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星高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谢其零

    严老太太听媳妇说明天摘点院里的菜给高家送去,又闭了眼。痛苦!早晚被这对母女气死!

    高兆在家里发愁,物以类分人以群居,我的气场招来的都是同类人都有点缺心眼呀。

    还有,以前




490 衬着你
    第二天,贾西贝母亲过来拜访。

    贾宏光有三个儿子,贾西贝的父亲是老二,贾西贝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按照辈分算,吴长亮要叫贾西贝父母表哥表嫂,所以贾二太太和高兆一个辈分,高兆是她的表弟妹。

    贾二太太和江氏差不多大,却要称呼婶子,让彼此都有点难为情。

    贾二太太不是很圆滑之人,江氏又不是很会交际的人,场面有点尴尬,客气话说完,贾二太太说些多休息多保养的话就告辞了。

    贾西贝陪母亲来的,她留下和高兆说话,高兆也有些要问她的事。

    高照首先就问她那个陶家她知不知道,贾西贝听高兆问的是陶家,脸色变幻,一脸神秘。

    “那个陶家呀,兆姑母,这个陶家是个怪事,我是听我祖母和我祖父说的,我祖母说受了诅咒,我祖父说是命运不济。”

    高兆好奇,因为自身原因,她对命运方面的事,感觉这种玄而又乎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

    “咋回事儿你快说说。”

    “陶家最早是翰林出身,如今的翰林府华家以前还不如陶家的名声旺,可谁知后来陶翰林迷恋一个青楼女子,非要纳妾,翰林夫人答应,但条件是此女子必须喝避子汤,谁知进门了几年后,那青楼女子有喜了,陶翰林非要生下这个孩子,翰林夫人不同意,说她的子女如何会有一个生母是青楼女的兄弟,于是,翰林夫人硬是落了青楼女的胎,可惜她因此而丧命,那个青楼女死前说让翰林夫人断子绝孙,所以从那以后,陶家日渐败落,陶老夫人只有一个嫡子两个庶子,嫡子夫妻已经过世,两个庶子都在陶宅住着,亲儿子没了,好歹给陶老夫人留下了两个孙子两个孙女,谁知大孙子20岁的时候还没成亲也没了,二孙子成亲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没了,嫡长孙女嫁人生孩子的时候没了,如今大房只有二孙媳妇带着一儿一女,还有一个孙女没嫁人,快二十了,没人敢娶呀。”

    吓!高兆听了也吓一跳,还有这么倒霉的事

    “兆姑母放心,这个宅子我祖父算过,你们家住没事,不然有陶家在,我姑祖母哪能放心让你家搬进来姑祖父找的这个宅子,找到后就让我祖父算了下,没问题才买的。”

    高兆眼睛咕噜咕噜转,这不是庆王爷的宅子吗

    贾西贝哪里知道她说漏嘴,她也不知道是庆王爷送出去的,高兆听了心里明白是公主家出面找的,只不过借庆王爷的手送给高家罢了。

    高兆说了那天去拜访见的妇人和个小娘子,巧云还说要和陶娘子做朋友。

    贾西贝眼睛转了好几圈,终究是没说,因为她对陶家也没接触过,听的也都是传闻,怎么好说不要和人家来往。

    高兆听了觉得奇怪,但也并不排斥,巧云是个心里有数的,她想交往那肯定是有要她交往的理由,再说陶家只是命运不济并不是坏人,要说命不好,当初她自己和师兄不都是如此所以干嘛要排斥别人。

    贾西贝又说到今年的科举上了,说今年的传胪是京里礼部尚书的孙子,刚十八岁,礼部尚书快乐疯了,而且这个孙子还没定亲,现在京里的人都盯着呢,看李家要和谁结亲。

    “哎呀!我祖母都动心了,我家是没有合适的,庶出的就别想,人家那可是嫡子嫡孙,我祖母在想她娘家有没有合适的人。”

