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第五十九章 天下无二朝
    帝辛得知周军进犯大商王畿之时,姬发已经出了白陉。而他手中的可用之兵,仅仅一万人的左中右三师。

    王畿之内的所有在编民兵几乎都被征东大军调走。他只得下达敕令,紧急征召王畿之内各个阶层的青壮,包括奴仆奴隶,连大牢里的囚犯也被征召,甚至年青妾奴都被征召为战士。

    给这些人所发放的装备仅仅是一把青铜戈,即使青铜戈也不能人人都有,一大半人只能用锄头和镰刀。

    此时的帝辛不仅缺兵,也缺将。只得让这些奴隶本身的主人充当头领,另外又从三师之中抽调些老兵补充。就这样拼凑起一支十六万人之师,加上左中右三师合计十七万,号称七十万。

    这支乌合之众于周军到达牧野的第二天清晨,在帝辛亲自率领下,主动向周军营地发起了进攻。其结果当然和华所来的那个世界几乎一样。

    只是因为帝辛有了华所赠送的战车铰刀,战争过程和结果有些变化。在临时征召的前军濒临崩溃之前,帝辛将一百乘战车投入战斗,做自杀性冲击,成功摧毁了百余乘周军战车。

    如果帝辛能横下一条心,就将自己精锐布置在前军中阵,硬怼周军的虎贲,让奴隶兵尾随在两翼。自己的精锐若能做到将对方阵线中间突破一到几个缺口,可能还有改变战局的希望。至少不会发生这种十几万前军溃败,反过来将自己精锐冲垮的事情。

    另外这场牧野之战并没有发生大规模前徒倒戈的事件,只是因为奴隶构成的前军被击溃,导致了踩踏事件,冲垮了最后面的左中右三师。

    确实有一些事先就和周方有所勾连,或者对帝辛不满的大中小贵族率领本部的奴仆倒戈相向,比如微子启就是。但与那十六万人相比,只占很小部分。

    后面的故事在华所来的世界已经发生过。失败者**而亡,成为有明确可信历史记载的第一个殉国君王。胜利者在朝歌的宫殿中狂欢,斩下失败者已烧焦尸体的头颅,给他安上一个【纣王】的谥号。而后登基称天子。

    登基后,将纣王生前信任亲近的一百多名大小臣子,以及在战场上曾顽强对抗过周军的兵将俘虏一起押解到祭祀场所。先斩掉他们的四肢,让他们在血水中哭嚎翻滚,而后又将他们投入沸水之中活活煮熟。最后才祭祀给上天。

    五万伐商大军并没有闲着,分兵攻破了商方王畿之内大大小小上百个依旧还忠于帝辛的甸邑,屠杀了数以十万计的商人。

    朝歌王宫内,周武王姬发,姜子牙,姬旦以及一干重臣正在商讨一个重大的问题,商方还需不需要存在。

    几个大臣认为应该留下来,理由很简单,周军最终是要退回镐京的,不可能长期在这千里之外看守商人。最后,商人还需要商人自己管理。既然如此,商方做为一个方国当然应该存在下去。

    姬旦是反对的,认为商方不应存在了。他以他周礼中的那套“天下观与王朝观”来看,【商】是个天下共主的王朝,而不是个方国。

    既然周武王已经成为上天之子,那么周就应该是下一个王朝,天下不能同时出现两朝。所以商不能存在,即使做为方国存在也不行。

    姜子牙也反对,不过他反对的理由和姬旦不一样,他是从实用主义出发。他对众人肃穆说道:“不要忘记,这天下还有第三个大国-夏方,如果没这个方国,我也支持留下商方。但因为夏方的存在,我们断不能再保留商方了,必须将其完全灭掉。现在我们的目标要改为灭夏,只有灭了夏,我们才能真正的被天下共主,而现在的



