余全算咱们评书门下的记名弟子。

    马晋眉毛一挑,有些疑惑:评书门下?这些记名弟子不单拜师父?

    彭善见自家师父不解,忙开口为其解释道:师父,是这样的,之所以我们没有让这些记名弟子单独拜师,其实是因为我们这次新收的弟子,绝大部分都是之前晋德园的学徒。

    这些学徒之前学艺时,就是我们师兄弟几个轮流教授,如今也算勉强出了师,但除了寥寥几个甚为优秀的,其余的都有些差强人意,说的难听点,就是技艺不精,没达到我们几个收徒的要求。

    按道理讲,这些人没达到要求,就该让他们顶着学徒的名头继续埋头苦练,或者让他们直接改行转业,不再惦记着说书这事。

    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孩子跟着我们学了好几年了,兢兢业业吃了不少苦,不给一个名分也说不过去,怕寒了他们心。

    所以我们想着,此番摆枝开门,除了我们四个各自收的亲传弟子外,其余的学徒,除了个别实在没有天分的,让我们劝走了,其余人全部收为记名弟子。

    不过,这些记名弟子不是像老八那样,单独拜谁为师,而是将他们全部算在晋德园的名下弟子,以后仍旧就是我们几个一同教授技艺,有师徒之实,但无师徒之名。

    当然,既然收了他们为记名弟子,也表明我们愿意等他们成材。

    事实上,我们几个已经把规矩商量好了,待日后这些记名弟子学有所成后,谁想收其为徒,或者其想拜谁为师,再另行拜师即可。

    晋德园很快要再收一批学徒,我们决定日后这些学徒的大致发展模式也是如此。

    学徒入门,跟着师父学艺,有天赋有能耐的被师父看中,收为亲传,次一批为记名弟子,好好磨练技艺,日后再行拜入师父门下,至于那些完全没天赋的,趁早劝其改行,不能耽误了人家

    彭善这一详细解释,马晋就明白的差不多了,彭善他们搞的这个记名弟子,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记名弟子,而是有点像网文修仙小说门派里的外门内门之分。

    学徒记名亲传。

    对应着外门内门真传。

    马晋想到这,脑子里瞬间脑补了一部废材崛起,打怪升级的评书版逆袭之路。

    啧啧,不知道我这个师爷算是掌门呐,还是太上长老,亦或者是金手指老爷爷

    :推一本书《我的妹妹会时间停止,兄妹两人都觉醒了超能力,一个讲述超能力者日常生活的故事



第五百七十五章 掌门、太上长老、金手指老爷爷
    公主府书房

    马晋被郭彭二人嘴里的消息震的有点恍惚了,一时间,马晋心中泛起了一番感慨。

    自己门下的这些弟子,也开始慢慢开枝散叶了

    事实上,师爷这个称呼,其实对马晋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两年前,他的大徒弟包宝就收了跟在其身边学了好几年厨的洪福贵为徒,这也是马氏门下三代弟子的第一人。

    想当初,洪福贵拜师时,包宝为了壮一壮师门声势,特意在鼎香楼大摆宴席,郭同彭善柴月等师弟妹,除刘勉在杭州外,其余全部到场祝贺。

    甚至到了最后,连马晋这个当师爷的,也亲自露面,还送了自己这个大徒孙一套京中名匠打造的刀具。

    这套刀具一共有十二把,全部是精铁锻造而成,刀刃锋刃无比,质地坚韧,其握把刀柄则有由金玉包裹,拿到外面,至少价值百金

    而这还是只是材料工艺钱,这套刀具身上其实最值钱的,是其主刀上面还刻着马晋的赠语。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是金!

    取自刘禹锡的《竹枝词·莫道谗言如浪深,马晋给改了一个字,始到金改成了始是金。

    这两句诗的原意是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而马晋这里则是用其来激励自己这个新收的徒孙,做事要坚持,忍得住磨练和挫折,方能最终成才。

    以马晋如今的名望,他亲自在刀上提了赠语,足以让这刀的价格再翻上一倍,再加上这其中还有一个师长赐宝的佳话。

    洪福贵完全可以把这套刀当做传家宝,一辈一辈的传下去

    而且,洪福贵并不是马晋唯一的徒孙,大约半年之后,马晋的八弟子鲁光在请示了他之后,一口气收了十名记名弟子,马氏门下第一人数一下飙升近一半。

    不过,马晋门下有规矩,记名弟子不入家谱,所以严格意义来讲,鲁光收的这十名记名弟子不完全算是马晋一脉徒孙。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喊马晋一句师爷,马晋也不能不应。

