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你说的这个刘好好是什么样的人”既然要去拜访人家,自然是要多了解一些,范家勤好奇地问道。

     




第七百四十三章 油滑
    南省的四五月份已经很热了,快到家的时候临近中午,气温上升,大概有三十度左右,刘好好把薄毛线开衫脱了,只穿着一件的确良长袖衬衫,但还是热得满身是汗,她一边用手绢擦着汗,一边给秦阿姨打伞,未未在伞下睡着了,鼻尖处也渗出了细细的薄汗。

    “这天气真是讨厌,出门的时候还觉得凉飕飕的,现在却热得要命,这温差起码有十几度。”刘好好埋怨着,拿手绢给未未扇着风,“今天的天气这么闷,未未不会中暑吧”

    “那也还不至于,他就是累了,睡上一会儿就好了。”秦阿姨摸了摸未未的头,“没事的,尽管放心好了。”

    “嫂子——嫂子——”

    刘好好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叫唤,但没觉得是在叫自己,依旧擦着汗急匆匆地往市政府大门里走。

    “嫂子,嫂子……”一个打扮入时的年轻人手里拎满了东西,有些狼狈地朝刘好好踉踉跄跄地走来。

    刘好好奇怪地看着他,终于确定这人是冲着自己来的,可这也是个陌生人,今天还真是邪门了,一路上净遇到认识她,但她不认识的人了。

    “嫂子,嫂子,我是钱大明啊,立军哥让我来找你!我在立军哥那里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轻人朝她讨好地笑,“但是传达室大叔死活不让我进门啊……”

    刘好好恍然大悟,“哦,你就是大明啊,之前听立军提过,来来来,到家里坐吧。”

    “好咧。”钱大明虽然其貌不扬,但是个油滑的性子,所以他是庄立军那群发小里第一个下海经商的。

    “哟,这俊小子就是小未未吧在京城的时候没少听我哥叨念,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还真不敢相信,立军哥这么冷冰冰的性子竟然把未未的照片随身带着,那宝贝的样子,看得我们也想去生一个了……”钱大明这才注意到秦阿姨怀里的未未,没口地夸赞道。

    刘好好之前从庄立军那里了解了钱大明的大概情况,只说他是个世故的人,倒没提他这么自来熟,嘴甜得和抹了蜜似的,该是这段时间下海经商见的人多了,磨出来的嘴皮子。

    刘好好把他请到家里,给他泡了茶,又让秦阿姨去食堂打饭菜,准备中午留钱大明吃饭。

    钱大明连连摆手,“不忙不忙,嫂子,我好不容易来看我侄子一遭,今天就别在家里吃了,咱们去华侨饭店。”

    现在h市对外营业规格最高的两家饭店,一家是友谊饭店,主要是用来招待外宾的,只收外汇券,另一家就是华侨饭店,南省华侨多,顾名思义这个饭店主要是面向华侨的,吃饭不用粮票,只需要用钱或者外汇券就可以了,饭菜的价格也是极高,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改天吧,今天我们去公园折腾了一上午也累了,在家里吃个便饭就好了,就是委屈你了。”刘好好淡笑道。

    钱大明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对上刘好好那平静而坚决的模样,还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来,他发现刘好好的身上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拒绝的气场。

    他之前就听说了刘好好如何如何厉害,尤其是杨小勇,把刘好好夸得和什么似的,但他对刘好好的第一印象却很寻常,她带着保姆和孩子,长相



第七百四十四章 难缠
    钱大明看着刘好好那平静的样子,不知道是自己的语言没有感染力,无法打动她,还是她没有想象力,无法想象拥有金钱的快乐,于是他决定现身说法。

    “我和香江人做了几回生意,不敢说自己赚了多少钱,但是绝对比你们在单位里辛辛苦苦干一辈子赚得多,不,别说一辈子了,几辈子加起来都不如做生意赚的钱多,我在京城的时候就让立军哥跟着我们一起干……”

