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炎垅

    话说到这里,有令兵来报,门外有一自称中书舍人汪应辰的人求见。

    这汪应辰在临安兵变之日刚好外出公干,没有陷入城中,听闻岳飞在临安黄袍加身后,也和王贵一样四处联络勤王之师,找上张俊的门来。

    张俊和王贵听完令兵禀报后,相视一笑,张俊说:“真是人困了有人给递枕头。我们正缺这么个人,他就来了。快去速速将他迎进来!”

    ……

    就在临安城外的“保宋勤王”势力积极联络行动时,岳飞也没闲着,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走下去。兵变前的谋划阶段他就对兵变后天下形势演变有过反复推演和各种应对的预案。

    岳飞心里清楚,从临安城门打开那一刻开始算起,一个月内,这消息就会传到远在金国上京会宁府的金主耳中,金兵做出反应最快会在两个月以后。所以自己至少有两个月时间来“安内”。

    对于“安内”,岳飞并不奢望自己立刻能让南宋境内各个州县都承认新朝,听令于自己。他对于“安内”定的目标不高,只有两条。一是击灭所有敢于主动向自己进攻的前宋军队。二是确保自己对两浙江左,淮南,荆北大部分区域的绝对控制。这些区域都是主要的产粮区也是南宋境内最富裕的地区。

    至于更远的福建,荆南,两广,巴蜀等区域,岳飞相信这些地方的州郡长官,军镇将领即使还奉宋为正朔反对自己,也只会是打着勤王的旗号割据一方,而不可能向他发起远征。

    当下,岳飞在临安城中竖起募兵旗,广募精兵,重建汉军。同时派出信使向分布在江左,淮南,荆北的几大军镇发出诏令,去除了宋朝那些文官对于军镇的节制之权,将自己能信任的前岳




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军
    在临安城开城后的十天内,两浙,淮南,荆湖地区的态度陆续反馈而来。有斥责岳飞犯上作乱,沐猴而冠的。有俯首称臣,表示愿意归附的。当然还有不少默不表态的。

    甚至有的州县因为地方文武官员意见不统一,发生互相攻杀的。有的县尉杀掉县令之后归附新朝的,对这样的,岳飞马上封任他更高职务和爵位;也有知府不明确表态被州军总管杀了后表示要举兵讨岳勤王的;也有州与州,军与军,军与州互相攻伐的。

    对此,岳飞毫不惊慌,这些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甚至还预料,会有势力弄出赵匡胤的后裔或赵光义的旁支后裔当傀儡,另立宋室朝廷的情况。可能还不止一个。只是现在暂时还没出现。

    总之,现在是天下大乱,不一而足。这和苗刘兵变时的形式迥然相异,那时,江南半壁几乎是一边倒的要杀乱贼,起兵勤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岳飞也知道,一是苗刘兵变不彻底,还奉赵构为太上皇,这给宋室留有足够的回旋余地。造反这事最忌做的不彻底。二是当时宋朝兵力统一分掌在几个大将手中,这些人齐力发出勤王号召,天下莫敢不从。三是当时天下人还对宋室和赵构还抱有希望,而如今绍兴和议则是让相当多的人失望。

    岳飞对当前局面的应对是,先近后远,逐个分兵讨伐那些不服的州县,实际上从临安城门打开的第二天起,从嘉定到临安,太湖周边的各个城池就被崇明军陆续占领,屯驻,无论这些县城是否表态支持岳飞。

    此前,大部分城池县城中只驻扎有厢兵或土兵,即使有反岳之心,也无法对抗前来的崇明军。一个最极端的战例,平江府昆山县县令明确表示反对岳飞,怒杀岳飞派出的宣诏使,结果崇明城只出动了一艘维京战船,五十名背嵬卫,十名板甲重骑,数十名维京水手就击溃了驻守昆山县的千余名厢兵,攻占县城,并将县令县尉满门抄斩。

    但是对于两浙的那些军镇,岳飞却没有先动手,他在等,等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自己跳出来,并聚集在一起。否则自己一个一个去挑掉,也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

    这些军镇中,已经有不少前岳家军将士跑回临安,向他禀报军中情况。还有少数军镇,岳家军出身的本就占多数,干脆夺了军镇的指挥权,来信表示愿意听从岳飞诏令。

    汉帝国岳朝元年十二月初八,张俊,王贵在汪应辰的帮助下,总算拼凑出一支五万人的“勤王之师”以及足够这支大军用度两三个月的粮草,在太湖西面的宜兴集结后,打出勤王讨岳的旗号,向临安城直扑而来。

