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庄立军看着她的侧颜,想到过不了多久,等她毕业了,她就是他的妻,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在一块儿共度此生,就忍不住心如擂鼓,既兴奋又幸福。

    “立军,你相信前世今生吗”刘好好突然问道。

    “啊”庄立军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者,照理说是不该相信的,可是如此良辰美景,花前月下,说不相信实在有些煞风景,此刻她就算说自己其实是天仙下凡,他恐怕都会点头称是。

    “我相信,”他认真地点点头,说起了甜言蜜语,“兴许我们就是前世结下了缘分,今生才会在一起的。”

    庄立军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过去不屑什么前世今生的迷信说法,现在突然觉得变得罗曼蒂克起来了。

    刘好好唇角微抽,原本挺一本正经的人,没想到撩起妹来也是行家里手,真是一个机会也不肯错过啊,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不是。”

    “什么”庄立军如呆头鹅一般,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正经否定他的甜言蜜语。

    “我们前世不认识,所以还真不存在什么缘分。”刘好好转过头,微笑地看着他。

    庄立军惊呆了,不明白她是在开玩笑,还是在说真的。

    “想听听我的故事吗”刘好好找了一个宽阔的草坪坐了下来,草坪上很空旷,远处坐着几个吹着口琴唱着歌的年轻人,这个地方看似热闹,人人都可以看到他们,但他们低声的交谈却不会被外人听去。

    庄立军心头大震,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心里隐隐明白,她这是要兑现之前他平安归来的诺言了,饶是镇定如他,此刻都心如擂鼓,无法自持。

    “我是刘好好,可是我的脑子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的记忆,我知道这很不可思议,就连我自己也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刘好好思忖片刻,似乎是在思考该怎么和他解释,“如果要用科学理论来解释,或许是脑电波受到时空扭曲的影响,导致了穿越……抱歉,我不是理科生,




第五百六十四章 聘礼
    “嗯,那个,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庄立军看着她欲言又止。

    “你想说什么”她似笑非笑地看着他,“这么吞吞吐吐的可不像你啊。”

    “咳咳,我们的事儿,你觉得……”他的脸微微泛红,虽说两人早已定下婚盟,可是正儿八经提起来的时候,他还是觉得不好意思。

    她本能地想要调侃他几句,可是在他那灼灼的目光之下,也不由得红了脸,两辈子了,结婚这种事还真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

    “我想现在就打申请报告,”庄立军心如擂鼓,口干舌燥,这还是两人第一次正儿八经地商量结婚的细节,“之后还要政审,走完流程大概你也毕业了。”

    她抿着嘴微笑,这个人还真是一天都不愿意等啊,但是两人在一块儿这么久,结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见她没有反对,他“嘿嘿”傻笑着,望着她的双眼里满是情意。

    这个年代结婚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前期完成各项手续,领好证之后,也就是和最亲近的亲戚朋友吃顿饭,再给认识的人发发喜糖什么的。

    唯一需要他们操心的就是新房了,他们了解了一下,以庄立军的级别能够在大院里分到一套两室一厅的宿舍,而如果把家安在京大的话,刚刚留校的刘好好在京大只能分到一个单间,权衡之下他们还是选择了住到庄立军那里,除了房子大之外,那里离庄见明和庄南生的家也近,彼此能够互相照顾,长辈们也都觉得满意。

    庄立军已经打了结婚申请,还在政审的时候,刘好好就已经毕业了,正值暑假,庄立军和刘好好特地回了一趟南省,因为办完结婚手续差不多就要开学了,他们没有时间再回来办婚礼,索性就把下聘和婚礼放在一块儿办了。

    大家也都不在乎什么繁文缛节,大部分人结婚就是扯个证完事,尤其是刘好好这样离家外出工作的女孩子,基本不会再特地回乡办婚礼,但是庄立军却很郑重,非要正式置办聘礼到她家下聘。

    “现在都不兴这个了,什么三大件四大件的,我根本不在乎,你看我已经有手表了,也有自行车了,又不会踩缝纫机,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还有收音机不仅贵,还贵得毫无价值,以后贬值贬得比什么都快。”刘好好无奈地说。