    说完她又小声说道:“我听说华家也想和李家结亲,华家就是庆王妃娘家,都说王妃有个侄女琴棋书画样样都好,颇有王妃



491 大胆说
    接下来吴海氏带着吴迎春的母亲来高家拜访,万郑氏的女儿女儿万莲儿和表妹姚月如也过来了,钱五姑太太带着大儿媳来了。

    这些人来就是高兆带着大姑出面,没让母亲出来。不是拿架子矫情,而是母亲如今的身体,来个客人寒暄半天,还要端正的坐着,太辛苦。所以她带着妹妹让大姑撑场面,总得要有个长辈在。

    几次下来,高翠也比以前自如多了,最主要来的除了万家的都是见过的。

    万郑氏的女儿和外甥女嫁的都是商家,万莲儿婆家开了几个粮铺,姚月茹的婆家开的是布庄。不算是大商家,但是生活也过得去。

    高兆看姚月茹年轻貌美,穿着也鲜亮,或许因为婆家是经营布庄的缘故。

    来的人不约而同送的礼全是现银,通常有做官离家上任,亲戚熟人会送程仪,也就是路费。这些算的上是姻亲的和至交就借这个名义,给高家送了一笔银子。

    就是玉青瓦家里,没有主母出面,玉大人亲自去见了高文林,给了程仪,让高文林是推脱不了。

    你说说,自己又不是去去远地上任,还个个给送议程外加乔迁之礼。

    总之高家收了一笔不算小数目的现银。高翠提着的心放下了点,她别的帮不上,就操心家用够不够。

    六月中旬了,高兆来到京里就没出去,等该来的客人都来了后,家里也归顺好了,高兆就想师兄是怎么回事

    以前在武成县,他天天来高家报道,如今搬到京里,就搬家那天见了,还有中间来了一趟,然后除了隔两天送点吃食,还是陶喜送来,人没见,怪事。

    贾西贝说是好事,高兆在想不会是收拾庄子吧,因为以前师兄说过,要把一个庄子收拾出一个跑道,好去跑步。

    暗自瞎琢磨不弄清楚不是高兆的性子,之前是没空,这下有空了,高兆准备自己去打听打听。提溜上代秋,让她带着去公主府,然后蹲点,不信师兄几天不出门。

    没等她要行动哪,吴长亮来了。

    代秋给了高兆一个小纸条,她看是个马车,她给大姑说出去下,出了大门,有辆马车,高兆上去,代秋跟着到了一个院落门口。

    高兆感觉没多远,没有出城。

    下车,看到师兄在门口,现在头发长起来了,可以束发,脸上的疤痕也没了,一身蛋青色的长衫,带着方巾。

    等等,这个方巾还有这襕衫

    高兆一下明白了,师兄年后忙什么去了!

    “恭喜师兄!”

    吴长亮作揖,“多谢师妹!”

    这一揖也是标准书生礼。

    高兆心里荡漾呀,心中高唱:人生路美梦似路长,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红尘里美梦有几多方向,找痴痴梦幻中心爱路随人茫茫。

    “师兄,我要送你一个礼物,就是那个书生赶考背在身上的那个竹子编的装东西的那个。”

    高兆那个了半天也没想起来那个叫什么,她以前和弟弟聊天说,等高兴阳荣去京里赶考,就带上儒巾穿上襕衫背上那个竹筐,太有意境了。

    “是书箧或者叫蠹箧。”吴长亮回答道。

    高兆:好复杂,我只记得宁采臣背着那个竹箱遇见聂小倩。

    高兆算了一下,这个时候师兄出现,那就是刚考了院试,可是还没有发榜,她想起以前曾经鼓动师兄去考明经科,没想到师兄把这事放在了心里,果真去考了。

    这样一算时间,二月份的县试,四月份的府试,还有六月份的院试,难怪这一阵子都说忙,特别是搬来京里之后,就露了两面,那是要参加考试,难道要考一个小三元

    “师兄要给我一个惊喜吗”