    这五万兵马中,并非个个官兵都愿意为他们卖命,少数人是被胁从而往,被胁从的人大都是当年韩世忠,刘光世的部下。至于岳飞的旧部,大多前些日就脱离军营,跑到临安投奔岳飞去了。

    从宜兴通往临安的官道上,一支前后不见首尾的庞大兵马向南疾进。张俊,王贵,汪应辰三人夹在队伍中,并肩策马而行。

    汪应辰看着这支大军,得意洋洋的即兴做了一首诗,而后说道:“按张将军探子所报,那临安城最多不过两三千兵马,如今我五万大军压境,只怕不用开打,那贼岳飞就将官家奉还大位,俯首而降。就像当年将军平定苗刘之变一



第二十三章 战车归来
    张俊策马从遍地尸体和伤兵的官道上行过,王贵在他身旁紧皱眉头说:“看来这岳飞打算不断用快骑袭扰我军,来疲累我军士气。”

    张俊略微沉吟一下,高声吩咐左右:“传我军令,全军原地止步,重整为防游骑突击的队列。前军摆出防御阵形并安营扎寨,等待中军和后军的赶到。没我的命令不得出战。”周遭的令兵轰然应诺,各自策马飞驰而去。

    宋军的队列很快按照张俊的授意,变换了行军队列。左右外侧的队列是枪矛兵,再靠内是刀盾手,弩手被夹在中间。所有弩手的弩具都开弦上箭,端在手中。若是岳飞的那些轻骑再像上次那样突袭宋军的行军队列,在枪林箭雨之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等张俊的中军赶到前军搭好的营寨时,侦骑来报,那两千汉军已向后退去,不见了踪影。这把张俊给气的,现在前军费这么长时间安营扎寨,对方却又跑了。此时已是下午,若是现在拔营,到了傍晚又要扎次营。他没有办法,只好令全军入营休整,同时严令诸部加强防御,严防敌军的偷袭。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张俊就下令拔营继续向临安进军,走了十几里路,侦骑再次来报那两千敌军又出现在前方。有了上次教训,这次张俊没要前军扎营,只是要前军摆出防御阵形,等待会战。然而等三军汇集到一起时,敌军又撤了。

    如此这般,这两千汉军就如同狗皮膏药般贴在这宋军的五万大队人马上,总是在宋军视线中,却总能在对方要发起一击时,后撤而走。张俊无奈,抽调了宋军中所有的骑兵以及最精锐轻装步兵一万两千人,每两千人一股,分成了六股,脱离主力,向两侧撒去,试图与前军配合,从外围兜抄伏击这张“狗皮膏药”。

    果然采取这般措施后,虽然前方没有传来将这两千人围住的战报,但令兵也再未传来前军发现见这支队伍行踪的消息。

    在江南冬日淡淡的阳光中,前后蜿蜒近十里路的大队人马继续向临安挺进。为了防止敌骑的突袭,人马两侧百仗外的田野中还有侦骑来回跑动警戒。幸亏这是冬季,不然农户的庄稼又被糟蹋不少。

    等队伍行进到一块荒地地段时,有一名负责侧翼侦查的侦骑飞驰而回,一边扬鞭打马一边高声呼喝:“有敌情!戒备!有敌情!”

    在将官们的喝令下,兵马如同后世的列车缓缓的停了下来,弩手们齐刷刷的将已填装好的弩具都准了前方,枪矛手们挺立起如林的四米长枪。张俊等三人也手搭凉棚,眯眼极目远眺,他们发现了地平线上的二十余个快速移动的物件,那些物件越来越大,最终看清了却是二十余辆马车,马车后面还跟着若干骑兵。

    但那些马车却和普通常见马车不一样,有四个轮子。那车轮也不是普通车轮,首先车辐明显是金属制作的,车轮外缘包着一层黑乎乎像是鱼皮一样的胶皮。马车之上放置一个不知何用的大型器具,还载有兵士五人,一车由四马牵引。

    张俊等人当然不知道,这是崇明城新研发的战车,车体构建已经用



第二十四章 最后一搏
    这些战车和翼骑兵的速度远快于王贵等人,相对王贵等人身后的大队宋兵步卒更不用说。战车与翼骑兵故意放慢速度,好放王贵等人的风筝。王贵眼见箭矢袭来,将长枪舞成一团,连续挑落七八支箭矢。