    “他怎么说”刘好好感兴趣地问道。

    “他说他没钱,钱都在你的,要不要一块儿做生意,你说了算。”钱大明无奈地说,“可咱们做生意还不都是卖家里老爷子的面子吗哪里需要什么本钱,可他还是说他都听你的。嫂子,你可真厉害,立军哥那么厉害的人在你这儿却服服帖帖的……”

    “什么服服帖帖,他不过是推卸责任。”刘好好没好气地说。

    “嫂子,跟着我们干吧,绝对不吃亏,这么好的机会要是不抓住,今后可得后悔。”钱大明怂恿道。

    “我知道你们是想和赵高官搭上关系,想要赚大钱这也是人之常情。”刘好好笑了笑,“但是做生意这种事,我和立军都不擅长,还是不掺和了。”

    “不擅长没关系啊,有我们呐,绝对稳赚不赔!”

    “做生意如果稳赚不赔,那就更危险了,”刘好好保持微笑,“我们两口子对物质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也不耽于享受,靠着我们自己的工资,稳稳当当的,日子过得踏实舒心,最重要的是问心无愧。”

    “我们做的是正当合法的生意,对谁都不亏欠!”钱大明急了。

    “我知道,”刘好好点点头,“要是不合法,你也不敢通过立军找赵高官了。赵高官一直对招商引资的事情十分上心,但是无论这项工作怎么做,都有最起码的底线,那就是不能有损国家利益、人民利益。”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绝对是遵纪守法的正当生意,上头也有精神的……”钱大明忙不迭地保证道。

    “我说的不是法纪的问题,而是国家利益的问题,我是学法律的,法律很多时候有其滞后性,也有局限性,要不怎么有句话叫‘钻法律空子’呢可见不是所有合法的事情都无损国家利益的。”

    钱大明看着刘好好,微微皱眉,没想到她年纪轻轻,态度却这么强硬,就像他曾经遇到的一些老家伙们一样油盐不进,不仅拒绝了合作,还顺带着拒绝了这次红木交易的事情。

    既然她直接说这么重的话回绝,那还把他叫来做什么耍他吗

    钱大明心里不舒坦,但他毕竟是个油滑世故的人,再不高兴,也勉强维持了一副笑模样。

    “先说说你们这次想要进的红木是哪个品种的要多少开价多少”刘好好又问道。

    钱大明被她问住了,“嫂子,你不是不准备帮忙吗”

    “谁说我不准备帮忙我和立军不掺和你们的生意,不代表要阻挠你们在南省做生意,招商引资



第七百四十五章 拜访
    “大明,我们当然信得过你,但是有些问题的严重性你未必看得透。在商言商,我想你认识的那位香江人也是这么对你说的吧,良性的合作无论对他,还是对我们都有好处,我想他应该也不会只想在我们南省做一锤子买卖。”

    钱大明觉得有些难堪,他走南闯北赚的就是人情买卖,大家看在他家里的份上总会照拂他几分,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刘好好这样的人,她明明没有拒绝,可是不肯帮忙牵线批条子,还问这么多细节,在他看来就同拒绝无异。

    勉强地敷衍了刘好好几句,他垂头丧气地离开了h市,心里难免有些怨上了庄立军。

    和钱大明搭上线的是一位香江知名富商的幼子叫作范家勤,三十来岁的年纪,敢闯爱拼,但是因为年幼,在家族中没有什么话语权,如果他做不出什么成绩的话,今后分到他手里的家产,可想而知不会太多。

    为了搏前程,他愿意冒比家族中人更大的风险,所以他算是第一批进入内地市场的,这些小打小闹做成了不少生意,他越发看好内地市场的前景,如果在这里发展成功,他回家和兄弟叔伯争夺家业也能更有胜算,所以他对内地的生意十分上心,几乎是拼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得知了钱大明遭遇的挫折,他并没有沮丧,依旧乐呵呵地请他吃饭,他做成的不少生意都是靠钱大明的面子,哪怕这次没做成,也不是什么大事,犯不着为了这么点小事伤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钱大明正是郁闷的时候,范家勤越是劝慰,他就越不舒坦,把自己在刘好好那里所受的委屈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谁知道范家勤非但没有和他一样沮丧,反倒亮起了双眼。

