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可是她也说不清楚现在自己的心情,那种想要知道却又害怕知道的心情实在是难以形容。

    驿丞将别院布置得格外雅丽,桌上还插着新鲜的栀子花,颜色洁白香气怡人,她却觉得有些透不过气,蹙着眉头心神不定。

    沈琛自己也没什么经验。

    因为父母恩爱的缘故,他一直都知道,真正喜欢一个人,是该娶来好好对待的。

    可是他父亲同时也告诉过他,自己的感觉固然要紧,可是女孩子的意见也应该充分尊重,他很耐心的看着卫安,想了想才直视着卫安的眼睛,一字一顿的道:“我之前在快要死的时候,你知道我想的是什么吗”

    卫安静静的摇了摇头。

    沈琛没有停顿,紧跟着道:“我那个时候在想,若是我死了,实在是太不合算,因为我还没有亲口告诉过你,我想娶你为妻。”

    他很认真,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明明紧张可是却又冷静得出奇,

    盯着卫安道:“我还没有替老太太救出那个孩子,还没有问明白你的心意,死了就太可惜了。因此我很努力的活下来了。”

    其中的艰辛,他并没有提。

    可是卫安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罗源心狠手辣,有勾结了地方官府一手遮天,沈琛要面对罗源反咬一口,还要对付瑜侧妃的人,可以说得上步步惊心。

    所以她才半点犹豫都没有就来了。

    她双手握着杯子,静静的跟着听。

    沈琛




七十二·震慑
    卫安还没来得及答话,纹绣就咳嗽了一声在外头敲门了,尽量压低了声音不惊扰他们的告诉他们:“侯爷,郡主,秦大人和雪松他们回来了。”

    卫安就看了沈琛一眼。

    让人去提前通知秦东这个主意,她跟沈琛不约而同的都想道了并且付诸了行动。

    事实也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很明智。

    山东巡抚原本就跟刘必平纠葛极深,可他又是个极为慎重的人,做每件事都把别人推在前头不给别人留把柄。

    就是因为这样,因此沈琛跟卫安都决定利用他不敢跟朝廷公开对着干的这一点,提前请来了秦东。

    秦东一来,先就按照卫安跟沈琛的意思,把责任都推在了何亮跟黄文杰身上,把山东巡抚和其他人都摘干净了,让山东巡抚自己权衡利弊。

    是推出两三个替罪羊好,还是自己也深陷其中的好。

    这也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用的计划。

    刘必平尚且还跟朝廷彻底对着干,何况是山东巡抚,他几乎是立即便顺着秦东的话,把责任都推在了何亮和黄文杰身上。

    可是现在,何亮跟黄文杰已经被擒,就只剩下他了。

    秦东一脸都是灰的进门,一进门就瞪了沈琛一眼:“你可舒服了,我刚刚还淋了一场雨。”

    沈琛心情好,半点都不跟他计较,还抬手给他倒了杯茶推给他:“怎么样何亮跟黄文杰那边说什么”

    秦东抬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又放下:“你觉得他们能说什么罗源都跑了,他们当然是把责任都推在罗源身上了,这两个家伙倒是挺有担当的,半个字都没透露出刘必平跟巡抚来,啧啧啧,嘴巴闭的可紧了。”

    这也是正常的。

    官场混,谁没有点本事,他们都知道,现在巡抚没被牵连进来,以后或许还能帮他们说上些话或是走动走动,可是一旦扯出巡抚来,那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

    刚好罗源跑了,他们就把责任都推在罗源身上,只说是罗源指使他们这么做的,其他的就一问三不知。

    “不紧的话,恐怕活不到槛送京城的那一天。”沈琛目光转瞬就变得冷淡:“不过不必槛送京城了,有你这个钦差在,你就有处置的权力。”

    秦东皱了皱眉陡然警觉起来,看着他问他:“怎么处置”

    他还特意看了卫安一眼。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卫安不说话,可是他就是不能忽略这个女孩子的存在。

    沈琛冷笑了一声,抬了抬眼皮:“不管怎么样,谋害钦差就是死罪,他们勾结罗源想杀我,已经是罪证确凿。”

    秦东就皱了眉头:“你的意思是,让我杀了他们”

    他顿了顿,见沈琛并没有否认,才忍不住道:“你疯了按察使三品,知府四品,你现在让我杀了他们!”

