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苏四公子

    身体上的辛苦操劳还是其次的,最让他难受的是精神上的愧疚,他之前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姐姐替他负重前行,他欠了姐姐们的,这辈子都还不清。

    现在他们之间彻底闹僵了,其实他心里比谁都难过,他知道她们对自己好,也想过要去和她们道歉,可是中间隔着阿爹的事情,他真的没有办法坐视不理,都是他最亲的人,他谁都无法舍弃,也就更加左右为难。

    大哥大姐见他虽然是大学生,但是没什么架子,卖衣服的时候该吆喝就吆喝,该招揽就招揽,午饭就是一块馒头就着白开水,再简单也不过了,对他又多了几分怜惜,真不知道是谁家有福气,养了一个这么好的孩子,简直就是来给父母报恩的。

    对面摆摊卖卡带的女孩子应该是被伤了心,哭哭啼啼的,早早收拾了东西撤摊回家了,他心里愧疚,更有些失落,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她,而是对现在的自己,产生了浓重的自我厌恶,从小到大沾了大姐不少光的他,摘掉刘好好弟弟的光环,不过是个再普通平庸不过的人,没有姐姐们的支持,他凭什么得到女孩子的青睐

    越是自卑,他就越卖力地吆喝,仿佛要以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大哥大姐,帮我顾一下,我去一趟厕所。”刘向上憋了大半天,眼见衣服卖得差不多了,才准备去厕所。

    “去吧去吧,我们帮你照看着。”两人都是热心人,何况他们在一起摆摊一段时间了,彼此之间也有了默契,有事的时候都会互相帮衬。

    没想到刘向上这一去,竟然去了大半天,两人心里泛嘀咕了。

    他们都有些担心,时间不早了,大家的东




第854章 服气
    苏华年和苏运平都听得很认真,因为事情的发展实在是太戏剧化了。

    杨祖亭却脸色黯然,“我是真没有想到,这么多年的老同志了,我一直很信得过他的人品,没想到他没有顶住人情的压力,其实我也该想到的,是我考虑不周,在道德是非上,还真是有一块灰色地带,我竟然没有办法责怪那名老同志……幸好有小刘那个内部监察组,及时查出了问题,也严肃处理解决了,也才保住了我们督导组的威信。那时候我回头看看,发现的确是制度比人靠得住,我想的没有她周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确不能依靠道德来约束人,只有……”苏运平觉得故事的结局简直是大快人心。

    “那边是在放电影吗”苏华年善解人意地岔开了这个让杨祖亭尴尬的话题。

    苏运平自知失言,连忙闭上了嘴。

    “对,每周三的晚上,这里都会放电影。”

    “现在大家的生活真是好了,放电影这样的大事,竟然也没有多少人围上前去看。”苏运平笑道,记得他有一次回国,正遇上一个镇上放电影,村里的人下午三四点钟就开始兴高采烈地准备步行一两小时去看电影了,放一次电影,简直热闹得和过节一样。

    杨祖亭的脸色古怪,“这几部电影每周都放,恐怕县里已经没人没看过了。”

    “是什么老片子”苏华年倒是有了兴致。

    “是反对封建迷信的科普片和男女平等的宣传片。”

    “哦,”已经站起来的苏华年,又坐了下来,这种片还真是没有兴趣看,难怪杨祖亭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不想去凑热闹。

    “放这种片啊”苏运平也是难掩失望,“就不能放些故事片吗这种宣传片谁爱看啊”

    “其实这种宣传片拍的挺好的,刚开始放的时候,吸引了很多人,”杨祖亭干巴巴地说,“只不过大家每周看,已经没有新鲜感了。”

    “您怎么不和刘书记建议一下,一直放这种宣传片,大家都看腻了,如果改放故事片肯定有很多人去看。”