第六十章 伐周
    攸国地望在淮水以北五十里,东海之滨以西百里处。国君攸侯喜是帝辛生前最为信任的外服诸侯,亦是帝辛的发小。

    自前商征东大军开始讨伐东夷诸部时起,此处就做为征东军的行营所在。

    因为商方王畿已经陷落,帝辛殉国,商方王室尽被屠戮。万分震惊的飞廉,只得下令十万大军全部停止各项行动,退回到攸国。

    攸国是个小国,面积方不到五十里,人口不到五千。没有来自商方王畿的粮食输送,根本养活不了这十万大军。

    此时,攸国宫城内。攸侯喜和飞廉商量下一步去向。

    攸侯:“周方今日又派使者前来劝降了,被我吩咐人赶走了。”

    “周方现在应该无力进兵攸国,但我们的粮草可是个大问题。十万张口,即使靠渔猎补充,再过几天全军还是要断粮。到时周军不来攻我们。断粮时间一长,大军必然会不战自散。”飞廉忧心忡忡的说道。

    “将军可尝试过到东夷的地盘上去征粮”

    “这个我军尝试过,我们新征服的土地上,因为战乱田地荒芜,产出的一丁点粮食尚不够本土民众食用。而其余未征服地区,东夷现在不约而同的坚壁清野,亦是搜掠不到粮食。”

    攸侯思索片刻,犹豫的对飞廉说道:“我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侯爷但请讲来。”

    “当下,只能将大军化整为零,分散开来,各自寻找资源繁盛的栖息之地,求得生存再说。”

    “只怕化整为零容易,化零为整就难了。另外这里分布着东夷各部。化整为零后岂不要被别人各个击破”

    “这个请将军放心,本侯听闻江水之南的地方空旷。那里了无人烟,但资源充沛,即使少许土著,也武备疲弱。我带八万人前去分散屯住。剩余两万人,以我们现有控制区域上的物产应该足以养活。”

    飞廉一番思索后,向攸侯施了一礼说道:“那就有劳攸侯了。”

    ……

    攸侯喜带着八万兵士和剩余所有粮草辎重,还有他的家室离开了攸国。飞廉也开始安排剩余的两万兵士,将他们分为二十屯。分散到自己所控制地盘上的各个区域进行渔猎驻屯,攸国都邑以及周边被放置了五屯。

    这日视察完各屯军营的飞廉回到府中,他的妻子艾迎了过来。笑盈盈的对飞廉说道:“夫君,我娘家来人了,要找你一叙。”

    【娘家】飞廉一愣,但马上反映过来,说道:“可是夏方的南伯派信使来了”

    “正是”

    ……

    河水北岸渡口,几名周军兵士们在木制寨墙四角望楼上警戒。寨子里的几十名兵士正在用一种龟壳做的骰子玩着赌钱游戏。码头上停靠着十几只渡船,船上船工们已不见踪影。自周军灭商起,河水就已封渡。

    几支英雄猎人发出的劲矢射入这些站岗放哨的兵士身体。一支射入脑壳的箭矢还在微微颤动着箭身。寨下一名刚刚赢钱的兵士无意中抬脸看到这一幕,兴高采烈的面容刹那变的惊惧无比。

    “敌袭!”一声尖叫,让所有兵士身体陡然一颤,而后皆跳起身来,去抄放置在墙边的弓戈盾矛。

    “轰隆”一声,几个黑盔黑甲的甲士持一根碗口粗大的圆木撞开了木栅门。接着上十个这样的甲士冲了进来,二话不说,将手中早已上好的弩矢对着各自目标齐齐射出,而后顺手将弩往地上一扔。摘下背后的大盾和剑就冲了上去。

    这些人正是夏方的武卒锐士。不多时,渡口的周军兵士就被清理干净,渡口已为夏军所控制。

    河水水面上,数十艘渡船正向这边驶来。而在河对岸上游处的孟津渡口。接天连



第六十一章 缠斗
    因为射击死角,望楼上夏军民兵的箭矢对砸门的周军兵士不构成任何威胁。对纷纷躲到墙脚下的周兵也无可奈何。

    此时,突然一排长戟从空中扎下,立刻刺穿了一排躲在墙根下的周兵头颅。原来是院内民兵爬到甬道之上,对院外的周兵展开攻击。

    周军持1.6米的长戈或更短的短戈,无法对上攻击,被迫离开墙角。望楼上的夏国民兵用蹶张弩再次射出一泼强矢,二十米近的距离,即使射击精确性不好的民兵亦能将府邸前的周兵射中。