    &



492 梁表哥
    吴长亮送高兆回来的路上,马车里的两人掀开车帘看着外面街景,高兆脑袋在下,吴长亮在上。

    有个铺子门口有十来个人排队,高兆一看就知道是卖吃的。

    国人自古到今对美食有独钟,只要门口有排队的百分之十都是做吃的。

    “那里是卖什么的师兄咱们去看一下。”

    高兆一回头,碰着了。虽然位置没碰对,可是挨着温的师兄的脸,她还是脸红了下。

    无关矫,恋脸红不分年龄,不是有句话说七十的老头谈恋股都像着了火。

    吴长亮夜脸红,不看师兄,让马车停下,两人下了马车走过去看到是卖烧饼的。

    “这么多人排队,味道肯定不错,师兄咱们也买点回去。”

    高兆跟着排队,排在他们前面的一人回头介绍道“王家烧饼那可是百年老店了,他家不用卖别的就卖烧饼只要开门到关门都是排队在买,每天就和这些面,卖完关门,有时晚了还买不上,我小时候就吃他家的,现在头发白了依然还是买他家的,店主都好几代了。”

    “多谢老先生介绍,我们是头一回买,以后知道了会经常来的。”

    高兆微笑感谢,轮到他们,高兆买了二十个分开包装,准备各家十个,不管师兄回家怎么解释,总不好只买自家的。

    不过付款是陶喜快快把钱付了,烧饼刚出锅的还乎呢,上了马车高兆拿出一个分两半得给师兄,她自己呼呼吹了吹吃了。

    “师兄,尝一尝,是很好吃,比较脆的,还有芝麻。”

    没有水,吃了两口高兆就噎着了,不停的打嗝,自己拍着口。

    吴长亮慌的让车停下,掀开车帘说了句,代秋快快跑下去,不一会从附近的茶楼里端了一碗水过来。

    高兆喝了水好半天才不打嗝了,这会儿想想可真丢人,下回坚决不干这事儿了,再好吃的东西也要拿回家再吃,这样子显得太不好了,形象无。

    而他们不知道另外一辆马车跟着他们好久,一直到高兆下了车给师兄挥挥手进了门,吴长亮坐着马车走了,那辆马车也走了。

    马车里坐的是华如清,她今天去了外家回来,路过公主的别院,就停下呆了一会儿,没想到看到吴公子下马车,然后伸手牵了个小娘子下来。

    俩人在门口说了会儿话,笑着手拉手进去。

    华如清知道这个就是堂姑说的高家大娘子,中秋节之后华如清直接说看上了公主府的吴公子,她父母虽然吃惊,但还是去找了庆王妃。

    庆王妃别的没说,只是说公主已经选好了儿媳妇人选,马上就定亲了,让堂弟另外订亲。

    华如清后悔没有早点说出来,错失良缘。最近父母看中李传胪她也知道,除了吴公子,嫁谁都无所谓了。

    可今天看到吴公子,华如清忍不住心里又起了涟漪,就这么怔怔的在别院门口等着,然后看着俩人手拉手出来,上了马车,路上看到卖吃食的,吴公子竟然和她一起去排队买这种食物

    堂姑没有说高家的份,所以华如清大吃一惊,高家大娘子竟然这么,人长得其貌不扬不说,穿着也很普通,然后大众广庭之下和公主儿子就这么排队买烧饼

    太吃惊了

    华如清有点怀疑这个是公主挑选的



493 同根生
    巧云给陶家小娘子下了帖子,她自己写的,用的大姐给的信纸,带着花香。

    陶老太太拿着帖子,看了半天,才把孙媳叫来。

    陶家长房嫡出孙子,大孙子在科举前一个月外出被马车撞了,出了意外没了。二孙子娶的是光禄寺典簿袁家庶女,没办法,想娶嫡女,没人敢嫁进来,就这袁家,也等于是嫡母把庶女给卖到陶家。