    “她说故事片有电影院,有录像厅放,露天电影这种公益事业就该放些公益宣传片,经常给大家放这种片,就等于在给大家洗脑。”杨祖亭虽然也不爱凑过去看那些电影,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一招还挺管用的,特别是在洗脑上,现在连街边的几岁小孩都会背这些宣传片里的台词了。

    不止是在县城放电影宣传,每个镇、村都会通过放电影、广播这种形式不间断地进行宣传,往往是村民这边在放鞭炮游神,那边广播里放着“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各做各的,两不相干,村民们听得耳朵起茧子了,看上去都麻木了,但是长年累月这么听下去,实际上心中坚定的迷信信念也有所动摇了,至少已经进步到在遇到家里有人生病的时候,会愿意先送到医院去,医院治不好了再回家吃香灰。

    刘好好也不心急,移风易俗本来就是漫长的过程,太过武断,强势地干涉他们搞迷信,也会伤害村民们的感情,就只能用这么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一点一滴地改变他们的观念,至少成天在科普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不会再那么迷信了。

    &nb



第857章 风声
    交通方便带来的好处显然是不言而喻的,南省是开放的前沿地带,本来就政策好,现在困扰他们许久的交通问题又得到了解决,越来越多投资者愿意到南省投资,赵兰舟尝到了甜头,没有停下修路的脚步,在省道和国道还没有修好的时候,就开始着手修建南省高速公路,联通省内各个城市。

    但是毕竟资金有限,省里咬紧牙关,也只有能力承担城市与城市之间高速公路的费用,如果县区要接入高速公路网,就需要市、县自己承担相应的资金。

    高速公路的修建要求比省道、国道要高得多,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技术性难题,修建的速度会慢许多,可以说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的项目。

    刘好好之前一直在纠结,长福县财政咬咬牙拿出这笔钱,接入路网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就做不了,两相权衡,她还是遗憾地决定再等等看。

    苏华年愿意承担这一部分的费用,无疑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一旦长福县接入高速公路网,来往长福县的客商可以免去来回中转之苦,从x市国际机场下了飞机就能直接通过高速公路开到长福县来,这对长福县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长福县接入高速公路之后,会给我们长福县带来更多的客商,到时候不仅是我们的长福大酒店,还有我们苏氏在长福县投资的各项产业也会得到收益,说起来我们也不亏,不过是我们多方共赢的事,当不得你这一声谢。”苏华年顿了顿,“刘书记,只要你在长福县,长福县的将来会越来越好的,我信你。”

    “苏老先生,您太客气了,大家都在努力,就算换作别人,我们长福县也会越来越好的。”

    “刘书记,您可不要抛下我们离开长福县啊,我只信你。”苏华年心中一惊,小心试探道。

    “苏老先生,您真是太抬举我了,就算当初不是我在长福县,而是其他人,也一样能把长福县的工作做好,您看我们市其他几个县也是成就斐然,发展速度一点都不比我们慢,我的压力也很大,是一秒都不敢懈怠啊。”刘好好笑道。

    “是你谦虚了,其他几个县现在是拍马也赶不上我们长福县了。”苏华年不无自豪地说,但心里还是有疑虑,刘好好看似平易近人,但是说话向来很谨慎,她说长福县换作别人也能做好,他总觉得意有所指,莫非是有什么风吹草动

    无论他接下来怎么试探,刘好好都是半点口风也不肯露了。

    刘好好的确是收到了风声,陈开进找她谈话了,她在长福县的风头很劲,已经把长福县打造成h市的一块招牌,陈开进很赏识她,准备将她调到市里,已经向省里推荐了,如无意外的话,很快就会有调令下来了。

    但目前八字还没有一撇,她也不是高调的人,除了庄立军之外,她没有和任何人说,就连赵兰舟那里,都没有主动去打招呼。

    但是她调回市里,是一件大事,赵兰舟不可能不知道,果然没多久赵兰舟就主动找上了她,“我不同意你离开长福县。”

    赵兰



第860章 传言
    “原来未未是遗传了你的啊,我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怪呢。”庄立军故意打趣。

    “怪”刘好好哼哼着,伸手捏了捏他的耳朵。

    他立刻很配合地改口,“不是怪,是聪明,绝顶聪明!”