    他每个月工资的大头都交给了她,她用钱添置了一些东西,庄见明和庄南生也都给了庄立军一笔钱,还有各种工业券、粮票、布票,让他买东西去刘家下聘,两人便在这件事上起了争执。

    “我听人家说,下聘四大件是规矩,如果没有这四大件,会让你被人笑的,再说了,这些东西是要带回老家用的,到时候岳父岳母脸上也有光。”庄立军知道刘长生是再虚荣不过的人,有了这四大件他又可以炫耀上好一阵了。

    “我就是觉得这四大件是要疯狂贬值的东西,把钱浪费在这上面不值当,尤其是那个收音机,我家里还没通电呢,搁哪儿用啊。”她摇摇头。

    他失笑,“你就别和我争了,如果我是真的穷得买不起四大件也就算了,明明有能力却不买,那就是对你对刘家的不尊重,说实



第五百六十六章 得意
    永乐县一带虽然富,但那也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还是很窘迫,大目生产队里也就只有刘好好他们家有缝纫机和自行车,三大件四大件什么的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我今后嫁人也要有这样的聘礼。”有长相水灵的大姑娘满心羡慕地发下了宏愿。

    “就凭你人家可是刘好好,咱们南省状元,是要嫁到京城去的,你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姑,连城市户口都没有,谁愿意给你这样的好东西”

    “就是,听说城里人娶媳妇才要准备那四大件呢,咱们可不能和人家比。”

    “谁说的我听说也有不少地方农村娶媳妇也得准备这个呢,我一个远方姑妈给她儿子娶媳妇,就到处找门路换工业券呢。”

    “那咱们这儿可不能和人家比,咱们穷啊,整个村子才这么些地,咱们家五口人才分了一亩多的地,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还什么三大件四大件的,做白日梦呢……”

    现在的大目村已经实行了包产到户,像刘好好家,因为她和刘学习出去读大学,户口也随之迁出,家里就四口人,只分到了一亩地,刘长生和程招娣都不是懒人,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这一亩地的年产量大概有五百多斤大米,上交了近一半的公粮,剩下两百多斤大米供他们一家四口吃用。

    虽然比之前吃大锅饭时要多一些,但也是捉襟见肘,好在他们俩在后院里养了鸡鸭猪,种了蔬菜,又到荒山开了一小块地种些地瓜、花生、毛豆之类的杂粮,一家人也算是温饱无忧。

    再加上刘好好每次回来都会给他们带些外头的东西,庄立军每个月定时给他们寄五块钱,他们的日子比村里的其他人要过得好得多,这回又添了这两大件,引得村民们个个来看热闹,他们都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彩。

    “这车上还画了凤凰呢……”

    “我在县里见过,这种车是魔都产的呢。”

    “挺贵的吧。”

    “肯定要一百来块钱。”

    “这么贵啊!”一听价格,本来想要摸车的人脸色都变了,连忙缩了手,生怕把车给摸坏了。

    “贵有钱都买不到,这可是要用自行车券才能买到的,你见过自行车券长什么样”

    刘长生抽着庄南生给自己带来的烟,坐在他身边又哭又笑的。

    “多大的人了,还和个小孩子似的!”庄南生拍了他肩膀一记,语带宠溺地说。

    “阿哥,我就是高兴。”刘长生对庄南生是有真感情的,他有个亲姐姐,可是过去成天到他家闹事,姐弟情感早就闹没了,村子里也有不少宗族里的兄弟姐妹,可他们不是像刘祥刘美英那样动不动就呵斥他,看不起他,就是在暗地里嘲讽他投了个好胎,没有人会像庄南生一样给他那么多好东西,还这么看重他。

    要是庄南生能一直在村子里,那就有人可以给他撑腰了,刘祥今天的腰杆子挺得格外直。

    “长生啊,你生了个好女儿,”庄南生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觉得刘祥家里收拾得十分齐整,看上去日子过得不错,他心里也格外高兴,“之前我爸和刘阿爹订下他们俩的事儿,但我们一直没有正式下聘,今天