    那些长弓手突然不约而同的集中向王贵狙射,几十只箭矢如同一盆水向王贵迎头泼来。纵使王贵奋力舞枪格挡,还是有几发重矢穿透了他的甲胄,钻入他的身体。

    王贵重重的摔落在马下,等他旁边的亲兵将他扶起时,已是只有进气没有出气。跟在王贵后方的宋军见如此状况哪还敢继续追击,急忙撒开双腿,奔逃而回。

    王贵亲兵也不敢怠慢,将王贵架上马背向回打马狂奔。那战车队见王贵跑了,调头来继续追射,大有咬死不放之意。

    阵后的张俊一看急了,也不多做考虑了,立刻下令长达数里的全军调转方向后,从两翼向前兜抄,想以自己宽达几里的军阵来弥补自己速度和机动性的短板。就这样,几万大军为了这么两三百人,铺天盖地的在原野上以反弦月队形发起了冲锋。

    指挥战车的汉军军官从千里镜中看得清楚,远在几里外的宋军两翼正向自己兜来,自己若还要放对方风筝就有被兜围的风险,等宋军冲的差不多的时,他将含在口里的竹哨吹了几下,二十车数十骑就此绝尘而去,不见了踪影。

    垂头丧气的张俊收兵后,才发现王贵已经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本来活跃多话的汪应辰现在也默然不语了,脸色阴沉难看。两人都知道这趟行程越来越前途难料,但他们已是离弦之箭,过河的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了。

    刚刚列队完毕的张俊远远就看到几个满脸血污的兵卒跟着令兵向自己奔逃而来,令兵跑到张俊面前就单膝跪禀道:“报,我军负责前沿搜索兜抄叛军的一支轻装步卒被敌击溃。还者无己。”

    原来这令兵说的就是配合前军搜索兜围那两千人“狗皮膏药”中的一支轻装步兵部队。

    张俊强做镇定状,召来那些失魂落魄,满脸血污的幸存者,其中一人显然已经精神失常了,口里不停的念叨着:“天兵天将,铁人铁马,天兵天将,铁人铁马,啊!别杀我…”

    张俊费了好大劲才从这些人凌乱的言语中还原了当时的战斗场景。实际情况是,这支宋军部队在一片树林旁遭遇了四百名背嵬卫和五十名板甲重骑的突袭,生还者缪缪。

    张俊对此也没有对策,只是严令封锁消息,继续催促全军向临安进发,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噩耗不断而来,在一天时间内相继传来其余五只轻装步卒和骑兵部队被敌军各个击破的消息。

    纵使张俊下令严密封锁消息,将士们也能从那陆续逃回来的满脸血污,残肢断臂的伤兵身上猜到了什么。军心顿时浮动了起来。

    到了傍晚时分,汉军的战车队又来袭扰,这次来的不只一支,而是来了四支,分布在宋军行军队列的两侧再次向宋军发起极具杀伤力的单向打击。宋军如同一只被群蜂蜇咬的笨熊,左扑右冲,疲于奔命,大量兵士被杀伤,大量辎重被摧毁。



第二十五章 进击的步人甲
    张俊的宋军在通往临安的官道上不顾一切的狂奔疾进。沿途又遇到了汉军战车队的袭击,这次宋军不再理会,冒着弹矢,顶着伤亡,不管不顾的继续埋头前进。官道上丢下一路的尸体和伤兵,当然还有大量兵士寻到机会偷偷溜走。

    宋军前锋到了距离临安城不到十里地时,宋军队伍已经前后拉了十几里长,混乱不堪。这个时候不光汉军战车队从远处向宋军发起袭扰,甚至小股翼骑兵也乘乱从官道两侧不时对宋军发起突袭,穿阵而过。宋军兵士死伤,溃逃者无算。

    张俊再次接前方侦骑来报,说是敌军两千余人在临安城外列阵以待。张俊咬牙切齿的笑着说:“好,好,岳飞,我们决一生死的时候到了。”他这才下令前军停止前进,原地列防御阵型,等后军会合后再进兵到临安城下。

    等宋军兵马会合完毕,再次清点人数,只剩下要一万六千余人了,这已是比张俊的预期要好不少。

    张俊令各将校将列起军阵,花费了半个时辰,全军军阵列队完毕。张俊对宋军做了最后一次临阵动员,他策马在军阵前缓缓而过,指着远方已隐约可见的临安城墙说:“只要尔等奋力杀贼,攻占临安,封官进爵,来日富贵不必多说,就眼下那临安城中的金银财宝,女人任由尔等取用。”

    张俊言罢,大手一挥,鼓号之声顿时大作。宋军以完整军阵阵型向临安城下杀去。那里,汉军两千人也已排好军阵等待着他们。

    ……

    夏越从千里镜里看着出现在远方地平线上,铺天盖地,如同蝗虫般而来的宋军。

    最前列是刀枪不入的重装步兵,身披天下最重的铠甲步人甲,手持一把长达一仗,重达数十斤的镔铁大刀。这样的重装步兵是不能正常行军的,只有正式对阵时才能临时这样装备起来,否则张俊在被汉军袭扰时就会让他们上阵。