    “大明兄,她没有拒绝我们的合作,她说的对,在商言商,我想去拜访她!”范家勤操着一口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钱大明一脸莫名地看着他,觉得十分奇怪,“本来她把我们带到赵兰舟那里,让他批个条子就能解决的事,非要扯那么多废话,还不算拒绝这在其他地方才多大的事儿啊她这么不给我们面子,你还要去拜访她”

    范家勤笑而不语,他刚认识钱大明的时候,这个家世优越的公子哥儿就放出豪言壮语,说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儿,当然那个时候他并不相信,也只是秉持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态,和他结个善缘,谁知道很多复杂难办的事情还真的给他办成了,他们这些外来投资者一筹莫展的事情,钱大明拿个条子就解决了。

    他庆幸的同时,也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商业应当是建立在契约精神上的,而不是基于人情,如果基于人情能够轻易地成就一番事业,那是不是也有可能基于人情毁掉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基业

    范家勤自幼受西方教育,骨子里十分推崇契约精神,对东方社会人情世故那一套很不感冒,他和人称兄道弟不过是入乡随俗,真要有什么事需要他的话,他还是会公事公办,用钱大明的话来说就是“不仗义”,当然这一点他暂时没敢让钱大明知道。

    他来这里这么久,只有刘好好一个人说了“在商言商”这么句话,只有她让钱大明抱怨不仗义,这反倒让他有一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你说的这个刘好好是什么样的人”既然要去拜访人家,自然是要多了解一些,范家勤好奇地问道。

     



第七百四十八章 诱惑
    “刘主任,红木交易赚的钱虽然不能算太多,但是我们大家都是合伙人,我可以给你二成的利润。”范家勤毫不犹豫地给刘好好的良心开价,“也就是二十万。”

    二十万!

    在这个年代,一万块钱都是了不起的万元户,照目前的工资水平,刘好好干一辈子都未必能攒下十万块钱,范家勤一开口就是二十万。

    这就是大商人的气魄!钱大明有些羡慕地看着刘好好,虽然他赚的也不少,但是他每赚一笔钱都要来回倒腾,磨破了嘴皮子,赔尽了笑脸,哪里像刘好好这样,什么都不做,只要和赵兰舟打个招呼就能净赚二十万。

    范家勤和钱大明都紧紧地盯着刘好好的反应,却没有想到,她在听到这个数字时,竟然眼皮都没有跳一下,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细究之下,她的眼底竟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二十万在这个年代的普通人看来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可是对刘好好来说,这笔钱还真算不上什么,至少她的良心没这么廉价。

    “范先生,你可能对我有所误解,我不是一个特别缺钱的人,以我和我先生的工资,完全能够养得活家庭,我们并不需要这二十万。”刘好好淡笑道。

    “刘主任,这个世界上不会有谁会嫌钱多的,有了钱你可以给孩子买进口食品,给自己买时装,还有你乡下的父母,也需要钱来赡养的吧。”

    范家勤大概没有遇到过不把二十万放在眼里的人,在诱惑上非常没有经验,游说刘好好的话十分拙劣。

    刘好好大笑,“你放心,没有这笔钱,我也一样能买得起,而且我的物欲没有那么强,所以不要用钱来诱惑我。”

    刘好好是个女人,用钱不行,用美色也行不通,这让范家勤有些难堪,感觉到挫败的他,说话的语气也有些冲了,“难道你还能靠信仰活”

    “也没那么高尚,对我来说,钱够用就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为了这些身外物坏了自己的原则和名声”刘好好前世从小生活优渥,对物质本来就没有过度的追求欲,再加上死过了一次,尝到过“死后元知万事空”的滋味,更不会把身外物放在心上了。

