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密事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秦兮
他是想要位居人上的,否则当年也不会一直屡战屡败。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纵然是在这个年纪考上了,以后没人在朝中扶持,照样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
可是跟着刘必平却不同。
在福建这一亩三分地,他就是完全的土霸王,不管是谁,只要他扒紧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再要有更大的出息是不能了,只能看跟着刘必平,往后或许还能得些好处。
这回沈琛来福建,刘必平从很早开始便已经筹谋着要对付他,可是却一直不能如愿,沈琛还是从东昌府逃脱,并且一路顺顺当当的过来了。
如果他能够替刘必平除掉这个心腹大患,那他从此以后就在刘必平这里立住脚跟了。
他出了总督府便去找了人,求见了福建出了名的许员外。
许刘陈王是蓉城四大姓,他们虽内部有争斗,可是却一直都把持着福建的茶叶丝绸和船运这几项生意,因此地位固若金汤。
而这其中,刘家出了一个刘必平这样的封疆大吏,地位隐隐超然于其他三家之上。
三家原本就受制于刘家,不能施展,要是新来的钦差还要严禁私船,那他们可就连汤都喝不上了-----朝廷建市舶司,他们一直很是期待,也是因为觉得有利可图。
他现在就要让他们知道,他们恐怕是要白忙一场了。
喜鹊楼的菜向来是许福清的心头好,可是现在他却根本顾不上吃一口,见了胡先生进来,便急忙站起身来朝他拱手:“胡大人!快请坐,请坐!”
胡先生一扫之前在刘必平面前的殷勤,在许福清面前便多了几分自傲,拈着胡子笑了笑,客气的道:“让许员外久等了,实在抱歉。”
许员外便摆了摆手。
今时不同往日,若是从前,他自然不屑于对一个总督府的幕僚这样殷勤,可现在福建马上要四处兴建码头,开建市舶司。
市舶司的开建实在是关乎他们这些商户的生死,胡先生说是自己知道内幕,他自然要对胡先生客气一些。
毕竟总督府的人,也不是那么好巴结上的。
他们许家在这四大家里头,是跟刘家关系最淡的一个。
许家是纯商户出身,在都有人做官的四大家族里头,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一家,其他三家多有排挤,就算是四家私底下多有通婚,许家也每每低人一等。
娶的多是庶女或是旁支,就算是嫡女送出去,在刘家也只能当偏房或是填房。
许家向来会做人。
他笑着等了胡先生坐下才随后落座:“先生说的哪里话先生
八十四·诱惑
这可不仅仅只是他们许家的生意会遭到破坏和影响,如果真的如同胡先生说的那样,沈琛真的破釜沉舟,有把四大家族重新洗牌的主意,那受到影响的可就是四大家族!
刘必平可是福建整个刘家倾尽全力捧出来的,是刘家在当地的一把稳当的保护伞。
如果动了刘家,难道刘必平也毫无反应吗
胡先生叹了口气:“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初为了走私的生意,大人便已经跟沈琛交过手了”
这事儿当初许家也隐约知道。
许家只在丝绸和海盐这一道上捞钱,可是刘家却不同,刘家那可真是连油锅里的铜钱都敢捞出来用,竟然不仅贩卖私盐,还敢贩卖军器。
不仅如此,刘必平贪得无厌给他们充当保护伞和中间人,还私吞朝廷发下来的兵器,转手以贵价卖给那些海盗,那些海盗又高价卖给那些东瀛人。
因此福建和沿海的倭患才总是不能平息。
可是前两年的时候,刘家一直发展的很顺利的生意却忽然触礁了-----他们的中间人,转运使易家跟彭家都出了事,以至于刘家不得不自断臂膀,放弃了这门生意。
他有些震惊的压低了声音发问:“您的意思是,当初这事儿,是这位钦差大人所为!”