    抡锤的兵士挥汗如雨,这门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结实。看着身边接二连三被对方箭矢所伤的兵士,周军百夫长急了,喝道:“怎么还没把门…”

    黑暗中一名英雄猎人松开弓弦,劲矢已射入周军百夫长的嘴中,使他当场毙命。

    百夫长已死,正伤亡不断的周兵们立刻向邑外撤去。但很快十名黑盔黑甲的武卒锐士拦住他们的去路,手中的强弩射出十发箭矢,立刻毙命七人。而后将弩往地上一扔,摘下各自大剑大盾向周军杀去。此时大院的门也轰然大开,约二十名夏军民兵持戟或操戈拿盾杀出。

    这些周军徒卒自不是武卒锐士的对手,头颅,断肢,尸身四处倒落。不多时,剩余的七十名周军大多被杀,其余跪地被俘。第二日,夏军的“粮道”旁又多了百十个木杆插着的脑袋。

    ……

    朝歌城内姜府,姜子牙盯着一张描绘粗糙的军事地图,眉头紧皱。姬旦则陪在他身边。

    他的坚壁清野,再断其粮道策略并不成功。对方有高效的后勤能力和侦查能力。在运粮通道上有一张看不见的网笼罩着。姜子牙先是派出大量小股部队试探,大多有去无回。回来的也都是损兵折将,铩羽而归,并未完成任务。

    这自然使得姜子牙不敢将更多的主力部队投入到劫粮道的行动中去。

    此时,据探子所报,夏军已经在朝歌以南五十里处,明日就能抵达。

    “太师,我们是否现在该准备和夏军决战了”姬旦以请教的语气向姜子牙问道。

    “不,我们转移。”

    “转移,往哪转移”

    “没有确切目标,就是在这河北大平原上和夏军兜圈子。”

    “太师的用意我懂,就是将对方主力调离粮道,造成对方粮草补给困难,并同时能伺机用主力迂回到后方攻击对方粮道。可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的补给从何而来”

    “当然是带在身上走。”

    ……

    三万夏军终于抵达朝歌,然而这已是一座废墟遍地的空城,它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大型都邑一样,没有外城墙,否则姜子牙必定会据城固守。

    华来到府库,伸手捡起几颗地板上的粟米粒,看了看,心里已明了姜子牙的计策。姜子牙判断自己急于速战速决,自己则偏要反着来。

    三万夏军就地驻扎在朝歌城外,华令后方加紧运输粮草。待粮草在朝歌营盘积累到足够三月之需后。华又下令撤除粮道,将原先粮道上用于侦查保障的令侦斥候,英雄猎人,武卒锐士全部收拢到朝歌。

    随后,华又分兵去殷地上东北方的各个城邑搜刮粮食,将这些粮食集中到朝歌。并告诉这些甸邑里的民众,如果没粮吃,可以来朝歌。

    这些掠粮队配置令侦斥候,猎人,有的还配备武卒锐士。在掠粮的同时注意周军的主力行踪。另外若发现大股周军,不得与之作战,应烧毁粮草后及时撤离。

    ……

     