    “哼,我聪明归聪明,但是不绝顶。”她白了他一眼。

    “不过还是你妈这一招好,下回我也让他自己看书去。”

    和他聊过之后,刘好好的心境开阔了许多,如果说之前还是心有芥蒂的话,现在已经完全看开了,太过执迷于提拔这件事,和那些官迷有什么两样所以她很快又把注意力放到了工作上。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之前陈开进找她谈话是私下进行的,她的口风也很紧,但是传言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是流了出来。

    虽然暂时没有人在她面前提起,但是县里都在暗地里传说她要调到市里去了,她的位子一动,下面也有不少人会跟着动,于是许多人人蠢蠢欲动,王大宇的心思也浮动起来,没敢直接问,只是三天两头找她探口风。

    她每一次都态度坚决地表示,她会继续留在长福县,不过王大宇脸上的表情却告诉她,他并不相信。

    无风不起浪,这样的传言总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知道上面有了提拔她的心思。

    现在市里几个县的主官,虽然是刘好好年纪最轻,资历最浅,但是她的能力最强,成绩也最突出,就凭她三天两头在全国性的刊物上发文章,这知名度就远胜于其他人,这个时候她不动,还有谁能动

    很快这个传言飘出了机关大院,飘向了长福县各处,也飘进了产业园里的刘天天耳朵里,她听说这个消息,也吓了一跳,也顾不得刘好好还在上班,急吼吼地赶到了她的办公室。

    “大姐,他们说你要被调到市里去了,是不是真的”刘天天风尘仆仆,形容狼狈,显然是从外地刚赶回来,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把就到了她这里。

    刘好好微微皱眉,幸好这会儿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不然刘天天这么一咋呼,传言恐怕是要愈演愈烈了。

    “胡说八道,绝对没这回事,你别听外边那些人乱说。”刘好好放下笔,给她打了盆水,“去洗把脸,你这是从哪儿回来脏成这样。”

    “从东北回来,坐了好几天火车呢。”刘天天微微松了口气,大姐总不至于连她都骗,她把话说得这么坚决,看来是确无其事了。

    “你把生意都做到东北去了不错不错。”刘好好看着刘天天,眼中有着欣慰,刘天天的年纪不大,但现在看起来已经十分沉稳了,生意也越做越大,在这一点上她还挺佩服她的。

    “认识了一倒爷,把我们这儿的东西往国外倒呢,他直接从我这里拿货赚的多,我看得眼馋,也亲自过去插了一手,还真别说,挺赚钱的。”刘天天眉飞色舞地说道。

    这些年边境贸易也慢慢兴盛起来,国内的轻工业就如插上了翅膀一样,发展得非常快,反倒是邻国发展缓慢,需要从国内进口轻工业产品了。

    刘天天洗干净手脸,散开头发重新梳了一遍,整个人也放松下来了,但还带着那股刚从外地回来的兴奋劲儿,“姐,我和你说,他可帅了,一米八的



第861章 渣
    “你之前不是喜欢陈俊华吗”刘好好尽量克制住自己的不喜,让自己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不要过分干涉刘天天的选择,但是她怎么看都觉得刘天天太过冲动草率了。

    “我现在也挺喜欢他的啊,他那么聪明,不过我和他是要当一辈子好朋友的,我可不能对他下手。”刘天天嘻嘻一笑,十分豁达,“我当初说我永远都不会让他知道我喜欢他,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我是认真的。”

    “那你到底喜欢谁啊”刘好好在男女之情上是个很单纯的人,她唯一的经验就是庄立军,两人之间也没有其他人的存在,互相磨合的也只是生活方式而已。

    所以她实在搞不懂爱来爱去究竟爱谁的关系,在她看来,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该是一辈子都不变的事情,怎么能够同时喜欢两个人