胡先生唉了一声就摇头:“可不正是如此,部堂大人跟这位钦差大人早有结怨,钦差大人一来便要拿他开刀,他又能如何何况现在部堂在朝中也是如履薄冰”
许家虽然是商户,可是生意能做的这么大,总有他们的道理,消息渠道都是有的,只是并不能打听的太清楚。
现在听胡先生这么似是而非的一说,被他一引导,便觉得自己是摸到了门道:“就算是如此,那部堂大人难道就准备任人宰割”
胡先生高深莫测的放下了杯子:“部堂大人如今自身难保,自然不可能明着跟钦差大人对着来-----三司里头,按察使可是跟部堂大人向来不一条心的有些事,不好做的太明显的。”
许员外有些明白了,垂下头没有说话。
外头小二敲门开始上菜,满桌都是珍馐美味,胡先生并不客气,吃了喝了,而后才给自己倒了杯酒慢慢饮了,轻声道:“员外您是明白人,钦差是个难对付的角色,部堂大人有些事不能明着插手,刘家是大人的本家,自然也不好被牵扯进来,那便只能麻烦旁人了”
他慢条斯理的道:“这旁人也不能是普通的人,得是能办实事的。钦差大人起眼高涨,年轻嘛,没什么分寸又不懂得做人他来了以后,必定要把福建搅得风起云涌,到时候,刘家或许能挨得住,可是”
可是许家跟其余三家就未必了。
许员外心里对此心知肚明,他很明白,现在的局势是怎么样的,也明白胡先生说的有道理,如果沈琛真的是冲着世家来,准备拿世家开刀,那到时候,许家根本就承受不住,生意一落千丈不说,之前接的那些单子
也会被翻出来
胡先生见许员外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知道他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也不再说了,反而催促他:“不说了,不说了,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许员外,来,倒酒,倒酒!”
许员外却不肯,他盯着胡先生,几番踌躇之后才道:“先生,咱们认识也许久了,您
八十五·处置
胡先生很明白刘必平的心思,这么多年的低谷生涯,他学会了很多事,如何揣摩人心,就是他学到的本事的其中之一。
他也是个有大局观的人,能看得出刘必平的犹豫不决。
当初他敢隔省让人追杀沈琛对沈琛下手,还敢收买罗源等一众人等,无非就是因为他觉得有恃无恐,大不了以后就投奔晋王,等晋王不费一兵一卒占领福建。
可是现在形势变了。
临江王把晋王打的龟缩在广昌不敢动弹,晋王根本出不了江西,就算是他想投靠,难道还要出兵去江西打临江王吗
这是不现实的,所耗费而且所要担的风险也太大了。
这么一衡量和比较,他现在就有些想要重新跟朝廷服软了。
可是这个软哪里又是那么好服的。
不说他做了多少错事,就光是纵容倭寇围困浙江,就够他死一千次一万次的了。
因此刘必平才更加厌恶沈琛。
沈琛从前就跟卫安揭露了他的丑事,让他失去了易家和彭家,同时在朝廷里也举步维艰,到后来,沈琛跟卫安更是把夏松都扳倒了,彻底让他经营多年的关系网破裂得无法挽回,让他只能把事情做到最坏的打算,去联络晋王。
现在他做了钦差,又必然要跟他处处作对,坏了他想重新跟朝廷示好服软的路,就更是刘必平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做幕僚的,自然是最该替主人分忧的时候。
幕僚笑了笑,站在他身后摇了摇头:“你呀,自来就是我们兄弟当中最聪明的一个,这一番要是真的能替部堂做成这事,从此以后,可就真的要踏上青云梯了!”
胡先生仍旧背着手,面色却并没有太大变化,转头看了他一眼,才叹了口气:“说是如此说,可世事瞬息万变,谁知道到时候能不能如愿,这话也别说的过早了。”
幕僚跟他并肩而行,见街边的小贩都已经开始收摊,便轻声道:“事在人为嘛,就要看这许员外有多大本事了。”
胡先生志得意满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许员外可是从一个庶子慢慢爬上家族高位的,这样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做的出来。
要他提前给沈琛一个下马威,并不是什么问题。
他们回家歇息了一晚,第二天一到衙门,便听说钦差的船将于傍晚时分靠岸,刘必平缓缓喝了一口参汤,便将目光放在了胡先生身上。
胡先生笑着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雪松也正跟沈琛说:“咱们傍晚左右就能到榕城了。”
沈琛点了点头,汉帛就啧了一声:“到了榕城麻烦就多了,也不知道是遭了什么瘟神,最近这么多事。”..
他说事多,还因为收到了楚景吾写来的信,楚景吾在信里说,京城局势有变,隆庆帝为了六皇子的满月宴大肆操办,连地方官都有不少闻风送上礼物的。
因为有四皇子的前车之鉴,大家都在私底下传,说是或许当今皇帝都是喜欢小儿子,每出一个小儿子就克死大的那个。
卫老太太看了邸报就忍不住冷笑:“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前头已经受了那么大教训了,竟然还不知道收敛改过!”