第六十二章 决战
    “起盾!”当周军箭矢还没过半场时,喝令之声齐齐响起,这口令是几百个百夫长,千夫长几乎同一时间喊出。

    整个夏军大阵如同急刹车一般猛的停住。

    轰然声响中,两翼的盾卫,第一排齐齐蹲下,将三尺圆盾立于身前,稍稍向后倾斜,遮住全身。

    第二排则是弓步半蹲,将盾牌遮住自己的胸膛及以上部分,也是稍稍向后倾斜,胸膛以下已被第一排的盾卫挡住。

    第三排则是将盾牌直接置于胸前,护住头脸,也是向后倾斜。后面的则皆是将盾牌举于头顶。

    长矛兵用挂于胸前的两尺半盾牌也是如此照做。居于方阵最后的虎贲射手和民兵弩手则是用弓矢进行了抛射还击。

    夏军方阵,前后排之间相当密集,如此盾牌阵列,抛射的箭矢穿过此间缝隙并伤到人的概率很小。

    密集的箭矢在空中交错而过,劲矢射在盾牌上噼噼啪啪之声响成一片。

    双方军士都遭受到飞矢的重创。但是夏军之中虎贲受到的损失极小,大部分伤亡都出现在没有盾牌保护的民兵戟兵身上。

    即使这些戟兵所遭受的伤亡还是比周军要小的多。因为他们有全套扎甲防护,且周军中的东夷射手使用的多为威力不大的竹弓,

    反过来看,夏军的密集劲矢却是给甲胄单薄的周军造成极大伤亡。由于夏方的弓弩射程远大于周军,许多周军后排的东夷射手也纷纷中箭倒地。

    战车之上的射手亦有过百被射杀。这并非被抛射的乱箭所伤,而是由远远站于阵后的复合弓射手用精准的曲线射所射杀。

    姜子牙一看,这样对射自己讨不到便宜,吩咐鼓手让军阵加速前移。

    当双方阵线相距不过二十米时,随着各级官长喝令之声。夏军兵士立即恢复了阵形,前几排矛兵们手中的五米长矛,一排接着一排齐齐放下,最前几排是端平,后几排的长矛却是与地面呈不同角度在手中端着,最后几排的矛手还是保持竖矛站立的原本姿态。

    周军已近在十米之内。距离矛兵的矛刃之锋则是不到五米。此时,双方的射手都从阵后向前奔去,姜子牙针对长矛阵能想到的只能是以弓矢破之。

    快箭强矢呼啸着在两阵间穿梭,一支箭矢正射在一名夏军矛兵没有任何甲胄覆盖的大腿上,痛的他栽倒在地,被一名刚穿插到阵前放完箭的虎贲射手拖到后方。他的位置迅速被后面的矛兵补上。而射他的那名周方弓箭手也已身中箭矢而亡。

    姜子牙为了能一举击破夏军的长枪方阵,令射手都往中阵集中。这让左右两翼最边缘处的夏方民兵损失大为减少。对应的,华传令民兵弩手亦往中央的长枪方阵集中,为前方矛兵提供远程掩护。蹶张弩所射出的强劲箭矢洞穿了一排排周军兵士们的身体。

    这种近距互射状态没持续多久,双方就已“短兵”相接。显然夏军的五米枪林占据更多的优势,片刻就将周方中阵刺的乱七八糟,完全变形。阵间就倒下一大串横七竖八的周军尸体。

    周军兵士绝大多数也无法穿过密集的枪林,手中的短戈长矛自然够不着别人。即使极少人能够幸运的穿过枪林,也不能对配有精良甲胄的夏军矛兵造成有效杀伤,很快就被夏军的虎贲射手近射放倒。

    中阵的双方射手依旧在互相压制射击,但很快周方就不能支撑了。除了对方弓弩威力更为强大,甲胄更为精良外。最重要的原因,长矛方阵在不断挺进。

    一名周方的东夷射手正要箭拔弓张,他前方左右两边的周军步卒已被长矛捅杀。剧烈的血腥气息让他拉箭的手微微抖动起来。

    弓弦拉满之时,一支矛刃扑面而来,先是切穿他持弓的左手数根手指,接着“噗”的一声深深的扎入了他的胸膛。矛



第六十三章 大捷
    乌云密布,弥漫着血腥气味的闷热空气中落下纷纷的雨滴,雨越下越大。

    大地上的周军溃兵继续被成群结队的夏军追杀。雨水落地之后与鲜血混合,汇成一股股殷红的水流向附近的水洼沟渠流淌而去。血水中泡着成千上万的周兵尸体。一些长戈的木柄后端在血水中漂浮起来,真正是血流漂杵。

    最终,许多周兵不再奔跑,跪伏于血水之中求降。夏军兵士们大都没有理睬他们,从他们身边掠过。自有跟在后面的宪兵上来处理他们。
1...1415161718...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