    幸好陶老太太对孙媳还好,孙媳袁氏投胎生的是闺女,起名陶芊希,第二胎是儿郎,但,是遗腹子。

    陶老太太眼睛都要哭瞎,咬咬牙,硬挺着把这个家撑起来。

    外面传说的翰林夫人是她的太婆婆,她嫁进陶家就没见过,而陶家对那事是禁忌,不准谈论,而她是在婆婆去世前才知道真实情况,婆婆说外面说的也对也不对。

    当年的翰林夫人是大学士府里的嫡女,夫婿要纳青楼女,翰林夫人同意,并让青楼女喝了绝子汤,后来谁也没想到绝子汤失效,青楼女有了,而当时夫人也快生了。

    翰林夫人带着下人准备给青楼女落胎,谁知听了个故事。

    青楼女说她亲娘是被翰林夫人她亲娘发卖的家里书房丫鬟,卖给南方一花船,谁知已有身孕,后来生下她丫鬟没了。辗转多年青楼女回到京城,依然卖笑,偶遇陶翰林,从养娘那得知身世,她不甘,就有了俩人心心相印。

    或许是遗传,青楼女文采非常好,在京里也是名噪一时的花魁。

    被纳进府,看着是自己亲姐姐的夫人,青楼女没了以前的愤恨和不甘,过日子罢了,谁知有了身孕。

    夫人带人来,青楼女说了这些之后惨然一笑,说就等夫人来哪,她不会生下孩子的,她不能让她的孩子有个从花楼里出来的亲娘。

    她自己喝了放在桌上的一碗药,不是夫人带来的,她喝完药说了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她只想安静的活到死,只想将来有个地方埋葬,为何这么难

    药性太猛,胎儿没了,人也没了,翰林夫人也惊得早产,生的儿子体弱。后来嫡长夭折了,这个次子就是陶老夫人这一支。

    陶家有庶出,那是因为嫡支不旺,而且从陶老夫人的婆婆那辈开始,就是纳妾也是身家清白从外面物色,不会在家里下人中挑选。

    陶老夫人之所以能够知道,那是因为她婆婆就是嫁的那个早产的,开头怀了两胎都没保住,而她的婆婆从没责备过她,她买通婆婆跟前的婆子,得知了这个事,而陶老夫人是和婆婆是姑侄,她婆婆为了提携娘家,聘了她来高家,所以她也就知道了。

    陶老夫人的长孙身体还好,二孙子体弱,没知道长孙意外没了,连亲事都还没定,孙子说等他科举完后,肯定会风风光光娶媳妇。

    对这事陶老夫人都不能想,想到这就要哭,就是眼泪没了都要捶胸无声无泪痛哭。

    多年来,陶家就没什么人来往,陶老夫人娘家早就落魄,孙媳妇娘家更是年初二都不让她回的,庶出两子每房一女一子,跟说好的似的,安静的等着陶老夫人帮着嫁娶,两房都没有在外做事的,虽然这两个是庶出,也是那早产的后代,所以,身体都不算好,陶老夫人后来挑孙媳都往身强力壮方面找,只希望能改改体质。

    陶老夫人看着这帖子质地,是贵



494 是颜控
    陶老太太很喜欢这个小孙女,这两年她对孙女的婚事也心急如焚,把能走动的能联系的都走动联系了,只希望能给孙女找个人家,不图家世,只要儿郎身体好人好就行,可就这简单的条件都不能找一个能让她入眼的孙女婿,歪瓜劣枣的她也不能坑了孙女。

    想起这个陶老太太又要泪满面,孙女自小懂事,别说外人就是亲戚家的小娘子也没有和她来往的,她安静的念书,就是念书也是陶老太太一手教导,然后就是安静的种些花草,如果外出,那也是买一些花苗花种。
1...121122123124125...1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