    原来是求名,范家勤认为人都是有**的人,刘好好又没有出家,怎么可能无欲无求,名利名利,名可排在利的前头。

    不过范家勤却不以为然,商人逐利,只有利益才是最至高无上的,对名的追求未免太过守旧老派了。

    范家勤的普通话不好,平时和钱大明的交流是连比带划,连蒙带猜,刘好好同他在交流上也有语言障碍,但是她说的一口流利的英文,所以在刚才两人一直都是中英混杂地交流,刘好好可以说是他在内地所遇到的官员中素质最高的一个了,但没想到他认为思想新潮洋派的刘好好,却也这么守旧固执。

    虽然他觉得刘好好这个人很矛盾,但像她这样迂腐的人他也看了不少,并不想和她撕破脸,对他来说红木进口只是小生意,最重要的是考察南省的投资环境,只有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犯不着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得罪赵兰舟的心腹。

    &



第七百五十章 重要
    “这一点你说的没错,”赵兰舟点点头,“红豆杉的确不能卖,我也会考虑对它加以保护,但现在已经不是红豆杉的问题了。我针对的是你的观点,你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第一位的,我觉得这个观点有问题,经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一个人饿得都快死了,你不给他一口饭吃,还在一旁叽叽歪歪说饭被污染了,水被污染了不能吃,空气污染了对身体有害,有意义吗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资格谈环境保护。你也读过《雾都孤儿》吧如果没有煤炭,没有烟雾,英国的发展能有那么快吗能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吗有了钱再去治理不是挺好的,步子总是要先迈出去的。”

    “那您知不知道1952年的伦敦烟雾事件呢四天时间就有六千人死于烟雾引发的肺部疾病,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八千人死于烟雾,甚至连牛都适应不了那样的空气死亡。他们的确是先发展了之后,才颁布清洁空气法案予以治理的,但是这个过程是用那么多人命填埋造就的,这不是可供我们学习的先进经验,是血淋淋的惨痛教训。他们把一座城市变成雾都只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却用了几十年来治理,这么严重的后果,难道我们现在不应该吸取教训,反而要重蹈覆辙吗”面对赵兰舟的质疑,刘好好丝毫不惧,一脸坚定地慨然陈词。

    赵兰舟没有想到刘好好会这么固执地顶撞他,倒是让他想起了他在大目村的时候,也和她因为类似的问题有过争执,这么多年,她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过,哪怕她现在表现得再圆滑世故,在遇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依旧固执己见。

    他倒没有生气,更不觉得刘好好以下犯上,他们认识这么多年,又一向谈得来,在他眼里,刘好好就和自家孩子没什么两样,就算观点不同,有所争执,也不会往心里去,刘好好也知道这一点,才会这样不管不顾地和他争辩。

    真理本来就是越辩越明的,刘好好在京城的时候在那么多老爷子面前都敢据理力争,何况是在他面前,如果她真成了一个唯唯诺诺的应声虫,那他才失望呢。

    他虽然没有生气,但也不意味着愿意和刘好好继续就这个话题争论,选择经济发展,还是选择环境保护,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他们两个坐在这里三言两语能够辩得明白的,他还要赶着去开会,没有那么多时间在这上面耗。

    “不说这个了,我待会儿还有个会,留下来吃晚饭吧,范家勤还说了什么”赵兰舟站起身,招呼她去餐厅。

    今天是周末,史红一直都在家,听到赵兰舟和刘好好在客厅争论,虽然没细听,但那动静不小,也是暗暗心惊,在南省的地界上敢这样顶撞赵兰舟的人可不多,刘好好平时聪明圆滑,不想是会顶撞领导的人,今天这一出完全打破了她之前对刘好好的印象。

    “他对在南省投资建设家具厂的事情有些意动,但还要留下来考察投资环境。”

    “我让外办和外经厅的同志和他对接,他想看什么就让他看,一定要表示出我们的诚意,必要的时候你还得出来帮忙。”赵兰舟看了她一眼,“我看你留在林明那里,待在那个什么方志办,根本就是大材小用,你要是不愿意下基层,去外办也行,你英语好,口才也好,在京大的时候不是也接待过好几次外宾……”
1...163164165166167...2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