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啸马西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初·十三

    “萧爵爷不知道吧?圣上有口谕,命你听我宣读圣旨,你也该跪的。”

    萧冉这才知道,那位今上只是让他知道,这西风尚且得此殊荣,那些只要有战功的,定然一个也不落,都有封赏。

    不过,杨尚书告诉萧冉,这西门处还驻扎着叛军余部,若要建西风亭,那些人就该让出那里来。

    萧冉倒也利落,说道“那好办,我这就让他们挪地方。既然是敕建,就该用最好的工匠。”

    “这个不劳爵爷费心,自有工部的人守着。”

    奉旨建造,这就是王朝工程,自然由专事营造修建的工部来管。萧冉多说了一句,便被杨尚书趁机怼了回来。

    杨尚书走后,萧冉在军帐里转了两圈,然后对独臂汉子说道“竟然给我来这一手,倒让我无话可说了。”

    独臂汉子哭笑不得,对他说道“你自家想的太多,怎好埋怨别人。”

    “我想的多吗?我一个少年郎,整天想着怎么活下去,不但自己要活下去,还要让你等也活下去,像个人一样的活下去,是我想的多吗?”

    独臂汉子说不过他,只好连连应声着躲到一边去了。

    萧冉觉得无趣,就让周继去告诉北海郡王,将那处大营向西挪动,把西门让出来。

    周继走了后,萧冉看着独臂汉子说道“李叔,该是粮车进城的时候了。”

    独臂汉子瞅了他一眼,慢吞吞的说道“人敬我一尺,该是还他一丈的。”

    永安城北门。张十七郎得到运一部分粮草进城的军令后,赶紧安排人手准备启运。可萧爵爷还说,运粮一事要弄的热闹些,最好让这满城的人都知道才好。

    这倒有些难为张十七郎了,偌大一座皇城,怎么通知这城里的人,让他们都赶到此处瞧热闹?

    除非让扎木合等人在施粥的时候告诉那些百姓。可这也来不及啊,等这人传人传遍整个皇城,怕是天都黑了。

    想来想去,张十七郎想到了周继,便赶紧派人将他找了来。

    周继一听原委便说道,这好办,瞧我的吧。然后,萧家军中大半的军鼓和响锣就被调集到了北门城墙上。

    周继知道,只是敲锣打鼓,不但不会把人招过来,还会惹出事来。

    什么事?这永安城四周都是兵,北门有萧家军,西门处是北海郡王带着的那些士卒。南门东门都在那些勤王之师手中,可他们进不了皇城,城中也不理会他们,他们只好很尴尬的存在着。

    因为他们没粮草,就是想回去也走不成。春夏秋冬四座粮仓此时都在萧冉手里,萧冉每次只给他们三天的粮草。所以,他们走也走不成,留也留不住,就这么看着萧冉的脸色活着。

    不要怪萧冉不义气,没有同僚之义,实在是那些勤王之师里有些将军太不像话了。他们与南诏王暗通款曲的事情,萧冉都已经知道。

    只是因为火烧南诏王的大营时,把那些书信也烧了。这没了证据,萧冉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这样对待他们,发发心里的恶气。

    说远了哈,回头再说军鼓响锣一事。只要这里军鼓响锣一起响起来,这城里就会大乱。百姓会以为是那支军队又做了南诏王做的事情。

    所以,周继想的是,军鼓只响一通,响锣只敲三响,等那些百姓凝神静听的时候,他的唢呐就该上场了。

    哪支曲子呢?周继想了想,百鸟朝凤,非百鸟朝凤不可。

    一想到百鸟朝凤,周继便想起郡主来了。前两天,萧爵爷遥望西方,对自己说,壶关是不是也下雪了。

    当时自己愚钝,没想到这是萧爵爷想那位郡主了。今日,就将这百鸟朝凤吹个透响,让萧爵爷听了,心里也欢喜欢喜。

    想毕,周继抬脚站在城墙上一处高一些的地方,面向皇城,吹响了那支让人听了便钻心的唢呐……

    。

    (iishu)是,,,,!




第四百九十五章粮车进城
    【】(iishu),

    皇城里的百姓这回算是开眼了。初时一通震天鼓声响过后,便是三遍锣声,他们便转脸看向北门这边。就在他们胆战心惊的以为南诏王又回来了时,一个他们从没有听过的声音传来了------

    那声音顺着耳朵钻进心里,又钻进脑门里,顿时便让他们如沐春风,好似置身于百花丛中……

    听着听着,他们便是心生欣喜,没来由的觉得快乐起来。周围的街巷房屋依旧,可看上去竟比往日漂亮的许多。还有平时看着不顺眼的人,此时也看着顺眼了。他们相互看着,脸上带着惊喜,却是都不发一声。

    这永安城里前些日子太苦了,苦的现在没人愿意再提起那些惨事。自从萧爵爷的兵进城后,他们才觉得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现在这唢呐声就像是一剂发酵剂,让他们心中刚刚升起的丁点快乐顿时膨胀起来。

    “北门,北门那里……”也不知是谁这样喊了一声,那些站在原地凝神静听的百姓突然便爆发了。

    他们向北门跑去,一路上跑的飞快不说,嘴里还随着那人喊着“北门,北门那里……”