    按照大周律,这等级别的犯官处置,都是一定要上报内阁,让内阁下决定的。

    沈琛就抬眼看着他,又重复了一遍:“你没听错,杀了他们,只有杀鸡儆猴,有些人才会收起尾巴。”

    这一路还

    有很远,可他不打算在这路上再浪费时间。

    刘必平犯的错,是时候该付出代价了。

    秦东深吸了一口气,就问他:“那我怎么跟朝廷交代”

    “我就是交代。”沈琛朝着后进来的雪松点了点头。

    雪松就双手将一沓厚厚的纸呈给了秦东。

    秦东有些茫然,拿过来一看才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里全是黄文杰和何亮的罪证。

    从纵容



七十三·反应
    临江王把沈琛养的不错,他自己也很不错,可是最近却实在是不够听话了-----晋王那边,临江王一直都没有彻底把晋王给攻下来。

    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就像是喉咙里梗着一根刺,这刺刺得难受,吞不下去吐不出来,让人不舒服。

    原本这根刺都快要被拔出来了,可是九江现在忽然发了大水,几万人流离失所,流民到处都是,临江王为了救灾的事,已经暂时跟晋王那边休战了。

    隆庆帝心里也知道,临江王这样做才是正当的做法,毕竟百姓才是根本,若是引起民愤,反而是便宜了晋王。

    可是晋王......

    他冷冷的站了半响,才往林淑妃宫里去。

    林淑妃即将临盆,前几天见了红,可是肚子却没动静,半点也不痛,太医便让她这几天尽量都不要出去,怕会忽然生产。

    隆庆帝对这个代表着希望的孩子是很看重的。

    有些东西也只有失去了才觉得可贵,他失去的孩子已经够多了,再多来多少也不嫌多。

    和往常一样,郑王妃正陪着林淑妃说话儿,手里还在不停的绣着一件精致的小衣裳。

    这些都是做给林淑妃的孩子的,做的很精致,绣的东西兆头也好,隆庆帝难得笑了,免了她的请安便又道:“沈琛没事了。”

    郑王妃和林淑妃都朝他看过去。

    林淑妃见宫娥已经将参茶捧到隆庆帝手里了,便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这一向都替他们悬心,没事便好。”

    隆庆帝笑了一声,见郑王妃还是惴惴不安,便道:“放心吧,非但是他没事,寿宁也好好的。”

    他顿了顿,又摇头:“你们还别说,这丫头的胆子真是大的很,不管不顾竟然就跟去东昌了......”

    他笑着看林淑妃,带着一点儿笑意的道:“爱妃,这回可真是不怪朕了,你瞧瞧寿宁这心急的模样,就知道他们是两情相悦了,既然两个孩子彼此有意,自然不好棒打鸳鸯的。”

    郑王妃不敢说话,林淑妃就嗔怪的笑起来:“圣上取笑臣妾,臣妾哪里是那等不讲道理的人之前寿宁郡主跟臣妾便说清楚了,臣妾也说过的,姻缘这种事真的要看缘分。”

    林淑妃向来是知道的知足的,隆庆帝笑了笑,没再说话,起身叮嘱她:“别只顾着操劳,也要多注意些身体,朕晚些再来瞧你。”

    林淑妃笑着应是,等送走了隆庆帝才回头冲郑王妃点一点头:“这回你可放心了我说过了,寿宁是个聪明孩子,沈琛也是有本事的,他们俩在一起,再大的风险也会逢凶化吉的。”

    郑王妃已经跟林淑妃住了好一阵,不如从前拘束了,跟林淑妃相处越久,她就越觉得林淑妃这个人难得,聪慧却有分寸,从不露出她的聪明。

    难得的是她还很能沉得住气,彭德妃最近越发的趾高气扬了,也因为隆庆帝对林淑妃极好而总是找林淑妃的麻烦,可是林淑妃却偏偏能忍。

    &nbs

    p;她从来不去隆庆帝跟前说一字抱怨,却让隆庆帝对她更加满意。

    不过这些心机都不是郑王妃需要去防备的----她跟林淑妃之间,反而成了朋友。

    现在林淑妃这么说,她便咬了线笑着松了口气:“话是这么说,可是要说不担心,哪里能做得到安安是个聪明孩子,可是她太聪明了,太聪明的人便容易自视甚高,我是怕她错估了对方的实力,最后吃亏。”

    后母能做到这个份上,要



七十四·皇子
    稳婆笑盈盈的抱着裹在明黄龙纹襁褓里的孩子出来,大声对隆庆帝道了恭喜:“恭喜圣上,贺喜圣上,淑妃娘娘给您添了个小皇子!”

    小皇子!

    虽然他儿子不多,可是却在最近几年连添了三个儿子!