    打这之后,除包宝鲁光二人收了十一个弟子外,马晋其余弟子一直表露没什么要收徒的心思,于是他也没怎么在意。

    谁知今番郭彭二人上门,一下子就是师兄弟四个一起收徒,而且看这意思,不像是同鲁光那样只收几个记名弟子,不然郭同他们脸上的神情也不会这么慎重。

    马晋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这些小子的家世人品算了,你们也是园子的班主台柱,这些你们心里也有数,我就不多啰嗦了。

    马晋觉得郭同他们心中有数,自己没必要多言,便不再问这些新收弟子的家世人品,只是他不问,郭同两人可不敢就此不说,毕竟这些孩子是要入马氏门下,多少得让马晋有所了解。

    师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由平时主事的彭善开口向马晋作答。

    师父,这些孩子都是在园子里待了四五年的学徒,个个家世清白,而且都是我们师兄弟几个打小相看大的,人品这边也信得过,都是老实孝顺的孩子。

    马晋闻言点点头,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有几个人,你们打算全部收为亲传?

    郭同一直盯着自家师父的脸色,闻言赶忙回道:这次收的人不少,总共差不多有三十人,不过,这些大多是记名弟子,亲传的少些。

    我两个,老三一个,老四老五各两个,其余全算咱们评书门下的记名弟子。

    马晋眉毛一挑,有些疑惑:评书门下?这些记名弟子不单拜师父?

    彭善见自家师父不解,忙开口为其解释道:师父,是这样的,之所以我们没有让这些记名弟子单独拜师,其实是因为我们这次新收的弟子,绝大部分都是之前晋德园的学徒。

    这些学徒之前学艺时,就是我们师兄弟几个轮流教授,如今也算勉强出了师,但除了寥寥几个甚为优秀的,其余的都有些差强人意,说的难听点,就是技艺不精,没达到我们几个收徒的要求。

    按道理讲,这些人没达到要求,就该让他们顶着学徒的名头继续埋头苦练,或者让他们直接改行转业,不再惦记着说书这事。

    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些孩子跟着我们学了好几年了,兢兢业业吃了不少苦,不给一个名分也说不过去,怕寒了他们心。

    所以我们想着,此番摆枝开门,除了我们四个各自收的亲传弟子外,其余的学徒,除了个别实在没有天分的,让我们劝走了,其余人全部收为记名弟子。

    不过,这些记名弟子不是像老八那样,单独拜谁为师,而是将他们全部算在晋德园的名下弟子,以后仍旧就是我们几个一同教授技艺,有师徒之实,但无师徒之名。

    当然,既然收了他们为记名弟子,也表明我们愿意等他们成材。

    事实上,我们几个已经把规矩商量好了,待日后这些记名弟子学有所成后,谁想收其为徒,或者其想拜谁为师,再另行拜师即可。

    晋德园很快要再收一批学徒,我们决定日后这些学徒的大致发展模式也是如此。

    学徒入门,跟着师父学艺,有天赋有能耐的被师父看中,收为亲传,次一批为记名弟子,好好磨练技艺,日后再行拜入师父门下,至于那些完全没天赋的,趁早劝其改行,不能耽误了人家

    彭善这一详细解释,马晋就明白的差不多了,彭善他们搞的这个记名弟子,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记名弟子,而是有点像网文修仙小说门派里的外门内门之分。

    学徒记名亲传。

    对应着外门内门真传。

    马晋想到这,脑子里瞬间脑补了一部废材崛起,打怪升级的评书版逆袭之路。

    啧啧,不知道我这个师爷算是掌门呐,还是太上长老,亦或者是金手指老爷爷

    :推一本书《我的妹妹会时间停止,兄妹两人都觉醒了超能力,一个讲述超能力者日常生活的故事



第五百七十六章 传于我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
    泰光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黄道吉日,宜聚会

    一大早,晋德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就忙活开了。

    郭同郭二爷,外罩一身崭新锦袍,头戴镶玉狐绒帽,满脸笑容的领着两个少年,在园子门外迎接今日来祝贺的宾客。

    今天他们师兄弟四个可是主角,个个忙的不可开交。

    彭善这个主事人园子里面招呼客人,老四候吉去接马晋夫妇,老五常光艺也有任务在身,轮到郭同身上的,只有在门外迎宾了。
1...282283284285286...3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