    重装步兵后几列是手持枪矛刀盾的轻装步兵,最后是弓弩手,其中不少是神臂弩弩手。宋军现在已没有骑兵,只有少量侦骑在几里外的军阵两侧巡弋警戒。

    张俊仗着自己兵力占绝对优势,将军阵排成正面宽度达数里的大阵,以此来防范对方用骑兵包抄自己两翼的企图。

    这样,除非对方早已埋伏好,否则即使是骑兵要绕到自己侧翼,也需要很长时间,这时间足够自己的军阵碾压敌军的军阵了。

    他之前又令侦骑反复侦查,确信即将发生战斗的战场附近没有预伏的敌军伏兵,也没有可以伏兵的合适地点。

    宋军军阵汹汹而来,重装步兵扛着大刀,故意齐踏步伐,将大地踩的咚咚做响,似有开山裂城之势。弓弩兵们都已箭在弦上,只待将官一声令下。轻装步兵们的刀枪矛戟烛天如林,旌旗似海。

    此时,夏越才收起千里镜,淡然的下令道:“列空心方阵。”

    宋军军阵行的近了,张俊才发现对方装备奇特,那些长矛手手持一仗二尺有余的超长长矛,远远望去,密密麻麻如同竹林一般。他们身上的头盔,铠甲如同整铁所铸,浑然一体,而且铮亮无比。



第二十六章 火枪之威
    宋军的重装步兵如同一排铁塔,速度缓慢的稳步向前推进。天空中又飞来二十个火球,张俊心里一凛,他知道这是那可以在平地腾起烈焰雄火的东西。他现在只能心里祈祷,在己方的重装步兵未突入敌阵之前,这玩艺千万别让他们的士气崩溃。

    所辛的是,居于空心方阵正中的弩炮手因为前方长抢手和枪林对视线的阻碍,他们并不能即时观察到敌军行进位置,得需要最前面的观察哨向后通报前方情况来知晓。另外弩炮手自己也要分心防范少数穿过枪林的敌军箭矢伤害,因此弹丸落点就没有往常那么精确了。

    腾空而起的烈焰将宋军方阵局部搅乱,但依旧没有阻碍重装宋军步兵的步伐。只有少数几发火爆弹落在重装步兵的线列上,数名重装宋军步卒被烈火吞没。可怜的他们连打滚都做不到。如同一只只被翻倒在太阳地上暴晒的乌龟,痛苦的嘶喊着死去。

    张俊看着这残酷一幕,心里充满了愤怒。血红的双眼紧紧盯着前排的两列重装步兵,他们身上的重甲和长刀承载了他的全部希望。张俊心里暗念道,纵使你火器在厉害,甲胄再精良,只要我这刀枪不入的重步兵靠上去了,长刀劈砍之下,神臂弩近距重箭攒射之下,没有什么东西能不被碾压的。

    越来越近了,只有不到二十仗的距离。箭矢反而越来越密集了,宋军弓弩手已是全部开弓放箭。汉军方阵中的长弓手和弩炮手被迫顶起大盾躲避,停止了放箭放炮。

    宋军阵又前进了十仗,张俊开始兴奋起来,已经在憧憬宋军重步兵的大刀片子收割贼军人头,神臂弩的重箭近距离穿透那些锃亮重甲的令人愉悦场景。

    几声竹哨的尖啸之声,一声断然号令,张俊看到敌阵前腾起一阵白烟。而后才是传来一系列如同爆豆般的脆响。再接着,他看到一副自己不敢相信也不愿意发生的场景,那些宋军重装步兵如同被齐齐推倒的铁塔一般,直挺挺的向后栽倒在地上。

    这只是噩梦的开始,紧接着第二排的大盾后的火枪手也起身开火,又是腾起一股白烟,而后一阵脆闷的巨响,又是倒下一排“铁塔”。不久又有一波火枪兵又顺着长枪兵间后的间隙上到阵前,射了一轮后,顺着原路退回阵中重新装弹。三轮射击之后,宋军的约两千名的重装步兵就去掉了小半。

    幸亏当下宋军的军阵宽大无比,造成重创的只是军阵中央的局部一小段。否则现在宋军就应该全局崩溃了。但这还是给宋军军阵的中间部造成不少混乱,迟钝住了前进的步伐。
1...7576777879...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