    整个皇城都震动了,涌向北门的人越来越多,通向北门的大街小巷也变得拥挤起来。

    周继微闭双目,把那支唢呐吹的出神入化,就连他自己都觉不出这城墙上西风正烈。他只觉得自己的身体在渐渐变轻,最后随着这曲声在皇城上空萦绕盘旋。

    张十七郎此时也站在城墙上,他看到了那些如潮水般涌来的人群。这人流似乎无穷无尽,还不断地有溪水继续汇入。

    “启运!”张十七郎看着城外的粮队喊道。

    随着喊声便,第一辆粮车启动了。早已到达北门的扎木合等人骑在马上,看到粮队入城后,便左右护持着粮队向城内走去。

    他们的任务是护送这批粮食去皇宫。此时他们一个个甲胄在身,身上的弓弩腰刀也披挂的格外整齐。萧冉说了,没准那位皇帝会站在皇宫高处看你们,你们一定要穿戴整齐拿出精神来,不要让他觉得你们不如王朝将士。

    那两位北狄将军一听,比扎木合还要上心。他俩挨个检查了每位骑兵,还让他们把自个骑的那匹马洗刷了一遍,把马儿散乱的鬃毛理正整齐,马尾也编成了马辫。这样一打理,这支骑军不但威武霸气,还显得格外不同,与王朝那些骑军至少有很大的不同。

    在万千百姓的围观下,军容严整的这支骑军护送着粮队向皇宫方向缓缓而行。金銮宝座上那位早已得到报告,说是城外的粮车进城了,来的方向正是这边,好像是给皇宫里送粮。

    虽然是皇宫,虽然是王朝中枢,在叛军的长期围困下,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御园湖水中几乎已经看不到鱼儿,饲养珍禽异兽的鹿苑也早已没了叫兽,就连皇家马厩里的那些御马,在前些日子也被当做军粮安抚城外的勤王之师了。皇宫总管太监刘邕还下令,放一些宫人出宫来减少这里的负担。想是太难了,难的连皇帝也要操心宫中有没有吃食。

    粮车奔此而来,那就是说那个萧冉松口了,看来西风亭一事朕做的不错,他便给了寡人一个面子。

    “走,去看看去。”

    皇帝与一大帮子随从登上了望楼,看到那支粮队已经浩浩荡荡的出现在那条通衢大街上。他先是盯着那支缓缓而行的粮队看了好一会,随后,他的眼光就被护行在粮队左右的那支骑军吸引住了。

    随着离得越来越近,粮队和骑军也就看的越来越清楚。这不是王朝的骑军。那位皇帝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么一个念头。

    这时候,杨尚书气喘吁吁的登上了望楼。

    “杨爱卿,这骑军就是你说的那些夷兵吧?”

    “回禀圣上,正是。”

    “看他们这样子,与那传说中的蛮夷似乎大不一样啊!”

    “回禀圣上,这些夷兵都是萧冉在壶关所收服的,萧冉命人对他们加以王朝教化,故而他们才成了这般样子。”

    皇帝早已听说这些北狄兵在城中的所作所为,现在再看到他们一个个精神焕发,威武霸气的样子,不由得也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赏!”

    粮车和骑军自然不能进入皇城,所以,粮车走到通衢大街北段时便停了下来。周围的百姓不敢离皇宫如此之近,便停在了远处朝这边看着。

    粮队停下后,老何骑马向朝天门走去。在离这座宫门只有十几步远时,老何跳下马来,抱拳对着城门上的士卒喊道“奉青州北海郡长邑县男,萧爵爷之令,并州军行军主管何必,押运粮草来此。”

    城门上无人作答,老何的话音落下后,此处便是一片寂静。老何抬头看着上面,身子站的笔直,大有没人出来他便这么一直站下去的样子。

    远处的百姓,还有稍近些的粮队里,此时都是鸦雀无声,好像这城中已经空无一人了。

    这时候,突然传来一阵钟声。人们都知道,这是施粥处的那座寺院每天三次都要响起的祈愿钟声。自打永安被围,那里便每天早午晚三时响钟,祈求战乱早些过去,天下早日太平。

    钟声响过后,老何面前那扇高大厚重的宫门也开启了……

    这次出来宣旨的不是杨尚书了,而是那个头发和他一样白的监首刘邕。

    “圣上有旨……”声音极尖,且穿透力极强,不但老何听了赶紧跪下了,后面的粮队护卫,还有远处的百姓,都呼啦啦跪了下来。

    “萧冉一片忠心,朕领了,圣上还说,你等护粮来此的将士皆都辛苦,赏!”

    说完,刘邕一招手,几名小太监抬着一些黄白之物,还有锦帛等物出来了……

    望楼上,皇帝看着跪倒的夷兵百姓,心里莫名舒坦了些。纵然你萧冉在这皇城中名声大噪,可现在跪在这里的,都依然是朕的臣民。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你回来了,为臣为民就是朕说了算。

    估计萧冉挟粮自重一事让这位今上有些不爽,他心里竟生出把萧冉削职为民的念头。不过,当他看到护卫粮队的那些骑军看着那些恩赐从身边抬过,却依然在战马旁站的笔直,好像都没有多看那些东西一眼,他心里又凉凉了。

    什么人能带出这样的士卒?是什么人又能让这些倚靠打仗来获取金银的夷兵视金银如粪土的?