第567章 慈母
    庄南生微微皱眉,刘长生对程招娣的态度十分暴戾,但是他一个外人也不好意思管太多,何况他和苏素云的关系也不好,兴许刘长生夫妻俩之间也有什么内情,便在一旁闭口不言。

    程招娣脸色煞白,指尖轻颤,刘向上是她的独子,她也一向习惯把好东西留给他,刘长生的话虽然难听,但她其实也是认可的,但是刘好好一开始就言明是给她的,所以她才生出了妄想。

    刘向上是个懂事的孩子,立刻拉着程招娣,冲着刘长生道,“阿爹,这是大姐和姐夫给阿妈的,我不要,今后我靠自己也能买缝纫机,这一台你们自己留着用。”

    程招娣心头一暖,自己总算是没白疼这个孩子。

    刘长生冷哼一声,正准备说什么,刘好好却对他笑道,“阿爹,等向上娶媳妇还得好几年呢,到时候这缝纫机旧了,新娘子哪里看得上,肯定得买新的,这台就给阿妈用。阿弟结婚的时候要用新铺面枕巾,用这种缝纫机车出来的针脚整齐,比手缝的好看多了,到时候让阿妈多车几床多体面啊。”

    “买新的又要费钱。”刘长生也认同刘好好的话,可心里就是不甘心把东西给程招娣用,他现在是越来越看不上程招娣了,整个大目村她算不上最贤惠的,却偏偏能过比别人强的日子,现在还能用上缝纫机,这还不都是靠着他,偏偏她不满足,还成天在家里对他摆脸色,到底谁才是这个一家之主。

    “阿爹,你就别操这个心了,相信向上,也相信我,到时候肯定能把他的婚事办得体体面面的。”刘好好笑着说道,刘长生这回倒是不言语了,他知道刘好好有钱,既然她愿意把缝纫机给程招娣,那就随她去吧,到时候让她再买一台新的就好了。

    “行了行了,孩子们的事情你们就别瞎操心了。”庄南生拉过刘长生,继续和他畅叙别情。

    程招娣被几个孩子一劝,脸上也渐渐恢复了血色,苦笑地看着刘好好,想要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这些年幸好有刘好好在家,她的日子才没有那么难过,现在刘好好出嫁了,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但这毕竟是大喜的日子,她总不能说些扫兴的话。

    程招娣想了想,打开柜子将一床大红的绣花被面给刘好好和庄立军看,“我零零散散地缝了一年才把这床被面和枕巾缝好,有了这个缝纫机一晚上就能缝好,到时候我再给你们缝两床。”

    刘好好看着上头细细密密的针脚,不由得有些感动,这些年她的衣服和被子大部分都是程招娣一针一线缝制的。

    “我本来想找人给你们弹一床棉被的,但是听说京城的冬天冷,咱们这儿的被子在京城扛不住冻,倒是立军部队里的被子更厚实一些,所以就只缝了被面给你。”程招娣不好意思地解释道。

    “阿妈,谢谢你!”刘好好捧着柔软的缎面被面,这是她当年在省政府工作的时候从省城买回去的,程招娣曾经说过要留给刘向上娶媳妇用的,最终还是留给了她。

    “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你阿妈,”程招娣看了她一眼,将她拉到一边,“我打算给你们姐妹三个一人缝一床被面,两个枕套,虽然不是什么正经像样的嫁妆,但好歹也是做阿妈的一份心意,你马上就要嫁人了,嫁到婆家可不比在家里,要孝顺公婆,伺候好立军,千万别任性啊……”

    虽然对程招娣的话不以为然,但她也知道这是为人母的一片好心,自然不会在这



第568章 讨好
    庄南生公务繁忙,只在刘家待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回京城去了,庄立军陪着刘好好在刘家多住了一个晚上,紧接着去了省城h市,庄立军明白h市里的有些人对她来说更为重要。