当初的四皇子和方皇后的教训多惨痛,竟然都不能让他知道回头,现在又开始重复之前
八十六·下马
卫安蹙了蹙眉。
卫老太太也跟着皱起眉头来:“虽说还是有些太轻了,可是毕竟一个是结发之妻,一个又是他心爱的小儿子,他能下这个决定,也已经是壮士断腕了。”
沈琛安静的垂下眼睛没有说话。
他知道父王为难。
王妃自小待他便有隔阂,也因此跟临江王的关系日渐疏远。
而温柔解语又替临江王生了一个好儿子的瑜侧妃,自然是很受临江王的喜欢。
临江王是个长情的人,不比隆庆帝,他信任一个人,便真的是很信任。
突然得知自己身边的解语花背叛了自己,一时之间,他肯定难以接受,能做到这个程度,实在是已经很对得住他这个侄子了。
卫老太太也道:“阿琛,你不要怨怪你父王。你毕竟不是他亲生,可是王妃却为他生了两子,瑜侧妃也跟他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又生了他喜欢的儿子,他重情重义,虽然宠爱你,却也不可能真的就为了你把自己弄的妻离子散。”
人要摆正自己的位子。
这也是之前卫老太太一直不愿意沈琛来求娶卫安的原因----他的身世毕竟太复杂了,他是临江王的义子,名义上虽然是儿子,可是实际上却只是侄子,临江王有那个心思,一旦登位,沈琛的处境就会变得尴尬起来。
之前若是楚景行上位了,沈琛基本上就没好日子过了。
幸好楚景行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留下的是跟沈琛关系极好的楚景吾。
可是纵然是这样,沈琛以后要面临的难关也不少-----瑜侧妃,临江王妃和楚景谙,一个个都是难缠的角色。
临江王固然宠爱他,可是临江王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为了一个义子,就真的其他的人都不要了。
所以说,最关键的还是沈琛要摆正自己的位子。
什么样的感情都是需要维系的,不能一味的只是索取和要求。
他心里没有怨怼,才能不生出妄念来。
沈琛知道卫老太太的意思,见卫安也关切的看着自己,就忍不住笑了笑:“这些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明白了,老太太不必担心,我都明白。”
他既然说是明白,那就真的是明白,卫老太太心里感叹了一声,沈琛实在是一个极为懂的进退和分寸的人,楚景行要是容得下他,就会得到一个莫大的助力,可惜他偏偏看不透。
说完了家事,沈琛才想起来卫大夫人的事:“大夫人跟那个孩子都在泉州,泉州距离榕城要一日的路程,不算长,只是山路崎岖,而且闵地确实多流寇,我想了想,老太太,不如您先跟着我在榕城安顿几天”
这些都是他跟卫安商量过后的建议,毕竟要防着刘必平,他都敢隔省杀人了,谁知道会不会再一次故技重施,把这些伎俩用在卫老太太身上。
卫老太太也知道沈琛的好意,想了想便答应了。
他们一行人都是能坐得住船的,虽然连着已经坐了许久的船,可是并没有太过憔悴,等到时间差不多了,便都到了船头。
闵地又泉州惠州漳州几处码头,都是极为富庶的地方,且民风开放,沈琛他们一到船头,便看见码头人山人海。
“难道都是来接钦差的”雪松忍不住嘟囔了一声:“刘必平有这么好心”
他们恐怕巴不得钦差死在路上。
沈琛的目光越过重重人群,最后落在后头的茶楼附近的一处空地,笑了笑就道:“百姓们未必是来接我的,不过.....不过刘大人已经来了。”
卫安并没出来,可是靠着窗也能看见外头的场景。
&n
八十七·瘟神
..,
百姓们如潮水一般往前涌去,原本在之前还算得上是镇定的情绪,在看见船身翻动之后就爆发了,怒气冲冲的喊着闹着,让官府赶走钦差。
坐在后头喝参汤提神的刘必平缓缓的牵了牵嘴角,转头去叮嘱自己身边的亲兵:“也不要让钦差太过于丢脸了,若是真的掉进了水里,啧啧啧......岂不是太损伤了朝廷的威严”
他怎么说,就按照他说的相反的方向去做,亲兵已经跟着他很久了,很知道他是什么意思,面带微笑的了然的应了是,快步转身去安排了。
不远处的码头,百姓们群情激奋,已经开始有人朝着船上砸石头了。
刘必平目光里不动声色的露出一点满意。
这个胡先生做事倒是真的靠得住,说给沈琛下马威,就给了沈琛如此之大的一个难堪-----百姓们今天可是忙着祭海神的。
闵地多靠海吃饭,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神祗比海神更加值得祝祷,福建这一片沿途府县,几乎每处都有十几座妈祖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