    在失去四皇子之后,再次又有了一个儿子,隆庆帝终于忍不住表露了自己的欢喜:“好!好!好!传令下去,淑妃宫里众人多发半年月钱,大赏六宫!”

    彭德妃终于明白当初方皇后听见隆庆帝在她生产时要封赏六宫时的心情了。

    她们的一切都取决于隆庆帝的喜恶,就没有办法不在意他的喜怒,他对林淑妃的孩子,显然是爱屋及乌了。

    彭德妃心里乱成一团,却还是笑着上前跟郑王妃等人一起跟隆庆帝道喜。

    隆庆帝摆手让他们都起来,直到此时还不去休息,先去里面瞧林淑妃。

    林淑妃太累了,她毕竟不算很年轻了,生孩子又不大顺利,孩子一生出来,她只来得及看看他,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产房已经被收拾干净了,点上了檀香遮掩了血腥味,隆庆帝坐在床沿,目光沉沉的看了林淑妃半响。

    年纪越大越是怕死,他最近吃丹药吃的越发频繁了。

    可是在林淑妃这里,他却从不觉得自己老了。

    林淑妃永远是温温柔柔的,从不跟他开口要什么东西,也不跟彭德妃那样恃宠生娇,相处得越久,他就越是喜欢。

    稳婆抱了孩子进来,他接过来抱着,看他眼睛都尚不能完全睁开,只睁着一只眼睛,好奇的打量这个世界,便伸手去逗他。

    孩子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隆庆帝便笑起来了。

    林淑妃被吵醒了,茫然的看着隆庆帝手中的孩子一瞬,才轻轻喊了一声圣上。

    隆庆帝回头看她:“吵醒你了”

    林淑妃摇了摇头,隆庆帝便伸手将孩子交给她:“太高兴了,不该吵醒你的。”又探过头去看小皇子动弹:“孩子长得像朕。”

    五官仿佛就是照着他的模子刻出来的。

    隆庆帝喜爱极了。

    林淑妃低下头抚摸孩子的头顶,抱着孩子笑道:“是,长得跟圣上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隆庆帝得子开心,安顿好了林淑妃,才出来叮嘱彭德妃:“淑妃宫里若是有什么要的,尽管满足。”

    彭德妃知道他在兴头上,有情绪也不敢表露出来,恭敬的应是。

    隆庆帝便去前头了。

    他一夜未睡,可是却并没有耽搁内阁的事。

    蒋子宁跟钱士云分了先后坐了,户部尚书薛子明便捧着一封奏章送上来交给隆庆帝:“圣上,林三少他们此行顺利,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月尾便能回京了。”

    眼看着已经深秋初冬,九江出了水灾现在还没彻底安抚好,浙江战事又急等着用钱,要是再没有银子,那就要闹饥荒了。

    现在巡盐这边进展的顺利,至少能让朝廷松口气,这个年也不会那么难过了。

    隆庆帝接了奏章在手里看了一遍,见上头是户部侍郎说虽遇见一些波折,可是最终都还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便更

    觉得六皇子的降生乃是上天赐下的吉兆。

    他心里想着,面上却不露出来,只是嗯了一声,平静的道:“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也叫朕知道,这天下还是朕的天下。”

    这话说的就大有深意了,蒋子宁波澜不惊,眼观鼻鼻观心,知道隆庆帝这是在说东昌沈琛遇袭一事了。

    其他几个人也都心中有数,垂着头认真听隆庆帝说话。

    果然,说完了那句,隆庆帝便道:“东昌府那边,你们是个什么意思”

    蒋子宁向来是不表态的。

    徐安英想了想,便道:“何亮跟黄文杰已经就就地



七十五·感叹
    他们有的担忧,不仅彭德妃有,连卫安跟沈琛也一样料到。

    接到了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处理完了山东的事,重新上了船,大船在水里乘风破浪,可是他们的心情却都不平静。

    “宫里,怕是要生事了。”卫安安静的垂着眼睛,看着桌上的棋盘,轻声道:“彭德妃一直都不是个大度的人,连装贤良的样子都装不大像、林淑妃生的这一胎若是个女儿还好,可偏偏是个小皇子,而圣上又这般看重。”

    其实以隆庆帝现在的身体和年纪来说,不管是哪个妃子生出他的小儿子来,他都是会这么看重的。

    人越老,就越是怕老,越是需要东西证明自己年富力强,还活的长久。

    小皇子的出生,刚好就给了隆庆帝这样隐晦的希望-----他都还能再生出儿子来!可见他是如何的强壮,丹药又是如何的有用。
1...207208209210211...3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