    陈守玉一家人搬进了h大的宿舍,那是一套两室一厅的小房子,结构和苏弘毅家相差无几,但是人口要比苏家多得多,因此显得特别逼仄。

    陈守玉夫妇住一间屋子,四个女儿住在另一间屋子,不过李新住在师大的宿舍,老大李碧则在外地读大学,平时住在家里的也只有李蓉和李萍,只有放假的时候李新李碧才会回家住。

    李萍前几年进了银行,现在当了个小出纳,每天过着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她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的,毕竟工作量比工厂轻松得多,各方面待遇虽然算不上特别好,但也不差,很符合她当米虫的人生理想,大概是有了稳定工作的缘故,她在家里也不再和陈守玉针锋相对了。

    刘好好到的时候,四个女孩子都不在家,李碧和朋友出去玩了,李新和李蓉都在h大泡图书馆,李萍则去上班了,家里只有陈守玉和李际绍在。

    陈守玉是个热情好客的人,知道刘好好特地带来未婚夫来看她,高兴得不行,把李新和李蓉都从学校叫了回来。

    “你们先坐着,我去煮碗糖水荷包蛋。”陈守玉招呼他们坐下,忙不迭地给他们倒茶,不善交际的李际绍依旧笑眯眯地给他们抓糖果吃。

    “阿姨,您别忙……”庄立军在李家比在刘家还紧张,因为他太明白这一家人对刘好好的意义了,如果他们不喜欢他,一定会影响她的心情,所以他就和个刚上岳家的准女婿一样赔着小心,而且陈守玉看起来和蔼,其实和杨平一样,都是胸中有沟壑的女子。

    “糖水荷包蛋是我们h市的待客之道,你一定要尝尝的。”陈守玉坚持道。

    而庄立军则殷勤地跟进厨房,“我听好好说过,她最喜欢您煮的糖水荷包蛋,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也想跟您学学。”

    陈守玉惊奇地看着他,打趣道,“你一个大男人学这个,今后想做给好好吃”

    “是啊,京城的饭菜口味和南省不同,我怕她吃不惯。”庄立军诚恳地说。

    陈守玉听了乐开了花,“你还挺有心的,不错不错,咱们南省的饭菜偏甜,好好喜欢吃甜的,京城有不少糕点也是甜的,都挺不错的,好好肯定爱吃。”

    庄立军笑着应下,心里也暗暗吃惊,照理说这一世刘好好和陈守玉的接触不算太多,可陈守玉却能说出刘好好在饮食上的喜好,恐怕刘长生和程招娣都说不出来。

    陈守玉满意地看着他,觉得刘好好找到这么个俊挺优秀,待她又一片真心的丈夫,实在不算埋没她。

    庄立军可是早就从刘好好那里听说了,陈守玉过去最喜欢的女婿就是刘驰,倒不是因为他当了官,最重要的是他特别勤快,无论是在丈母娘家还是在自己家,只要他在家就埋头做家务,从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到搬煤球整理杂物这些粗活,就没一刻钟停下来的,有的时候实在没事儿做了,还会找来竹篾给岳父岳母编藤椅,而且为人正派,除非工作需要,否则一定准时下班,



第五百七十三章 人才
    所谓调研,说白了就是纸上谈兵,虽然那个月他们在征西县走遍了每一个乡镇,但谁也没有真的在那里工作过,提出来的观点看似头头是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很大,所以那个时候征西县的书记才对他们这份调研报告那么不待见。

    赵兰舟点点头,“不过你们几个大学生能看到那些问题已经很不错了,你们欠缺的只是实践,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只有先动脑思考,才能发现问题,继而才能解决问题,我工作这么多年,见多了每天和机器一样勤勤恳恳上班下班的人,才知道懂得动脑筋的人才有多难得啊。”

    赵兰舟重重叹了口气,“上头给了咱们省好政策,特批咱们可以实行特殊政策,但是到现在也有几年了,步子迈得还是不够大啊,尤其是到了基层,做事保守,畏首畏尾,都怕担责任,什么事情都要层层请示,这效率何在不敢担责任,不愿动脑筋!”
1...130131132133134...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