    “大姐,这很复杂,你知道吗我喜欢陈俊华和我喜欢关大江是不矛盾的,”刘天天认真地同她解释,“陈俊华是我的朋友,关大江是我想要结婚的对象。”

    “所以你对陈俊华是友情,对关大江才是爱情又或者是,你压抑住对陈俊华的感情,并把这份感情转移到关大江身上”刘好好试着理解刘天天的想法,真是妹大不由人,看来她的感情生活注定要比她的丰富许多。

    “应该是第二种。”幸好刘天天不是个忸怩的人,她还真的很认真思考了一下给出了自以为正确的答案,要不是她看了那么多言情小说,恐怕还真想不明白这件事。

    “那你不觉得这对关大江很不公平吗你把他当成陈俊华的替代品”

    “他哪能替代陈俊华啊他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嘛,陈俊华就是个文弱书生,那腰细得风一吹就能折断,关大江是个魁梧汉子,一拳能打爆一个西瓜。陈俊华说话轻声细语,关大江的声音响亮豪爽,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的。”刘天天大笑起来。

    “所以你是找了一个和陈俊华完全相反的人吗”

    “大姐,你能不要这么认真细致地分析我的心理吗我自己都没想到这些,你这么说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坏女人啊!”刘天天想了想,受不了地叫起来。

    “我是担心你伤害了别人,最终也伤害了自己。”刘好好有些忧愁,刘天天在感情上很渣啊,她自己对这种事并不擅长,所以也没怎么和他们谈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

    刘天天的性格是明媚热烈的,对于爱情比她少了一份理智,完全凭着本能行事,这样飞蛾扑火的爱情浓烈得让她本能地觉得害怕,生怕她做出什么有违道德的事情来。

    “没事儿,我们都是成年人,我过去喜欢陈俊华,不代表我现在不能爱上关大江啊,何况他也这把年纪了,谁知道他有几段过去呢我不介意他,他也甭介意我。”刘天天豪爽地说。

    “你们这是已经谈婚论嫁了”刘好好听她话里话外带了一份别样的亲昵,心里隐隐有了预感。

    刚才还很豪爽的刘天天难得忸怩起来,“那大姐你同意不”

    “你这才去东北几天呐都一口东北腔了,我能不同意吗”刘好好克制住自己劝阻她的冲动,“你一定要记住你是成年人了,一定要为



第862章 想
    “当然不甘心,但我们还都以为你是愿意的呢,那时候你们不是挺要好的吗”刘天天像是终于得知了什么大秘密似的,一脸激动。

    “刚开始是假扮未婚夫妻,后来觉得对方不错,是个可以结交的朋友,就把对方当成好朋友相处了,所以我们是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了解,确认对方是可以托付的人,最后才结婚的。”刘好好微微一笑,曾经的自己有很严重的婚姻恐惧症,没想到步入婚姻殿堂之后,才发现现实远没有她想的那么可怕,一直到现在她依旧保有对庄立军的欣赏和崇拜。

    这种感情经历很符合现在的主流感情观,同时也十分枯燥无味,不像刘天天之前读的言情小说那么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你们在一起这么久,都没腻吗”刘天天有些好奇,“我之前也喜欢过几个男孩子,但是还没等我决定要和他们进一步发展,就莫名其妙地淡了腻了,我想是不是相处久了,都会觉得腻,这一次我不想再不了了之了,结婚就是靠着一时的冲动嘛。”

    “喜欢是一时的感情冲动,结婚不是。如果男女之间的关系只靠‘喜欢’这种情感联系,很难走得太远,就像你一直喜欢陈俊华,除了那种本能的感情冲动之外,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欣赏和崇拜吧”
1...197198199200201...224
猜你喜欢