    萧冉,你是神还是鬼啊?王朝有你是幸事还是祸事?

    “启禀圣上,萧冉主动运粮进城,实乃圣上之幸,城中百官之幸也。”

    皇帝一怔,看着跪在地上的杨尚书好久说不出话来。

    。

    (iishu)是,,,,!



第四百九十六章视金银为粪土
    【】(iishu),

    毕竟是皇帝,喜怒不显是功夫。可他面上没什么表示,不代表他心里没事。杨尚书这句不合时宜的话,让他醒过神来。

    杨尚书说的不错,粮车进城,确实是自己的幸事,当然也是那些朝臣的幸事。他早已看到就在粮车周围,早已站满了满朝文武。他们不是百姓,自然可以离这皇宫近一些。

    看他们此时的样子,一个个对着那些粮食垂涎三尺,恨不得从粮车上扛一袋就跑。皇帝看着他们,不管心里有没有怨气,他都知道萧冉帮了他。明日上朝,这些大臣就不会再拖着双腿,做出那无力说话的样子了。

    做臣子的做到这个份上,估计也就是本朝才有的事吧?可南诏王叛乱,你等就丝毫不知,浑然不觉吗?

    “把那些粮食分了吧。”说完,皇帝便转身走了。

    杨尚书恭送皇帝离开后,转眼看着停满粮车的大街,心说今日这城中大街两旁那些深宅大院里,该是升起缕缕炊烟,有了人气了。

    皇帝的赏赐被几位宫人抬着,依次走过长长的粮队。让每一名送粮食的士卒都看到隆恩,这是那位今上特意交代的。那些宫人抬着那些金银锦缎小步急走着,不一会便是满头大汗。

    可他们不敢停下,甚至连擦擦汗也不敢,他们知道皇帝就在望楼上站着。

    那些站在马旁的狄兵看到他们走过来后,眼睛便眨也不眨的平视前方,好像那些宫人抬着的不是金银,而是粪土。

    不要以为他们做出眼里看不见这些东西的样子,他们就真的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其实,他们心里都在默默算计着,这些东西最后能落入自己手中的有多少。

    那两位北狄将军就跟在那些宫人身后,经过那些骑兵时,他俩的眼神便扫向那些骑兵的脸。那些骑兵视金银如粪土的样子,就是在这眼神之下做出来的。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两位知道,只有这样那些骑兵才会做到萧爵爷所说的“莫贪财,就连贪财的样子也不能有……”

    那个负责记录军中将士功过的老何就在军中,他看到他俩是这样管束那些骑兵的,定然会报告主子。主子听了后一定会高兴,他高兴,我等奴才就高兴。

    想到这里,那两位北狄将军的眼睛瞪得更大更圆了。

    老何与杨尚书就在这处大街上办了粮食交接,然后就带人走了。那些百姓看到朝廷的官员今日才有粮食,而自家早几日便已经食粥,还有的领了粮食回家的,他们心里顿时感慨万千。

    这世道怎么不一样了?想来想去,他们觉得还是这萧爵爷不一样。城中读书人说了,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萧爵爷定是读书破万卷之人,不然,这书上的道理他怎会做的如此之好。也有人说道,萧爵爷八岁便被掳走,此次从西胡一路杀回来,历经千辛万苦,可以说这一路上是九死一生。若说读书那一定是读过,可萧爵爷是天生的将才,又得萧大将军在天之灵的护佑,这才救王朝于危难,拯救黎民于水火……

    最后,那些百姓说着说着,不知道就怎么说到为萧大将军和萧冉祈福一事上了。他们也不管别的了,便又一齐向施粥的那座寺院跑去……

    从这天起,这处寺院一天三次的祈愿钟声变成了两个时辰一次。城中有富人啊,百姓也肯布施,寺院的出家人也得到老何等人的照顾颇多,所以,这两个时辰一次的钟声便响的更久,传的更远。

    这些事那位皇帝不可能不知道。他有些恼怒,心说前皇驾崩,这钟声也只是一天七次撞响,怎么现在这些吃了萧冉运来的粮食的人,竟让寺院两个时辰便响钟一次,这样算来,可就比前皇要多出许多了。

    僭越,这就是僭越。他越想越气,便派人去告诉那些出家人,每日少撞几次钟。可派去的人回来说,功德箱里的布施已是装不下了,这钟就得撞。况且,这撞钟声闻着皆有功德,此时城外已是太平,也该是祥瑞普照大地,君民同庆之时……

    回来的人说了许多,总之一句话,钟要撞,而且是一次不少的撞。皇帝又觉得自己败给了萧冉,西风亭那事上赚来的脸面又还了回去。

    不过,皇帝毕竟是皇帝,萧冉那本请功奏折还在他手里呢。只要萧冉有求与他,他就有扳回局面的机会。
1...178179180181182...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